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507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x

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考案[8] 必修二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撤侨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把侨居在其他国家的本国公民撤回本国政府的行政区域的外交行为。

下面是近年来我国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进行的部分撤侨行动。

2006年4月,中国驻东帝汶使馆安排200多名侨胞进入使馆避难。

5月29日,中国政府两架包机顺利接回243名侨胞。

2006年7月,外交部和驻黎巴嫩、叙利亚、塞浦路斯等使馆密切配合,分批安全撤离在黎中国公民共计167人。

2009年1月,在海地地震中滞留的48名中国公民搭乘政府包机平安抵达北京。

2011年2月,中国政府通过海、陆、空三种方式从利比亚撤离我国驻利比亚人员。

2017年11月,火山爆发,1.7万中国同胞被困巴厘岛!

祖国接你回家。

在突发的天灾人祸面前,让我们的滞留公民和侨胞在最短的时间得到了保护,回归家园。

撤侨行动体现了( D )

①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②政府对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的保护 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④我国驻外使领馆依据主权原则而行使管辖权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撤侨行动体现了我国驻外使领馆依据主权原则而行使管辖权,是政府对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的保护,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撤回本国侨民,不属于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①项与题意不符;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2.“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

这句话意在强调( D )

①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应成为各国共识 ②世界经济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各国共同努力 ③发展促进和平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加强各国间的合作有利于破解世界性难题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①不选;“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这表明世界经济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各国共同努力,②正确;“发展促进和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选;“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这表明加强各国间的合作有利于破解世界性难题,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3.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与此同时,一些不安全因素也借由互联网被叠加放大,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我国政府一直支持和倡议的网络主权理念,再次成为焦点,也凝聚起更多国际共识。

下列关于在网络空间维护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维护网络主权,首要目的是确保国家安全 ②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信息网络空间的拓展 ③尊重网络主权,保障网络安全才能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信息网络空间的拓展,维护网络主权,首要目的是确保国家安全,①②适合题意;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4.2017年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马尼拉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方愿与东盟等各方一道,构建理念共通、繁荣共享、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引领地区发展与合作进程。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中国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引领地区发展与合作进程,这表明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①正确;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竞争关系观点错误,②不选;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并不能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③错误;中国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引领地区发展与合作进程,这表明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5.“90后、英语专业八级、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的军事骨干……”简单的勾勒,让这样一支队伍显得“高冷”而神秘,这正是中国组建的联合国首支常备维和警队。

为支持改进和加强维和行动,中国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

中国组建维和警队( A )

A.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

B.是主权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需要

C.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因素

D.说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解析] 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既能维护中国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说明中国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故A符合题意;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表现,不是行使自卫权,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因素夸大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故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并未涉及联合国,并且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也没有发生根本变革,故D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A。

6.多年来,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坚持运用开发性金融方法,多层次、多维度地支持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已与非洲地区18个国家签订规划咨询合作协议,并借助长期、大额的资金优势,在融资推动具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市场信用;发起设立中非发展基金,独家承办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形成了支持非洲发展的综合金融格局。

材料表明( D )

①中国是支持非洲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②妥善处理分歧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 ④共同利益是中非之间加强合作的基础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坚持运用开发性金融方法,多层次、多维度地支持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是支持非洲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共同利益是中非之间加强合作的基础,①④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D。

7.2017年11月8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京举行会晤。

习近平在会谈中指出,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双方经贸合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

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体现出( B )

①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 ②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 ③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④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领导人强调两国要加强合作是基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①③两项符合题意;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但国家性质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不一致,②项观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共同利益,不涉及利益对立,④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B。

8.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

中国适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这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发展权,构建“和谐海洋”的需要。

这表明( D )

①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②维护海洋权益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③我国坚定维护自身和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 ④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海洋强国之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中国致力于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体现了①;中国致力于建设和谐海洋,体现了④;②错误,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不准确,我国坚定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故选D。

9.在2017年12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强调,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

①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②说明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领导者 ③是《联合国宪章》精神的有力体现 ④体现出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②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

④选项错误,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之中,题目中,习近平强调,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联合国宪章》精神的有力体现;故①③入选。

选A。

10.2017年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针对朝鲜第六次核试验的第2375号决议,对其进口石油实施限制,但停止采取可能削弱其政权的措施。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决议表决后表示,中方一贯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这说明( C )

①我国在朝核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大国间的博弈是国际关系的常态 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决议表决后表示,中方一贯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说明我国在朝核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①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问题,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③说法错误,排除;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针对朝鲜第六次核试验的第2375号决议,对其进口石油实施限制,但停止采取可能削弱其政权的措施,这体现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1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说: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加快了世界力量格局的转换,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确面临某个拐点,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新形势下它的推动角色更为多元,不再由西方一家独大地主导,而是由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其中中国发挥的作用更大。

这说明( C )

①世界多极化在深入发展 ②国际形势由对话转向对抗

③当代国际形势处于总体稳定状态 ④我国的发展强大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选项②说法错误,国家形式有多种多样,故排除。

选项③说法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

选项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2.2017年10月12日,美国正式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是美国继退出TPP、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又一次美国利益优先政策的体现,这不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因为推动世界多极化( D )

①有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有助于改变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 ③有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④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美国又作出一次不利于世界多极化的举措。

当今世界,推动多极化,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所以正确答案选择D。

②③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