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4949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docx

中视传媒深度报告讲解

证券研究报告·个股报告

报告编号20160120CM日期:

2016年01月20日

30

证券投研部分类:

微观

 

证券研究报告·简要报告

 

中视传媒(600088)简要分析报告

一、基本亮点:

1、政策备受支持,行业市场增速快,容量大: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提升文化产业产值达到GDP占比5%以上。

国产电视剧的交易额从2009年开始出现明显的上涨,并在2012年突破绝对值100亿大关,2014年已达130亿,连续四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

2013年我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7.6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2014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

2、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剧两星”政策下单一投资影视拍摄风险大:

早在2000年,中国电视剧的总量就超过了一万集,到了2007年中国电视剧更是拿下了生产数量世界第一、播出数量世界第一、观众数量世界第一,三个世界第一。

2012年达到了17000集,最近三年维持每年14000集。

与每年播出8000集相比产能严重过剩。

“一剧两星”的政策加大了播出平台的购剧成本,播出平台更加偏向精品剧,这加大了影视投资的风险。

3、互联网加速行业融合,行业迎来整合春天:

互联网加速了教育、影视、游戏动漫、移动营销等子行业融合,一方面延伸产业链,另一方面带来了商业模式创新。

传媒行业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技术进步带来渠道更替,由此产生整个大传媒产业格局的变革。

传媒企业纷纷追求全民娱乐平台,这带来了行业整合的春天。

事实上,2008年至2012年四年间,传媒行业并购规模已从6.92亿元增至247.67亿元,增长了大约35倍。

在资本的驱动下,2013年以来,影视并购持续火爆,收购方从业内蔓延至业外,跨行业收购已取代业内并购,成为新的趋势。

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66起,除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外,其他并购事件总额达1499.04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159起并购事件与1000亿元的并购总额,并购数量小幅增加,而总额同比增幅达50%。

3、大集团小公司,资本运作空间大,大股东明确表态,资本运作可能加快:

公司作为中央电视台下唯一的上市平台,目前总市值仅约100亿,大股东央视2014年营业额300亿元,中视传媒2014年营业额7.5亿元,大股东营业额是上市公司的40倍,属典型的“大集团,小公司”。

2015年12月更换了总经理,新总经理在资本运作上有经验。

同时央视领导明确表态要充分发挥中视传媒上市平台的作用,做大做强中视传媒,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公司资本运作有加快的痕迹。

4、公司的资本运作空间备受市场认同:

公司十大股东有举牌的险资、有两家二级市场玩家牛散,说明公司作为央视的资本运作平台备受市场认可。

两家牛散的持股比例接近5%,且历史二级市场投资业绩优秀,充分说明了中视传媒的资本运作的吸引力大。

二、操作建议

低位分批建仓,长线持有,直到方案推出

  

三、跟踪关注点

1、关注公司的并购。

2、关注公司影视剧的投资。

3、关注央视的注资进展。

四、风险提示

1、央视注资时间和公司并购不确定的风险。

2、公司原有业务进一步萎缩的风险。

3、影视剧投资拍摄收视率不确定的风险。

第一部分--行业分析

1、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日益增长与军民文化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将文化传媒行业定位为支柱行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规模的日益增长与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提升文化产业产值达到GDP占比5%以上。

在这一规划体系下,国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化传媒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已逾5,000美元。

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临界点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也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文化产业,特别是作为文化产品核心的影视剧与综艺节目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整体经济转型的重要落脚点。

影视行业属于文化产业,近年来,国家的宏观性政策以及地方支持政策为影视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影视行业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和有利的发展环境。

2、尽管影视、电影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2星一剧”政策加重播放平台的购买成本,导致播放平台挑选影视、电影更加偏向精品,行业呈现整体供给过剩精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影视行业投资风险加剧。

我国正处于文化内容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其核心驱动要素来自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及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其直接驱动力来自于视频媒体行业(包括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视频媒体)的竞争加剧以及由此带来的版权购买支出的高速增长。

在此背景下,内容的数量和形态日益繁荣,电视剧制作水准逐步提高,电影票房快速增长;传统媒体版权价格不断上涨,新媒体版权收益带来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电视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精品剧供不应求,平均单集价格不断增长。

国产电视剧的交易额从2009年开始出现明显的上涨,并在2012年突破绝对值100亿大关,2014年已达130亿,连续四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

同时电影市场蓬勃发展。

2009到2014年我国电影票房复合增长率超过35%。

其中,2013年我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7.6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2014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

中国电影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不断缩小与北美市场的差距。

根据普华永道《2014—2018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到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预计将增至59亿美元。

在1999年,全部省级电视台都实现了卫视“上星”的转型后,由于“上星”的高昂费用所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使得所有的卫视台都分外重视和广告收入绑定的收视率,而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则始终都是电视台收视率的最有力保证,其中电视剧更是首当其冲。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早在2000年,中国电视剧的总量就超过了一万集,到了2007年中国电视剧更是拿下了生产数量世界第一、播出数量世界第一、观众数量世界第一,三个世界第一。

从新世纪初开始,中国电视剧的自由竞争年代差不多一直延续到2012年,到了2012年中国电视剧的产量也开始见顶,达到了17000集。

当然,这个周期并不是到2012年才彻底终结,从2007年开始,时空斗转的端倪就已经开始显现,从2007年到2012年,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的自由竞争周期,就已经开始触及到了它自身的天花板,也就是所谓“增长的极限”,产能过剩的问题在那时就已开始出现,在2012年的历史大顶之后,这两年的剧集产量则一直在回落,但每年仍有1.5万集,与每年播出数量7000-8000集相比,供给仍远大于需求。

为了缓解影视行业大量积压未播的影视剧库存压力,2014年国家出台“一剧两星”政策并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所谓的一剧两星既是“同一部电视剧在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的播出不得超过两集”,这无疑加重了播出平台的购剧成本。

为了保证收视率,各播出平台对电视剧优质资源进行竞争和购买,大大提升了精品剧的交易价格。

一度造成精品剧供不应求,影视行业整体过剩的局面。

由于精品剧聚集名导演、名演员、大制作于一体,纯粹靠股市情节的小制作、二三线演员很难突出重围,因此加大了行业对名导演和名演员的争夺,同时也加大投资影视剧的风险。

3、互联网加速了教育、影视、游戏动漫、移动营销等子行业融合,在全民IP的背景下,影视公司不再追求单一的业务,而是打造全民娱乐平台,因此传媒行业迎来并购整合的春天。

伴随着我国文化传媒业的改革,传媒行业已经慢慢成为资本运营的舞台。

近年来,文化传媒业并购已成常态化,有关数据显示:

2008年至2012年四年间,传媒行业并购规模已从6.92亿元增至247.67亿元,增长了大约35倍。

在资本的驱动下,2013年以来,影视并购持续火爆,收购方从业内蔓延至业外,跨行业收购已取代业内并购,成为新的趋势。

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66起,除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外,其他并购事件总额达1499.04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159起并购事件与1000亿元的并购总额,并购数量小幅增加,而总额同比增幅达50%。

事实上,文化传媒业的大并购是大势所趋。

西方国家的传媒业就曾通过兼并、联合、重组,走集团化道路,逐渐成为世界媒介的中心。

纵观国际传媒巨头的发展史,如新闻集团、迪斯尼、贝塔斯曼、时代华纳等,无一不是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手段,成为国际化的传媒集团。

影视市场呈现互联网化融合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票房高速增长充分获益于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参与。

具体表现在其涉足电影营运的全产业链,网络售票与在线选座成为院线购票重要渠道;网络社交平台成为电影宣传发行和引流的重要途径;大数据为电影制片和宣发提供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以众筹、手游、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影衍生品成为了电影后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以网络文学、动漫、体育赛事等为代表的IP产业链布局是不可忽略的热点。

相较于2015年的“全民IP”,2016年相关产业的投资将逐渐回归理性,IP投资将从“交易热”转移到“变现热”,对于优质IP的开发将更为深度和多元化。

以网络小说《鬼吹灯》为例,通过其IP原型开发了两部电影,同时还授权万娱引力的实景娱乐项目等。

太平洋证券人士表示,随着电影产业发展,传统追求单片高回报的模式将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模式逐步转变,IP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业务的横向拓展是未来电影公司的发展方向与投资思路。

互联网加速与教育、影视、游戏动漫、移动营销等子行业融合,一方面延伸产业链,另一方面带来了商业模式创新。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传媒行业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技术进步带来渠道更替,由此产生整个大传媒产业格局的变革,“互联网+”是其中重要一环。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加速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合作,不断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

华谊兄弟与云峰基金一起收购中国9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发展互联网娱乐内容等;博纳宣布私有化交易中新增阿里影业、腾讯子公司等4位成员。

阿里影业对于自身定位并非影视公司,而是“娱乐全产业链平台”。

由此可以看出影视公司的营业目标不再是单一的影视制作而是娱乐全产业链平台,在此背景下影视行业迎来了并购整合的春天。

第二部分--上市公司分析

一、公司主营业务简介

1)主营业务介绍

公司作为最早一批进入资本市场的国有文化传媒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影视、旅游、广告三大主营业务。

影视板块背靠央视,2011年央视调整电视剧采购政策,从外购为主转向扶持“自制剧”,中视传媒顺势推出“启程计划”,与国内5名著名导演签约,开始了影视剧业务向自制剧、精品剧的战略转型。

旅游收入来源于其经营的无锡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基地基数很少占比10%),无锡影视基地是国内建成最早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文化主题公园,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国内外大批游客。

广告业务:

子公司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作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告资源的区域总代理.

2)主营业务盈利介绍

在“面向市场,背靠央视”的总体战略下,公司的业绩一直都比较稳定,净利润每年维持在5000-7000万,收入从09年至13年都在13亿附近。

由下图可知,2014、2015年公司的主营收入开始大幅下滑:

1、央视调整了科教频道的广告代理制度,由公司总代理变成区域代理,由此公司的广告收入开始大幅下滑;2、在国家出台“一剧两星”的政策下,影视剧播放平台更加倾向于精品剧,影视剧制作风险加大,公司从2014年开始减少了影视剧的投入,因而影视剧的收入也大幅下滑。

2014年旅游收入1.78亿同比上涨7.52%,广告收入2.18亿同比下降58.73%,影视收入3.6亿同比下降34.19%;2015年上半年,旅游业务收入1.02亿同比上涨12.08%,影视业务7277万同比下降31.13%,广告业务收入5100万同比55.65%。

2015年1-9月份主营业务收入3.47亿,净利润4149万。

有下表可知,2015年公司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旅游收入。

点评:

作为央视的子公司,其面向市场背靠央视的经营理念,导致公司的收入过于依附央视,央视的业务制度对公司的收入的影响巨大。

当前公司的盈利情况回到了上市之初,主要依靠旅游业务支撑业绩,十几年的多元化经营付之东流,如果大股东央视对公司的经营不做调整则公司的经营状况堪忧,发展不可持续。

3)资产结构简介

截止2015年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3.51亿,流动资产10亿,非流动资产4.43亿,总负债2.37亿其中预收款1.7亿,无有息负债,净资产12.1亿,资产负债率16.45%,资产负债结构优,后续发展筹资能力强。

公司现金流充裕,没有大额投资,也无筹资,现金流量完全依靠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2015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为负-5154万。

二、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公司的收入主要依靠影视剧、广告、旅游三块业务:

1、广告业务连续下滑后将趋稳,如果公司不增加新的广告代理,广告业务将没有不会有新的增长点。

广告业务由于央视更改广告代理制度,2014年年中开始央视十套科教频道的广告由公司独家代理改为由公司区域性代理(主要代理北京和上海),导致公司广告业务2014、2015年连续两年大幅下滑;2、影视剧业务,公司拍摄的影视剧主要是销售给央视,2014年出台一剧两星政策后,公司暂停影视剧的投资,导致2015年的影视剧业务大幅下滑,全年同比收入减少超过60%。

未来公司如果不加大对影视剧的投资则公司影视剧业务的收入将没有增长点;3、公司的旅游业务主要是无锡影视城和南海影视城两个以影视为主题的公园,由于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旅游行业持续上涨,公司的旅游业务将出现增长。

12月1日,台分党组成员、总公司董事长、总裁薛继军赴中视传媒传达台分党组会议精神,宣布对中视传媒总经理人选进行调整,中视传媒董事会聘任王钧同志担任中视传媒总经理。

  

薛继军指出,此次班子调整,体现出台分党组和聂部长对中视传媒未来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全台建立国际一流媒体、事业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指引下,中视传媒应该担当起全台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先行先试的实验平台和媒体融合的资本平台的责任。

作为中国传媒第一股、央视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视传媒要在台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

在这方面,中视传媒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有大量业务可以发展,有大量事情可以尝试。

随着行业进一步整合,竞争态势进一步白热化,中视传媒也到了需要认真思考下一步战略走向、认真思考新的增长方式的关键时刻。

王钧同志到上市公司任职,一方面是组织上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总公司与上市公司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综上,公司内生性成长未来空间有限,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在依靠资本市场的力量收购或央视注资上。

2013年,公司董事会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启动了重大资产重组,拟以发行股份加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股份。

尽管后来董事会终止该重组,但从公司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上来看,公司管理层利用资本市场运作发展壮大公司主业的意图没有改变。

因此公司未来资本运作可期。

三、公司估值分析

公司总股本3.31亿,市值72.2亿,每股收益0.12,PE126倍。

结合行业整体水平来看,公司72.2亿的市值是行业内最小市值的上市公司,估值126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1倍,PB5.95低于行业内平均水平8.28,每股收,0.12低于行业均值0.22。

综上来看公司市值小,估值高,盈利能力偏弱,由于公司大股东实力强,在资本运作上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公司未来估值和盈利水平都可因为央视注资而变强。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总市值1

[交易日期]最新收盘日

[单位]元

市盈率PE(TTM)

[交易日期]前一交易日

市净率PB(LF)

[交易日期]前一交易日

每股收益EPS-基本

[报告期]最新一期(MRQ)

[单位]元

300291.SZ

华录百纳

198.39

66.56

5.04

0.27

300251.SZ

光线传媒

337.66

103.96

5.25

0.12

300133.SZ

华策影视

280.74

86.07

4.85

0.22

300336.SZ

新文化

225.77

115.37

8.86

0.27

600136.SH

道博股份

98.62

256.87

10.56

0.23

600088.SH

中视传媒

72.58

126.86

5.95

0.12

300426.SZ

唐德影视

125.60

83.79

14.20

0.48

300027.SZ

华谊兄弟

418.66

38.09

4.35

0.49

000802.SZ

北京文化

91.75

137.17

9.49

0.01

000665.SZ

湖北广电

90.09

22.33

1.65

0.43

000156.SZ

华数传媒

321.79

55.73

3.34

0.31

002071.SZ

长城影视

68.62

30.77

7.39

0.15

002739.SZ

万达院线

1188.15

110.80

13.48

0.85

002624.SZ

完美环球

102.56

34.36

12.54

0.17

002343.SZ

慈文传媒

168.89

247.66

17.26

0.29

均值

252.66

101.09

8.28

0.29

第三部分—大股东市值管理行为分析

1、大股东中央电视台实力强,注资空间大,2015年12月高层也明确中视传媒作为央视上市平台的重要性,未来不排除公司资本运作的速度会加快

公司是中央电视台下唯一的上市平台,其第一大股东为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持股比例为54.37%,中央电视台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控股57.17%的股权,具体股权结构示意图如下。

公司作为中央电视台下唯一的上市平台,目前总市值仅约100亿,大股东央视2014年营业额300亿元,中视传媒2014年营业额7.5亿元,大股东营业额是上市公司的40倍,属典型的“大集团,小公司”。

而东方明珠作为国内A股传媒行业的龙头,在并购百视通后一举成为中国A股市场上第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文化传媒集团;东方明珠新媒体变身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电视运营商。

除市值外,公司的毛利水平和盈利能力也远低于东方明珠。

媒体融合战略的实施将是公司2016年的最大看点。

公司近几个月在媒体融合方面上的动作较为频繁,现已开始积极寻求内部资源的整合。

1)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官网公告,中央电视台正积极探索与资本市场及外部资源的对接渠道,全面、客观论证IPO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排除中央电视台未来借壳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可能性。

2)据中视传媒官网12月的公告,中视传媒宣布对其总经理人选进行调整,公司董事会聘任王钧同志担任中视传媒总经理,而王钧同志在资本运作上有一定的经验,曾任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裁助理,而本次人事的调动或是中央电视台在正式出台媒体融合顶层方案之前的预热准备。

3)中央电视台上月月底提出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为总目标,欲探索“电视+”与“互联网+”的契合点,要从已有的覆盖优势向发展用户优势转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央视特色、体现国际水准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这或许是中央电视台埋在媒体融合战略正式执行前的又一伏笔,用“互联网+”作为工具来加速媒体融合的速度。

4)12月公司公告,明确要将中视传媒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资本运作平台。

而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传媒行业的龙头,旗下拥有众多参控股公司,其中多数与中视传媒的主营业务相近,且盈利能力普遍较强,多为优质资产。

若公司能够获得中央电视台的资产注入,则有望借助公司这个唯一的上市平台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整合已有优质资源,做强做大整个集团业务,将媒体融合的战略落地实施,而公司的业绩也有望得到突破,其价值也或借此而得以重估。

5)值得注意的是,截止至9月30日,君康人寿已持有公司5.45%的股份,不排除未来继续举牌的可能。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市场对公司未来看好的态度。

2、十大股东结构中有举牌的险资、有二级市场玩家牛散,说明公司作为央视的资本运作平台备受市场认可

由上图的十大股东的结构可以看出:

1、大股东及其关联人占有4个席位:

分别是中央电视无锡太湖影视城、北京未来广告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高科技电视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发起人之一,也是央视的子公司)、

2、汇金公司:

股灾期间增持,增持比例占比2.48%,说明公司质地受机构认可

3、君康人寿:

2015年4月末举牌,截至2015年9月30日,持有公司5.45%的股份,说明公司质地受机构认可

4、两个公募基金:

买入的数量一样多,占比0.69%

5、何雪萍:

著名牛散,职业股民,战绩辉煌,几乎没有败绩。

6、朱金妹:

著名牛散,职业股民,擅于做资本运作股,持有时间长,战绩很好。

第四部分—风险因素提示

1、央视注资时间和公司并购不确定的风险。

2、公司原有业务进一步萎缩的风险。

3、影视剧投资拍摄收视率不确定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