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4497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docx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那么在一些健康知识讲座中,我们能够给老人科普哪些基本的健康知识以及改变他们大补特补的错误认知呢?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3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

(一)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

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

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

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

耳屏延长,近80岁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长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

视力、听力下降(耳蜗与听神经变性出现神经性耳聋)。

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减弱、脑血管阻力增强)。

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降低,反应速度减慢,记忆、认知功能减弱,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

运动反应包括对剌激的知觉,做出如何反应的决定,以及运动反应动作三个部分。

老年人的反应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

运动反应时间的长短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表现(控制体位、姿势、平衡与移动平衡的机制受损)。

  2.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

由于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随增龄而减少,学习新事物困难,记忆力差(颞叶和海马结构损害)。

40岁以后逐渐减退,50岁到达顶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记忆力差,老的忘不掉,新的记不住。

  3.人格改变。

出现孤独、多疑、自卑、抑郁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症状。

由于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离退休、丧偶、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惑老年人,使他们陷入特殊的心态。

  三、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

  一个人得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因即遗传基因,二是外因,即环境因素。

内因在疾病中所占的作用为20%,外因为80%,故一个人的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可基本概括为十六个字: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有专家测算,心血管病预防花1元钱,医疗费省上100元钱。

如何做到呢?

  1.生活要有规律。

饮食定时定量,食勿过饱,脑力劳动不宜过久,应有足够的午休,并协助制订休息时间表。

  2.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①注意个人卫生;②自己能做的事尽量坚持自己做;③保持已有的生活及工作技能,如:

书写、缝纫、绘画、骑自行车等。

  3.推广义务工作制度。

有意将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目前在美国、日本、泰国、台湾、香港等地有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做义务工作,如照顾高龄老人,到医院供应室折纸袋等.义务工作可以使老人有目的感和社会责任感,感到有用、被尊重和自我尊重,还可以满足老人与他人交流沟通的需要以及服务他人的满足感,对提高老人的生存价值,生存质量,做到真正健康长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老年人自我保健指导。

如:

呼吸操——鼻吸气、吐气;疼痛——热敷;睡眠差——睡前泡足、喝热牛奶、按摩等。

正确的服药方法;①服药时站、坐或半卧,以免呛咳;②吞服药用温开水、服药前先饮一小口水,以湿润口腔,药水吞服后还需多饮几口水,以免药片粘於食道壁上,使食道粘膜受剌激,并影响药物吸收;③夜间服用安眠药时用热水吞服,使药效发生较快;④取消某些不必要的药物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并避免发生耐药性。

  5.丰富生活内容,保持愉快情绪。

成立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退休办等——为老年人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并给老人交友提供机会,提供保健咨询及体检等医疗服务活动。

  四、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热量和营养元素达到生理需要,推行膳食金字塔,做到粗细搭配,饮食多样。

中国人的膳食金字塔由中国营养学家参考国外资料制定。

老年人饮食“十要”。

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杂,菜肴要淡,饭菜要烂,水果要吃,饮食要热,进食要慢。

.合理饮食,健体防病早起早睡别早吃,休息胃肠好进食,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早餐过早,就必然会干扰,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

所以,老年人最好在早上8点以后吃早餐。

  五、合理补钙

  老年人缺钙会造成很多疾病,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1.补钙的最好办法是从食物中摄取。

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鸡蛋、猪骨头汤、鱼虾、黄豆、萝卜缨、芹菜、韭菜等,其中水产品的钙和磷的比例在1∶1—1∶2,最适合钙的吸收,应多吃些水产品为好。

补钙时莫忘吃醋,醋与食物中的钙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既溶于水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

  2.经常晒太阳也是很好的补钙办法。

冬季阳光温暖柔和,适合在户外晒太阳。

特别是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黄金时段。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

(二)

  

(一)运动

  1.生理意义“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适当用脑可以保持脑力不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体力的和脑力的)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运动对改善心功能有好处。

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减少患冠心病。

锻炼也有助于心脏病患者身体康复,通过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循序前进,就会慢慢恢复到原先那种那种健全而活跃的生活。

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高血压发病率不到同年龄不打拳的老人的一关。

运动可预防血管硬化。

有位病理学家通过对数千具尸体解剖的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的各种动脉硬化发生率是14.5%,而体力劳动者只有1.3%。

运动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扩展动脉,减少血块完全堵塞动脉的可能性。

  

(1)选择运动速度和运动量易于自我控制的运动。

如散步、慢跑、做操、游泳、气功、太极拳、八段锦、自我按摩操等。

不宜选择速度快、强度大的运动。

如短跑、跳跃、滚翻、举重、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技巧性强的运动。

  

(2)不要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举杠铃等有憋气动作的运动。

要避免手倒立、头倒立等运动。

  (3)要选择好锻炼的环境。

锻炼宜选择在公园、绿化地带或林间。

一般情况下不要在硬马路上、石板地上跑步或步行锻炼。

  

(1)散步。

这是一种最简单最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方式,运动量适中。

通过散步,可以对下肢肌肉、关节进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灵活;散步时下肢肌肉一舒一缩,有助血液循环,脉络畅通。

散步宜在公园、道路、田野间进行,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时消耗能量200千卡,如快步走每小时可消耗300~360千卡,而每消耗能量3500千卡能量,可使人体内的脂肪减少1磅。

这种活动对体质较弱、有高血压、心脏病及肥胖症,又不宜进行大运动量锻炼的老人比较合适。

(2)慢跑。

较散步活动量大,锻炼效果更好。

坚持长跑锻炼的老人,肺活量比一般人大10%~20%。

因消耗的能量多于散步,因此也是防止身体超重和治疗肥胖的有效方法。

慢跑速度开始要慢,最大负荷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80%。

(3)倒行步。

又称“逆步术”,能减轻腰酸背痛、降低血压,使平时不动的肌肉得到锻炼。

  (4)保健按摩。

用双手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神经和穴位起良好刺激作用,较适合体弱老人。

但有下列疾病者不适宜作按摩:

恶性肿瘤、毒血症、肺结核、精神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皮肤病患者、孕妇、月经期妇女的腰、腹、骼部位。

  (5)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结合。

每天应规定一定的运动量。

如最大限度的活动全身关节;每天站立两小时,使骨骼承受纵的压力、防止骨质疏松;每天爬二层楼梯或提几下重物。

活动时心率应增至120次/分,表示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持续时间至少3分钟。

  (6)其他适合老人的锻炼项目,如各种拳操如八段锦、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木兰拳、气功拳。

  4.老年人运动的自我监控运动虽对身体好处多,但参加体育锻炼则要考虑到老年的特点。

运动量太少固然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运动量太大或太剧烈,也对身体健康有害。

因为老年人各系统的器官功能毕竟有一定程度的衰退。

所以,老年人进行锻炼要讲究科学性,要学会判断运动量对自己是否适宜,防止发生危险。

  

(1)锻炼的科学性。

锻炼前要作全面的体检,了解健康状况,以便合理选择运动项目,确定适宜的运动量。

要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每增加一级负荷,都要有适应阶段,但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原来的基础量力而行。

在锻炼中中要增加速度,更应慎重。

开始时宁慢勿快,宁小勿大,宁缓勿急。

经过一定时期的适应后,再适当加大运动量。

要持之以恒。

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毅力和决心。

选择的运动项目不宜过多,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锻炼时要认真,全神贯注,锻炼后要作整理活动,切忌过急、过猛、过劳,以防关节损伤、腰扭伤或骨折。

  

(2)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

老年人自我监督的方法有:

①以自我感觉判断运动量合适的反应,如锻炼后心胸舒畅,精神愉快,略有疲劳感而无气喘、心跳难受等感觉,饮食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

运动过量的反应,如锻炼后头痛、恶心、胸部不适,或有勉强参加的感觉,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第二天清晨脉搏加快,疲劳感长期不消除,体重下降等。

②用测定心率的方法判断。

运动强度适宜的心率:

170减去年龄等于运动时心率数(次/分)。

运动量适宜的心率:

运动后最高心率数(次/分)减去安静时心率数(次/分)小于609次/分)。

例如一位60岁男性,运动前心率为75(次/分),运动时最高心率为150(次/分)。

170-60=110(次/分),150>110,表示运动强度过度。

150-75>60(次/分),也表示运动量过大。

  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老年人心肺功能的适应性,可减少忧虑和紧张,增加生活信心。

适当的体力活动应视老年人原来的体质状况,选择轻体力活动,如园艺劳动或其他活动,以不使心率增加到最大心率的60%左右。

在选择强体力活动,即使用大量肌群的有节律的反复的体力运动时,心率至少达到最大心率的60%,但不宜超过80%。

  

(二)饮食营养

  1.营养与老化。

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总结当时有关保精养神、旧真返朴以延年益寿方法的讨论中,就提出了营养与老化的问题,把“饮食有节”作为长寿养生法的要领之一。

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食疗”与“毒药攻邪”的“药疗”看作是治疗疾病过程中不可缺一的两个重要环节。

在近代老年医学发展中,1534年就有学者提倡谨慎进食。

告诫人们:

要牢记老年人应少食多餐,认为老人进食的情况就像点燃的油灯,当油灯行将耗竭时添油不可过多,

  速度也不能太快,只有适当才能维持油灯长燃不熄。

1935年McCag的对鼠限食而处长生命的实验,把营养和老化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

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尤其对限食、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代谢与老化关系研究较多。

  

(1)限食的延寿效能:

根据动物实验,限制饮食能增加某些动物平均和最高生存时间。

例如无脊椎动物家蚕在一定范围内,给食量越少,其幼虫经历时间越长,全期平均寿命也延长。

鼠的限食试验也显示有类似现象,即平均寿命延长。

肾损伤和其它脏器的病变如肺、中耳、血管张力与非限食组比较出现晚,且埋展慢;到达老龄阶段,体重、肌肉和脂肪重量下降的程度均大于正常喂饲的鼠;延缓了胆固醇和磷脂随增龄增高现象;使生长发育期延长,性成熟延缓等等。

与此相反,过食可导致肥胖,而肥胖与许多老年疾病发生有关,进而影响寿命。

有学者报告指出,人体若超过标准体重5%~14%时,死亡率增加22%;超过标准体重15%~25%时,死亡率增加44%;超过标准体重25%,死亡率增达74%。

理想体重是低于标准体重的的15%,此种体重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

  

(2)微量元素对寿命的影响:

对人体组织、血液、头发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增龄性改变研究表明,许多组织中的钴(Co)、锶(Sr)、镁(Mg)、钙(Ca)、铁(Fe)、硼(B)等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规律。

提示衰老与元素的不平衡密切相关。

对长寿老人聚居地区的水文条件研究和对长寿老人体内微量元素测定研究表明,该地区水文条件和老人体内都具有优越的微量元素镨。

  此外,许多微量元素与老年期多发病有关。

例如:

硒、锰、砷与人体19个部位的癌症死亡率显著相关。

又如钙、锌与血脂代谢,硒与冠心病、癌、胰岛素的分泌、动脉硬化,镉(Cd)与高血压病等等疾病有关。

  (3)维生素与老化的关系。

脂褐素在细胞内的积聚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而饮食中缺乏维生素E、A、C可加速脂褐素在细胞内的积聚速率。

  (4)氨基酸与长寿。

动物实验表明,增闸酪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可以延长寿命。

  由此可见,营养状况通过影响核酸和有关遗传物质的代谢;调节自由基代谢,防止过氧化损伤;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脑衰老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失衡等等途径,进而影响到人的寿命。

  关于社区给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讲座(三)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现代的五大文明病之一。

糖尿病是其中的一个,然后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患病率比糖尿病要高,我们全国有高血压的病人是1.6个亿。

糖尿病比高血压复杂一些,所以尽管只有四千万,但是很难控制。

另外还有肥胖、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全球有1.7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是世界上3个糖尿病最多的国家之一,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另外还有四千万的糖尿病前期的人。

比2000年翻了一倍。

  高血糖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得了糖尿病以后,冠心病、脑中风、尿毒症的发病率都大大增加。

糖尿病还可以引起微血管的病变,造成失明。

糖尿病影响到血管,下肢的血管如果堵了,或者再加上有末梢神经炎,很容易变成糖尿病足,引起截肢。

  所以,我们作为糖尿病患者必须更多的了解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什么是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不就是尿里有糖吗?

不完全对。

得糖尿病的病人,有的人尿里有糖,但是尿里有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

反过来讲,有的人血糖很高,可是尿里没糖,所以得糖尿病的依据必须是血糖增高才算是糖尿病。

胰腺里面有很多种细胞,其中有一个Beta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

  这个象征把那个胰腺放大了,这是胰腺。

胰腺里面有很多黄像是小钥匙,这个小钥匙代表胰岛素,血液里面流动的,有胰岛素,还有白的方块,代表吃饭以后吸收的血糖,血糖到我们吃饭吸收进去以后,要进入到细胞,被细胞所利用,这样我们才能活着。

但是血糖进入细胞,必须有胰岛素开路,没有胰岛素开路,血糖就进不了细胞。

如果胰岛素不能正常产生,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也就是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2型糖尿病经常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

  诊断糖尿病有两种标准。

一是看空腹血糖,一是看服75克葡萄糖以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血浆的葡萄糖,因此要诊断糖尿病,要抽静脉血。

对于没有症状的人,需要查两次。

对已经有症状的人,一次就可以确定。

假如你

  查出来血糖是7.0,你一定要跟大夫说,再给我查一次血糖,过一个礼拜再查一次,如果还大于7.0,两次超标,就是糖尿病了。

  血糖的单位有两种,一种叫做毫摩尔/升,一种叫做毫克/分升。

如果给大家的化验单上,七、八、九啊,十几,那就是毫摩尔/升,假如是几十到一百多、二百多,那叫做毫克/分升。

毫摩尔/升和毫克/分升这两种单位有一个换算方法很容易记,这是七,这是十一,七加十一等于十八,这就等于毫克/分升,这样大家就好记了。

  糖尿病的症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有些患者有明显的症状,但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都没有感觉。

  糖尿病分为4个类型,包括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我们多数都是2型糖尿病,1型儿童多见。

  2型糖尿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很缓慢,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常有胰岛素抵抗;口服药有效

  糖尿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如前面说到的中风、心梗、失明、截肢等,下面我们将详细讲并发症的知识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有这几种:

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急性感染、高渗综合征、低血糖等,最常见的是低血糖

  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使血糖不能利用,只能燃烧脂肪,从而产生很多酸性代谢产物造成的。

一般1型糖尿病发生较多,2型患者在病情较重或感染时也会有。

  如果出现恶心、厌食、呕吐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

  这个人心慌、哆嗦,出汗,是发生低血糖了。

低血糖重了可以昏迷。

我们要把高血糖让它治疗到接近正常,但是我们希望尽量少发生低血糖。

血糖小于2.8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低血糖,但是有的人,血糖往往不到2.8,一测血糖四点几,也有这些症状,这叫低血糖反应。

本来血糖太高,下降的太快了,就出低血糖反应了,这个也要重视。

大家如果有心慌,出虚汗,这种情况下,我们得赶紧吃点糖,或者喝点甜的饮料,来补充一下。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最好赶紧测一下血糖,看看到底多少。

如果家里没有血糖仪或症状很厉害,那就赶紧吃点糖块、水果、点心或喝点饮料。

如果还是不好,就得赶紧到医院。

  这是大血管并发症,有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

  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很多患者都会发生心梗、中风。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是没有糖尿病人群的2~3倍。

  心肌梗死,脑梗死都挺可怕,怎么样预防呢?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适当运动、要戒烟、戒酒,控制血糖正常、血压正常、血脂也正常,以前有过脑梗塞的人,有过冠心病的人,坚持吃一点阿司匹林,预防再梗塞。

  这是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

另外还有神经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和肾病都属于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引起失明,肾病严重会导致尿毒症,但这些疾病早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需要定期检查。

神经并发症虽然看起来不致于致命,但严重时可能疼痛难忍或下肢毫无知觉。

  得了糖尿病要全面的治疗,对治疗糖尿病,我们提出来五驾马车,有的说是五大原则。

第一,得糖尿病,首先大家要听课,我们把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你们。

第二,控制饮食,第三,适当运动;第四:

大概80%到90的人,都要采取药物治疗。

最后:

治得好治不好,不是凭你的感觉,要测血糖。

  为什么糖尿病教育很重要,因为糖尿病是个终身病,而且它跟吃饭和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不懂怎么正确吃饭怎么正确运动,不可能每个人后面跟着一个医生,所以一定要学习,你们自己在控制疾病中占一半的重要性。

  一定要主动的学习糖尿病知识,通过多与医生交流,多读糖尿病相关书籍,杂志,多与病友交流等方式。

你学习的知识越多,糖尿病就容易控制,你的生活质量越高,也就越长寿。

  其次是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有一句话,叫管住嘴,也有人说少吃一点。

管住嘴有什么好处?

管住嘴可以能够让你的血糖降低一点,甚至于血压也能轻度的降低一点,而且你不吃那些个动物内脏这些脂肪的话,血脂也会好一点,所以管住嘴就可以少吃一点药,让你更健康。

合理饮食要控制总热量,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