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442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由学习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作准备,在知识上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

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

在此之前,学生解题一般列“算术式”,称为算术法。

本单元首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大的转变。

因此,初学方程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实现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变。

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求等量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找等量关系的专项练习,为列方程解题扫清障碍。

5、注重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6、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课时安排:

14课时

信息窗一

课题:

喂熊猫——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理解学会等式的意义。

2、在等式的基础上理解方程的意义及其判断方法。

3、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关系。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判断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含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

预习要求: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并做相关习题。

2、观察情境图,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检查预习

1、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习题,并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情境提示,发现问题

同学们,老师这有一幅关于动物的图片,想不想看?

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是饲养员喂大熊猫的图片,大熊猫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是我们珍贵的资源,人人都有保护它们的义务。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米粉重多少千克?

二、共同探究,尝试解决

(一)解决米粉重多少克?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

2、引导学生将信息和问题合在一起读出来。

3、要想求米粉重多少克?

你能不能找出一个关系式表达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探索方法。

(二)借助天平理解

1、借助天平理解含有未知量的相等关系。

分组实验:

①天平左盘装有米粉的碗共重(20+x)克,右盘放一个5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20+x>50表示。

②天平右盘放上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可以用等式20+x<=100表示。

③天平右盘再放上一个50克的砝码和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用式子20+x=70表示。

2、借助天平示意图理解红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①出示天平示意图:

左盘是x、x右盘是100、50

天平平衡,得到:

2x=150

②出示天平示意图:

左盘是x、x、x、10右盘是100

天平平衡,得到:

3x+10=100

(三)学习小结

(1)像20+x=70、2x=150、3x+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让学生多读几遍。

(2)让生举几个方程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一

先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再独立判断,最后集体交流。

(不是方程的说出理由。

2、自主练习三

先说图意,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生自主说一说什么是方程?

你还想了解有关方程的什么知识?

限时作业:

配套练习第2题:

先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独立列出方程。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像20+x=70、2x=150、3x+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学反思:

方程是小学数学代数初步知识的主要内容。

数学学习从算术范围跨入代数范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

算术用数字符号表示数量关系,代数用字母符号表示相等关系,两者有明显的不同。

这种不同,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初学方程阶段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重要对象,教材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帮助学生了解方程的特点。

本节课中学生基本都能掌握方程的意义,还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方程、等式的区别和联系,还需加强练习。

第二课时

课题:

方程的意义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使学生巩固方程的概念。

2、会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重点: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难点:

如何列方程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

1、第1题是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即方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含有未知数;第二,是等式。

2、第2题是看图列方程。

练习时可以要求学生先借助天平平衡的原理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3、第3题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意义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说说等量关系。

二、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跳绳的根数-借出的=还剩的 

x   - 45  = 10

跳绳的根数-还剩的=借出的

x  - 10  = 4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方程的意义的巩固练习课,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列出方程,但也出现了个别学生列出的方程不是很标准。

信息窗二

课题:

量小金丝猴的体重(等式的性质一;形如x±a=b)

教学内容:

课本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并学会等式的性质。

2、学会利用等式性质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快捷与方便。

教学重点:

学会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

预习要求:

1、观察情境图,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求他们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通过预习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

4、借助天平理解方程的含义并尝试解方程。

检查预习

1、出示几个方程,让学生说出方程怎样借助天平理解的。

2、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说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通过预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小金丝猴,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小金丝猴图片。

观察图片,你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这些问题?

“小金丝猴重多少克?

二、合作探究

(一)解决问题:

小金丝猴重多少克?

1、引导学生将信息和问题合在一起读出来。

2、要想求小金丝猴重多少克?

应该怎样列式?

500-150

思考:

如果用x表示小金丝猴的质量,怎样列方程?

先共同探究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小金丝猴的质量+笼的质量=500克”

生自主列方程:

x+150=500

3、小组合作讨论:

怎么求x呢?

四人一组共同探究,教师在班里巡视,观察学生探究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利用加数、加数、和的关系来解决。

4、师:

你真聪明,下面我们就利用天平来研究。

(二)等式的性质研究

1、看图列方程,你发现了什么?

列式:

x=20

列式:

x+10=20+10

你有什么发现?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列式:

x+10=10+10

列式:

x=10

这个又有什么发现?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三)解方程

下面我们根据这两个性质来解方程。

方程:

x+150=500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应怎样变化,才能求得x。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50,得:

x+150-150=500-150

x=350

检验:

方程的左边=x+150=350+150=500=方程的右边

所以,x=350是方程x+150=500的解。

答:

小金丝猴重350克。

(四)师小结: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x-9=15x+8=15

解:

x-9+9=15+9解:

x+8-8=15-8

x=24x=7

检验:

方程的左边=x-9方程的左边=x+8

=24-9=7+8

=15=15

=方程的右边=方程的右边

2、解方程

x+8=13x-40=152.5+x=5.3x-1.6=1.4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限时作业:

解方程

x+5.3=10x-2.7=13

板书设计: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解:

设小金丝猴的质量是x克。

x+150=500

x+150-150=500-150

x=350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但检验的过程还有少部分学生说的不完整和不准确,特别是验算的过程。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解方程练习课本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a=b,x-a=b的方程。

2、学会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

如何解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第1题:

是一道补充解方程的过程的练习。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依据和方法,让学生明确方程的两边一定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第2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练习时一要强调格式,二要提醒学生检验。

第3题:

正确选择方程的解。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选择解的理由。

第4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要指导学生先寻找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二、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解方程

(1)含有(             )的(            )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方程的解。

(3)求(                            )叫做解方程。

(4)x-15=20这个方程的解是(                     )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大部分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掌握的解方程的目的。

信息窗三

课题:

鹦鹉的体重(等式的性质二;形如ax=b类型方程的解法)

教学内容:

课本8—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列简易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等式性质解简易方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1、回顾复习,上一节我们是如何解简单的方程的。

2、根据情境图,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用方程解决。

3、将课本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