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4335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预算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面预算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面预算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面预算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面预算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面预算分析.docx

《全面预算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预算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面预算分析.docx

全面预算分析

全面预算的分析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全面预算分析包括公司层面分析和财务内部分析两大部分。

传统的预算分析一般只包括财务内部分析,如通过各专业内部分析如分析销售收入预算差异,成本费用预算差异和利润预算差异来评价企业财务目标的控制情况和执行结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财务内部分析无法帮助企业评价整体战略的实施情况,于是内容更宽泛的公司层面分析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如通过一致性分析即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长期目标及基本目标的一致性;例外事项分析即分析由于例外事项引起的对整体预算目标的影响情况;差错分析即分析由于目标理解不一致而造成的填报错误;进度分析即对各项预算目标的进度进行分析,为考核工作提供依据,这些分析方法的增加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分析手段。

企业预算一般包括损益性预算,资本性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产负债预算,融资预算等方面,利用这些预算数据,与企业财务核算数据,业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到有关企业层面的分析和财务内部分析。

可以通过以下全面预算分析示意图6-2表示:

图6-2全面预算分析示意图

1.差异性分析。

差异性分析是指对定期监测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比较,提供差异性分析,为预警提供依据。

如月度预算执行分析报告。

预算差异是预算执行后,实际业绩和效果与预算之间的差异。

预算差异分析是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预算控制目的的一个过程。

预算差异包括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两种,实际业绩优于预算目标的差异为有利差异,如企业的收入或收益的增加和成本、费用的减少,反之为不利差异。

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差异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报告上的错误所致;可能是由于特定的经营决策所致,如为了改善效率,或为了应付某些紧急事故;可能是不可控制因素造成,,对于不知道真正原因的重大差异,应当予以重视,进一步调查。

差异分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综合性的财务指标入手,逐步分解,最后落实到具体生产技术指标上。

通过预算分析,一方面要对差异进行分解和细化,从数据上挖掘到差异底层;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的全面经营分析,从经营角度寻找产生差异的根源。

只有从经营角度寻找到差异产生的原因,才能彻底改正企业发生的不利差异。

全面预算差异分析程序有以下六个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及分解标准

(2)收集执行过程中的信息、重要的外部市场的信息、公司内部的非财务信息(3)对差异计算与分解找原因(4)据设定的差异率、差异金额和差异变动趋势判断差异重要程度(5)对重要差异进行解释(6)差异原因报告及确认。

可将全面预算差异分析程序归纳如图6-3所示。

图6-3全面预算差异分析程序图

2.一致性分析:

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长期目标及基本目标的一致性。

注重长期目标实现的企业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基本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不断地资本积累和再生产能力的提高。

同样,预算如果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企业就会只关注短期活动,而忽视长期目标,即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将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也会较差。

因此,在进行预算分析时,企业要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是否与企业长期目标及企业的基本目标相符。

当预算的执行使得企业偏离设定的长期目标和基本目标时,企业需要及时调整预算,引导预算向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发展。

当市场变化时,企业需要动态调整和实施预算,使预算成为战略导向的过程控制,业务单元不再被静态的预算目标框住,利用预算的动态过程来提高适应性,由此引导企业研究市场和把握市场,优化内部流程,以适用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在制定年度计划后,可以设计年度计划执行一致性分析表,以分析企业计划能否按期完成,控制预算执行进度,使其与企业年度计划和企业长期战略相符。

年度计划执行一致性分析表主要内容与结构的可以如表6-1所示:

表6-1年度计划执行一致性分析表

(一)公司战略目标与行动计划

公司战略目标

战略行动计划

主要工作方面

具体任务

起始时间

负责部门

公司年度工作目标

公司年度主要工作

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起始时间

负责部门

年度主要工作执行进度

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执行进度

负责部门

下面我们以FS公司为例,考察企业是否基于长期战略和基本目标来编制全面预算报告,即进行一致性分析,引导企业重视长期战略的建立和实施,防止短期行为。

在对FS集团公司进行一致性分析时,通过对FS集团内部控制的考察,分析FS集团公司在开展预算讨论时,是否先考虑企业的战略,待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后,再讨论年度预算目标,这样可以保障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对于企业战略的选择,可以分析企业是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集团战略管理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引导下属各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向行业中的领先者学习、看齐,从而确定各企业的预算目标值。

是否坚持以战略规划为导向,结合本企业业务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变动、行业市场状况、产品竞争能力、内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对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积极开展与行业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预算目标,汇总编制年度预算方案。

从年度预算入手,分析年度预算是否兼顾年度经营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两个目标。

在整个预算编制、审查、执行、控制各个环节是否体现了对两个目标的同等关注。

在预算编制方面,是否将预算项目区分为经营性预算项目和战略性预算项目。

即对于对外战略性投资、研发费用安排、市场拓展费用支出等与企业长期战略有关的支出预算项目定义为战略性预算项目。

对于战略性预算项目应结合企业战略严格审查,检查其预算额度、开支进度以及资源保障等情况。

其次在对经营者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中,可以分析企业是否根据预算额度对战略性预算项目进行投入。

另外,可以分析FS集团公司是否根据各企业在集团战略中的不同定位,对处于不同战略地位的企业,设置了不同的预算考核指标。

譬如,对于以研发为主的企业,是否设置了专利、新产品开发、研发费用预算等指标;对处于成熟稳定期的企业,是否设置了净现金流、分红计划等指标。

有区别的富有引导性的考核指标,有利于鼓励各企业为实现集团的战略而努力,从而确保整个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FS集团公司现在的预算编制大多只强调年度经营性指标,而对预算编制中企业战略的落实情况关注不够。

很显然,这种单一目标的预算编制方法会伤害企业战略的贯彻实施。

特别是在年度经营性指标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常常会习惯性的减少预算年度的战略性投入。

从而以短期的年度目标替代了长远的战略目标,“把事情做好”代替了“做对的事情”,其长期的结果是使企业丧失战略机遇和战略优势。

应当强调的是,企业年度预算是企业长期战略的重要依托,企业战略必须通过企业年度预算才能得以有效实施。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预算编制首先要解决的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对的事”。

其次才是规划如何“把事情做好”。

对于“对的事”的标准,企业经营层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此时,企业战略就成了衡量经营层的理解正确与否的评价标准。

企业经营层对预算做哪些“对的事”必须以战略为导向。

符合战略方向的事必须通过预算保证资源的落实和通过预算对战略执行的财务结果实施控制,不符合战略方向的事就不能做出战略性的资源安排。

这样,企业预算管理就可以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例外事项分析:

分析由于例外事项引起的对整体预算目标的影响情况。

例外事项的发生会导致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结果和财务活动结果与年度预算报告发生偏差。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企业应当及时发现并处理,分析例外事项出现的原因,评价例外事项产生的影响。

对于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应及时分析其对整体预算目标的影响程度,运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关键因素,编制临时报告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汇报,为预算调整提供依据。

4.进度分析:

对各项预算目标的进度进行分析,为考核工作提供依据。

企业在整体战略目标基础上制定了企业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主要工作,只有这些目标和计划按照企业预算进度及时完成才能保证年度预算整体目标的实现。

企业可以要求各预算执行部门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报表,以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全面预算要求进行生产经营。

各单位将预算执行进度报表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照全面预算整体目标和工作计划分析各预算执行单位预算工作完成情况,以实现对预算的及时控制,分析结果将作为企业考核各单位业绩的依据之一。

5.各专业内部分析:

如销售收入预算差异分析,成本费用预算差异分析,利润预算差异分析

各专业内部分析的内容包括成本差异分析,利润差异分析和销售差异分析等。

依据公司经营计划及各业务部门计划等,对营业利润总额及其分项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使营业利润总额控制在公司经营目标之内,发现营业利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通过获取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总额及各明细项目的当期及历史数据及当期经营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资金收支计划,部门费用计划等,企业可以进行各专业内部分析。

在市场状况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成为实现目标利润的关键因素。

由于市场因素属于非可控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在控制生产成本上给以充分的关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是企业的生命线,中小企业更应该注重企业成本控制。

在预算执行期间,任何超预算的开支,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报批,非不得已不许开支。

每个预算期结束后,要编制成本差异分析表。

通过分析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在建立健全企业预算分析制度的基础上,由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企业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落实解决企业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企业预算的执行偏差。

我们可以将成本按其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简单地说,就是变动成本总额在一定范围内将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同方向、同比例变化,但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不变的。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都是属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是不变的,但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成本却会随着产品的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随产量的减少而上升;如固定制造费用。

因此,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也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和固定成本差异分析两类。

变动成本的全部差异可以分解为价格差异和效率差异,固定成本的差异可以分解为预算差异和能量差异。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差异分析的示意图如图6-4所示

图6-4成本差异分析示意图

一、计算各成本项目总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

因此,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原理与思路是相同的。

我们用c0代表某个成本项目单位标准成本;c1代表某个成本项目单位实际成本;p0代表某个成本项目单位标准价格;p1代表某个成本项目单位实际价格;q0代表某个成本项目单位标准消耗量;q1代表某个成本项目单位实际耗用量;TC代替总成本;实际产量为Q。

首先来看一个通用公式:

某个成本项目的单位标准成本c0=单位标准用量q0×单位标准价格p0;

某个成本项目的单位实际成本c1=单位实际用量q1×单位实际价格p1;

那么,如何具体地了解成本项目中单位产品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的内容呢?

它们的具体内容见下表6-2:

表6-2各成本项目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成本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原材料单价

直接人工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小时工资率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基于前面的基本知识,我们就可以计算某个成本项目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了。

这个差异,显然是实际产量下的差异。

因此,就有:

某个成本项目总差异TC=(c1-c0)×Q=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注意,公式中的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二、变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

那么,这个差异到底是如何形成呢?

很显然,从单位产品的实际与标准成本公式中可以看出,导致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价格差异(p1-p0)与用量差异(q1-q0)。

接下来,我们计算、分析由它们引起的差异。

1、用量差异的计算分析

由于单位产品某个成本项目用量差异为(q1-q0),所以,在实际产量下的某个成本项目用量差异为(q1-q0)×Q,假设价格p0不变,则有:

某个成本项目的用量差异=(单位产品实际用量-单位产品标准用量)×实际产量×标准价格=(q1-q0)×Q×p0

所以,就有: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用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价格差异的计算分析

由于单位产品某个成本项目价格差异为(p1-p0)。

所以,在实际产量下因价格引起的总差异为:

某个成本项目的价格差异=单位产品价格差异×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p1-p0)×Q×q1

所以,就有: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三、固定成本差异分析

这里讲的固定成本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它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无关。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那么,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差异的形成来源,我们先来看看下表6-3:

表6-3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项 目

标 准

月标准总工时

(1)

182840小时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

(2)

52240元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3)=

(2)÷

(1)

3.5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4)

1.6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4)×(3)

5.6元/件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6)

1828400元

月计划产量(7)=

(1)÷(4)

114275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8)=(6)÷

(1)

10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9)=(4)×(8)

16元/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0)=(5)+(9)

21.6元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表中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元/件,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受哪些因素影响?

按照因素分析法,我们可以采用二因素分析法或三因素分析法:

(一)二因素分析

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下,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的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月计划产量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月实际产量

也就是说,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高低要受到以下两因素影响:

一是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实际的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这个叫预算差异,也称之耗费差异。

二是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之间的差异,这个称为能量差异。

其中,计划产量是指在预算制造费用下应达到的产量。

换而言之,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可以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这叫做二因素分析。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1)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即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由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能量差异”代表的是企业由于实际产量没达到预算产量而形成的差异。

(二)三因素分析

那么,企业为什么会产生“能量差异”呢?

也就是说,实际产量为什么会没达到标准产量呢?

假设现有车间的生产能力,即预算标准是1天生产100件产品,结果你只生产90件。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

你会解释说,原因其一,由于有员工请假,导致一台设备没运转。

因此,实际生产工时没达标,造成生产能力闲置差异;原因二,有一位新人刚上岗,动作不快,效率不高,造成生产效率差异。

明白了没有?

产量的差异,是受生产能力是否充分利用和员工的生产效率高低影响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三因素分析法,我们将上述公式地进行推导,可以得出: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月计划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月标准总工时÷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月实际产量=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月实际总工时÷单位产品实际工时)

对比上述两个等式,我们可以得出,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受到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月标准总工时、单位产品工时标准三因素影响。

具体来说:

一是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之间的差异,这个叫预算差异;

二是实际产量生产工时与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差异,这个叫能力差异。

实质上,它属于生产能力闲置造成的差异。

三是单位产品实际工时与单位产品工时标准的差异,很显然,这是由于生产效率偏离标准生产工时引起的,它叫做效率差异。

三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

由是,得出以下公式:

(1)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即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3)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直接人工差异的原因分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通常由生产部门负责,产生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工资级别较高的工人从事工资级别较低的个人可以胜任的工作,从而造成了浪费。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考核每个工时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产生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工人的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工艺过程落后、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设备状况不稳定等,具体由产生差异的相关部门负责。

在给定的实际产量下,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使用了比标准更多的机器工时而引起的,与这些变动制造费用的使用效率无关。

变动制造费用的开支差异的不利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为单位变动制造费用所支出的价格高于预期价格,或者是使用了比预期更多的变动制造费用。

类似地,可以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

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差异大则表示计划不合理或执行不力,因此要着重寻找重要的差异。

可以从差异规模,差异的趋势,反复发生的差异,差异间的相互影响这些方面来评价差异。

例如差异的规模有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种,分析差异绝对规模可以获得总差异额大小,跟重要性相比可以直观地判断企业是否发生了存在导致预算无法完成的重大风险;分析相对差异,企业可以获得各类差异占总差异之比,占比大的差异中的不利差异应当立即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及时纠正不利差异,而占比大的有利差异应当给予奖励。

差异有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之分,对于有利差异应当给予奖励,对于不利差异应当尽快纠正。

分析差异的趋势,如果不利差异显示越来越大,企业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查明原因,分析不利差异增大原因,如果是有关部门执行不力应当给予惩罚,如果是例外事项造成的差异扩大,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应对例外事项。

对于反复发生的差异,应当分清责任,及时处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案例6-1:

华丰家具厂几年来一直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来控制成本,收支显著的效果,由于其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经济效益较好,加之其产品质量较高,售后服务好,所以形成了知名品牌。

该企业生产的某种家具产品的有关资料见表6-4。

表6-4标准成本卡单位:

项目

标准价格

数量标准

金额

直接材料

38

10

380

直接工资

20

5

100

变动制造费用

20

6

120

固定制造费用

20

10

200

标准单位成本

800

该企业预算产量1000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为12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200000元。

本期实际产量1100件,直接材料消耗量为13200千克,单价33.5元;实际生产总工时21000小时,实际支付工资103000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190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110000元。

依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如何计算该企业各成本项目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用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13200-1100*10)*38=83600(元)(不利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33.5-38)*13200=-59400(元)(有利差异)

直接材料总差异=实际材料耗用金额-实际产量下标准耗用金额=13200*33.5-1100*380=24200(元)(不利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21000-1100*5)*20=310000(元)(不利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103000-21000*20=-317000(元)(有利差异)

直接人工总差异=实际工资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工资=103000-100*1100=-7000(元)(有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1000*20-1100*120=288000(元)(不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110000-21000*20=-310000(元)(有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额-实际产量下标准制造费用额=110000-1100*120=-22000(元)(有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90000-1000*200=-10000(元)(有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200-21000*20=-220000(元)(有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1000*20-1100*200=2000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额-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标准额=190000-1100*200=-30000(元)(有利差异)

2、试分析各项差异产生的原因。

由上面的计算,可以发现,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不利差异8360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有利差异59400元,直接材料总差异为不利差异24200元,等于两者之和。

发生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是因为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13200千克超过了标准消耗量11000千克,由于材料的浪费导致了不利差异的产生,企业应该查明造成材料浪费的原因,如果是材料质量原因应当追究采购部门的责任,如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