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42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8•黑龙江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磷矿粉和碳铵

酒精和水

呼出气体和空气

黄金和黄铜

方法一

加水,搅拌,观察

测pH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氯化铝溶液

方法二

闻气味

观察颜色

滴入酚酞溶液

加入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磷矿粉难溶于水,碳铵易溶于水;磷矿粉无气味,碳铵有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的pH=7,都是无色液体,不符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和空气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都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D、黄铜是锌和铜的合念,黄金和黄钢都不与氮化铝溶液反应,无现象;黄铜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8•江苏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

A.CuSO4、Na2SO4B.KCl、NaCl

C.CaCO3、Na2CO3D.NH4NO3、NaNO3

【答案】B

【解析】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符合题意;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8•四川德阳)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CO2与O2

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B

棉线与羊毛线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C

AgCl与NaCl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aOH与Na2CO3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放在氧气中会燃烧的更旺,故正确;

B、棉线点燃后没有烧羽毛气味,而羊毛点燃后有烧羽毛味道,故正确;

C、氯化银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鉴别,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都显碱性,故加入酚酞后都变为红色,故不能鉴别,错误。

故选D。

4.(2018•湖北咸宁)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则X、Y、Z分别是(  )

A.H2COCH4B.CH4COH2C.COCH4H2D.COH2CH4

【答案】A

【解析】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Y是CO;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Z是CH4,故X是H2,故选A。

5.(2018•江苏泰州)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AgNO3溶液

B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硝酸钾

降温结晶

D

分离氯化钾固体与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AgNO3溶液,与氯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银微溶物,故A错误;

B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水,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故B正确;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硝酸钾

降温结晶,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硝酸钾作为杂质量少,不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氯化钠,故C错误;

D

分离氯化钾固体与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结晶,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故D错误。

6.(2018•四川雅安)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答案】C

【解析】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氧化物,例如硫酸钾,故A错误;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误;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放出气体,故C正确;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质子带正电,不属于离子,故D错误。

7.(2018•河南)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羊毛线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线灼烧产生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2018•天津)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

B.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

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某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是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有可能没有。

【解答】解:

A、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某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中有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有可能没有;

故选:

BC。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

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9.(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

C.用熟石灰粉末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两种化肥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

【答案】C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而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会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正确;B、二氧化锰与水不反应,但与双氧水能反应并迅速产生气体,故二氧化锰能鉴别鉴别水和双氧水,正确;C、氢氧化钙与硝酸钾和尿素都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一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0.(2018•江苏连云港)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右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选项

X

A

O2

H2O

B

CO2

CaCO3

C

Fe

Fe3O4

D

NaOH

NaNO3

【答案】D

【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氧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氢气或碳或一氧化碳生成铁;NaOH和稀HNO3反应生成NaNO3,但是NaNO3不能反应生成NaOH。

故选D。

 

11.(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Na+、NO3-、Cl-B.K+、Na+、Al3+、SO42-

C.H+、K+、SO42-、OH-D.Mg2+、NO3-、OH-、Cl-

【答案】B

【解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3+为黄色,与无色不符,错误;B、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正确;C、H+与OH-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错误;D、Mg2+与OH-会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不能共存,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关键是看溶液中的离子两两相互结合是否会生成水、沉淀、气体,只要生成一种,就不能共存。

溶液是无色时,就不能有带色的离子。

1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属于盐,但不含金属离子,错误;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错误;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错误。

故选A。

 

13.(2018•吉林)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制备:

用加热KCl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O2

B.鉴别:

用稀盐酸鉴别铁粉、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除杂:

用溶解、蒸发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检验:

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检验有水生成

【分析】A、根据氯化钾不能分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三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