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4134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

[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二年级国学教案

(第一学期)

国学课教学计划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

教学内容

千字文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意识,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体会文意,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朗读法

内容

周次

内容

周次

介绍千字文

1

复习

10

天地玄黄-玉山昆冈

(1)

(1)

2

天地玄黄-玉山昆冈

(2)

3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

(1)

4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

(2)

5

吊民伐罪----赖及万方

6

盖此身发---器欲难量。

7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8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9

国学课教案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

(1)周

教学内容

介绍千字文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导入:

同学们了解千字文吗?

谁说一说?

新授:

介绍千字文

介绍国学小书院的相关内容,讲解本班要学习的千字文的情况及内容。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在位时期(502—549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散骑侍郎、给事中,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这足以使它流传到将来。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作业:

把你了解的有关千字文的知识介绍给你身边的人。

小结: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

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

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

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

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

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

希望我们每一个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

(2)周

教学内容

12句从天地玄黄----玉山昆冈

(1)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一)字正腔圆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

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4、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

(二)手舞足蹈读韵律

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

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

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手舞足蹈。

1、全体学生拍手读: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

例:

女:

天地玄黄(男:

玄黄)女:

宇宙洪荒(男:

洪荒)

3、全体学生手舞足蹈读:

ⅹ00ⅹ∣ⅹ00ⅹ∣ⅹ00ⅹ∣ⅹ00ⅹ∣

(踏脚)(踏脚)(踏脚)(踏脚)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

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三)三读成诵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四)摇头幌脑出感情

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来讲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

三、课堂小结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这次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

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

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

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

"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

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一定会发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

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3)周

教学内容

12句从天地玄黄----玉山昆冈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二、复习诗句内容。

1、讲故事:

《盘古开天地》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地混沌不分……于是变成了一块巨石立在天地间。

说一说听完后你的感受

2、学习诗句:

结合解释先自学,再全班交流。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

黑色。

宇宙:

空间和时间,一般指天地。

洪荒:

混沌迷茫。

意思:

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盈:

满,指月圆。

昃:

太阳西斜。

意思: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意思: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意思: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3、跟读。

4、指导背诵。

三、小结。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4)周

教学内容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

(1)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堂课的所学千字文,加深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

2、学习新的千字文,让学生能准确的读出,熟练的掌握,甚至当堂可以背诵。

3、了解今天所学千字文的知识,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千字文,你们还记得吗?

指名背诵。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齐声背诵。

(设计目的:

复习旧知,帮助孩子记忆已学过的知识,同时唤起继续学习的欲望。

2、通过学习,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以解释每段千字文的意思,也可以就其中的一点来说。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文中所说的知识道理等。

二、学习(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等)

1、今天这堂课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千字文》,出示: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2、你们自己先读一读。

(设计目的:

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自己学会朗读。

3、指名汇报朗读,相机纠正读音。

(设计目的:

用各种读法,巩固孩子们对这部分内容的熟悉。

)齐读,比赛朗读。

4、你们自己反复读过后,知道这部分都讲到了哪些方面?

(让学生自己自由的说,可以检查他们对文字的了解。

5、出示一张古代打战的图片,问孩子们古代武器都有哪些?

(让学生对各种古代兵器有所了解,最终引出剑。

6、你们对古人的剑知道哪些?

出示一幅宝剑图,老师介绍:

宝剑里面最有名的是巨阙剑。

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位着名的铸剑大师叫欧冶子,他平生铸了五把最有名的宝剑,其中三把是长剑,两把是短剑。

长剑的头一把就是巨阙剑,第二把叫纯钩剑、第三把叫湛卢剑。

两把短剑就是莫邪剑和鱼肠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

(让学生了解巨阙的知识。

7、那么珠宝又是什么有名呢?

请你们听一个传说。

听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以便考察他们是不是听懂了。

再让学生观看图片夜光杯,直观体验美丽夺目。

8、出示水果图片,问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引入柰的介绍,出示柰的图片和一段文字介绍。

在古人认为水果中的极品就是李子和柰了。

9、过渡:

每天我们饭桌上都有很多蔬菜,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呀?

那么古人认为什么菜最好?

10、出示“菜重芥姜”,你们猜猜看。

学生会说生姜。

老师接着问,生姜好在哪呢?

因为生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所以部分学生能自己说出来。

但是芥菜学生可能重未吃过,所以教师要帮忙了。

11、出示图片和文字介绍。

是芸苔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是中国着名的特产蔬菜。

芥菜的主侧根分布在约30厘米的土层内,茎为短缩茎。

叶片着生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

叶色绿、深绿、浅绿、黄绿、绿色间紫色或紫红。

叶面平滑或皱缩。

叶缘锯齿或波状,全缘或有深浅不同、大小不等的裂片。

花冠十字形,黄色,四强雄蕊,异花传粉,但自交也能结实。

种子圆形或椭圆形,色泽红褐或红色。

中国有极其丰富的子用、叶用、茎用、芽用和根用芥菜的变种和品种。

12、进行一个小结,这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宝剑、珍珠、水果、蔬菜,那么下段文字介绍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己多读读,然后再查查字典,或者看看书上的解释,自己试着弄懂。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学。

13、汇报,教师可以点拨。

三、背诵本节课所学的片段。

1、自己试背。

2、同座位互背。

3、汇报背诵。

4、齐声背诵。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5)周

教学内容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诗句。

二、复习诗句内容。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巨阙:

越王勾践的宝剑,风力无比。

夜光:

珠名,又称夜明珠。

意思: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

?

?

?

?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柰:

俗称花红,一种水果。

意思: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

?

?

?

?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鳞:

泛指鱼类。

羽:

鸟类的总称。

意思: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

?

?

?

?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龙师:

上古的伏羲氏。

火帝:

上古的神农氏。

鸟官:

少昊氏用鸟给百官命名,人称鸟官。

人皇:

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意思: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

?

?

?

?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始:

开始。

乃:

才。

衣裳:

指上衣,“裳”与“衣”相对

意思: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

?

?

?

?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有虞:

这里指舜,又称虞舜。

陶唐:

这里指尧,又称唐尧。

意思: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三、跟读,指导背诵。

四、讲解故事。

《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尧让位给舜》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6)周

教学内容

吊民伐罪----赖及万方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回忆前面学习的内容。

二、故事导入。

教师讲解《封神榜》的故事。

三、讲解诗句的意思。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吊:

慰问。

伐:

讨伐。

殷:

商朝的别称。

意思: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

?

?

?

?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垂拱:

垂衣拱手。

这里指无为而治。

平章:

平:

指太平。

章:

通彰,彰明、显着。

意思: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

?

?

?

?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黎首:

普通百姓。

遐迩:

指远近。

意思: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

?

?

?

?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率宾:

都服从。

意思: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

?

?

?

?

?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鸣凤:

凤凰。

意思: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

?

?

?

?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化:

造化,孕育。

被:

及,遍及。

赖:

有利于,恩惠。

意思: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三、跟读,指导背诵。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7)周

教学内容

盖此身发---器欲难量。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前几天学习的诗句。

2、说一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向什么样的人学习呢?

为什么?

二、理解诗句的意思。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意思: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

?

?

?

?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意思: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

?

?

?

?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才良:

才能出众。

能:

能力,知识。

意思:

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

?

?

?

?

?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意思: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

?

?

?

?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罔:

无,不要。

彼:

他人。

靡:

无,不要。

意思: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

?

?

?

?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覆:

回,回复。

器:

度量,胸怀。

量:

估量,衡量。

意思: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3、指导背诵。

4、讲故事《周初改过》、《宽厚待人的李勉》

三、小结。

想一想班级中的哪位同学科一做你的榜样?

寻找身边的榜样。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8)周

教学内容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回忆前面学习的句子。

1、背诵前面学习的句子。

2、说说自己的收获。

二、学习新的诗句。

1、出示诗句:

?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墨:

墨子,名翟。

是墨家的创始人。

诗:

诗经,古代的六经之一。

译文: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传扬。

?

?

?

?

?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景行:

大路。

比喻行为光明磊落,品德高尚。

克:

克制。

念:

私念,私欲。

译文:

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

?

?

?

?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建:

建立,建树。

译文:

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随之肃穆一样。

?

?

?

?

?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虚堂:

虚:

空虚。

堂:

高大的厅堂。

习听:

重复的听,即回声。

译文: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

?

?

?

?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积:

聚积。

庆:

幸福。

竞:

积极争取。

译文: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

?

?

?

?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译文: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2、读诗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诵。

3、讲解故事:

《孟母三迁》、《大禹治水》、《大公无私》。

三、总结:

收获,背诗句。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9)周

教学内容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回忆前面学习的句子。

1.背诵前面学习的句子。

2.说说自己的收获。

二、学习新的诗句。

1.出示诗句: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意思:

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意思: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意思: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意思: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意思: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意思:

仪态举止要庄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读诗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诵。

讲解故事:

《苏武牧羊》、《高风亮节的屈原》、

三、总结:

收获,背诗句。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10)周

教学内容

复习学习过的千字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回忆前面学习的句子。

1.背诵前面学习的句子。

2.说说自己的收获。

二、比赛背诵

出示诗句,练习读诗句。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

?

?

?

?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

?

?

?

?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

?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

?

?

?

?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

?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

?

?

?

?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

?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

?

?

?

?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

?

?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

?

?

?

?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

?

?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读诗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诵。

三、总结:

收获,背诗句。

四、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