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40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三年高考(2015-2017)分类汇编解析版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017年高考

01.(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分封制的认识,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0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实行分封,分封土地的同时把“鼎”业一同分封给诸侯,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数量是不同的,故B项正确。

青铜器比较稀缺,很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03.(2017年北京卷37)儿童:

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孔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

年龄段

称谓

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

孩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

孺子

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满10岁

幼学

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

舞勺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

束发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岁(女)

及笄

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

舞象

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

弱冠

二十曰弱,冠(冠礼)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

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

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10分)

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

卢梭认为:

“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

18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

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

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

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

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

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2)阅读材料,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14份)

材料三古人云:

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材料四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

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

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

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吴虞《说孝》(1920年)

材料五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力,国家根据未成年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孝亲尊师善待人”——《中小学生守则》

(3)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14分)

【答案】

(1)称谓:

幼学、舞勺、束发、及䈂、舞象、弱冠。

简析:

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根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

(2)18—19世纪的成就:

人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特殊群体;社会采取行动保护儿童;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背景:

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观念,成为儿童权利保护的思想基础;工业革命时期,大量使用童工引起社会关注;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国家直接采取措施,保护儿童。

20世纪的新特点:

出现了专门保护儿童权利的国家机构和国际组织;儿童权利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儿童权利保护成为国际共识。

(3)略。

【解析】

的严格区分,可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礼乐制度的内容掺入到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根据儿童的成长时间段,施于不同的教育内容。

根据表格的“对儿童要求”即可知贵族根据礼乐制度来培养子弟。

(2)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根据材料“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即可知。

其背景根据时间内,与儿童保护关系密切的大事件分析即可,包括思想文化领域的启蒙运动,经济社会领域的工业革命,政治领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根据材料“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

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总结即可。

(3)阅读上述材料即可知对“孝”的含义、要求、意义,按历史时间轴的顺序进行了解读,可以从历史的纵向历史演变,分析总结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参考示例: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孝”被赋予不同的要求和作用。

在封建主义社会,社会等级严格,“孝”还要求“忠”;在近代中国,思想逐渐近代化,开始关注自由、平等的观念;在现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儿童享有合法的权益,国家、社会、家庭有义务保护儿童的权益和成长。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016年高考

01.(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叙述的就是在清代定居在台湾的福建籍宗族回乡请祖先牌位的历史事实。

其实,这反映出的就是中国人浓郁的宗法情结,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本末倒置,族谱的修订没有移民也会进行;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内地宗族全都整体开始迁移台湾;D选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既然能回乡请祖先牌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本题聚焦的就是海峡两岸之间的现实关系,透过历史的视角以文化的角度来明确两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宗法情结来架设两岸之间关系的桥梁。

针对福建和台湾的地理关系,利用中国人的宗法情结,表现出历史上两岸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对现实产生积极地影响。

题目的难度不大,考点也是比较明显,不是理论性的知识考察。

02.(2016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家族和睦不是材料体现主题,故A项错误;等级秩序是指依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分层,与题中“小儿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贵族世袭指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不属于材料中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03.(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对官员的称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宗法制影响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宗法制的影响有: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家国同构的国家结构;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等。

宗法制属于主干知识,是海南历史高考的高频考点,这启示我们复习备考一定要把握教材主干知识,吃透高考高频考点。

04.(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

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西周的建立

【名师点睛】公元纪年法是按照基督教中耶稣的诞生之日作为公元元年,发生在这一年之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后,一般省略为公元,发生在这之前的称之为公园前。

公元前的时间按照顺序来排,数字就比元数少了1,也就是说1000年是公元11世纪。

上下半叶按照和五十的大小去比较,比五十小就是下半叶,反之就是下半叶。

公元前在元数上与公元后没区别,但是上下半叶正好相反。

05.(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5)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右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都是由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