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4026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立法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出发,从已有的

经济基础出发。

这体现了教育立法的()。

A、实事求是原则

B、统一、协调原则

C、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D、稳定连贯性原则

【答案】A

【解析】教育立法的原则包括: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稳定连贯原则;原则性

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教育法规内容统一、协调原则。

其中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在制定教育法规时必须从教育

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同()相互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工作。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B、社会文化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C、社会文化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

D、社会文化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建立和发展对未成年人进行校外教育的设施。

学校及

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相互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

工作。

故选A。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孟禄

C、沛西·能

D、斯金纳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

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桑代克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故选B。

4、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

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要求。

这符合严格教育中的()原则。

A、严而有理

B、严而有度

C、严而有方

D、严而有恒

【答案】B

【解析】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

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要求。

这符合严格教育中的严而有度原则。

故选B。

5、某教师在师德表彰大会上发言: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对该教师引用老子这段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C、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D、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即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可以作为借鉴。

不尊重自己

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

6、“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A、《大教学论》

B、《庄子》

C、《学记》

D、《论语》

【答案】C

【解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

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两句话均出自《学记》。

故选C。

7、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

年期,在每个过程中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这种做法符合了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解析】阶段性具体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

的发展任务。

故选B。

8、一般说来,()不属于智力范畴。

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

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

【答案】A

【解析】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选A。

9、古代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育教育

B、政治道德教育

C、文化道德教育

D、文化修养教育

【答案】A

【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主要特

征是教育内容(单纯的军事化教育)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故选A。

10、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1904年由清政府公布的()。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解析】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于1904年,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

开端。

故选A。

11、下列不属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的是()。

A、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B、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C、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D、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答案】B

【解析】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其他三项都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

故选B。

12、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

这反映了个体身

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C

【解析】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

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

成绩,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孩就是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所以会出现题干中所述

13、关于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说法完整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

B、自我概念

C、认知能力、社会互动

D、社会环境

【答案】C

【解析】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认知能力和社会互动。

由于认识能力有限,幼儿并不能将

自己与外界分开,儿童开始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观察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观点采择能力,这是主体我与客体我

相分离的标志;自我是一种社会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发展起来的。

故选C。

1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决定因素

【答案】D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

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不是教育。

选D。

15、下列做法没有违法的是()。

A、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14至16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

允许公民旁听

B、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

C、某中学高一年级两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做出取消这两名学生学籍的处

分决定

D、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将

此信归还了高某

【答案】D

【解析】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

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

其学籍。

16、教育法规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是否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规为准绳的。

这体现了教育法规的

()功能。

A、规范功能

B、标准功能

C、预示功能

D、强制功能

【答案】B

【解析】教育法规的标准功能是指教育法律规范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是否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

规为准绳的。

故选B。

17、()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A、在职教育

B、教学实践

C、校本培训

D、教学反思

【答案】A

【解析】在职教育相对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全面性,因此是教师专业发展

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职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故选A。

18、小明不爱吃菜,只爱吃肉,妈妈为了改变他的不良习惯,告诉他,只要吃5根青菜,就可以吃一块肉。

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答案】D

【解析】按照强化实施以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提出强化理论,包括强化、惩罚和消退几个重要概念。

其中强

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通过给予一个积极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题目中妈妈告诉小明,

只要吃5根青菜,就可以吃一块肉,通过允许小明吃肉这个积极刺激,来增加其吃青菜的行为发生的概率,即

属于正强化。

故选D。

19、小明不爱吃菜,只爱吃肉,妈妈为了改变他的不良习惯,告诉他,只要吃5根青菜,就可以吃一块肉。

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答案】D

【解析】按照强化实施以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提出强化理论,包括强化、惩罚和消退几个重要概念。

其中强

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通过给予一个积极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题目中妈妈告诉小明,

只要吃5根青菜,就可以吃一块肉,通过允许小明吃肉这个积极刺激,来增加其吃青菜的行为发生的概率,即

属于正强化。

故选D。

20、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产外无任何目的,这属于()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生活本位论

C、文化论

D、教育无目的论

【答案】D

【解析】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

的。

”属于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故选D。

21、专家和新手相比,专家有更强的记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

A、专家有更好的记忆品质

B、专家在专业领域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特殊的策略

C、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和解决问题策略

D、专家的智商都比较高

【答案】B

【解析】新手阶段的教师是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和专业学习,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比较理性化,处理问

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

其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

验。

而专家阶段的教师是教师发展的最终阶段,只有少部分教师才能达到这个阶段。

其特点在于观察教学情

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因此,专家和新手相比,专家在

专业领域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特殊的策略。

故选B。

2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观念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答案】A

【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该要考虑到他们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2)要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

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如可以通过道德讨论的方法、活动性道德教学模式、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的道德热

情;(3)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故选A。

23、按照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后习俗道德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

A、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B、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C、遵守法规定向阶段

D、普遍伦理定向阶段

【答案】D

【解析】柯尔伯格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所做出的反应,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习俗道德水平,亦称原则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定向阶段。

故选D。

24、教师工资平均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略低于

B、远低于

C、不低于或高于

D、远高于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

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故选C。

25、学生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属于()因素,它们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A、外部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直接性学习动机

【答案】C

【解析】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内部学习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

动机。

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直接动机与学习活

动直接相连,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引起。

题干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都是个

体内在的需要,所以是内部学习动机。

故选C。

26、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成了,“果子”

成熟,可以拿下来,然后再挂一个希望。

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指导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C

【解析】指导自我教育法,即在班主任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自觉进行行为

转换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故选C。

27、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被称为()。

A、人格五因素模型

B、因式理论

C、16因素理论

D、3水平6阶段理论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所作出的反应,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

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故选D。

28、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答案】C

【解析】学习程序性知识实质上就是掌握做事的规则,即解决问题的方法。

故选C。

29、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选择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答案】B

【解析】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

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绩,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

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因此,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故选

B。

30、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这说明课程目标具有()的特征。

A、递进性

B、时间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答案】C

【解析】课程目标的特征有:

(1)整体性。

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

阶段性。

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

(3)持

续性。

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

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

属目标。

(5)递进性。

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

31、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

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答案】B

【解析】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

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对班级的正常运作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故选B。

32、表示传统师德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A、躬身后而薄责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

C、学而时习之

D、见贤思齐

【答案】A

【解析】A项的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身体力行的意思。

B选项是指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表示要虚心好学。

C选项是指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

D选项

是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也表示教师应该积极学习。

故选A。

3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答案】C

【解析】疏导原则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拒绝用简单粗暴的做法来处理问题的原

则。

故选C。

34、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答案】A

【解析】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故选A。

3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终身学习

【答案】D

【解析】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

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是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故选D。

36、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形式是()。

A、沉思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答案】C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

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

这种类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

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

故选C。

37、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

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尊重学生的理念

B、终身学习的意识

C、教学管理的能力

D、课程开发的能力

【答案】B

【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

野,更新知识结构。

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题目中,周老

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正是终身学习的体现。

故选B。

38、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

B、必要补充

C、深化

D、变革

【答案】B

【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

故选B。

39、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答案】D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

①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②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目

的的确立;③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

故选

D。

40、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

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答案】D

【解析】由组块编码的定义可知。

故选D。

4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答案】A

【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故选A。

42、讲课中对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可用()。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答案】A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

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因而,对于概念性较强的内容用讲授法效果较

好。

故选A。

43、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已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这种意

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A、自制力

B、自觉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答案】B

【解析】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

的要求的意志品质。

故选B。

44、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答案】A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

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象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试。

故选A。

45、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答案】B

【解析】当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就是文饰,也叫合理

化。

题干中体现的正是这种自我防御机制。

故选B。

46、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答案】B

【解析】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五种因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故选B。

47、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人的发展

D、社会发展

【答案】C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所以说,归根到

底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在于人的发展。

故选C。

48、一学生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

A、优异

B、中上

C、中下

D、较低

【答案】B

【解析】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智力缺陷(70以下)、低能边缘(70~79)、中下(80~

89)、中等(90~109)、中上(110~119)、优秀(120~129)和极优秀(130以上)。

因此,该学生的智

商处于中上位置。

故选B。

49、比较准确地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温故知新

D、开而弗达

【答案】D

【解析】《学记》有云:

“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故选D。

50、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A、及时与家长沟通

B、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

C、组织多样教学活动

D、教授学生各科知识

【答案】D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不包括教授学生各科知识。

故选D。

51、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

展。

这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

B、公共性

C、保障性

D、平等性

【答案】C

【解析】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

的发展。

这条规定明确说明了教育的保障性原则。

故选C。

52、著有《普通教育学》并被西方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C

【解析】著有《普通教育学》并被西方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故选C。

53、所谓概念的(),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