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799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三基试题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docx

儿科三基试题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第五章儿科急症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总分79,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休克

2.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3.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5.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

6.间歇正压通气(IPPV)

7.压力支持通气(PSV)

8.呼气终末正压(PEEP)

9.间歇强制通气(IMV)

10.平均气道压(MAP)

11.高频通气(HFV)

12.每分钟通气量(VE)

13.高热惊厥持续状态

二、填空题

1.小儿高热惊厥具有以下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其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

4.小儿心脏骤停前心电图常呈_________,_________少见。

5.心跳呼吸骤停初期复苏的基本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和_________。

6.2期复苏的基本原则对_________提供氧合血液灌注,维持_________和_________。

尽快建立或保持静脉通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监测。

7.复苏的有效依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临床根据血容量,常将休克分两大类,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9.休克常见原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酚妥拉明属_________药,应在_________基础上应用。

11.多巴胺小剂量<10mg/(kg·min)时能使内脏与肾血管扩张,中等剂量(_________)时能_________,大剂量(_________)时使_________。

12.硝普钠多用于_________既有_________又有_________者。

13._________是儿科最常用的洋地黄制剂,此外_________也常用于小儿急性心衰。

14.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类似DIC者可试用_________。

15.急性呼吸衰竭可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两大类。

根据病因还可分为_________呼吸衰竭和_________呼吸衰竭。

16.目前已将_________列入现代心肺复苏用药常规,剂量每次_________。

17.心肺复苏除气道开放(A)、人工呼吸(B)外尚有_________。

18.小儿惊厥的药物治疗,目前首选_________,剂量每次_________,最大剂量_________,速度_________,新生儿_________。

19.抗惊厥药物疗效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

20.心跳呼吸停止,即出现严重混合性酸中毒,用_________难以纠正,主要应靠_________与_________。

21.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若患儿通过同步装置启动吸气,即为_________模式。

22.压力支持通气(PSV)的特点是_________的同时,每次呼吸_________支持。

23.应用压力支持通气(PSV)要调好_________水平,通常在_________不超过_________。

24.平均气道压(MAP)的增加方法有三种: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5.高频振荡通气,其通气水平由_________和_________调节。

26.高频振荡通气的振荡频率,新生儿开始应用可为_________,婴儿和年长儿可用_________,以后根据_________调整。

27.呼吸时间比(I/E):

通常在_________到_________,分别可达到_________或_________。

常规应用呼吸机可用_________或_________(婴儿)。

28.高频喷射通气的特点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三、选择题

1.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项必要措施是:

()

A.临床判断急性肺损伤(ALI)的轻重B.血气分析

C.胸片D.胸部CT

E.呼吸困难时呼吸高浓度氧

2.休克时皮质激素应用的原则是:

()

A.休克愈重,剂量越小B.休克愈重,剂量越大

C.休克愈重,剂量应分次给予D.休克愈重,剂量应保持在中等范围

E.不宜应用

3.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远胜于多巴胺,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动脉端大10倍,静脉端大10倍

B.动脉端大10倍,静脉端大15倍

C.动脉端大10倍,静脉端大5倍

D.动脉端大10倍,静脉端大24倍

E.动脉端大10倍,静脉端大8倍

4.小儿惊厥分类除根据病因、年龄、季节外,尚可有以下分类:

()

A.根据惊厥症状轻重分类B.根据无热与有热分类

C.根据惊厥发作持续时间长短分类D.根据惊厥典型与非典型分类

E.根据惊厥时脑电图改变分类

5.惊厥持续状态时,控制惊厥首选:

()

A.苯巴比妥B.副醛

C.水化氯醛D.地西泮(安定)

E.苯妥英钠

6.危重患儿抢救时,输液量过多、速度过快可致:

()

A.水电解质紊乱B.加重心衰与肺水肿

C.引起及加重肺炎D.引起急性肾衰

E.引起加重低氧血症

7.抢救休克时,大剂量快速应用的碱性药(重碳酸钠):

()

A.能很快纠正酸中毒B.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C.能很快纠正休克D.高血钠症

E.可引起高渗血症及碱中毒

8.重症患儿输液应用的目的为:

()

A.补充有效血容量,供给能量,保持电解质平衡

B.补充水分,增加排尿

C.补充水分,排出毒性成分,加速疾病恢复

D.补水及电解质,减轻临床症状,有利机体恢复

E.静脉滴注抗生素,以加快退热

9.改善微循环治疗,国内采用超微量肝素,其剂量及用法是:

()

A.每次6~12μg/kg,每6小时1次,皮下注射

B.每次20~30μg/kg,每8小时1次,皮下注射

C.每次<6μg/kg,每6小时1次,皮下注射

D.每次>30μg/kg,每8小时1次,皮下注射

E.每次0.5μg/kg,每6小时1次,皮下注射

10.下列哪一项提示血液系统有功能衰竭的依据:

()

A.Hb<50g/L、WBC≤2×109/L、PLT≤20×109/L

B.Hb<60g/L、WBC≤3×109/L、PLT≤30×109/L

C.Hb<70g/L、WBC≤4×109/L、PLT≤40×109/L

D.Hb<80g/L、WBC≤5×109/L、PLT≤50×109/L

E.Hb<90g/L、WBC≤6×109/L、PLT≤60×109/L

11.呼气末正压的生理水平是:

()

A.0.2~0.3kPa(2~3cmH2O)

B.0.4~0.5kPa(4~5cmH2O)

C.0.6~0.7kPa(6~7cmH2O)

D.0.8~0.9kPa(8~9cmH2O)

E.1.0kPa(10cmH2O)

12.心脏按压同时须做有效的人工呼吸,正确方法为:

()

A.每按压胸部4~5次后,做1次人工呼吸

B.每按压胸部4~5次后,做2次人工呼吸

C.每按压胸部2~3次后,做1次人工呼吸

D.每按压胸部1~2次后,做1次人工呼吸

E.每按压胸部6次后,做2次人工呼吸

13.上述心跳呼吸在1人操作时,应先做3~5次口对口呼吸,然后的处理是:

()

A.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5进行

B.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6进行

C.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7进行

D.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8进行

E.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3进行

14.1岁患儿,晨起流涕,午后发热,晚上突然抽搐持续约1~2分钟,自行缓解,体检:

39.5℃,神志清,咽充血,心肺无异常,颈无抵抗,克氏征(-),可能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是:

()

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穿查脑脊液B.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脑电图检查

C.婴儿手足抽搐症,查血钙D.癫,脑电图

E.败血症,血常规、血培养

15.7个月婴儿,吐泻2天,每日3~4次蛋花样便,在外院输液治疗,液体液量不详,输液后出现惊厥,其抽搐原因应考虑:

()

A.脱水酸中毒B.稀释性低钠血症

C.低钙低镁血症D.低钾血症

E.中毒性脑病

16.急性肾炎患儿在病程早期突发生惊厥,以下哪项可能性最大:

()

A.高热惊厥B.高钙血症

C.高钠血症D.高血压脑病

E.低镁血症

17.

1岁小儿肺炎,弛张热5天,今出现四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6秒,心率160次/分,腹稍胀,皮肤可见少量充血疹及出血点,大便隐血(+),血小板70×109/L,可能并发:

()

A.休克B.DIC

C.败血症D.心衰

E.中毒性肠麻痹

18.5岁患儿,晨起呕吐3次,后诉腹痛,就诊时面色苍白,呼吸促,唇微绀,萎靡,心音低钝,150次/分,无杂音,呼吸音粗,腹略胀,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初步诊断为:

()

A.急性肠胃炎,伴水电解质紊乱B.休克早期

C.心衰早期D.中毒性肺炎

E.暴发性心肌炎

19.9岁患儿,发热3天,热型弛张,伴呕吐腹泻,日数次,大便呈黏液状,未见红白胨,尿少。

10日前因腿部脓肿在外治疗,就诊时,神志模糊,烦躁,呼吸深大,面色苍白,颈部略有抵抗,心率快,低钝,呼吸促,腹略胀,皮肤花纹状,克氏征(-),巴氏征(-),白细胞12.8×109/L,中性粒细胞88%,初步诊断为:

()

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B.败血症,伴中毒性脑病

C.中毒性菌痢D.感染性休克

E.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四、简答题

1.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类。

2.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血气分型。

3.试述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4.试述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试述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

6.试述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7.婴儿期常见惊厥的病因有哪些?

8.学龄期与学龄前期儿童常见惊厥病因有哪些?

9.试列表叙述典型与非典型高热惊厥的临床分型与特点。

10.试列举非感染性惊厥的病因。

11.不应诊断为高热惊厥的疾病有哪些?

12.试述轻型休克的临床表现。

13.试述重型休克的临床表现。

14.简述休克时病理生理变化。

15.试述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液体疗法。

16.试述常用升压药的正确稀释方法与输注速度。

17.试述婴儿与儿童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18.试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9.简述小儿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1.A2.B3.D4.B5.D6.B7.E8.A9.A10.A11.A12.A13.E14.B15.C16.D17.B18.E19.D

20.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少见

患儿体质较好

惊厥常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

惊厥呈全身性,时间短,次数少,恢复快

一般预后好

21.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呼吸停止,明显紫绀

心音消失或心跳极缓慢微弱(心率30次/分以下)

22.窒息

严重肺部病变

颅内高压等引起的呼吸衰竭

中毒

过敏

休克

电击

创伤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3.极缓慢心率

室颤

24.尽早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循环

按“ABC”步骤进行复苏

通畅气道

充分氧合

25.冠状动脉和脑动脉

脑组织氧合

恢复心脏泵血功能

血气

血压

心电及呼吸

26.瞳孔变小

开始出现对光反应

自主呼吸恢复

面色转红

可扪及股动脉搏动

肌张力增强,或有不自主运动

27.血容量绝对减少

血容量相对减少

28.感染性

过敏性

心源性

神经源性

29.血管活动性

补足血容量

30.10~20mg/(kg·min)

增强心肌收缩力与扩张血管

>20mg/(kg·min)

肺、肾血管收缩

31.心源性休克

肺水肿

心排血量减少

32.地高辛

毛花苷丙(西地兰)

33.肝素

34.泵衰竭

肺衰竭

中枢性

周围性

35.纳洛酮

0.02~0.05mg/kg(有的采用0.1~0.2mg/kg)

36.循环支持(即胸外按压)

37.地西泮(安定)

0.3~0.5mg/kg

10mg

1mg/min

0.2mg/kg

38.未给足剂量

39.碳酸氢钠

插管通气

供氧

40.辅助/控制(A/C)

41.发挥自主呼吸能力

都可得到压力

42.压力支持

1~1.5kPa(10~15cmH2O)

3kPa(30cmH2O)

43.增高峰压

倒置吸/呼比

加用PEEP

44.振荡幅度(25%~100%)

振荡频率

45.10~15Hz

5~10Hz

PaCO2

46.1∶2

2∶1

1∶3

3∶1

1∶1.5

1∶1

47.潮气量小

通气压力低

发生气压伤机会少

应用途径灵活

48.休克:

是机体由于各种致病因素(感染、创伤、低血容量、过敏及心源性等)引起的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导致脏器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变化的综合征。

休克是一种由于心排血量不足而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状态,使机体组织、细胞处于低灌流(缺血缺氧)状态。

49.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是指由于某种急症如败血症、重度休克、外科大手术、严重多发创伤及心跳骤停等诱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相继或同时发生衰竭。

50.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为重症感染、严重缺氧、创伤等因素引起的多个脏器功能损害后产生体内环境失衡,同时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代偿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可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5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是指机体对不同的强烈刺激(包括感染与非感染)所产生的一种失控的过度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直接后果导致MODS。

52.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

是指在SIRS同时,免疫功能受损,当细菌毒素或组织损伤刺激时,机体释放内源性抗炎介质和抗炎性内分泌素,当SIRS/CARS失衡时可发展为MODS,甚至MOF。

53.间歇正压通气(IPPV):

是常用的一种通气模式,吸气时空气被压入肺内,气道内为正压,呼气末气道内压为零。

54.压力支持通气(PSV):

是由患者吸气信号引发的,以预先调定的压力帮助患者吸气的辅助通气方式。

55.呼气终末正压(PEEP):

是在应用呼吸机时于呼气末期在呼吸道保持一定正压,避免肺泡早期闭合。

56.间歇强制通气(IMV):

患者除间歇得到呼吸机的强制正压送气外,在机器不正压送气时靠自身呼吸能力呼吸,得以逐渐锻炼自己的呼吸能力。

57.平均气道压(MAP):

是整个呼吸周期中施于气道的压力平均值,MAP对改善氧合有重要影响。

58.高频通气(HFV):

凡超过正常呼吸频率4倍的机械通气即称为高频通气。

59.每分钟通气量(VE):

是潮气量(VT)×呼吸频率(f)的值,即为每分钟通气量。

60.高热惊厥持续状态:

是指典型发热惊厥,且有反复或连续惊厥达30分钟以上,并在此期间意识不恢复者。

61.急性呼吸衰竭可分为泵衰竭与肺衰竭两大类。

泵衰竭与中枢性、周围性呼吸障碍有关,主要由于通气功能障碍,CO2潴留,引起高碳酸血症,PaCO2升高,继之出现低氧血症。

肺衰竭是由于肺部实质性病变所致,主要由于换气障碍,血氧降低,PaO2降低,继之因呼吸肌疲劳引起PaCO2升高。

62.急性呼吸衰竭以血气分析结果分型:

(1)Ⅰ型呼衰:

PaO2<6.67kPa(50mmHg)

(2)Ⅱ型呼衰:

PaO2<6.67kPa(50mmHg)

PaCO2>6.67kPa(50mmHg)

还可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分为:

(1)急性呼衰:

PaO2/FiO2<33.3kPa(250mmHg)

(2)严重呼衰:

pH<7.25,PaCO2>9.33kPa(70mmHg),吸入氧浓度FiO2为0.4~0.5时,PaO2仍<6.67kPa

63.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呼吸节律不整齐,早期多为潮式呼吸,晚期出现叹息样呼吸、抽泣样呼吸、呼吸暂停或下颌呼吸。

64.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早期多为浅促呼吸,以后呼吸乏力而呼吸节律整齐,周围性呼吸衰竭一般多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

65.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

严重时有紫绀、烦躁或意识不清,出现昏迷、惊厥,心率先快后慢,血压先升后降。

可有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甚至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衰竭。

66.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严重时出现惊厥昏迷,可并发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出现呼吸节律不齐,瞳孔忽大忽小或一大一小。

高碳酸血症可致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皮肤潮红,唇红,四肢湿润,眼结膜充血水肿。

67.婴儿期常见惊厥病因有:

①低血钙;②化脓性脑膜炎;③高热惊厥;④颅脑畸形;⑤脑损伤后遗症;⑥婴儿痉挛症等。

68.学龄期与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病因有:

①癫;②颅内肿瘤;③急性肾炎;④各种中毒;⑤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⑥头部外伤。

69.略

70.非感染性惊厥的病因:

①颅内疾病:

原发性癫(大发作、婴儿痉挛症),占位病变;颅脑损伤(产伤、缺氧、外伤等),颅脑畸形(脑积水、脑血管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其他如脑白质营养不良、脱髓鞘病等。

②颅外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高胆红素血症等),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有机酸尿症、维生素B6依赖症、脂类累积症等),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K、维生素D缺乏),中毒性疾病(如药物、植物、农药及杀鼠药中毒等),心源性疾病(如严重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等),肾源性疾病,如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统畸形导致高血压或尿毒症时,均可引起惊厥;其他,如出血性疾病伴颅内出血时,嗜铬细胞瘤发生高血压脑病时。

71.不应诊断为高热惊厥的疾病:

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惊厥;②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颅外伤、颅内出血、颅内占位病变、脑水肿、癫)伴高热惊厥时;③严重生化代谢紊乱,如缺氧、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维生素B1缺乏、中毒等;④明显遗传性疾病,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结节性硬化)、先天性代谢异常(苯丙酮尿症)与神经节苷脂病等伴发的惊厥;⑤新生儿惊厥,应进一步检查原因。

72.轻型休克的临床表现:

①面色苍白或口唇、指(趾)轻度紫绀,皮肤轻度发花;②手足发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为1~3秒;③脉搏、心率加快,血压偏低;④尿量减少;⑤精神萎靡或烦躁;⑥呼吸加快。

73.重型休克的临床表现:

①面色苍灰、口唇、指(趾)端明显紫绀,皮肤明显花纹状;②四肢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③脉细速或摸不到,心率明显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或有奔马律,血压明显下降低或测不出,脉压差<2.67kPa(20mmHg);④尿量明显减少;⑤神志模糊、淡漠或昏迷;⑥呼吸增快或呼吸困难,节律不整。

74.休克时病理生理变化:

①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②休克时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大量释放,持续作用在效应器官的M受体或N受体上,产生有害作用;③细胞内Ca2+过载;④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并相互作用;⑤代谢障碍;⑥细胞器功能变化;⑦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损害;⑧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75.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液体疗法,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①第一阶段(约4小时),亦即快速输液阶段(1小时)加继续输液阶段(3小时),液体程序为:

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氢钠、等张2∶1液,用2条静脉通道于1小时内输入,输液量为15~20ml/kg(总量不超过300~400ml),其后3小时应用1/2张(或2/3张)含钠液(可一条静脉通道用1/2张液,另一条用2/3张液)。

溶液内分别加入抗生素、激素及血管活性药,同时穿插应用强心药,也可重复1次碳酸氢钠溶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剂量分别为3~5ml/kg,及5~8ml/kg,有脑水肿时,再加用脱水药,4小时左右应看到血压回升,要求于第2阶段(共5小时)休克基本纠正。

②第2阶段(持续输液阶段),液体应用1/2张液,此阶段液量为10mg/(kg·h)(总量5×10ml/kg=50ml/kg),此时用一条静脉通道滴注,另一条静脉保留。

要注意电解质补给,后期给予血浆、全血或清蛋白(血液浓缩阶段不用)。

③第3阶段(维持输液阶段),共15小时,即输液开始第9到24小时,休克基本纠正,液体张力应用1/3张(或1/4张),需注意补钾,此阶段液量为5~6ml/(kg·h),即75~90ml/kg。

④具体补液方法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划分。

在补液阶段应观察尿量、尿pH、血气、心率、心律、呼吸、脉搏、血压与中心静脉压。

输液过程中要注意有无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等。

76.略

77.婴儿(<12个月)及儿童(≥12个月)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1)循环系统:

①血压(收缩压):

婴儿<5.3kPa(40mmHg);儿童<6.7kPa(50mmHg)或需持续静脉输入药物,如多巴胺[>5μg/(kg·min)],仍维持血压在上述标准者。

②心率(体温正常,安静状态,连续测量1分钟):

婴儿<60次/min或>200次/min;儿童<50次/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