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745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基本特点:

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2.主要规律

比较角度

主要分布地区

从全球来看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从大洲来看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从国家比较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

判断

1.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

2.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地区的人口多聚居在城市。

(√)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影响

气候

①严寒的高纬度地带,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②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地形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

水源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人口较为密集

2.人文因素

(1)社会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城镇聚集。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判断

1.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稠密区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区。

(√)

2.工业社会人口向城镇聚集。

(√)

3.东亚和南亚人口稠密是因为经济发达。

(×)

探究点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下面为世界人口分布统计图。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但热带宜居地则分布在高原和山区,试分析原因。

答案 平原(或平原、盆地) 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往往集中于高原和山区。

①在热带多雨地区:

山区和高原由于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且高于疟蚊的分布线,适合人类居住。

②在热带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由于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适合人类居住。

2.根据图2,推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较少?

答案 10°N~50°N。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或陆地面积小),故人口较少。

3.根据图3,判断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非洲 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少,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全洲总面积的比例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比沿海低地更适合人类居住。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答案 低平 中、低 沿海

1.人口分布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极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分析如下: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

自然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举例

气候

气温

一般来说,过于寒冷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温暖的气候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

①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

②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世界上约60%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地带

降水

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一般来说,过于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

地形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水源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

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土壤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大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在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比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大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区掘起一座座新城市

(2)人文因素

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约。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口分布特点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人口分布特点

农业社会

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生产力水平较低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

工业社会

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

人口向城镇聚集。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②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文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实例

经济发展

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历史因素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政治因素

战争

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政策

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影响人口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如“第二次世界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文化因素

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盛行早婚早育,增加了出生人口;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盛行晚婚晚育甚至不育,减少了出生人口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平原地形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B.⑥—干热

C.⑦—冷湿D.⑧—高寒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其中①②分别是东亚和南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③④分别是欧洲西部和美国东部,为经济发达地区,选C。

第2题,⑤是撒哈拉沙漠地区,炎热干燥;⑥是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⑦是南极大陆,寒冷、干燥、烈风;⑧是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带,选D。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3~4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人口数量众多

C.人口稠密

D.距河流2km内人口最多

4.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

B.矿产资源分布

C.交通便捷程度

D.取用水方便程度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距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其中距河流2km内人口最多,D正确。

第4题,距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即人们沿河居住,主要目的是方便取水,D正确。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温带平原地区B.热带平原地区

C.高山高原地区D.寒带内陆地区

2.以下地区为人口稠密区的是(  )

A.撒哈拉沙漠B.亚马孙平原

C.南极半岛D.湄公河三角洲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人口50%以上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近70%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由此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地区,故选A。

第2题,撒哈拉沙漠属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湿热,南极半岛位于寒冷干燥的寒带气候区,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湄公河三角洲位于东南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D正确。

下图是“巴西人口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人口分布(  )

A.平原多,高原少B.北方多,南方少

C.东南多,西北少D.内陆多,沿海少

4.对该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河流D.经济

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由图示可知,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人口稀少,C正确、D错;北部为广大的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A、B错。

第4题,巴西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人口集中,河流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小,C正确。

在自然条件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社会经济、开发历史等人文因素制约。

据此回答5~6题。

5.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亚马孙河流域、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共同原因是(  )

A.资源贫乏B.海拔太高

C.城市太少D.自然环境恶劣

6.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B.开发历史长

C.气候条件优越D.资源丰富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西伯利亚极寒,撒哈拉沙漠极旱,亚马孙河流域湿热,青藏高原高寒,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第6题,两地气候条件、资源、经济三个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气候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但长江中下游的平原的开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密西西比平原的开发只有几百年,选B。

7.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29℃

>24℃

18~24℃

<18℃

<10℃

(1)图1、图2及表格中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答案 

(1)河流(水源) 地形 气候

(2)温带 亚热带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合人类的居住。

解析 第

(1)题,图表分别从河流、地形和气候三个方面反映了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题,表中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4℃,所处温度带应是温带和亚热带。

第(3)题,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土壤、交通等方面分析。

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读图,完成8~9题。

8.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B.20°N~30°N

C.30°N~40°ND.40°N~50°N

9.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依据题图信息可知,20°N~30°N占全球人口的比重为23.2%,是最大值。

第9题,40°S~50°S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

2019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952万人,是全国户籍人口最多的省份。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11.影响图中甲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

答案 10.A 11.C

解析 第10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第11题,图中的甲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坡度与海拔、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图”,完成12~13题。

12.由材料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B.坡度C.水源D.海拔

13.该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  )

A.海拔3000m以下B.海拔3000~4000m

C.坡度5°以下D.坡度5°~11°

答案 12.B 13.C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累积百分比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坡度到达30°左右之后人口累积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度,B正确;降水和水源与人口分布的关系从图中无法获取,A、C错误;人口累积百分比与海拔变化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

第13题,当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斜率最大时,说明人口累积最快,该处是该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地区。

读图可得,坡度5°以下,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下的地区,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斜率最大,人口集中。

C正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总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占总人口比例(%)

64.8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占总面积比重(%)

15.0

10.2

16.9

25.0

32.9

(1)材料一反映出1990年~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西部地区略有下降,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更加不均。

(2)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解析 第

(1)题,结合材料一图示可以看出:

东、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西部地区略有下降,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更加不均。

(2)题,材料二反映出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