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393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docx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地域,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增长极,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不断演进,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世界第六大经济区域,在全国及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令人瞩目。

2007年,在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对上海的中心地位给予了毋庸置疑的肯定,而将南京等五个城市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副中心”位置。

本文中通过对长三角16个城市中处于主副中心的六个城市(简称“长三角领先城市”)进行分析,把创新发展作为南京未来的强市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

长三角领先城市的地位现状

 

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是当今全国唯一一个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的城市;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南京是紧密连接上海发展的特大型城市。

其中,杭州、南京是著名的省会和副省级市;宁波是长三角南翼新兴的经济中心,副省级市;苏州、无锡是江苏省最为重要的经济大市。

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领先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加强,为地区带来了双赢和多赢的局面;但同时,城市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初期,南京和杭州曾一度作为仅次于上海的一线城市,形成了相当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成为撑起长三角两翼的支点。

然而,随着宁波被国务院批复确定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杭州的发展定位逐步朝着“生活品质之城”靠拢;苏州也提出要构建长三角“最重要”的副中心城市。

各个城市在调整自身定位的同时,都在着力打造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据对六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从规模、效益、速度三方面进行扫描,代表性指标的选取在参考国家综合实力排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不难发现长三角领先城市在经济领域中你追我赶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产生了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南京也在区域经济中的位置出现悄然变化。

 

一是从经济发展的规模看,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开放型经济两项指标在六城市中列最后一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虽然领先无锡、宁波,但优势十分微弱(只比宁波多1亿元);只有消费、投资两项指标排名较为靠前。

 

表1:

六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指标(2007)

城市

地区生产

总值

位次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

位次

实际利用

外资

位次

进出口

位次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位次

固定资产投资

位次

南京

3284

6

330

4

20.6

6

362

6

1381

2

1868

3

上海

12001

1

2103

1

79.2

1

2830

1

3848

1

4459

1

苏州

5701

2

542

2

73.8

2

2118

2

1250

4

2366

2

杭州

4104

3

392

3

28.0

3

434

5

1296

3

1684

4

无锡

3858

4

301

6

27.7

4

512

4

1135

5

1674

5

宁波

3433

5

329

5

25.1

5

565

3

1036

6

1598

6

 

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单位为亿美元,其他均为亿元

 

二是从经济增长的速度看,南京慢于苏州、无锡,快于上海、杭州、和宁波。

但是由于经济总量偏小的原因,南京近年来在经济总量上与其他领先城市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表2:

六城市近五年GDP增长速度(%)

城市

平均位次

平均速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南京

3

15.6

15.0

17.3

15.1

15.1

15.6

上海

6

12.6

12.3

14.2

11.1

12.0

13.3

苏州

1

16.5

18.0

17.6

15.3

15.5

16.0

杭州

4

14.4

15.2

15.0

13.0

14.3

14.6

无锡

2

15.7

15.3

17.4

15.1

15.3

15.3

宁波

5

14.4

15.6

15.5

12.6

13.6

14.8

 

 

三是从人均发展的水平看,代表经济发展整体效益的指标,如人均GDP、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南京均排在末位。

 

表3:

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2007)

 

城市

人均GDP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位次

位次

位次

南京

44852

6

20317

6

8020

6

上海

68049

1

23623

1

10222

2

苏州

67387

2

21260

4

10475

1

杭州

52638

4

21689

3

9549

5

无锡

65203

3

20898

5

10026

4

宁波

49900

5

22307

2

10051

3

 

 

 注:

人均GDP是以年均常住人口计算的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南京在经济发展的总量与核心指标上,在领先城市的方阵中暂时落后,表现出“总量较小、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开放程度较弱”的特征。

虽然这种比较不能完全概括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在评价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时,除了应考虑到城市作为单体增长的因素,还应考虑到其产业功能以及对周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正视数据表象上的差距,寻找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更好地发掘自身优势,以便在长三角领先城市的竞争中扬长避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我们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的探究:

城市发展能力的差距分析

数据的高低是表象的,其背后是城市发展能力的差距。

城市发展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大致包括:

政策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

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些外生性较强,例如政策环境,与自然区位条件以及国家对区域发展的规划高度相关;又如人力资源环境,虽然与城市的人才政策有一定关系,但更与历史文化积淀和教育资源集聚水平有关。

相反,另一些因素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体现了城市对自有资源的规划和配置,以及培育壮大中凝聚的匠心,如城市的基础环境、产业布局和竞争力等。

按照外生性递减(内生性递增)的顺序对以上因素进行排列,结果(如图1所示)依次是:

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外生性最强,城市自主作为的空间较小;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外生性次之,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基础环境、产业竞争力外生性较弱,城市自主作为的空间较大。

 

 

 

 

 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一)南京的政策环境较为一般,人力资源环境较好。

 

政策环境:

包括城市发展在政策上享有的便利和优惠条件。

政策环境很大程度与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有关,如上海的浦东政策,宁波、苏州的国家保税区政策等。

另一方面,也与所处的区位有关,如宁波海港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政策环境具有“溢出”效应,如上海的优厚政策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苏州距上海仅80公里;无锡与苏州毗邻,距上海128公里,一个半小时车程;杭州距上海150公里,两个小时车程;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宁波距离上海缩短至120公里左右。

相比之下,南京距离上海约300公里,承接辐射的力度相对较弱。

 

人力资源:

包括就业人口规模、教育状况、科技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等,其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城市价值体系的变动状况,影响着城市未来产业的竞争优势。

国家统计局对人力资源环境的评价结果显示,省会城市借助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和科技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上海列全国第1位;南京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5位,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列第2位,不但占据了高素质的人才“高地”,同时也在长三角人才自由流动的今天,为整个长三角地区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表4:

六城市人力资源环境在全国的排名

 

 南京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宁波

5

1

7

 

“▲”表示该城市在该项排名上未进入全国前20强

 

根据著名的产业分工价值链“微笑曲线”原理(如图2所示),研发、设计环节创造的价值最多,占据了整个价值链创造价值的大部分,而研发部门一般位于高素质人才密集区。

南京作为这样一个智力资源“高地”,具备抓住产业链增值最快环节的先决条件。

 

 

  

图 2

 

(二)南京的市场环境排名靠后,产业结构相对较“轻”

 

市场环境:

这是投资者极为重视的投资条件,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平均消费能力、企业集聚水平、外商投资集中度和吸引外资能力等方面。

它一定程度上受外生的政策环境影响,同时也与政府管理经济的水平高度相关。

国家统计局对市场环境的评价结果显示,南京的市场环境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列最后一位,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集中度和吸引外资能力相对较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南京经济开放程度较低的事实。

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项投资价值的排名显示:

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南京未进入全国前20强,此项排名侧重反映跨国公司对投资环境的实际感受,其中政府效率是评价内容之一。

 

表5:

六城市市场环境在全国的排名

 

 南京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宁波

市场环境

16

1

5

9

10

7

投资价值

2

1

11

14

   

 “▲”表示该城市在该项排名上未进入全国前20强

 

产业结构:

就是指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

它与城市固有的功能定位有关,如省会城市由于集中了较多的政治、文化功能,三产比重一般较高(在15个副省级市中,7个呈现“三、二、一”分布的均为省会城市);同时也与城市的产业政策相关。

南京的产业结构虽然是“二、三、一”的格局,但二、三产业比重已经十分接近,三产比重仅次于上海,成为全市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就业结构上已经与上海一样,呈现“三、二、一”的分布。

相比之下,宁波、杭州、无锡,二产比重都在55%以上,苏州甚至达到65%,结构明显偏重。

 

尽管南京的产业结构较“轻”,但并不表明三产的发展程度较高,事实上,南京的三产增加值在六城市中仅列第四位;而三产比重列第六位的苏州,增加值却排在第二位。

南京的经济结构之所以显得较“轻”,主要是因为二产增加值相对较小,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排最后一位。

二产相对欠发达,是导致南京经济总量落后的直接原因。

 

表6:

六城市产业与就业结构(2006)

 

 

三次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南京

2.9:

49.1:

48.0

12.4:

41.6:

46.0

上海

0.9:

48.5:

50.6

6.2:

 37.0:

56.8

苏州

2.0:

65.4:

32.6

8.4:

 61.4:

30.2

杭州

4.5:

50.4:

45.1

17.0:

45.8:

37.2

宁波

4.8:

55.1:

40.1

16.5:

52.1:

31.4

无锡

1.5:

59.7:

38.8

9.7:

 55.8:

34.5

 

 

(三)南京的基础环境处于中上游,产业竞争力位于中下游

 

基础环境:

包括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主要指邮电、储运、道路、城市公交、水电供应等状况;生态环境主要指生态投资、废物处理和城市绿化等状况。

基础环境是城市运行与发展的空间物质载体和基础条件,是构成城市各项功能良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一个城市对自身“软硬件”环境的营造,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集中表现。

国家统计局2006年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结果显示:

上海、苏州、无锡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列前三位,南京列第四位;在生态环境方面,上海、苏州、南京占据了全国前三强,杭州列第四,另两个城市未能进入前20强。

 

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因素有着高度相关性,只有这些方面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才可能持续。

南京良好的基础环境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表7:

六城市基础环境在全国的排名

 

 

 南京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宁波

基础设施

14

1

8

20

9

18

生态环境

3

1

2

4

 

“▲”表示该城市在该项排名上未进入全国前20强

 

产业竞争力:

是一个城市对行业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行业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的自然禀赋和外生因素优势。

六个城市的二产绝大部分为制造业,而三产业就是通常所说的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重要性与日俱增。

在长三角领先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都被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1、从制造业竞争力看,南京的比较优势集中于少数行业。

 

综合各个城市制造业的前十大行业,共涵盖了16个行业(16个行业占各城市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均在80%以上),对这16个行业2006年的产值使用区位商分析法,计算每个城市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区位商),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则认为具有比较优势。

结果表明:

宁波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最多,达到10个,杭州8个,上海、无锡均为7个,苏州6个,南京最少,为5个。

             

图3:

六城市制造业比较优势分布图

南京

苏州

无锡

上海

杭州

宁波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2.7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1.78)

化纤制造(2.1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61)

化纤制造

(2.84)

石油加工、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1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33)

通信设备制造(1.7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4)

通用设备制造(1.32)

造纸及纸制品业(2.47)

有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0)

纺织业(1.5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9)

石油加工、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24)

纺织业(1.60)

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1.58)

通信设备制造(1.16)

造纸及纸制品业(1.47)

纺织业(1.56)

通信设备制造(1.1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0)

通用设备

制造(1.28)

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1.07)

纺织服装、鞋帽制品业(1.31)

金属制品业

(1.47)

非金属矿物

制品业(1.10)

金属制品业

(1.17)

纺织服装、

鞋帽制品业(1.2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2)

专用设备

制造(1.20)

金属制品业(1.06)

纺织服装、

鞋帽制品业(1.10)

专用设备

制造(1.2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1.16)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4)

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1.08)

纺织业

(1.21)

 

 

 

 

通用设备

制造(1.05)

造纸及纸制品业(1.20)

注:

括号内数字为区位熵,区位商大于1表示该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则比较优势越大。

金属制品业

(1.19)

化纤制造

(1.08)

 

对多数行业而言,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城市具备比较优势,如南京、宁波、上海具有比较优势的前三个行业中,都包含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中宁波的优势最大,南京次之。

也有少数行业的比较优势为单个城市所独有,如南京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此外,南京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包括水泥、石膏、玻璃、陶瓷制品等)比较优势在六城市中排第二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排第三位。

 

2、从服务业竞争力看,南京的比较优势不少,但缺少“拳头”产业。

 

选取占六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七成以上的8个主要行业,使用区位商分析法计算表明,上海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最多,为6个;南京仅次于上海,为5个;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均为3个。

 

图4:

六城市服务业比较优势分布图

 

杭州

金融业(1.17)

房地产业

(1.15)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10)

宁波

金融业(1.16)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1.12)

房地产业

(1.06)

苏州

信息传输、计算

机服务和软件业(1.27)

批发和零售业

(1.21)

住宿和餐饮业

(1.04)

无锡

批发和零售业

(1.66)

居民服务和

其他服务业

(1.54)

住宿和餐饮业

(1.24)

南京

居民服务和

其他服务业

(1.20)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1.1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11)

住宿和餐饮业(1.10)

批发和零售业(1.06)

上海

科学研究、技术

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29)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1.22)

金融业

(1.1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15)

房地产业

(1.10)

居民服务和

其他服务业(1.02)

 

南京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不少,但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的比较优势不及上海;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不如无锡。

 

  三、问题的思考:

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

 

1、产业竞争力欠佳拖累经济实力的提升

 

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一般来说都是伴随着工业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二产(主要是工业)首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将人均GDP提升到一定水平,从而催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大量需求,为三产的扩张开拓新的空间,三产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

上海经历了这个阶段,从1999年开始,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50%,并一直保持稳定;无锡、苏州正在经历这个阶段,目前两市的人均GDP(按常住人口、现行汇率折算)已超过9000美元;杭州、宁波超过7000美元;而南京的人均GDP刚过6000美元,经济实力提升的脚步已经受到产业发展的拖累。

 

一是工业发展水平不高。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行业不“强”。

南京除了石化产业在领先城市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外,其它支柱产业如钢铁、电子均不占明显优势,汽车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甚至不具备比较优势。

其它产业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则更加突出,如集成电路、光伏产业只存在于极少数的规模以上企业;平板、集成电路、城轨、电力设备等规模以上企业目前户均资产均不足3亿元;集成电路的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仅0.4亿元,电力设备和船舶也仅为1.7亿元。

优势产业集中于少数行业、企业,使得整个制造业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较差。

由于南京的主打优势产业具有明显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依赖性”特征,因此,随着上游国际原材料、燃料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成本不断抬升,以及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决心和举措深入推进,全市制造业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是服务业发展不快。

由于工业实力不强,当三产依靠传统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遭遇到二产的需求瓶颈,三产的进一步扩张将受到束缚。

目前南京的服务业优势主要仍集中在几个传统行业上,如批零、住餐、居民服务、交通运输等。

一方面,这些传统行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人员流动性大,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全市的就业结构已经先于产业结构进入“三、二、一”的格局,根据比较劳动生产率理论,南京的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同类城市,三产已经面临劳动力供给压力。

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南京与其它领先城市有一定差距,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南京远不如苏州;与此同时,南京却并没有像上海、杭州一样表现出金融业方面的优势,甚至不如苏州和宁波,2006年南京金融业的增加值只相当于苏州的84%,宁波的74%,杭州的54%,上海的16%。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经济实力的提升

 

南京的发展主要遵循的依然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方式和思路上显得继承有余、创新不足,“高投入、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的特征仍然很明显。

 

一是经济增长仍以投资推动为主。

投资驱动是南京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2-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25%以上,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年增速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南京的经济总量排名并未因此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有所提前,相反却始终落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3位。

 

从投资与GDP的比例看(以下简称投资占GDP比重,表8),2004年以来,长三角多数领先城市的投资占GDP比重大抵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上海由38.2%下降到37.2%;杭州由47.3%下降到41%;宁波由52.3%下降到46.5%;苏州由45.1%下降到41.4%;无锡由49.5%下降到43.4%,而南京的投资占GDP比重却基本保持在58%左右。

可以看出,南京的投资比重已经偏高,且在其它城市投资比重逐年下降的趋势下,仍然保持高投资比重不减。

在这种高投资的支撑下,南京的GDP与大多数领先城市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扩大,这不能不说传递了一种投资效率递减的信号。

工业投资效果系数(表9)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这个问题,2007年,南京的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列长三角领先城市的最后一位,且与其它城市差距较大。

 

表8:

投资占GDP比重(%)

 

城市

2004

2005

2006

2007

南京

58.1

58.2

58.2

57.0

上海

38.2

38.7

38.1

37.2

苏州

45.1

46.4

43.7

41.4

杭州

47.3

47.1

42.4

41.0

无锡

49.5

47.6

44.7

43.4

宁波

52.3

54.6

52.4

46.5

 

表9:

2007年工业投资效果系数(%)

 

 南京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宁波

工业投资效果系数

1.50

2.79

2.91

2.96

2.24

2.35

 

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当年新增工业增加值/上年工业投资额*100%

 

二是产品创新程度和附加值较低。

高效益源于高附加值,南京较多的生产企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的新颖程度较低:

据省统计局首次开展的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表明(表10):

2006年,南京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额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属于与本企业自身相比的新,比重为64.7%。

而属于国际市场新颖的比重为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低于苏州15.5个百分点;属于国内市场新颖的比重为29.3%,低于全省和苏州、无锡的水平。

     

 

表10:

2006年新产品销售不同新颖程度的比重(%)

 

 

国际市场新

国内市场新

企业自身新

全省

11.9

41.5

46.6

南京

6.0

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