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前处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372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1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织物前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棉织物前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棉织物前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棉织物前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棉织物前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棉织物前处理.docx

《棉织物前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织物前处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棉织物前处理.docx

棉织物前处理

原布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织物前处理的目的及棉织物前处理的工序。

2、理解掌握原布准备的目的及相关内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原布准备的内容

教学难点:

各分工序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对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在接着学习一下纺织品前处理的原布准备的相关内容。

三、新授

棉织物前处理的目的:

去除棉纤维上所含有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提高织物的内在质量。

棉织物前处理的主要工序: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幅、轧水、烘干、丝光

(一)原布准备

v坯布(原布):

来自织造厂未经染整加工的织物

v原布准备的内容:

原布检验、翻布、缝头

1、原布检验

目的: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纺织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内容:

物理指标检验

(长度、幅宽、质量、经纬纱的规格、密度、强力等)

外观疵点检验

(缺经、断纬、跳纱、棉结、筘路、破洞、油污渍等)

检验率:

一般10%左右

(根据原布的质量情况和品种的要求适当增减)

2、翻布(分批、分箱、打印)

v为了避免混乱,便于管理,生产上常将同规格、同工艺的原布划为一类并进行分批、分箱。

【分批】

目的:

便于生产计划管理

原则:

把相同规格的坯布、相同加工工艺的产品划为一类

批量:

根据原布的情况和设备的容量而定

v煮布锅煮练,则以煮布锅的容布量为依据

v绳状连续练漂加工,则以堆布池的容量为准

v平幅连续练漂加工,一般以十箱为一批

【分箱】

目的:

便于布匹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

原则:

按照布箱大小、原布规格和便于运输而定,绳状双头加工,分箱数应为双数

卷染加工,每箱布能分解成若干整卷为宜

【打印】

目的:

便于识别和管理,避免将工艺和原布品种搞错

印记内容:

原布品种、加工类别、批号、箱号、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

印记位置:

离布头10~20cm

印油要求:

耐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化学药品;耐高温,快干,不沾污布匹

3、缝头

目的:

适应印染厂大批量连续化加工的需要

要求:

v缝路平直、缝线坚牢、针脚均匀,不漏针跳针

v缝头的两端针脚应加密,加密长度为1~2cm

v织物正反面要一致,布边要对齐

v不斜缝,不漏缝

方法:

平缝、环缝和假缝

Ø环缝:

缝接平整、坚牢,用线量多,为幅宽的13倍。

适宜于一般中厚织物,尤适宜卷染、印花、轧光、电光等加工织物。

缝时,每个接头要切除约1cm的布端。

为了防止和减少缝头卷边,该机装有针距疏密装置,便于近边处增大针密,改善横贡、斜纹等织物的卷边现象。

Ø平缝:

家用缝纫机,灵活、方便,用线少,为幅宽的3.2倍。

适合于箱与箱间或湿布的缝接,由于两端布层重迭,易产生横档等疵病,对重型号轧辊有损伤,不宜用于轧光、电光和卷染等加工。

Ø假缝式:

没有底线,只用一根线,针脚能自己打圈,扣合成链条形。

特点:

缝接坚牢,适于稀薄织物,不易卷边,用线省,为幅宽的3.6倍。

存在布层重迭问题。

小结:

主要讲了丝织物漂白的原理、方法及工艺条件。

作业:

1、名词解释:

坯布

2、原布准备的内容有哪些?

目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原布准备

1、原布检验

2、翻布(分批、分箱、打印)

【分批】(包括目的、原则)

【分箱】

【打印】

3、缝头(目的、要求、方法)

4、小结

5、作业

课后记:

主要讲了原布准备的相关内容,难度不是很大,接受情况较为良好。

无旷课、迟到的现象。

参考资料:

染整概论张洵栓中国纺织出版社

烧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烧毛的目的、原理、设备及气体烧毛机的工艺条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烧毛的原理

教学难点:

气体烧毛机的工艺条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对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在接着学习一下纺织品前处理的原布准备及烧毛工序的相关内容。

三、新授

烧毛

(一)、定义:

利用高温将布面上的绒毛烧去的过程

目的:

使布面光洁,织物美观;保证印染加工质量;提高服用性能

(二)、原理:

将织物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

面,利用织物上的绒毛与织物主体升温的快慢不

同,从而达到只烧去绒毛而又不损伤织物的目的。

烧毛方式:

接触式烧毛——铜板烧毛、圆筒烧毛

非接触式烧毛——气体烧毛

(三)、烧毛设备:

主要有气体烧毛机、铜板烧毛机和圆筒烧毛机

1、气体烧毛机

(1)特点:

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较低、热能利用充分、品种适用性强、烧毛质量较好。

但对低级棉织物及粗厚织物的烧毛效果不及铜板烧毛机。

(2)主要组成:

进布装置、刷毛装置、烧毛装置、灭火装置、落布装置

进布装置:

主要由导布轨条组成

作用:

加大张力,避免织物起皱

刷毛装置:

主要由4~8只鬃毛或尼龙刷辊组成

作用:

刷去织物表面的纱头、尘埃和杂物,防止浮在织物表面的纱头等在烧毛时使织物产生破洞;并使绒毛竖立以利烧毛

v烧毛装置:

主要由火口、气体和空气混合器组成

v火口是气体烧毛机的主要部件,火口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情况、烧毛的效率和质量

v一个优良的火口,火口喷射速度应快,火焰温度应高而均匀;火口结构要简单,且不易变形,维修方便;同时耗用燃料省,热能利用率高

v一般气体烧毛机有4~6个火口,多的达12个

v火口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火口有火焰式和火焰辐射热混合式两种。

此外还有双喷射式火口、火焰混合式火口、异形砖通道式火口等

v火焰式火口多用于棉织物,火焰辐射热混合式,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

v

火焰式火口又可分为狭缝式和多孔式

灭火装置:

主要由冷却辊、浸渍槽组成

干态落布——利用蒸汽或水喷雾灭火

湿态落布——利用热水或退浆液灭火

作用:

熄灭火星,降低布温

落布装置:

平幅落布装置——平幅加工

导布瓷圈落布装置——绳状加工

(3).气体烧毛工艺

工艺流程:

进布→刷毛→烧毛→灭火→出布

工艺条件:

火焰温度:

800~900℃

车速:

稀薄织物100~150m/min

一般织物80~100m/min

厚重织物60~80m/min

织物与还原焰距离:

稀薄织物1~1.2cm

一般织物0.8~1.0cm

厚重织物0.5~1.8cm

烧毛次数:

一正一反、二正二反、三正一反

烧毛面:

v一般平布、府绸等织物正反面烧毛次数相同,如二正二反

v斜纹、卡其等有正反面之分的织物,以烧正面为主,如三正一反

v稀薄织物一般采用一正一反

2、铜板烧毛机

v特点:

除杂效果较气体烧毛机好,但设备清洁保养比较麻烦

v适用性:

特别适用于低级棉织物和粗厚棉织物的烧毛,不适合于提花和轻薄织物的烧毛

铜板烧毛工艺

温度:

700~900℃

车速:

厚织物为50~80m/min;一般织物为80~120m/min

接触宽度:

厚织物5~7cm;一般织物4~5cm

烧毛次数:

可根据不同织物采用二正一反或三正等

3、圆筒烧毛机

特点:

热耗大,清洁保养麻烦,目前已很少应用

(四)、烧毛质量的评定

v烧毛质量在保证织物强力的前提下,主要以绒毛去除程度来评定

v评定方法:

将烧毛后的织物置于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布面上的绒毛分布情况

v分级标准:

采用5级制,5级最好,1级最差

v1级原坯布未经烧毛

v2级长毛较少

v3级基本上没长毛

v4级仅有较整齐的短毛

v5级烧毛洁净

v烧毛质量要求:

一般织物达到3~4级,质量要求较高的织物应达到4级以上,稀薄织物达3级即可。

小结:

主要讲了烧毛目的、原理、设备及工艺。

作业:

简述烧毛的目的、原理及主要设备。

板书设计:

烧毛

(一)、定义

(二)、原理

(三)、烧毛设备

1、气体烧毛机

2、铜板烧毛机

3、圆筒烧毛机

(四)、烧毛质量的评定

(五)小结

(六)作业

课后记:

本次课主要讲了烧毛的目的、原理及设备工艺,工艺部分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巩固复习。

无迟到、旷课的现象。

参考资料:

染整概论张洵栓中国纺织出版社

退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退浆的目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退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退浆方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讲过棉织物前处理的原布准备、烧毛两道工序,今天接着学习第三道工序——退浆。

三、新授

经纱上浆的目的:

增加经纱表面的光滑度,从而提高经纱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性能,减少断经

经纱上浆用浆料: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酸钠)、变性浆料(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合成浆料(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酯PA)

纯棉织物一般采用淀粉类天然浆料或天然浆料-合成浆料的混合浆

v经纱上浆率:

一般上浆率为4%~8%

纱特细、密度大的织物,经纱上浆率应高些,如府绸类可高达8%~14%

线织物可以不上浆或上浆率在1%以下。

针织物一般不上浆。

v经纱上浆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织物的润湿渗透性,阻碍染料、化学药品和纤维的接触,增大染化料的耗用量,增加练漂加工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印染疵病,影响印染产品质量。

v结论:

棉织物在煮练、漂白前一般都要进行退浆处理。

(一)退浆的目的:

去除坯布上的大部分浆料及少部分天然杂质,以利后加工的进行,保证印染产品的质量。

(二)常用浆料及其性能

1.淀粉

v淀粉是由α-葡萄糖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

v淀粉按其分子结构不同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v直链淀粉的聚合度较低,约为200~1000

v支链淀粉的聚合度较高,大约在600~6000,其结构较直链淀粉复杂

淀粉的主要性能:

v直链淀粉微溶于水,遇碘呈深蓝色;支链淀粉则难溶于水,遇碘呈紫红色

v热水中发生膨化,直链淀粉溶液黏度较小,支链淀粉溶液黏度较大

v低温下,在烧碱溶液中发生剧烈膨化

v高温及有氧存在时,碱也能使淀粉分子链中的苷键断裂,聚合度降低,黏度下降

v遇酸,苷键发生水解,形成分子量较小、黏度较低和溶解度较高的可溶性淀粉、糊精等中间产物,最后水解成葡萄糖

v遇氧化剂会被氧化分解

v淀粉酶对淀粉也有水解作用

(三)、常用退浆方法与工艺

棉织物常用的退浆方法主要有酶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和酸退浆。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织物品种、浆料组成、退浆要求和设备条件等选用适当的退浆方法

1.酶退浆

酶——是一种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1)酶的催化特点:

催化专一性强(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催化效率高、催化条件缓和、环保

酶的种类:

酶的种类繁多,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v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动物酶、植物酶和微生物酶

v按其催化作用的性质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解酶、转移酶等

(2)淀粉酶的退浆原理:

v淀粉酶的退浆作用在于它能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而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一些低分子化合物(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再经水洗去除水解产物而达到退浆目的。

v淀粉酶用于退浆,就是改变了淀粉水解的反应过程,降低了活化能和增加了反应分子间的碰撞率,从而使淀粉的水解作用迅速进行。

(3)酶退浆工艺:

一般都由四个工艺过程组成:

预水洗、浸轧或浸渍酶液、保温处理、水洗后处理

①预水洗

作用:

促使浆膜的溶胀,使酶液较好地渗透到浆膜中去;

去除织物上的防腐剂、酸性物质等杂质,有利于淀

粉酶对淀粉浆的作用

洗涤温度:

80~95℃

为提高预水洗的效果,可在洗液中加入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浸轧或浸渍酶液

作用:

使织物吸收酶液

主要工艺条件:

T和pH值——随酶制剂的性能不同而不同

酶的浓度——与加工的方法有关,一般连续轧蒸法的酶浓度应高于堆置和轧卷法

③保温处理

作用:

使酶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淀粉进行充分的水解

方法:

堆置法、汽蒸法、浸渍法或以其中二者结合

主要工艺参数:

温度和时间

④水洗后处理

作用:

洗去黏附在织物上的水解物及其杂质

酶退浆的特点:

v方法简单;退浆率高(可达90%);退浆速率快;对棉纤维无损伤;但对棉纤维的共生物及其他浆料的去除效果差

2、碱退浆

(1)原理:

v淀粉及化学浆在热烧碱的作用下,发生强烈膨化,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很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v有些化学浆如CMC、PVA、PA在热碱液中溶解度增大,再经有效的水洗,容易从织物上洗去,

v同时热烧碱溶液能去除一部分天然杂质,尤其适用于含棉籽壳较多的棉布。

v退浆率50~70%

v应用煮炼或丝光废碱,成本低,不损伤纤维

(2)注意问题:

v碱退浆仅使粘着力下降,并不能使浆料降解,水洗必须充分,以免浆料重新沾附到织物上。

(3)碱退浆工艺:

退浆效果取决于碱浓度温度、堆置时间及水洗情况

v平幅加工:

6~10g/L烧碱液,温度为70~90℃,汽蒸或保温堆置后热水洗。

v绳状加工:

绳状轧碱,烧碱浓度10g/l左右,温度50~70℃,绳状堆置6~12h,堆置时要注意保温、保湿,防止风干,堆置后经水洗。

v涤/棉混纺织物宜采用平幅退浆和水洗。

3.氧化剂退浆

特点:

退浆迅速,退浆率较高,并兼有部分漂白作用,但对纤维素有一定的损伤

原理:

碱性条件下,氧化剂使浆料氧化、降解,使其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水溶性增大,再经水洗去除而达到退浆的目的

常用氧化剂:

过氧化氢、亚溴酸钠等

氧化剂退浆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可以与煮练或漂白同浴处理。

小结:

主要讲了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

作业:

简述酶退浆原理及工艺。

板书设计:

退浆

(一)退浆的目的

(二)常用浆料及其性能

(三)、常用退浆方法与工艺

1.酶退浆

2、碱退浆

3.氧化剂退浆

(四)小结

(五)作业

课后记:

本次课主要讲了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原理、工艺,希望同学们课后及时巩固、复习。

无迟到、旷课的现象。

参考资料:

染整概论张洵栓中国纺织出版社

 

煮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退浆的目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退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退浆方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讲过棉织物前处理的原布准备、烧毛、退浆、三道工序,今天接着学习第四道工序——退浆。

三、新授

目的:

去除大部分的天然杂质和残留的浆料,精练提纯纤维素,从而改进织物的外观,提高织物的吸湿性,以利于印染后加工。

一、煮练原理

在煮练剂烧碱及煮练助剂的作用下,杂质通过溶解、降解、乳化等作用,部分直接溶解在煮练液中,部分由于溶胀和纤维的结合力变小通过水洗从织物上脱落下来,部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从织物上剥离下来

1.果胶质的去除

在烧碱作用下果胶物质一方面发生水解,生成果胶酸并进而转变为果胶酸钠盐;另一方面部分果胶物质发生分子链的断裂,从而提高了果胶在水中的溶解度。

2.蜡状物质的去除

蜡状物质中脂肪酸一类的物质在热稀烧碱溶液中能发生皂化而溶解,高级一元醇、碳氢化合物等因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需要借助乳化作用才能将它们去除。

3.含氮物质的去除

在热的烧碱作用下,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发生水解断裂,生成可溶性的氨基酸钠盐而去除。

4.灰分的去除

灰分中水溶性无机盐在煮练的水洗过程中去除,而不溶性的无机盐则经酸洗和水洗去除。

5.色素的去除

煮练对色素的去除作用很小,大部分要在漂白过程中除去。

二、煮练用剂

主练剂:

烧碱

助练剂:

表面活性剂、硅酸钠、亚硫酸氢钠、磷酸三钠等

1.烧碱(NaOH)

作用:

高温下去除果胶质、含氮物质、蜡质中的脂肪酸、

棉籽壳中的某些成分及部分无机盐等。

 a)果胶→果胶酸→果胶酸钠盐

   b)脂肪酸→脂肪酸钠盐

   c)含氮物质(蛋白质)→分解

   d)棉籽壳→溶胀→脱落

   e)灰分(无机盐)→钠盐而溶解

用量:

应视织物的品种、含杂情况、质量要求、所用设备等综合考虑

2.表面活性剂(S.A.A) 如肥皂、红油等   

作用:

a)起润湿作用,有利于煮练剂等迅速进入纤维内部

   b)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蜡

3.硅酸钠(NaSiO3)

  a)吸附煮练液中的铁质,防止织物上产生锈渍和锈斑;

  b)吸附煮练液中已分解的杂质,防止再次污染;

4.亚硫酸氢钠(NaHSO3)

  a)有利于棉籽壳的去除;

    木质素→木质素磺酸→木质素磺酸钠

  b)还原剂,防止棉织物在高温带碱情况下被空气氧化而脆损;

5.磷酸三钠(Na3PO4)软水剂

三、煮练设备与工艺

按加工时织物呈现的状态不同,分为绳状煮练和平幅煮练

按煮练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连续式煮练和间歇式煮练

(一)煮布锅煮练

特点:

煮练匀透,去杂效果好,

品种适用性广,

但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率较低

工艺流程:

轧碱→进锅→煮练→水洗

工艺处方及条件:

轧碱:

烧碱薄织物4~6g/L

厚织物8~10g/L

轧碱温度40~50℃

轧余率110%~130%

(二)连续汽蒸煮练

连续汽蒸煮练可分为常压和高压两种

1.常压绳状连续汽蒸煮练

2.常压平幅连续汽蒸煮练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工艺

设备主要组成:

浸轧装置、汽蒸箱、平幅水洗三大部分

3.高温高压平幅连续汽蒸煮练

(三)半连续式煮练

四、煮练工艺分析

1.烧碱溶液的浓度

视纤维的含杂情况、煮练方式及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般煮布锅煮练浓度为10~15g/L(浴比1:

3~4)

常压连续汽蒸煮练浓度为25~50g/L

2.煮练温度

实际生产中,一般煮布锅煮练的温度为130~135℃;

常压连续汽蒸煮练的温度为100~102℃;

高温高压煮练温度为130~140℃。

3.煮练时间

与煮练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温度高,时间可短;温度低,时间可长

时间过短,煮练不充分,匀透性较差;

时间过长,影响织物的强力,造成热能浪费,成本增加

一般:

煮布锅煮练3~5h;

常压连续汽蒸煮练1~1.5h;

高温高压煮练3~5min

五、煮练效果的评定

外观:

a)白度白度仪测定

b)练疵人工检测

内在:

a)吸湿性用毛细管效应来衡量

b)纤维的损伤可用煮练前后织物的强力变化来衡量,也可用铜氨流度来表示

毛效:

将棉布的一端垂直浸在水中,30min内水上升的高度

要求:

随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棉织物要求达到8~10cm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了煮练的原理、用剂以及设备、工艺

作业:

简述煮练的主练剂、助练剂及其作用。

板书设计:

煮练

一、煮练原理

二、煮练用剂

1.烧碱(NaOH)

2.表面活性剂(S.A.A) 如肥皂、红油等   

3.硅酸钠(NaSiO3)

4.亚硫酸氢钠(NaHSO3)

5.磷酸三钠(Na3PO4)

三、煮练设备与工艺

(一)煮布锅煮练

(二)连续汽蒸煮练

(三)半连续式煮练

四、煮练工艺分析

五、煮练效果的评定

1.烧碱溶液的浓度

2.煮练温度

3.煮练时间

六、小结

七、作业

课后记:

本次课主要讲了煮练的原理、用剂以及设备、工艺,工艺较难理解,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无迟到、旷课的现象。

参考资料:

染整概论张洵栓中国纺织出版社

双氧水漂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漂白的目的及方法

2、理解掌握氧漂的原理及工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原理及工艺

教学难点:

工艺条件的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大家知道经过前几道工序处理过的坯布,白度还远远未达到要求,因此要进行漂白。

三、新授

漂白目的:

a)去除色素,提高白度或色泽鲜艳度;

b)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杂质,提高织物的吸湿性。

漂白剂的种类:

氧化型漂白剂和还原型漂白剂

还原型漂白剂:

主要通过还原作用破坏色素而达到漂白的目的,但

漂白效果不稳定,如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等。

氧化型漂白剂:

主要通过氧化作用来破坏色素,因此在破坏色素的

同时,也会造成纤维的损伤,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漂白方式:

浸漂、淋漂、轧漂。

(一)、过氧化氢漂白(氧漂)

1.过氧化氢的性质及漂白原理

(1)过氧化氢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液体,染整生产中常用浓度为30%~35%

性质很不稳定,放置过程中会逐渐分解放出氧气。

如受热或光照,分解更快:

2H2O2→2H2O+O2↑

在碱性条件下极易分解,但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因此,商品过氧化氢溶液中一般都加有硫酸或磷酸等酸类作为稳定性,使溶液的pH值维持在4左右。

重金属(Fe、Cu、Mn等)离子或金属屑可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过氧化氢除了具有上述氧化剂的性质外,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则又具有还原剂的性质

例如在酸性溶液中,与高锰酸钾可发生如下的反应:

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8H2O+5O2

一般对双氧水做分析,就是基于这个反应机理

(2)过氧化氢的漂白原理

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产生大量的HO2-,HO2-与色素中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使色素中原有的共轭系统被中断,天然色素的发色体系遭到破坏而消色。

此外,生成的HO2-是不稳定的,它可按下式进行分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初生态氧:

HO2-→OH-+[0]

初生态氧也可与色素中的双键发生反应,产生消色作用。

因此,HO2-是起漂白作用的主要成分。

另外,游离基也能破坏色素。

值得注意的是:

H2O2在漂白过程中除了对天然色素有破坏作用外,同时也会使纤维素氧化而受损,因此在漂白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在漂液中要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如硅酸钠等

2.过氧化氢漂白工艺条件分析

(1)双氧水浓度

原则:

既能达到一定的白度和去杂效果,又要使纤维的损伤较小

依据:

织物品种、煮练情况、加工要求、加工设备,一般双氧水的浓度为2~6g/L

(2)漂液pH值

综合考虑双氧水的分解速率、织物的白度、强力、纤维的聚合度等多种因素及实际生产中加入助剂的影响,漂液pH值以控制在10~11为宜

(3)漂液温度

提高漂液温度,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提高织物的白度,并且对棉纤维的损伤也不大,双氧水漂白一般采取在90~1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

双氧水漂白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采用高温高压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