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1730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

2.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3.感觉:

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4.知觉: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特征:

整体性、意义性〕

5.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6.意志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原那么和方法

根本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3〕问卷法〔4〕测试法〔5〕谈话法〔6〕个案法〔7〕教育经历总结法

三、心理学的开展历史

心理学一词源于“灵魂的学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

灵魂论?

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威廉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场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开展的必然产物。

四、心理学的流派

1.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

特,铁钦纳〔学生〕

容:

人的直接经历即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方法:

实验省份

缺陷:

无视个体差异,不考虑应用。

2.机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

容:

意识流,强调意识在有机体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

代表人物:

华生

容:

反对研究意识,主研究行为

方法:

客观实验

4.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容: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要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一个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5.精神分析理论〔第二势力〕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荣格

容:

异常行为和元意识;无意识里的性本能冲动是人的心理的根本动力。

研究方法:

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催眠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容:

主性本善,需要层次论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

西蒙,奈塞尔

容:

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研究。

 

根底心理学

第一章.注意、感知和记忆

一、注意

1.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2.根本特征:

选择性和集中性

3.种类:

无意注意:

无目的、无努力。

影响因素:

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有意注意:

有目的、有努力。

影响因素:

P22

有意后注意:

有目的、无努力。

4.品质:

〔了解每个品质的围和影响因素〕

〔1〕注意的围〔在地上撒石子,一瞬间识别〕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一心多用;一边背诗一边手写另一首诗;司机开车既要驾驶车辆又要注意车前行人;教师既要讲课又要板书又要观察学生听课情况;骑自行车时眼睛注意前方,脚蹬踏板,手控制刹车〕

〔4〕注意的转移〔区分注意分散〕

二、感觉和知觉

1.感觉的感受性: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发觉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值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异感受性是指刚能发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差异感受阈值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两个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这局部看懂明白就好,阈下意识对广告学有较大的影响〕

2.感受性的开展变化

〔1〕感觉的适应:

适应是指在刺激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的变化。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也可以是同一种感觉之间,例如比照现象,月明星稀,吃了酸苹果再吃甜点。

〔3〕感受性与训练:

炼钢工人,燃料工人,聋哑人,盲人,受过专门乐器训练的小学生

3.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

4.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比照律,组合律和协同律。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制定出周密的方案

〔3〕有方案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使其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5〕利用一切时机,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展整理和总结

三、记忆

1.种类:

〔1〕按容: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根据对识记材料的理解:

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3〕根据对记忆过程的目的性:

无意记忆,有意记忆

〔4〕根据信息保存的时间长短: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

时间短,容量大

短时记忆:

时间短,保持时间短,容量有限

长时记忆:

保持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

时间长,备用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

注意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复核

2.过程与规律

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3.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保证课间休息,适当调节教学进度,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提高学生对记忆意义的认识。

〔2〕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

及时,适量,方案科学性,适当的学习程度〔1.5倍〕,经常性和多样化。

第二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

1.概念: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局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在联系间接的概括的反响。

2.种类:

〔1〕根据思维抽象性分: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技巧分:

辑合思维〔求同〕,发散思维〔求异,变通,流畅性〕

〔3〕根据思维过程分:

直觉思维〔非逻辑思维〕,分析思维〔逻辑思维〕

〔4〕根据智力品质分:

常规性思维〔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3.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4.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和敏捷性,逻辑性

5.创造性思维:

〔1〕概念:

以新异、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是相对于一般思维而言的,它是指在创造性活动时应用新的方法或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观察力,丰富专业知识,增强好奇心,激发灵感,锻炼意志

〔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扩展思维训练,摆脱习惯思维训练,缺点列举训练,愿望列举训练,想象训练

二、想象

1.种类:

无意想象:

无目的,不自觉产生

有意想象:

有目的,自觉产生

〔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梦想:

科学梦想,理想,空想

2.过程:

黏合:

美人鱼,猪八戒

夸:

两种形式→扩大〔千手观音,九头鸟〕,缩小〔小矮人〕

典型化:

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阿Q,祥林嫂

拟人化:

米老鼠,圣诞老人

3.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式,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搜索,爬山法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情境,动机、情感与人格特征,知识经历,定式,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第三章.情绪与情感

1.情绪的功能:

〔1〕适应〔2〕动机〔3〕组织〔4〕社会〔信号〕〔5〕调节

2.情绪的分类: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情绪状态:

〔1〕心境〔缓和,时间长,非定向的弥散性〕

〔2〕激情〔猛烈,迅疾和短暂〕爆发短暂指向性

〔3〕热情〔稳定,有力,持久和深刻〕

〔4〕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机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的情绪体验〕

3.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3.青少年情绪调节的方法:

〔1〕生理调节法:

肌肉放松

〔2〕认知调节法:

不过分注意别人的评价,调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消除不合理信念

〔3〕行为调节法:

奖励,角色扮演,想象放松

〔4〕宣泄调节法:

哭,体育运动,倾诉

〔5〕环境调节法:

暂时逃离或隔离,主动改变

第四章.意志与智力

一、意志

1.特征:

有自觉的目的,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与克制困难相联系

2.行动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动机冲突,确定目的,选择方法和策略制定方案

〔2〕执行阶段

3.意志品质

〔1〕自觉性〔盲目性〕

〔2〕独立性〔受暗示和独断性〕

〔3〕果断性〔优柔寡断和草率〕

〔4〕坚韧性〔动摇〕

〔5〕自制性〔冲动性〕

二、智力

1.概念:

智力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对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遗传物质为智力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那么把这种可能性变为智力开展的现实性。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2.与智力相关的几个概念

〔1〕能力

〔2〕知识与技能

〔3〕创造力

3.智力理论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2〕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4〕三维构造说

4.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构造〕的差异:

感知,记忆和思维

〔2〕能力开展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有差异:

早慧,大器晚成,中年成才

〔4〕性别差异:

数学,言语,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学习心理学

第五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学习

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分类:

3.依据学习容分:

知识,技能,行为规

4.根据学习结果分: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5.依据学习目标分:

认知学习〔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

6.依据学习方式分:

承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二、认知学习理论

1.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顿悟理论

苛勒〔刺激反响〕,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部构造完形,刺激和反响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需要意识为中介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构造,获得、转换、评价

3.奥泊尔的认知-承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符号所代表的的新知识与学习者

认知构造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条件:

学习材料,学习者自身因素

先行组织者技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构造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信息流、控制构造〕

学习阶段:

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响。

三、知识的类型

7.按反响活动的深度分:

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8.按反响活动的表征方式和作用的不同分:

述性知识看,程序性知识做,策略性知识

四、技能的种类

9.动作技能:

打字,绘画,滑冰,弹琴,做体操,织毛衣,剪纸

2.智力技能:

阅读,心算,作文构思,实验设计

五、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训

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动作定向-首要环节

动作模仿-重要环节

动作整合-过渡阶段

动作熟练-最终形成阶段

2.中小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

〔1〕准确的讲解与示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适当的反响

〔4〕熟能生巧

第六章.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功能

1.激活-促使个体产生学习行为

2.指向-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学习容

3.维持-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

4.调节-调节个体学习行为强度,时间和方向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主导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5〕认知驱力:

学习任务的求知欲。

自我提高驱力:

个体由于自己的学业成就儿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驱力:

为了从长者或同伴哪里获取赞许、认同和接纳。

第七章.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

一、学习迁移

1.分类:

〔1〕正迁移和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型迁移

〔5〕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根底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一样因素说

〔3〕经历类化说

〔4〕关系转换理论

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两种学习的相似程度〔2〕相应的背景知识〔3〕认知构造的概括水平〔4〕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掌握程度〔5〕学习定式〔6〕学习指导

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重视教学容的构造化

〔3〕重视根本概念,根本原理的教学

〔4〕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5〕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6〕充分利用学习定式的积极影响

二、学习策略

麦克卡分类:

1.认知策略:

〔1〕复述:

最根本策略

〔2〕精细加工:

类比,做笔记,提问,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略词法,谐音法,视觉想象〕

〔3〕组织:

列提纲,归类

2.元认知策略:

方案、监视、调节

3.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程度、其他人支持

 

开展心理学

第九章.中学生心理开展与教育

一、人格的开展与教育

1.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2.人格的根本构造:

〔1〕气质:

天生的,无好坏评价。

类型:

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2〕性格〔核心〕:

后天的,有好坏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认知风格:

个人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随时型

〔4〕自我调控系统:

〔1〕自我认知〔2〕自我体验〔3〕自我控制

3.人格开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本我〔本能的我,生理层面〕

〔2〕自我〔现实的我〕

〔3〕超我〔道德化〕

4.青少年安康人格的培养途径:

〔1〕家庭方面

〔2〕学校方面

〔3〕社会方面

〔4〕自我方面

〔5〕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安康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