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008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docx

职业生涯规划讲义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讲义

前面已经给大家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重要作用。

本学期主要学习职业生涯规范部分内容,首先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概论。

 

引导案例:

四只毛毛虫的故事

毛毛虫都喜欢吃苹果,有四只要好的毛毛虫,都长大了,各自去森林里找苹果吃。

(1)第一只毛毛虫

第一只毛毛虫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一株苹果树下。

它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不知树上长满了红红的可口的苹果?

当它看到其他的毛毛虫往上爬时,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往上爬。

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种苹果,也没想过怎么样去摘取苹果。

它的最后结局呢?

也许找到了一颗大苹果,幸福地生活着;也可能在树叶中迷了路,过着悲惨的生活。

(2)第二只毛毛虫

第二只毛毛虫也爬到了苹果树下。

它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的目标就是找到一棵大苹果。

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

但它猜想:

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

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

于是它就按这个标准一直往上爬,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颗苹果,但是放眼一看,它发现这颗苹果是全树上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许多更大的苹果。

更令它泄气的是,要是它上一次选择另外一个分枝,它就能得到一个大得多的苹果。

(3)第三只毛毛虫

第三只毛毛虫也到了一株苹果树下。

这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并且研制了一副望远镜。

还没有开始爬时就先利用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棵很大的苹果。

同时,它发现当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种不同的爬法;但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

它从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处的位置,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

于是,它开始往上爬了,当遇到分支时,它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那条路走,而不必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破头。

这只毛毛虫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但是真实的情况却很糟,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当它抵达时,苹果不是被别的虫捷足先登,就是苹果已熟透而烂掉了。

(4)第四只毛毛虫

第四只毛毛虫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做事有自己的规划。

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苹果将怎么长大。

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颗大苹果,而是一朵盛开的苹果花。

它计算着自己的行程,估计当它到达的时候,这朵花正好长成一个成熟的大苹果,它就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苹果。

结果它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一只毛毛虫是只毫无目标,一生盲目,没有自己人生规划的糊涂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像第一只毛毛虫那样活着。

第二只毛毛虫虽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它不知道该怎么去得到苹果,在习惯中的正确标准指导下,它做出了一些看似正确却使它渐渐远离苹果的选择。

而曾几何时,正确的选择离它又是那么接近。

第三只毛毛虫有非常清晰的人生规划,也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它的目标过于远大,而自己的行动过于缓慢,成功对它来说,已经是昨日黄花。

机会、成功不等人。

同样,我们的人生也极其有限,我们必须把握,那么单凭我们个人的力量,也许一生勤奋,也未必能找到自己的苹果。

如果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并且充分借助外界的力量,借助许许多多的望远镜之类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理解为找个贵人帮自己),也许第三只毛毛虫的命运会好很多。

第四只毛毛虫,它不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去得到自己的苹果,以及得到苹果应该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制定清晰实际的计划,在望远镜的指引下,它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毛毛虫,而苹果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职业成功。

爬树的过程就是我们职业生涯的道路。

我们是应该做第一只没有目标没有人生规划的糊涂虫还是应该做第四只既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又有实际行动的毛毛虫呢?

现代社会,规划决定命运。

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越早规划你的人生,你就能越早成功。

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一、职业生涯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观点一:

某一类工作或某一组织中一系列职位构成的总体。

如:

市场营销的通道是销售代表——产品经理——地方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营销副总裁——退休。

观点二:

在单一或若干紧密相关领域内都具有稳定性的工作经历。

如职业军人、职业运动员等。

观点三:

强调职业生涯是一种专业。

医生、律师等职业往往是由专业所决定的,而且一般而言,一生不会轻易改变职业。

以上观点从晋升、稳定性和专业资格来定义。

而当今对职业生涯的定义更为宽泛,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也即“无边界职业生涯”。

较为严谨的定义是: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生活的历程,包括职业的维持与变更、职务升迁与职位的变动等。

美国心理学家施恩将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

观念、技能、经验、知识等,取决于自己,不易被否定。

外职业生涯:

工作单位、地址、工资、职务、职称等,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他人。

职业生涯的特点:

发展性,阶段性,整合性,终生性等

(二)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1、人的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共有8个阶段:

婴儿期、1—3岁、4—6岁、7—11岁、少年期和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成熟(老年)期。

莱文森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4个时期:

成年前、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重点介绍莱文森的生命周期理论。

丹尼尔·莱文森(DanielJ.Levinson)通过对40位男性(10名组织管理人员、10名大学生物学家、10名小说家、10名工厂工人)和45位女性(15名家庭主妇、15名金融组织工作者、15名学术工作者)进行类似于传记体的面谈,每人面谈5—10次,每人谈话记录平均为300页,试图重现这些人由孩童到现在的生活。

人的生命周期有4个时期:

成年前、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个时期都由稳定期和转型期交替组成。

(如PPT图所示)

稳定期通常持续6—7年,转型期一般持续4—5年。

人的生命周期与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莱文森的生命发展阶段可以进一步概括出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五个阶段。

2、职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

第一阶段:

职前准备

典型的年龄段:

大多数人是0—25岁,少数人不定。

主要使命:

建立职业方面的自我形象,对可选择的职业进行评价,初选职业,继续接受必要的教育。

第二阶段:

职业选择

典型的年龄段:

大多数人是18—25岁,少数人不定

主要使命:

获得所向往组织的工作,根据准确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工作。

第三阶段:

职业生涯早期

典型的年龄段:

25—40岁

主要使命:

学会工作,学习组织规则和标准,适应所选职业和组织,提高能力,实现梦想。

第四阶段:

职业生涯中期

典型的年龄段:

40—55岁

主要使命:

再次评价早期职业和青年时的使命,再次肯定或修正梦想,为中年时期做出适当的选择,保持工作能力。

第五阶段:

职业生涯晚期

典型的年龄段:

55至退休

主要使命:

保持工作能力,维持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为真正退休做准备。

(可以比较分析与教材表述的异同)

莱文森模型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各个时期及转型期与年龄有紧密的联系。

年龄和生命发展阶段之间有着相当高的相关性。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做的重要的事)

其次,任何人都一定会按固定的顺序经历每个阶段。

人生的使命和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顺序的。

(时间不可逆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第三,不同性别经历的发展阶段相同。

但其他研究表明性别差异体现在职业发展的较大差异:

如男性在青年期关心的是事业有成,女性兼顾职业和家庭;女性过多考虑“行为平衡”;到了中年,男性开始减少工作内容时,女性的独立性却增加了;女性追求的事业结构有很大差别:

一些女性的职业是有序的(求职后再做母亲,或求职后做母亲再求职,或先做母亲再求职),另一些女性却在求职的同时做母亲,还有的女性不要孩子。

4、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职业生涯管理专家舒伯(Super.)将人的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

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

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

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

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2)探索阶段:

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出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

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

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人们在这个时期会考虑自己的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出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渡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3)建立阶段:

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如果觉得不合适的人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该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

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4)维持阶段:

由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置”,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5)衰退阶段:

65岁以上,衰退阶段属于退休阶段。

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隐退。

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代替与满足需求。

这是舒伯的生涯彩虹图,人们同时在不同的空间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所有的角色都彼此互相影响。

生涯彩虹图的应用

1、不同角色的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careerpatterns)

2、角色活跃于四种主要的人生舞台:

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

3、各种角色先后或同时在人生的舞台上层现叠出,直至退休,退休之后仍有几种角色延续至终。

4、角色之间是交互作用的,某一个角色上的成功,可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某一角色的失败,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5、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互相替换、盛衰消长,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

6、各个时期有一个或若干个“显著角色” (rolesalience),如成长阶段最显著的角色是儿童,探索阶段(15-20)则是学生,建立阶段(30左右)是家长和工作者;维持阶段(45左右)工作者的角色突然中断,又恢复学生角色(再学习),同时公民与休闲的角色逐渐增加。

二、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案例:

杨昊和吴玲是硕士阶段的两个人同学,杨昊认真、冷静、做事有计划,吴玲灵活、圆滑、办事有冲劲。

毕业后两个人同时到了南方的同一所高校任教,并且还在同一个系。

在迎接新教师的座谈会上,院长殷切地希望年轻人树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

会后,俩人开玩笑,说目标就是当院长了,看谁先当上。

15年后,果然有一从当上了院长,你猜:

谁当上了院长?

3年后,吴玲当上了系副主任,杨昊仍是普通老师;15年后,杨昊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