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830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docx

昆明公办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前模拟题库练习题单选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

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继承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长期性

  2.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3.依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可将教育形态分为(  )

  A.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C.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和正规教育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媒介

  D.教育内容

  7.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8.“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

  A.教育属性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应

  9.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  )

  A.四书

  B.五经

  C.七艺

  D.六艺

  10.下列关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

  B.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C.教育产生于劳动并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D.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11.布鲁纳、(  )和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A.乌中斯基

  B.凯洛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科夫

  12.“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

”这句话反映了(  )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B.现代社会昆明环城西路21号

  C.封建社会

  D.古代社会

  13.(  )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A.宗教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4.“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下列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6.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书中。

  A.《论语》

  B.《礼记》

  C.《师说》

  D.《学记》

  17.“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

  A.藏息相辅

  B.启发诱导

  C.教学相长

  D.长善救失

  18.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19.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20.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人是(  )

  A.康德

  B.孔德

  C.培根

  D.洛克

 21.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板凳

  2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

  B.《孟子•尽心下》

  C.《孟子•尽心上》

  D.《大学》

  23.“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社会发展功能

  D.隐性功能

  24.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是(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5.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  )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A.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B.实用主义

  C.人本化

  D.终身教育

  26.“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下列关于这段著名言论的提出者的观点正确的是(  )

  A.提出了“白板说”

  B.批判绅士教育论

  C.认为人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

  D.著有《爱弥儿》一书

  27.樊迟请学稼,子日: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日:

“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日:

“小人哉,樊须也!

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脱离生产劳动

  D.形式简单

  2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9.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特定的时期,教育存在“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这说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民族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性

  30.(  )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A.古代雅典教育

  B.古代斯巴达教育

  C.古代埃及教育

  D.古代印度教育

  31.现代教育的(  )是指:

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经验的束缚。

更多教师考试信息请关注云众教育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终身性

  32.西周时期与隋唐时期的教育内容、目的、性质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的(  )

  A.继承性

  B.生产性

  C.历史性

  D.长期性

  33.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的教育是古代(  )教育。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表明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  )

  A.等级性

  B.专制性

  C.刻板性

  D.象征性

  35.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  ),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B.有专职教师

  C.有专门场所

  D.有特定对象

  36.有一位法国人说过: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面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这段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的观点,这句话出自(  )之口。

  A.杜威

  B.卢梭

  C.涂尔干

  D.裴斯泰洛齐

  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B.历史性和阶级性都是教育的永恒属性

  C.相对于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更能反映教育起源的本质

  D.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

  38.以下不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非独立性

  B.自发性

  C.道统性

  D.今民性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阶级社会里,教育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所以阶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B.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C.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的教育家是夸关纽斯

  D.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40.春秋战国时期,(  )的兴起,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A.书院

  B.私学

  C.寺院

  D.玄学

 4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4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  )

  A.社会化过程

  B.学习过程

  C.个体化过程

  D.认知过程

  4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是(  )

  A.文化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

  D.制度教育学

  4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杜威

  45.《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体现了(  )的教育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46.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4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B.墨翟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C.老子主张教循自然原则

  D.荀子提出了“性善论”

  48.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是(  )

  A.神学

  B.骑士七技

  C.三科

  D.七艺

  49.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时,(  )提出了“庶一富一教”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50.(  )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A.亚里士多德

  B.苏霍姆林斯基

  C.保罗•朗格朗

  D.卢梭

  5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教育漫话》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52.近代社会,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学校教育,这反映了近代社会教育的(  )

  A.国家化

  B.法制化

  C.多样化

  D.世俗化

  5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54.古代西方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伊拉斯谟

  55.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是(  )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政治学》

  D.《学记》

  56.(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57.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减少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5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  )的关系。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59.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文化传统

  D.经济制度

  6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61.下列不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是(  )

  A.学风

  B.仪式

  C.学校人际关系

  D.班风

  6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

  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63.唐朝“六学二馆”的入学要求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  )的影响。

  A.受教育权

  B.领导权

  C.教育内容

  D.体制

  6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起加速作用

  65.“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  )对确立教育目的的影响。

  A.文化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66.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

  A.自学

  B.训练

  C.培训

  D.教育

  67.(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华生

  B.格塞尔

  C.洛克

  D.弗洛伊德

  68.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  )

  A.实践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

  D.训练

  69.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70.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由高到低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等。

其中,“圣人”是先知先觉者,无需教育;而“斗筲”之性不可移,教也无用。

这种观点属于(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主导论

  C.遗传决定论

  D.外因决定论

  71.“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  )

  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

  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

  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72.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

考试成功!

身体健康!

家庭幸福!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73.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材施教中的“材”是依据个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来确定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7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75.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且不能相互替代的理论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辐和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6.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  )趋势。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倒U型发展

  77.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教育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78.下列不属于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的主要表现的是(  )

  A.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

  B.个体特征的发展

  C.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D.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79.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80.“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观点。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实践主体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81.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是指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

下列不属于心理内化形式的是(  )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行为内化

  D.智力内化

  82.“同流而不合污”“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  )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人的主观能动性

  D.教育

  8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84.否定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能为力的理论是(  )

  A.教育万能论

  B.教育无用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教育个人本位论

  85.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叫作(  )

  A.个体身心发展

  B.个体身心变化

  C.个体身心素质

  D.个体发展变化

  86.下列人物中持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是(  )

  A.孟子

  B.华生

  C.洛克

  D.马克思

  87.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

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88.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

这说明(  )

  A.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B.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8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体现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B.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外铄论

  C.康德是“教育无用论”的代表人物

  D.“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9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三层次是个体的(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思考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9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属于哪种儿童发展观(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实践论

  D.辐合论

  92.(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也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93.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94.教育方针是(  )的政策性表达。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

  D.学校目标

  95.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政策D.教育功能

  96.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这是(  )的观点。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论

  97.以下不属于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具体内容的是(  )

  A.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D.教育功能

  98.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9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

  A.个人在脑力上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和谐发展

  C.个人知识和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100.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斯宾塞

  C.杜威

  D.孔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