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183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8.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x+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H3B.△H1<△H3C.△H1+△H3=△H2D.△H1+△H2>△H3

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a:

T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b:

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27、(15分)

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

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周期,第

族:

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

(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阴极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

)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表示为PbO2或mPbO2·nPbO2,列式计算x值和m:

n值

28.(15分)某小组以CoCl2·6H2O、过氧化氢、液氨、氯化铵固体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

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

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在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

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mol·L-1mol。

(已知:

Ksp(Ag2CrO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6:

3,钴的化合价为。

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将海水淡化和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进钾.溴.镁的提取工艺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

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

Br2+Na2CO3+H2O

NaBr + NaBrO3+6NaHCO3,吸收1molBr2时转移的电子为mol。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品2的化学式为,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g。

(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

(填化学式)

(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

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吴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判断理由是。

38.[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立方烷(

)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

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2)③的反应类型为,⑤的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

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

(4)在I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填化合物代号)。

(5)I与碱石灰共热可转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

(6)立方烷经消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

物理部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

B.

C.

D.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学科网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

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B.

C.

D.

17.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5mgB.Mg+mgC.Mg+5mgD.Mg+10mg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

A.

B.

C.

D.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

图中,学科网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

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

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电子和正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仅依据粒子的运动轨迹无法判断此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21.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

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

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A.Uab:

Ucd=n1:

n2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2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计算结果由

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和Rx2,则①(填“Rx1”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③(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3.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砝码时,学科网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

P1

P2

P3

P4

P5

P6

x0(cm)

2.04

4.06

6.06

8.05

10.03

12.01

x(cm)

2.64

5.26

7.81

10.30

12.93

15.41

n

10

20

30

40

50

60

k(N/m)

163

56.0

43.6

33.8

28.8

1/k(m/N)

0.0061

0.0179

0.0229

0.0296

0.0347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①,②;

(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③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④N/m.

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1)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1.5km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学科网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

,其中

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

图象如图所示,着陆过程中,运动员和所携装备的总质量

,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5.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的中心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学科,网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

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外力的功率。

选考题:

【选修3-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2)如图,两气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学科网两气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

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

,活塞b在气缸的正中央。

(ⅰ)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

(ⅱ)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

时,求氧气的压强。

【选修3-4】

(1)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国际单位)

(2)一厚度为h的大平板玻璃水平放置,其下表面贴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发光面。

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径为R的圆纸片,圆纸片与圆形发光面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学科网已知圆纸片恰好能完全挡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求平板玻璃的折射率。

【选修3-5】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学科网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E.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2)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质量m1=0.310kg,滑块B的质量m2=0.108kg,遮光片的宽度d=1.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学科网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

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写出运算过程。

课标2物理答案

Ⅰ卷

14.A15.B16.C17.C18.B19.AD20.AC21.BD

Ⅱ卷

(一)必考题

22.(6分)

①Rx1②大于③小于

23.(9分)

(1)①81.7②0.0122

(2)1/k-n图像如图所示:

(3)③1.75×1031.67×1031.83×103

n(在n~n之间均同样给分)

④3.47(在3.313.62

l0l0~l0之间均同样给分)

24.(13分)

(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gt①

s=1/2gt2②

根据题意有

s=3.9×104m-1.5×103m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t=87s④

v=8.7×102m/s⑤

(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max时,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vmax2⑥

由所给的v-t图像可读出

Vmax≈360m/s⑦

由⑥⑦式得

k=0.008kg/m⑧

25.(19分)

(1)在Δt时间内,导体棒扫过的面积为

ΔS=1/2ωΔt[(2r)2-r2]①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ε=BΔS/Δt②

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B端流向A端,因此,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C端流向D端。

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大小I满足

I=ε/R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I=3ωBr2/2R④

(2)在竖直方向有

mg-2N=0⑤

式中,由于质量分布均匀,内、外圆导轨对导体棒的正压力大小相等,其值为N,两导轨对运行的导体棒的滑动摩擦力均为

f=μN⑥

在Δt时间内,导体棒在内、外圆导轨上扫过的弧长分别为

l1=rωΔt⑦

l2=2rωΔt⑧

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

Wf=f(l1+l2)⑨

在Δt时间内,消耗在电阻R上的功为

WR=I2RΔt⑩

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知,外力在Δt时间内做的功为

W=Wf+WR⑾

外力的功率为

P=W/Δt⑿

由④至⑿式得

P=3/2μmgωr+9ω2B2r4/4R⒀

33.[物理——选修3—3](15分)

(1)BCE(5分)

(2)(10分)

(ⅰ)活塞b升至顶部的过程中,活塞a不动,活塞a、b下方的氯气经历等压过程,设气缸A的容积为V0,氮气初态体积为V1,温度为T1;末态体积为V2,温度为T2;题意,气缸B的容积为V0/4根据题意,

V1=3/4V0+1/2V0/4=7/8V0①

V2=3/4V0 +1/4V0 =V0                           ②

   V1  / T1  = V2  / T2                ③

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T1=320K                                      ④

(ⅱ)活塞b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a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时活塞a上方的氧气经历等温过程,没氧气初态体积为V21,压强为P21;末态体积为V22,压强为P22,由题给数据和题意及定律有

V21=1/4V0     P21 =P0     V22 =3/16V0⑤

P12V12 =P22  V22                               ⑥

由⑤⑥式得

P22=4/3P0                                           ⑦

{物理-----选修3-4}(15分)

(1)BCE(5分)

(2)(10分)

如图,考虑从圆形发光面边缘的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假设它斜射到玻璃上表面的A’点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有

nsin

=sinα                             ①

式中,n是玻璃的折射率,

是入射角,α是折射角

现假设A’恰好在纸片边缘。

由题意,在A’点刚好发生全折射,故

α=

                          ②

设AA’线段在玻璃上表面的投影长为L,由几何关系有

sin

=

                     ③

由题意,纸片的半径应为

R=L+r                               ④

联立以上各式得

n=

                            ⑤

 

35.[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