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737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docx

三级保健管理终稿

 

第二部分:

保健管理(500分)

 

一、公共卫生管理(200分)

(一)完成妇幼卫生指令性任务(10分)

(二)协助制定相关政策、规章制度(10分)

(三)妇女保健管理(35分)

1.孕产妇系统管理。

(8分)

2.高危孕产妇管理。

(12分)

3.危重孕产妇评审。

(7分)

4.孕产妇死亡评审。

(8分)

(四)儿童保健管理(35分)

1.儿童系统管理。

(11分)

2.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

(6分)

3.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6分)

4.高危儿管理及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6分)

5.新生儿死亡评审。

(6分)

(五)母婴保健技术管理(30分)

1.婚前保健管理。

(3分)

2.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管理。

(7分)

3.助产技术管理。

(5分)

4.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12分)

5.结扎及终止妊娠技术管理。

(3分)

(六)辖区妇幼保健业务管理(30分)

1.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推广。

(12分)

2.业务指导、考核与评价。

(10分)

3.辖区爱婴医院管理。

(8分)

(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分)

(八)妇幼卫生项目管理(20分)

(九)母婴证件管理(10分)

二、妇幼保健技术水平(200分)

(一)妇女保健(100分)

1.青春期保健。

(10分)

2.婚前和孕前保健。

(10分)

3.围产期保健。

(30分)

4.围绝经及老年期保健。

(10分)

5.妇科疾病普查普治。

(15分)

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5分)

7.妇女营养或妇女心理卫生。

(10分)

(二)儿童保健(100分)

1.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

(5分)

2.新生儿保健。

(5分)

3.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25分)

4.儿童眼保健。

(10分)

5.儿童耳鼻咽喉保健。

(10分)

6.口腔保健。

(10分)

7.儿童营养咨询与指导。

(10分)

8.高危儿童管理及残障儿童康复。

(10分)

9.儿童的心理保健。

(10分)

10.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5分)

三、妇幼卫生信息管理(100分)

(一)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建设(20分)

1.网络管理。

(10分)

2.制度管理。

(5分)

3.安全管理。

(5分)

(二)妇幼卫生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利用管理(30分)

1.年报信息管理。

(10分)

2.监测信息。

(10分)

3.项目信息管理。

(10分)

(三)妇幼卫生卫生信息质量控制(20分)

(四)辖区妇幼保健指标(30分)

 

评审指标

评审要点

分值

判定方法

得分

备注

一、公共卫生管理(200分)

(一)完成妇幼卫生指令性任务(10分)

 

(二)协助制定相关政策、规章制度(10分)

 

(三)妇女保健管理(35分)

1.孕产妇系统管理。

(8分)

 

2.高危孕产妇管理。

(12分)

 

3.危重孕产妇评审。

(7分)

 

4.孕产妇死亡评审。

(8分)

 

(四)儿童保健管理(35分)

1.儿童系统管理。

(11分)

 

2.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

(6分)

按照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3.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6分)

 

4.高危儿管理及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6分)

 

5.新生儿死亡评审。

(6分)

 

(五)母婴保健技术管理(30分)

1.婚前保健管理。

(3分)

 

2.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管理。

(7分)

 

3.助产技术管理。

(5分)

 

4.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12分)

 

5.结扎及终止妊娠技术管理。

(3分)

 

(六)辖区妇幼保健业务管理(30分)

1.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推广。

(12分)

 

2.业务指导、考核与评价。

(10分)

 

3.辖区爱婴医院管理。

(8分)

 

(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分)

 

(八)妇幼卫生项目管理(20分)

 

(九)母婴证件管理(10分)

 

二、妇幼保健技术水平(200分)

(一)妇女保健(100分)

1.青春期保健。

(10分)

 

2.婚前和孕前保健。

(10分)

 

3.围产期保健。

(30分)

 

4.围绝经及老年期保健。

(10分)

 

5.妇科疾病普查普治。

(15分)

 

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5分)

 

7.妇女营养或妇女心理卫生。

(10分)

 

(二)儿童保健(100分)

1.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

(5分)

 

2.新生儿保健。

(5分)

 

3.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25分)

 

4.儿童眼保健。

(10分)

 

5.儿童耳鼻咽喉保健。

(10分)

 

6.口腔保健。

(10分)

 

7.儿童营养咨询与指导。

(10分)

 

8.高危儿童管理及残障儿童康复。

(10分)

 

9.儿童的心理保健。

(10分)

 

10.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5分)

 

三、妇幼卫生信息管理(100分)

(一)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建设(20分)

1.网络管理。

(10分)

 

2.制度管理。

(5分)

 

3.安全管理。

(5分)

 

(二)妇幼卫生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利用管理(30分)

1.年报信息管理。

(10分)

 

2.监测信息。

(10分)

(含两纲、三网、机构监测)

 

3.项目信息管理。

(10分)

 

(三)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20分)

 

(四)辖区妇幼保健指标(30分)

 

1.有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性任务来源、具体安排。

2.有执行任务的活动记录,有任务完成的总结材料或相关部门的评价。

1.掌握辖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定期对影响辖区妇女儿童群体健康主要因素分析。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妇幼卫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有规范的原始记录或上报的公文。

3.有协助落实辖区工作规划的具体措施。

 

1.制定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方案。

2.有落实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制定有适合辖区的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2.建立辖区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制定保证产科急救绿色通道正常运转的措施,实行高危妊娠逐级转诊。

 

3.有完整高危妊娠管理资料。

1.开展危重孕产妇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评审。

2.针对评审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

3.有完整评审资料。

1.制定有适合辖区的孕产妇死亡评审方案,每年不少于2次评审。

2.针对评审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

3.有完整评审资料。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订辖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方案和技术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

 

2.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并按有关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指导每年≥2次,培训每年≥2次。

3.负责辖区儿童视力筛查、儿童听力筛查的组织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操作规范,并按有关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4.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1.制定辖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措施,

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专人分管,层层有人抓,举办示范性托幼机构,建立各类幼儿园业务辅导网,并其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

2.建立辖区托幼机构有效的卫生保健制度(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生活制度、体格锻炼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家长联系制度、卫生保健资料登记、统计制度),并督促其落实。

3.开展辖区托儿所、幼儿园人员卫生保健技术的指导及培训(包括专题培训)≥2次/年。

 

4.组织辖区各级保健机构对管辖的托幼机构儿童进行入托体检、健康检查及工作人员查体,每年1次。

1.制订辖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规划,制订辖区内儿童佝偻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手足口病等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案。

 

2.制订经过本辖区改编的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方法,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培训并推广应用。

 

3.具有辖区特色的疾病综合管理流程图(分为1周-2个月和2个月-5岁两个组)。

1.制订辖区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的方案及实施措施;制定辖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案及实施措施。

 

2.建立转运高危儿及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网络及运行机制,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转诊的高危儿、体弱儿进行登记管理,有登记、统计本(册),做好随访与干预。

做好基层转诊患儿的诊断与治疗。

3.定期对下一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高危儿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指导及检查评估;并按有关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1.制订辖区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组建评审专家队伍。

 

2.定期组织辖区新生儿死亡评审会,每年不少于2次。

 

3.针对辖区新生儿死因分析,吸取教训,制订相应的干

预措施,为减低新生儿死亡率对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意见。

 

1.制定有辖区的婚前保健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定期开展婚前保健培训,每年≥1次。

3.对辖区婚前保健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每年抽查≥30%的机构。

1.通过产前诊断分中心的评审并挂牌。

2.制定适合辖区的产前诊断(筛查)管理方案。

3.定期开展产前筛查技术培训,每年≥1次。

4.对辖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每年抽查≥30%的机构。

5.有完整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资料。

1.制定有辖区助产技术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定期对新进入产儿科的工作人员开展助产技术培训,每年≥1次。

3.对辖区助产技术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每年抽查≥30%的机构。

1.成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公室,专人负责辖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

2.有适合辖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方案。

3.院内分娩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0%(有医学指征例外)。

听力筛查率达到卫生行政部门下达指标。

4.新筛费用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并符合相关规定。

 

5.有专人负责阳性儿的随访,管理符合相关要求。

 

6.按有关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控制工作,血片采集合格率≥90%

1.制定有辖区结扎及终止妊娠技术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定期开展结扎及终止妊娠技术培训,每年≥1次。

3.对辖区开展结扎及终止妊娠技术的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每年抽查≥30%的机构。

 

1.有辖区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推广年度计划。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执业考核许可培训及妇幼卫生项目相关培训。

3.辖区产科生命支持技术培训每年≥1次。

4.辖区儿科生命支持技术培训每年≥1次。

5.培训、考核资料完善。

1.接受一、二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进修、学习。

2.定期或不定期下基层指导不少于50人次/年。

3.业务检查、考核有方案、检查记录、有考核评价总结。

 

1.有辖区爱婴医院管理方案。

2.参与辖区爱婴医院评审工作。

3.对辖区爱婴医院进行工作督导,年覆盖≥30%的机构。

1.健康教育专职人员≥1人,并具有大专及以上健康教育相关专业或医疗卫生专业学历。

2.健康教育设施设备齐全(多媒体、工作电脑、数码照相机,有条件的配备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等设备)。

3.有年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4.开展辖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2次/年。

5.指导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与妇幼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妇女儿童健康教育活动。

6.每年制作、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妇幼保健折页、培训教材、妇幼健康信息、宣传橱窗版面、录音带、录像片、照片、光碟等)≥4种,并向下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宣传资料≥2种/年。

7.开展妇幼卫生宣传周(日)活动,并结合妇幼保健重点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4次/年。

1.成立妇幼卫生项目管理办公室或有专人负责妇幼卫生项目管理工作。

2.负责对辖区医疗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