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2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3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docx

学年高中化学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3盐类的水解第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课时盐类水解的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2.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

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

2外因:

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

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3)外加酸碱:

加酸、加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以NH4Cl溶液为例(NHH2ONH3H2OH)填表:

条件平衡移动方向水解程度c(NH)pH升温正增大减小减小加水正增大减小增大加HCl逆减小增大减小加NaOH(s)正增大减小增大加NH4Cl(s)正减小增大减小通入NH3逆减小增大增大盐类的水解常数盐MA水解的方程式为MAH2OHAMOH,水解常数为Kh。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升高温度,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

()

(2)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氯化铁固体,其水解程度增大。

()(3)将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其水解程度增大。

()(4)向氯化铁溶液中加氯化铵固体,其水解程度减小。

()(5)等浓度的氯化铵和硫酸铵溶液,前者pH大。

()答案:

(1)

(2)(3)(4)(5)2在Al33H2OAl(OH)33H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热B通入HClC加入适量NaOH(s)D加入适量NaCl(s)解析:

选C。

加热能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故A项不符合题意;通入HCl能增大c(H),但抑制了水解,且pH也减小,故B项不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OH(s),由于发生反应:

HOH=H2O,引起c(H)减小,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pH也增大了,故C项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Cl(s),不会对溶液中其他离子造成影响,故D项不符合题意。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2外界因素

(1)温度:

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盐的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但盐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酸碱性越强;向水解的盐溶液中加水,水解程度增大,但盐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酸碱性减弱。

(3)酸碱性:

向盐溶液中加入H,能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4)可水解的盐:

同性抑制,异性促进。

巧记口诀:

越弱越水解,越稀越水解,越热越水解,加酸与加碱,抑制或促进。

加水稀释盐溶液时,并非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如稀释氯化铵溶液,c(H)减小,但Kw不变,故c(OH)增大。

(2017南昌高二检测)欲使CH3COONa稀溶液中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加水稀释C加少量的KOH固体D加少量固体Na2CO3解析根据水解平衡:

CH3COOH2OCH3COOHOH,升温,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减小;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减小;加少量的KOH固体,增大了c(OH),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增大;加少量固体Na2CO3,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增大,但c(CH3COO)增大的倍数远小于c(Na)增大的倍数,故减小。

答案C

(1)例题中若加入固体CH3COONa,如何变化?

说明原因。

(2)加水稀释,溶液中是增大还是减小?

说明原因。

答案:

(1)增大。

加入固体CH3COONa,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减小,增大。

(2)减小。

由水解常数知,温度不变时,Kh不变,加水稀释,c(CH3COOH)减小,减小,即减小。

浓度对盐溶液水解影响的理解稀释盐溶液,它的水解程度增大与溶液的酸碱性减小并不矛盾。

因为稀释溶液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平衡右移,水解产生的H或OH的物质的量增大,但是溶液体积的增大程度大于水解平衡移动的程度,所以稀释时水解程度虽然增大,但是溶液的酸碱性却减弱了。

增大盐溶液浓度时同理。

由此可见,盐类水解平衡为动态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同样适用于水解平衡。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2017福州高二质检)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OH2OHC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促进Na2CO3的水解,Kw增大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解析:

选B。

Kw与温度有关,A项错。

CO2通入水中,生成H2CO3,可以与OH反应而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B项正确。

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的结果是增大的,C项错。

加入NaOH固体,碱性肯定增强,pH增大,D项错。

2为了配制NH的浓度和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A适量的HClB适量的NaClC适量的氨水D适量的NaOH解析:

选C。

由于NH水解使NH4Cl溶液中NH的浓度和Cl的浓度比小于11,要使NH的浓度和Cl的浓度比为11,可通过抑制水解并且增大NH的浓度达到目的。

最好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氨水抑制NH水解。

A项虽可抑制水解,但增加了Cl;B项引入了Na,增加了Cl;D项促进了水解,且引入了Na。

3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明矾溶液加热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等知识,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是溶液的碱性增强,抓住这一本质寻找答案。

A选项,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热铝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无颜色变化;B选项,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加热,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颜色加深;C选项,加入氯化铵固体,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弱,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D选项,溶液的酸碱性不变,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

盐类水解的应用1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增强其去污能力。

2化肥的施用例如: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会使肥效损耗,这是两种盐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放出氨气的缘故。

3盐溶液的配制例如:

配制FeCl3、SnCl2溶液时应加入少量盐酸,目的是抑制Fe3、Sn2的水解。

4用盐作净水剂例如:

利用FeCl3、明矾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产生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起到净水的作用。

5泡沫灭火器原理Al2(SO4)3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产生CO2气体和Al(OH)3沉淀,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

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Al(OH)33CO2。

6利用水解反应来制纳米材料(氢氧化物可变为氧化物)。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好。

()

(2)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蒸馏水中即可。

()(3)铝盐可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产生的胶体具有吸附性。

()(4)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降低。

()(5)将NH4NO3晶体溶于水,发现水温下降,说明NH4NO3的水解一定是吸热反应。

()(6)长期存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口有固体附着时,可以用盐酸除去。

()(7)0.1molL1的Na2CO3溶液与1molL1的Na2CO3溶液相比,前者水解程度大,碱性强。

()(8)NH4F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

()答案:

(1)

(2)(3)(4)(5)(6)(7)(8)2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B实验室通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D实验室制氢气时加入CuSO4可加快反应速率答案:

D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饱和NH4Cl溶液可用于消除机器零件表面上的铁锈及溶解Mg(OH)2(s)。

答案:

NHH2ONH3H2OH;除铁锈:

6HFe2O3xH2O=2Fe3(x3)H2O;溶解Mg(OH)2(s):

2HMg(OH)2=Mg22H2O。

1盐类水解原理的基本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

NaCl、KHSO4、Na2CO3、NaHCO3,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NaHCO3NaClKHSO4。

(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如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CO)c(OH)c(HCO)c(H)。

(3)判断盐所对应酸的相对强弱如相同浓度的NaA和NaB两种盐溶液,其pH前者大于后者,则酸性:

HBHA。

(4)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如Al3、Fe3与CO、HCO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5)判断某些活泼金属能否与强酸弱碱盐反应如Mg放入NH4Cl、CuCl2、FeCl3溶液中有氢气产生。

(6)除杂采用加热的方法来促进溶液中某些盐的水解,使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除去溶液中某些金属离子。

如不纯的KNO3溶液中常含有杂质Fe3,可用加热的方法来除去KNO3溶液中所含的Fe3。

向MgCl2、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O以除去Fe3。

2盐溶液蒸干灼烧后所得产物的判断

(1)强酸强碱盐溶液和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的盐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CuSO4溶液蒸干得CuSO4固体,NaCl溶液蒸干得NaCl固体。

(2)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对应的弱碱,如AlCl3、FeCl3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Al(OH)3、Fe(OH)3,若灼烧则会生成Al2O3、Fe2O3。

(3)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Na2CO3溶液等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质。

(4)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因为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受热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3)2CaCO3(CaO);NaHCO3Na2CO3;KMnO4K2MnO4MnO2;NH4ClNH3HCl。

(5)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例如:

Na2SO3溶液蒸干得到Na2SO4;FeSO4溶液蒸干得到Fe2(SO4)3。

下列事实:

NaHSO4溶液呈酸性;长期使用化肥(NH4)2SO4会使土壤酸性增大,发生板结;配制CuCl2溶液,用稀盐酸溶解CuCl2固体;NaHS溶液中c(H2S)c(S2);氯化铵溶液可去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斑;加热FeCl36H2O晶体,往往得不到FeCl3固体。

其中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叙述有()A6项B5项C3项D4项解析中NaHSO4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显酸性是因为电离出的H所致;中是NH水解显酸性所致;中盐酸会抑制Cu2水解;中是因HS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所致;中NH水解产生H与锈斑中的Fe2O3反应;加热时部分FeCl3会发生水解。

故除外都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答案B如何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2?

答案: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向溶液中加入MgO或Mg(OH)2或MgCO3,与Fe3水解产生的H反应,使Fe3转化成Fe(OH)3而除去。

盐溶液蒸干产物的判断1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AAlCl3B碳酸氢钠C硫酸镁D高锰酸钾解析:

选C。

A项,AlCl3极易水解,其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的物质为Al2O3;B项,NaHCO3加热分解为Na2CO3、CO2和H2O;D项,KMnO4在灼烧时发生分解。

2将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灼烧,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是()胆矾氯化铁硫酸铝氯化铜ABCD全部解析:

选A。

胆矾CuSO45H2O溶于水得CuSO4溶液,因硫酸难挥发,故蒸发结晶再灼烧得到CuSO4;FeCl3、CuCl2发生水解:

FeCl33H2OFe(OH)33HCl,CuCl22H2OCu(OH)22HCl,加热时HCl不断挥发,平衡右移,不断生成Fe(OH)3、Cu(OH)2沉淀,灼烧得到Fe2O3、CuO;Al2(SO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