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3671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x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甲苯MethylbenzeneC7H8CAS号:

108-88-3危险特性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94.9沸点(℃):

110.6相对密度(水=1):

3.14饱和蒸气压(kPa):

4.89(30℃)接触后表现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丁酮butanoneC4H8OCAS号:

78-93-3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85.9沸点(℃):

79.6相对密度(水=1):

0.81饱和蒸气

压(kPa):

9.49(20℃)接触后表现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本品常与己酮同-[2]混合应用,能加强己酮-[2]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身体防护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甲醇methylalcoholCH4OCAS号:

67-56-1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97.8沸点(℃):

64.8相对密度(水=1):

0.79饱和蒸气压(kPa):

13.33(21.2℃)接触后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

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乙醇ethylalcoholC2H6OCAS号:

64-17-5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114.1沸点(℃):

78.3相对密度(水=1):

0.79饱和蒸气压(kPa):

5.33(19℃)接触后表现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

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

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危险

危险化学

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硫酸危险性标志

腐蚀!

ulfuricacid

H2SO4CAS号:

7664-93-9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10.5沸点(℃):

330.0相对密度(水=1):

1.83饱和蒸气压(kPa):

0.13(145.8℃)接触后表现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

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丙酮acetoneC3H6OCAS号:

67-64-1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94.9

沸点(℃):

56.5相对密度(水=1):

0.80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接触后表现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

重者发生呕吐、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高氯酸perchloricacidHClO4CAS号:

7601-90-3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

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

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性标志

腐蚀!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122沸点(℃):

130(爆炸)相对密度(水=1):

1.76饱和蒸气压(kPa):

2.00(14℃)接触后表现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MAC(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丽水市中心医院急救电

话:

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三氯甲烷trichloromethaneCHCl3CAS号:

67-66-3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危险性标志

有毒!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63.5沸点(℃):

61.3相对密度(水=1):

1.50饱和蒸气压(kPa):

13.33(10.4℃)

接触后表现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

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

初期有头痛、呕吐、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

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

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腹泻。

以后出现麻醉症状。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MAC(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高毒!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40.6沸点(℃):

181.9相对密度(水=1):

1.07饱和蒸气压(kPa):

0.13(40.1℃)

接触后表现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

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小量泄漏:

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MAC(mg/m3)5[皮]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乙醚ethyletherC4H10OCAS号:

60-29-7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116.2沸点(℃):

34.6相对密度(水=1):

0.71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

2.56接触后表现本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

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

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

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

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身体防护措施惰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饱和蒸汽压MAC(mg/m3):

50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丽水市中心医院

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

对铅和大多数其他金属有腐蚀性。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暖,就医。

食入:

立即漱口,给予催吐剂(如稀碳酸氢钠溶液)催吐,急送医院诊治。

危险性标志

腐蚀!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到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进出。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撒上小苏打或纯碱,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浓度MAC(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腐蚀!

Phophoricacid;orthophophoricacidH3PO4CAS号:

7664-38-2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具有腐蚀性。

危险理化数据熔点(℃):

42.4(纯品)沸点(℃):

260相对密度(水=1):

1.87(纯品)饱和蒸气压(kPa):

0.67(25℃纯品)接触后表现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液体可引起恶性、呕吐、腹痛、血便或休克。

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

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

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MAC(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gg336某280();c="-142-jpg_6_0_______-312-0-1623-312.jpg"alt="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甲苯某yleneC8H10CAS号:

106-42-3(1,4)CAS号:

95-47-6(1,2)CAS号:

108-38-3(1,3)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引着回燃。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13.3~47.9沸点(℃):

138.4~144.4相对密度(水=1):

0.86~0.88饱和蒸气压(kPa):

1.16~1.33(25~32℃)接触后表现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发作。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