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801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37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地图的分类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二、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同一条纬线上方向是东和西,同一条经线上的方向是南和北。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

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

数字式1/1000或1:

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0123

③、比例尺的选择: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

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

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10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依据:

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日食、远航归来的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和纬度

⑴、纬线:

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在北极的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在南极的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顺时针、逆时针),站在北极其前后左右都是_南______,站在南极其前后左右都是__北____。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

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

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

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⑴、A点的经纬度:

30°W,40°N         

B点的经纬度:

10°W,10°N

⑵、从东西半球看:

A点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

A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

A点在中纬度地区

B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

A点在北温带B点在热带。

(A地区有四季变化,B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

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23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

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

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

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

南极洲、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属埃及)。

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属巴拿马)。

亚、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3、四大洋:

⑴、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体最深、正在缩小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水体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轮廓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正在扩张。

⑶、全部在东半球、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印度洋。

七、世界的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山地

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

如:

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大);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长)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

如:

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南极高原(世界面积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图所示)。

 

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

等高线凸向低处的是山脊;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是鞍部;

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八、海洋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

如:

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大陆漂移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

3、板块构造学说:

a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35图)。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

b板块在不断的运动。

c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火山与地震: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⑴、环太平洋沿岸的山脉带;⑵、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世界最高的活火山是:

阿根廷境内的尤耶亚科火山,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印度尼西亚。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慢,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快。

2、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

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人口分布的四个稠密区和四个稀疏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等。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人口更为稠密。

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问题:

A、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⑴、大气污染,环境恶化;⑵、水资源污染,淡水等缺;⑶、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⑷、建筑用地过大,导致耕地减少等。

B、人口过少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交通拥挤、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

5、正确的人口观: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将世界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等。

(肤色是划分人种重要的标志)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黄种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

第三节、世界语言和宗教

1、语言(2000多种):

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母语: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官方语言:

印度、菲律宾)

⑵、联合国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法语主要流行于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

俄语是俄罗斯人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共同语言。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2、宗教:

⑴、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起源于亚洲的巴勒斯坦地区,是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

《圣经》为经典,典型建筑为教堂。

);伊斯兰教(诞生在亚洲的沙特阿拉伯,《古兰经》为经典,典型建筑为清真寺。

);佛教创建于亚洲的古印度,典型建筑为寺庙。

⑵、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1、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

乡村按规模大小又分为村庄和集镇。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后有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居住在乡村。

2、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a生产活动:

城市以非农业产业为主,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

b人口分布:

城市密集,乡村人口少稀疏。

c建筑特点:

城市多高层住宅,乡村房屋不高,经济实用。

d交通特点:

城市道路密集,相对便利。

乡村道路简单,相对落后。

3、聚落的分布与那些因素有关:

水源、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经济发展水平。

4、聚落分布特点:

目前,沿河;沿湖;铁路、公路沿线及交通发达的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

5、什么是文化遗产:

古代的城堡,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

6、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

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

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前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并有助于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7、我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

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北京四合院。

8、我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皇宫、园林、陵墓:

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苏州园林。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短时、多变。

如:

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长年的、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

炎热干燥,冬冷夏热等。

3、天气和气候的共同点:

都是指的大气状况。

不同点:

天气是短时的,不稳定;气候是多年的,稳定。

4、天气状况包括:

气温、阴天或睛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5、卫星云图上的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浓表示雨越大。

6、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1、气温:

⑴气温的测定:

一天测四次,把2点、8点、14点、20点的气温数据相加除以四即为日平均气温。

依次可求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⑵、气温的变化:

a日变化:

一天中正午过后(14点)气温最高,日出前后(2点)气温最低。

b、年变化:

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七月,最低值出现在一月。

海洋要晚一个月。

南半球则相反。

气温年较差: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c、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A、纬度:

纬度不同的地方气温的高低不同,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即高纬处气温低,低纬处气温高。

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陆,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大陆。

B、海陆: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夏季(白天)陆高海低,冬季(夜晚)陆低海高。

C、地势:

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度不同气温也不相同。

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降水:

测量降水的工具叫雨量器;单位是毫米。

a、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b、降水的三种形式: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c、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世界雨极: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的卡威金尼山。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形状影响气候:

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地球形状影响气温:

高纬处气温低,低纬处气温高;影响降水: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3、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运动方向

转动中心

方向

转动同期

产生的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变化

注:

认真看世界地理(上册)P49图。

 

4、地球公转的规则:

(1)方向:

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

(3)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5、二分二至日期及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短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春分、秋分

3月21日、9月23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北回归线上太阳一年能够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一年能够直射两次。

6、四季的划分:

3、4、5三个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7、8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夏季;9、10、11三个月为北半球的秋季;12、1、2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冬季。

南半球则相反。

7、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时间:

春分日后至秋分日前(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出现极夜的时间:

秋分日后至次年的春分日前(南半球相反)。

8、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⑴、热带:

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

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

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

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9、海陆分布: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不同:

夏季(或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或夜晚)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近海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远离海洋的地区降水少。

10、地形、地势的分布:

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和降水不相同。

气温:

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

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如:

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海拔高低不同气温有差异:

气温:

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

降水: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1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

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可使当地的气候变化趋于缓和。

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在工业集中、人口稠密的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风速要比郊区小。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最典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

季雨林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典型。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

非洲大陆的热带草原气候最为广大。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及大陆的西岸地区;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以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相同点:

降水集中在夏季,全年高温;不同点:

季风气候降水多,草原气候降水少。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相同点:

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集中;不同点:

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

3、温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的岛屿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如:

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森林草原、荒漠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耐寒的针叶林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温和,降水较少。

俄罗斯和加拿大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相同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不同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

①、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

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洲。

终年严寒,无植物生长。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全世界现在共有60多亿人口,分别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a、从面积来看国家有大有小:

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1700万平方千米)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0.44平方千米)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俄罗斯(地跨两洲传统上的欧洲国家)、加拿大(北美洲)、中国(亚洲)、美国(地跨两洲的北美洲国家)、巴西(南美洲)、澳大利亚(大洋洲)。

b、从人口来看有的稀少,有的众多;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

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是:

中国、印度(亚洲)、美国、印度尼西亚(跨两洲的亚洲国家)、巴西(南美洲)巴基斯坦(亚洲)、俄罗斯、孟加拉国(亚洲)、日本(亚洲)、尼日利亚(非洲)。

c从政治体制来看,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是资本主义国家。

d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有的是发达国家,有的是发展中国家。

3、国家的分布: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主;而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主要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技术先进,市场繁荣,环境幽雅,人均收入高,人们教育条件好,医疗卫生状况好,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而在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却可以看到落后的工农业生产、杂乱拥挤的集市,环境条件不好,人均收入少,教育状况差,医疗卫生条件恶劣,人民生活较为贫困。

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5、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产品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而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并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得高额利润。

6、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巴西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7、领土是指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领空。

第二节国际合作

1、当今世界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3、针对当今世界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联合国多次主持召开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倡导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

资源、技术、人才、信息已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

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是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已有188个成员国,其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每年的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目前联合国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打击毒品犯罪,减轻自然灾害,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的六大机构包括:

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

2、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重要的全球性经济组织。

其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在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

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其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

4、红十字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国际性组织之一,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宗旨。

5、区域性国际组织:

欧洲联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美洲国家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华盛顿,

东南亚国家联盟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北大西洋公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石油输出国组织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上海合作组织总部设在中国的上海,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新加坡。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比较亚洲和欧洲:

地理事物

亚洲

欧洲

半球位置

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

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全部在北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

全部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

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除南极洲外海拨最高的大洲)。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

4、有世界最大的弧形群岛

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七大洲中海拨最低的大洲);

2、地面起伏较小;

3、地势:

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2、大陆性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1、温带气候显著(没有热带气候);2、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

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

如长江(世界第三、亚洲最长),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

内流区面积大,如、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注入咸海,为世界著名的内流河。

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如:

多瑙河(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