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715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docx

植物生理学论文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姓名:

杨欢(第六组)学号:

20117009班级: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硕连读)11-1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设浓度0(CK)、10、20、40㎎/L的烯效唑浸种四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小麦的形态指标(根长、根数、株高、叶片数及根冠比)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脯氨酸)的影响,进行测定与比较。

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能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增加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植物抗逆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控制浓度。

关键词烯效唑小麦幼苗影响生长发育

前言烯效唑[(E)-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又名高效唑,英文名uniconazole,结构为

烯效唑外观为淡黄色至百色固体或均匀疏散粉末,溶液呈淡黄色透明状,属广谱、低毒、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杀菌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活性高,残留量小,对人畜低毒,因此对后茬作物影响小,可通过种子、根、叶、芽吸收,并在器官间相互转运,但叶吸收向外转运少,向顶性明显,主要通过茎叶组织和根部吸收,进入植株后,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木质部向顶部输送,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使细胞伸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株的形态。

烯效唑在作物上具有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分蘖、增加叶绿素、促进侧芽生长和花芽形成、增进抗逆性、提高作物抗倒性和增产的效果。

对各类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均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用于稻田,抗倒伏,控长促孽,促根生叶,壮苗抗逆增重,达到优产高质。

用于盆栽植物如菊花、一品红、杜鹃等可使植株紧凑,不仅形态合适而且花朵大小不变。

用于果树,可控制果树枝条徒长,也可用于麦、大豆、油菜、花生等作物。

本次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的影响,通过实际观察得到结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教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研精神。

(一)材料与方法

材料:

烯效唑小麦种

方法:

采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设置三次重复处理,温室内培养后测定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

1.种子处理及幼苗栽种

1.1选种

挑选外形均匀、颗粒饱满、未发芽未霉变的种子

1.2表面消毒

采用0.1%的HgCl2溶液浸泡种子10分钟

1.3浸种

0、10、20、40㎎/L的烯效唑溶液浸种24h

1.4催芽

将种子置于温室内,25℃条件下培养3~5天

1.5幼苗栽植

将纱网以皮筋绷紧固定于杯口,将已发芽生根的幼苗栽种于杯面的纱网网格中,每组2杯,每杯数量为≥30

1.6幼苗培养

将种好幼苗的杯中蓄满水,置于生长室,25℃条件下培养2周以上备用

2.发芽种子根系活力测定(TTC法)

2.1材料处理

取长度为1.5㎝的幼苗根尖40个置于小玻璃瓶中,37℃保温1h

2.2标曲制作(共用)

标准曲线数据

浓度C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吸光度A

0

0.078

0.166

0.214

0.289

0.386

0.448

2.3样品测定

2ml磷酸缓冲液+40个根尖+2mlTTC,37℃下保温1h。

取出根尖,吸干水分,置于研钵中,加入5ml乙酸乙酯研磨成匀浆,然后转入试管(尽量不要转移入残渣)。

定容10ml,静置5min,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

2.4结果

根系活力(μgTP·g﹣1FW·h﹣1)=(C·V/根数·t)×100

3形态指标的测定(10株)

3.1跟长(胚至最长根尖处)

量取最长三条根的跟长

3.2根数

数出从胚部长出的根数

3.3苗高

量出胚至叶尖最长处的长度

3.4叶片数

3.5跟干重、冠干重、根冠比R/T

将根与叶片分别剪下,置于烘箱中,105℃杀青5~10min,再80℃烘干至衡重后称量,计算

3.6结果

标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叶片数

3

3

3

3

2

3

3

3

2

2

2.7

根数

12

7

10

9

7

8

9

9

6

8

8.5

苗高/㎝

8.90

9.60

8.00

8.80

9.90

9.10

8.75

8.00

7.78

9.90

8.873

跟长/㎝

18.30

19.80

16.60

16.40

20.24

16.10

18.60

15.00

12.48

15.70

15.514

16.10

18.00

16.30

16.20

19.30

15.00

18.12

14.00

10.50

15.65

15.10

17.01

14.00

15.80

14.21

13.72

14.30

13.48

8.81

10.60

4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1材料

选取培养的幼苗叶片,切出10个长度为2㎝的小段,计算出总面积S

4.2叶绿素的提取

将切成小段的叶片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CaCO3和石英砂以及5ml80%的乙醇,研磨,过滤于25ml的容量瓶中,准确定容

4.3叶绿素的测定

在分光光度计663nm和645nm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4.4结果与分析

叶绿素a(μg/㎝2)=(12.7OD663-2.69OD645)×(V/S)

叶绿素b(μg/㎝2)=(22.9OD645-4.68OD663)×(V/S)

叶绿素总量(μg/㎝2)=(20.2OD645+8.02OD663)×(V/S)

注:

V为定容体积,S为叶片总面积

5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5.1材料

0.50g叶片

5.2丙二醛的提取

将叶片剪成小块置于研钵中,加2ml10%TCA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加入8ml10%TCA继续研磨均匀。

匀浆在3000×g下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5.3显色测定

10ml刻度试管2支,一支加入上清液3ml(样品),另一只加入TCA3ml(空白),各加0.5%的TBA溶液3ml,摇匀,在沸水中煮沸10min。

立即在冷水中冷却。

如有沉淀,应离心。

以空白作参比,在分光光度计450nm、532nm、600nm下测定样品反应液的吸光度

6脯氨酸含量的测定(酸性茚三酮法)

6.1材料

1.00g叶片

6.2脯氨酸的浸提

取小麦叶片剪碎混合,称取1.00g,加少量80%乙醇和石英砂,在研钵中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转入大试管,用乙醇洗涤研钵,洗涤液转入大试管,乙醇总量10ml左右,摇匀,加塞,80℃热水浴20min

6.3脱色与去杂

向大试管加一勺活性炭与一勺人造沸石,剧烈震荡5~6min,过滤,滤液入25ml容量瓶。

用乙醇洗涤试管、残渣,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加水定容至刻度

6.4显色反应

吸取2ml滤液于干燥的15ml刻度试管,加2ml冰醋酸、2ml酸性茚三酮,以80%乙醇代替滤液,作空白,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反应15min,取出,在冷水中冷却。

为避免误差,应在加热后添加乙醇至原刻度处。

以空白为参比液,在分光光度计上515nm波长下测定样品反应液的光密度,根据光密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也的脯氨酸浓度

6.5标曲制作(共用)

以标准脯氨酸溶液(20μg·ml﹣1)配置成含脯氨酸0、2、4、8、12、16、20μg·ml﹣1的溶液,按下表取乙醇、冰醋酸和酸性茚三酮溶液,显色、比色。

以脯氨酸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溶液制备

管号

0

1

2

3

4

5

脯氨酸浓度(μg·ml﹣1)

0

4

8

12

16

20

标准脯氨酸ml

0

0.4

0.8

1.2

1.6

2.0

乙醇ml

2

1.6

1.2

0.8

0.4

0

酸性茚三酮ml

2

2

2

2

2

2

冰醋酸ml

2

2

2

2

2

2

脯氨酸浓度C

0

4

8

12

16

20

吸光度A

0.000

0.319

0.523

0.739

0.925

1.150

标准曲线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1原始数据

 

S3307浓度

mg/L

指标

 

小组

根系活力

根冠比R/T

叶绿素含量

ug/㎝2

叶绿素

丙二醛

脯氨酸

 

跟长

根数

株高

叶数

a含量

b含量

0

298.000

15.67

6.9

17.90

2.5

0.5023

36.685

27.130

9.564

5.356×10﹣3

6.757

275.075

15.63

8.5

17.48

3.0

0.5777

28.591

21.356

7.242

5.769×10﹣3

10.135

158.8

16.90

8.1

17.84

3.0

0.9700

42.71

31.56

11.15

6.39×10﹣3

15.625

平均

243.958

16.06

7.8

17.74

2.83

0.54

35.995

26.682

9.318

5.838×10﹣3

10.839

10

107.368

18.57

6.8

8.96

2.7

0.8930

30.80

22.28

8.53

5.053×10﹣3

5.075

398.05

15.51

8.5

8.873

2.7

0.8175

32.240

24.401

8.554

6.138×10﹣3

17.736

153.44

21.30

7.1

10.63

2.8

0.8344

23.245

8.17

平均

219.619

18.46

7.4

9.488

2.73

0.8483

31.52

23.309

8.418

5.596×10﹣3

11.406

20

264.767

18.98

7.0

9.97

2.3

0.8370

38.80

27.51

11.60

4.732×10﹣3

16.89

292.5

21.4

7.2

8.83

2.6

0.7250

35.43

24.54

10.90

5.9×10﹣3

5.075

十一

316.000

19.59

8

9.24

2.9

0.834

5.446×10﹣3

5.068

平均

291.089

19.99

7.4

9.346

2.6

0.7986

37.115

26.025

11.25

5.359×10﹣3

9.011

40

335.000

18.38

7.6

9.19

2.7

0.7791

38.936

29.364

9.582

7.04×10﹣3

24.071

344.288

19.54

7.4

8.23

2.8

0.7357

38.904

28.344

10.56

5.244×10﹣3

21.538

十二

273.05

20.13

5.9

8.88

2.5

0.7947

28.362

10.38

6.238×10﹣3

平均

317.442

19.35

7.0

8.766

2.66

0.7698

38.92

28.69

10.18

6.174×10﹣3

22.804

S3307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原始数据

 

2数据分析

2.1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表2-1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形态指标的影响

烯效唑浸种

浓度(mg/L)

0

10

20

40

根长(cm)

16.06

18.46

19.99

19.35

根数(条)

7.8

7.4

7.4

7.0

株高(cm)

17.74

9.488

9.346

8.766

叶片数(片)

2.83

2.73

2.6

2.66

根冠比(R/T)

0.54

0.8483

0.7986

0.7698

由表2-1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烯效唑浸种对小麦的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比空白来说,烯效唑浸种的小麦的根长有所增加,并在20㎎/L时有最长根长21.4,但这种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越来越慢;

(2)烯效唑对小麦生根具有抑制作用,烯效唑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烯效唑浓度为40㎎/L时根数最少,比空白减少了10.26%;

(3)烯效唑会降低小麦株高,说明烯效唑对小麦地上部分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烯效唑浓度为40㎎/L时,株高比空白时减少了50.58%;

(4)烯效唑抑制小麦生叶,但抑制作用不强;

(5)烯效唑促进小麦幼苗的根冠比(R/T,根干重与叶干重的比值),在烯效唑浓度为10㎎/L时,根冠比最大,说明此时烯效唑对根的促进作用和对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比例最高。

2.2烯效唑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表2-2烯效唑处理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烯效唑浸种

浓度(mg/L)

0

10

20

40

根系活力

(ug/根·h)

243.958

219.619

291.089

317.442

叶绿素含量

(ug/㎝2)

35.995

31.52

37.115

38.92

丙二醛含量

(µmol/g.FW)

5.838×10﹣3

5.596×10﹣3

5.359×10﹣3

6.17×10﹣3

脯氨酸含量

(µg/g.DW)

31.71

71.34

46.48

56.79

由表2-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烯效唑在低浓度时对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具有促进作用,在烯效唑浓度为4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

(2)低浓度的烯效唑降低叶绿素含量,当浓度超过20mg/L时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并在40mg/L时达到最大值;

(3)丙二醛含量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当烯效唑浓度超过20mg/L后丙二醛含量增加,40mg/L时丙二醛的含量最高,丙二醛与植物的抗逆性呈负相关的关系,丙二醛含量越高,说明植物的抗逆性越差,植物越易受伤害,因此高浓度的烯效唑会降低小麦幼苗的抗逆性,而低浓度的烯效唑则有助于增强小麦幼苗抗逆性;

(4)烯效唑有利于增加小麦幼苗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当烯效唑浓度为10mg/L时小麦幼苗中脯氨酸含量最高。

脯氨酸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之一。

当植物遇到干旱、盐碱、高温、低温、大气污染等逆境时,体内游离的脯氨酸的含量增高,抗性强的植物尤为显著,因此常以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作为抗逆性的指标。

因此低浓度的烯效唑最有利于增强小麦幼苗的抗逆性。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由数据分析可知,烯效唑有利于小麦幼苗根的生长且低浓度的促进作用最好,但不利于小麦幼苗的生根,烯效唑浸种的小麦幼苗根数量减少且这种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地上部分来讲,烯效唑对地上部分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烯效唑增强了小麦幼苗的根冠比(R/T)。

超过一定浓度的烯效唑有利于增强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与叶绿素的含量,而低浓度的烯效唑会降低小麦幼苗丙二醛的含量,增加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有利于增强小麦幼苗的抗逆性,保护幼苗度过逆境。

因此我们得出这个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烯效唑对小麦幼苗具有壮苗的作用,施用一定烯效唑有利于促进小麦更好地生长,但起这种壮苗作用的最佳浓度还需更进一步地详细研究反复试验才能得知。

2讨论

由于随机误差、操作误差及人为因素等,部分数据与同组数据差异较大,整体数据变异系数较大,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张志恒主编果园农药安全使用百问百答[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02-102

刘乾开,朱国念主编新编农药使用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67-568

张治安,陈展宇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73

任继周主编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及其耦合[M]科学出版社,2007.1,300-304

王仁怀,沈志民,徐绍英烯效唑(S3307)对大麦产量及延缓衰老的影响[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824卷2期

王穿才主编农药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70-171

曾莹莹,杨洪萍,郑芳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S3307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20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