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140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docx

抗拔锚杆专项施工方案

表B.00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吉林市四川街西住宅改造项目地块一、地块二

抗拔(浮)锚杆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号

00-00-B001-1

致:

吉林省金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吉林市四川街西住宅改造项目地块一、地块二抗拔(浮)锚杆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月日

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

吉林市四川街西住宅改造项目地块一、地块二

抗拔(浮)锚杆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吉林市四川街西住宅改造项目

地块一、地块二抗拔(浮)锚杆工程

施工单位(章):

吉林新天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2016.9.21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理环境概况

拟施工场地位于吉林市通潭大路以南、四川街以西,由吉林铁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项目地下二层,基底埋深约12.0m。

本工程考虑使用锚杆解决地下室整体抗浮,锚杆布置暂定为2.4X2.4m网格状排布,锚杆进入圆砾层6m;布置位置仅限于主体的筏板基础以外;一束锚杆使用2Φ25(HRB400)钢筋;抗拔力暂定为200KN,锚杆钢筋锚入底板不小于900mm。

按业主单位提供设计说明要求:

施工中先进行两组锚杆抗拔试验,然后最终确定布置间距;底板下锚杆应做防腐处理。

二、工程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概况

(一)工程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背景:

吉林市城区位于松花江中上游的低山丘陵区,属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松花江呈反“S”型蜿蜒流经市区。

在大地构造环境上,吉林地区属吉林优地槽褶皱带的吉林复向斜中部。

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地壳活动,形成了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一系列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以北西向及北东向、北北东向及东西向断层为主。

在晚古生代及中生代晚期,岩浆活动形成范围较大的海西期及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

出露的二叠系地层主要为杨家沟组含砾砂岩、板岩以及一拉溪组凝灰质砾岩、安山岩、凝灰质砂、板岩等。

松花江河谷及山间谷地发育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洪积作用形成的粘性土、砂土、角砾、园砾、卵石等。

在地壳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松花江河谷形成了Ⅰ、Ⅱ、Ⅲ级河谷阶地,发育不完整,分布不对称。

各级阶地堆积物基本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上部为粘性土及砂土地层,下部为圆砾卵石土地层。

2.区域气候条件:

吉林市城区内主要河流为第二松花江,其发源于长白山脉。

一般情况下城区内松花江水位年变幅为1~3m,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4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为平水期,7月至8月为丰水期。

据有关统计资料,松花江吉林市区段坡降约为0.35‰,平均流量为406m3/s,最大流量为2800m3/s,最小流量为116m3/s。

三道码头观测站多年平均水位为186.55m,最低水位为185.95m,最高水位为188.88m。

松花江市区段中上游及下游分别有温德河、虻牛河两条主要支流。

松花江河谷两岸的丘陵区河谷多发育有季节性小溪,雨季有一定流水。

吉林市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少雨干燥,多西南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多西北风。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3m/s左右,4月份风速最大,平均约为4.4m/s。

多年平均气温4.6°C,历史上的最低气温为-40.2°C,最高气温为36.6°C。

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660mm,年最大降雨量为952.2mm,年最小降雨量为338.7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的约63%。

年相对湿度为60-80%左右。

季节性冻土最大冻深为1.70m,年稳定冻结期为11月上旬—翌年4月上旬。

无霜期约130天,年日照时数约2400~2600小时。

3.场地地形地貌条件:

根据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由上到下划分为如下7层:

(1)杂填土(Q4ml):

杂色,主要由残土、碎石、建筑垃圾组成。

该层成分复杂,强度极不均匀,厚度为0.40~2.80m。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2)粉质粘土(粉土)(Q4al):

黄褐色~灰褐色,湿~很湿,呈软塑~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

中等~高压缩性,局部呈低压塑性。

无摇震反应,切面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高。

该层夹粉细砂薄层,部分地段呈互层产出。

静力触探(Ps)值为0.8~4.2MPa。

标贯测试(N)为3~7击/30cm。

厚度为1.10~5.80m。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3)中砂(粗砂)(Q4al):

杂色,湿~饱和,呈松散~稍密状态,局部呈密实状态。

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

局部夹粘性土及细砂薄层,部分地段与之呈互层产出。

静力触探(Ps)值为1.0~9.0MPa。

标贯测试(N)为4~8击/30cm,层顶标高为183.89~187.90m,厚度为0.20~3.30m。

在场地14、16、19-24、27-31号孔附近未见该层。

(4)圆砾(卵石)(Q4al):

杂色,饱和,呈中密~密实状态,局部呈稍密状态。

砾石成分多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玄武岩、砂岩等,多呈圆形及亚圆形。

颗粒级配较好,砾石粒径多为2~20mm,少量40~80mm。

中粗砂充填砾间孔隙含量约占30~40%。

圆锥动力触探N63.5最小>10击/10cm。

厚度为7.80~23.90m。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5)泥质砂砾岩(N):

灰绿色,粗砾结构,层状构造,砾径多为2~40mm。

砾石多呈圆形及亚圆形。

砾石原岩成分多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等,含量约占50~60%。

孔隙式泥质胶结,泥质含量约占10~15%。

中粗砂含量约占15~25%。

地质年代为第三纪。

半固结状态。

标贯测试(N)为19~148击/30cm,层顶标高为173.09~176.60m,厚度为5.40~9.10m。

该层仅在场地3、4、10、25号孔附近产出。

(6)花岗岩(γ5):

黄褐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黑云母、角闪石次之。

岩芯呈碎块状。

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根据物理、力学性质检测报告判断勘察深度内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

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干钻进困难。

标准贯入测试N为42~196击/30cm。

层顶标高为161.33~169.53m。

该层属强风化。

本次勘察揭露的最大厚度为19.50m。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内3、4、9、10、13、18、25、26号孔附近。

(7)凝灰岩(P):

灰黑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碎屑成分为岩屑、玻屑、晶屑等,被更为细小的火山灰所胶结。

岩芯呈碎块状。

根据物理、力学性质检测报告判断勘察深度内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较软岩。

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Ⅴ级,干钻进困难。

标准贯入测试N为210击/30cm。

层顶标高为159.50~164.93m。

该层属强风化~中风化。

勘察揭露的最大厚度为6.70m。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内17、31号孔附近。

(二)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分布特点

在勘察时期勘察深度范围内,该场地所见地下水类型应为上层滞水和潜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层中,由于水量较少,故未形成稳定水位。

潜水赋存于圆砾(卵石)层中,勘探孔中实测初见水位深度为3.50~7.00m,标高为182.80~186.90m。

勘探孔中实测稳定水位深度为2.30~6.10m,标高为184.50~187.90m。

有一定的承压性。

2.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径流补给,向松花江径流排泄。

场地内上层滞水分布不均匀,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潜水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每年7~8月份为丰水期,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年变化幅度1.0m左右。

第二章编制依据

一、业主单位提供的资料

1、业主单位提供的《金悦城地下施工图》—电子版,设计单位不详。

2、业主单位提供的,《金悦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电子版,勘察单位不详。

二、国家地方相关规范、制度等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岩土锚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第三章抗拔(浮)锚杆施工工艺

(全长粘结型非预应力)

1、抗拔锚杆结构设计主要参数

1、设计图纸并未说明抗拔(浮)锚杆的类型,但根据专业施工工艺要求,我单位认为本工程设计的应为全长粘结性非预应力锚杆。

2、抗拔锚杆2016年度可施工范围及总数:

根据当前场区实际地理环境,2016年度可施工抗拔(浮)锚杆的区域范围为---东西向25-44轴间、南北向A-L轴间非主楼区域位置;暂估共计可施工约416根。

3、钻孔体:

本项目拟施工锚孔直径400mm,拟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自基础垫层绝对底标高起、确保锚杆体入卵石层长度不小于6.0m,钻孔深度,为锚杆钻孔深度;锚杆体端部入底板长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的锚固深度(设计图纸要求入底板长度不得低于900mm,但现场反馈信息为地库底板厚度仅为500mm,所以锚杆体端部锚固深度应在满足规范要求前提下,与相关设计单位沟通最后确认)。

4、固结体:

设计方案未明确,但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为保证锚杆体与基岩成为整体,锚孔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本工程拟选用C3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5、锚杆:

全长粘结型非预应力锚杆采用锚筋2φ25(HRB400),设计图纸未给出详细锚杆连接大样图,但2根锚筋应点焊成束,最终应以设计院设计大样示意图为准。

6、锚杆固结体采用一次性混凝土灌注,灌注钻杆(管)的出口应插入距孔底300-500mm处,混凝土自下而上连续灌注,且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

7、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设计为220KN。

8、通过基本试验,确定能满足设计承载力。

9、验收试验:

锚杆验收抽样数为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

二、施工组织和措施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完成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2、水电引入施工现场;

3、完成钻机、管线的设置;

4、机具、人员进场;

5、所需材料-混凝土预定完毕;

6、设备调试和检验;

7、开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二)施工机具配置及施工场地布置

1、施工机具配置

根据锚杆工程量、现场配电容量、场地大小、机械设备施工效率和工期要求,主要机具配置如下: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长螺旋钻孔桩机

——

1

2

混凝土泵车

——

1

 

2、劳动力配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初步计划施工实行每天2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8小时。

1台套地质钻机设备的劳动力配备如下:

职名

工作内容

人数

备注

队长

全面组织管理劳动力协调各种关系

1

技术员

掌握技术,控制质量,整理资料

1

班长

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和安全

2

主机手

操作钻机、钻孔、移位

2

力工

辅助桩机施工、混凝土浇筑等

4

焊工

锚杆制安

1-3

电工

设备和照明用电装修,安全用电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