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032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现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2.()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4.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

冯特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7.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8.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斯金纳

  C.托尔曼

  D.桑代克

  9.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10.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1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12.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13.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1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现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1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7.()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A.常规性

  B.发明性

  C.创造性

  D.无结构的

  1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匦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9.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20.()指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

  A.内部反债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知觉反馈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

  A.思维的条理性

  B.思维的逻辑性

  C.渊博的知识

  D.口头表达能力

  E.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4.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E.举一反二

  5.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A.图片

  B.演示实验

  C.图表

  D.模型

  E.教学电影

  6.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有()

  A.反馈的方式

  B.反馈的内容

  C.反馈的对象

  D.反馈的频率

  E.反馈的数量

  7.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对注意加以跟踪

  B.设置学习目标

  C.测览阅读材料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8.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9.以下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是()

  A.品德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C.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品德是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E.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等同于道德

  10.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

  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

  1.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______和肯定性训练。

  2.______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3.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的作用有起止作用、______作用和增效作用。

  4.原型操作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______阶段。

  5.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

  6.______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7.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集中练习和--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练习和______练习。

  8.______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式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可能性。

  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______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10.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______、______.

  11.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也叫______.

  12.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______.

  1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______的学习、______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______和______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5.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______观摩和______观摩,______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官进行一观摩。

  四、辨析题(共15分).

  1.皮亚杰是瑞士著名人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2.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以及智力活动水平。

  3.原型操作属于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4.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5.学习是,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不会发生变化。

  6.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

  3.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2.分析教师的成长阶段,说明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B5.C6.C7.A8.A9.B10.A11.C12.D13.B14.D15.B16.B17.A18.D19.A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2.BCDE3.BCE4.ABCE5.ACDE6.ABD7.BCDE8.AC9.ACD10.ABCE

  三、填空题

  1.系统脱敏法

  2.认知失调

  3.变通

  4.物质与物质化活动

  5.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6.概括

  7.分散部分

  8.方法

  9.想象

  10.教材课程

  11.描述性知识

  12.降低

  13.知识技能

  14.福勒布朗

  15.组织化非组织化组织化

  四、辨析题

  1.(√).

  2.(×).片面,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有:

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智力活动水平、课题性质。

  3.(×).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包括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而原型操作属于我国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

  4.(√).

  5.(×).一般来说,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6.(√).

  五、简答题

  1.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2.答: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随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也是我们学习和识记的主要形式。

(2)排除相互干扰。

一般来说,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

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于扰叫做倒摄抑制。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对篇幅短小或者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可以采用整体识记,就是完整地一遍一遍地去识记,直到记牢为止;对于篇幅较

  长,或者较难,或者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可采用分段识记,即将材料分为若于部分或段落,先一段一段地识记,然后把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

(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进行复述和识记时,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5)复习形式多样化。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与人讨论以及向别人讲解等,这比单调重复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6)画线。

在阅读过程,我们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勾勾画画,我们采用的就是画线技术或策略。

画线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也是复述的策略。

画线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3.答: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

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与依从相此,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六、论述题

  1.答: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代币奖励的优点是:

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

此时我们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

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造法让一个缄默无语的孩子开口说话。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或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

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

(5)惩罚法。

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惩罚有两种:

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从理论指导来说,它是二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其好处是:

强调学生个人责任感,增加了改善行为的练习时间。

  2.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有一个过程,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第一,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第二,关注情境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第三,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具体途径有:

第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

  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第二,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第三,进行专门训练。

专家教师所具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是可以教给新教师的,新教师掌握这些知识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教学。

第四,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