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368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0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

数学下册导学案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我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培养观察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给人以平衡与和谐的美感。

学习重点

认识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学习难点

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翻开课本进入图形王国欣赏2-3页的图形,看看你都有了什么发现,你能试着画出第三页上的蜻蜓等6个图形的对称轴吗?

快动手吧。

2.(再回顾一下二年级认识过的有关对称的知识。

3.观察例1方格里的图形树上点A点Aˊ到对称轴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4.数一数完成下面的填空:

点A到对称轴(虚线)的距离是格,

点Aˊ到对称轴的距离是格。

同样,点B与点Bˊ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格,

点C与点Cˊ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格,

也就是说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如果沿着虚线对折,那么点和点重合,点和点重合,点和点重合。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他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就是;两个图形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做对称点;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对应线段;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轴对称的特征:

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

2.画一画,你能画出第四页例2中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吗?

(想想能不能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出关键的对应点来画呢?

5.小结方法:

(1)找关键点(如屋顶的关键点O,底角的顶点A,房体和屋顶的交点B)等。

再数出这些关键点到对应点的距离分别是几个小格。

(2)描对称点:

如点A对应的Aˊ

(3)连线:

按顺序连接原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画出图形。

读一读,用你自己的方法来说说看:

作业与练

1.判断,在下图中左右两边图形形成轴对称的图形后面画☆。

△()()()()

2写出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二第课时

学习内容

图形的变换—旋转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生活事例,初步感知旋转的现象,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

2、我能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我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

认识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学习难点

能画出一个图形的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的方法。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学习任务:

1.蝴蝶的翅膀成图形,电梯的上下移动是现象,那么钟面上时针不停转动又是什么现象呢?

()

2.观察例3时钟的指针从“12”到“1”是怎样变化的?

结合例3的图示和提示试着填写书上的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要弄清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三点:

(1)指针是绕哪点旋转的?

(旋转中心)

(2)是向什么方向旋转的?

(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3)转动了多少度?

请结合以上三点说一说例3的是怎样旋转的?

2.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3.图1的风车绕点O,针方向旋转了度到图2。

又绕点O,时针方向旋转了度到图3。

4.画一画,完成书第五页例4,并小结方法。

作业与练

1.在图1中画出下列图形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在图2中画出绕O点顺时针旋转180度的图形

图1图2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认识因数与倍数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因数与倍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我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能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1.认真阅读教材12-13页。

2.根据自学来填空:

①2×8=16

()和()是16的因数,

()是()和()的倍数。

因为1×16=16,4×4=16,

所以1,16,4也是16的()16是1,2,4,8,16的倍数。

②巧记:

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相互来依靠,永远不分开。

1.16的因数有

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应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也可以一对一对地找。

方法

(一)列算式找;

如:

方法

(二)列算式找;

2如怎样表示16的因数呢?

1列举法:

16的因数有

2用集合表示:

16的因数

 

作业与练

1.2×5=10

()和()是()的因数,

()是()和()的倍数。

2.36的因数有()共()个

3.24的因数有

 

4.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的,20的因数有()个,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2、5的倍数特征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偶数、奇数的含义。

2.我能掌握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3.我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学习重点

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1.自学课本17—18页完成以下题。

①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双数2、4、6、8……都是2的倍数。

自己写出40以内2的全部倍数。

仔细观察计算出2的倍数,

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分别是

②2的倍数的特征是

5的倍数的特征是

③自然数中,2的倍数又叫(0也是),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④同样方法,我们观察5的倍数可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或

1.把下列数中,是奇数的画⊿,是偶数的画

29108345766012356579902

2、把下列数填入适当的圈内:

15532670803225899530

2的倍数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它们的个位都是:

3.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数。

0

3

4

5

组成的数是偶数:

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组成的数是奇数:

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作业与练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我能按要求找出符合要求的数。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规律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2的倍数的特征是:

5的倍数的特征是:

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我们可以找出100以内3的一些倍数。

如:

观察3的倍数发现:

1从个位观察:

个位上的数字没有固定的特征。

(0—9均没有)。

2从各数位上观察:

3的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都是3、6、9、12、15、18等是3的倍数,它们都是的倍数。

1.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请在小组内自己举一些数字并判断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

作业与练

1.下面各数是3的倍数的有

153810084257350943

2.3的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3.82增加()后,是3的倍数中最大的2位数。

4.任何一个奇数加1后都是2的倍数。

5.用1、5、9这三个数能组成几个是三的倍数的数?

6在下边的○中填上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18○○217○4○53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质数和合数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的特殊性。

2.我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学习重点

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质数、合数同奇数、偶数的区别。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1.认真阅读教材23页,完成表格。

2.20以内只有1个因数的数是(),只有1个它本身的两个因数的数有(),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有()

1.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依据是这个数的的个数。

如:

27有()个因数36有()个因数81有()个因数

19有()个因数43有()个因数2有()个因数

2.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依据是

如:

22076101

作业与练

1.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画○,哪些是合数画⊿。

1922364789961

2.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分类。

11782311870156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3.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有()。

4.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判断

①两个质数相乘,积是合数。

()

②偶数不全是合数,奇数不全是质数。

()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我能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在观察、比较和测量形成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粉笔盒、牙膏盒都属于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1.观察几个长方体物品,你能发现什么?

正方体呢?

①长方体有()个面,其中相对的面的形状

②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③长方体有()个顶点。

2.试着照例2提示用筷子、木棒和橡圈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找出相应的长、宽、高。

1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正方体呢?

 

2怎样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为什么?

 

作业与练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2.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

它有()条棱,它们的长度(),有()个顶点。

3.找一找,如下图长方体的长是(),宽是(),高是()。

(单位:

cm)

4

3

8

4.用48d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他的棱长是多少?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我能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我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4.发展空间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1.自学书33页,也可拆开一个牙膏盒,你会发现

①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

上、下面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

长×宽

前、后面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

长×高

左、右面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

宽×高

②长方体的表面就是6个面的总面积。

3自己找一个长方体纸盒,在上面标出上下左右前后面,沿着棱剪开分别比一比各个面有什么关系。

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在小组上交流。

1.先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2.要求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3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怎么求?

后面呢?

下面怎么求?

上面呢?

左面怎么求?

右面呢?

4.完成书上例1的填空,小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⑴长方体的表面积=

⑵正方体的表面积=

作业与练

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

2.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

前面的面积是:

算式()

上面的面积是:

算式()

左面的面积是:

算式(

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饼干盒的表面积是()

算式:

 

3.一个正方体玩具的表面积是45cm²,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无盖水桶,长是5dm,宽是4dm,高是6dm,制作这个水桶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实践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2.我能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3.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体积的概念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1.自学书38---39,通过回忆“乌鸦喝水”的过程,我们会发现所有物体所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的体积就是的大小。

2.计量体积需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可以用字母写成,,。

3.棱长是1m的正方体(接近29寸的电视机大小)体积为1m³。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接近粉笔盒的大小)体积为1dm³。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接近食指的指间部分)体积为1cm³。

1.体积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

用字母表示是?

 

作业与练

1.用8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接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他们的体积都是()cm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cm,宽是1cm,高是2cm,

它的体积是()cm³

代入公式v=abh

 

3.一个长方体的木箱体积是240dm³,它的长是8dm,宽是6dm,木箱的高是多少分米?

 

4判断

只有棱长是1m的正方体的体积才是1m³。

()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分数的意义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学习难点

能正确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出示1/4:

你认识这个数吗?

对1/4你有哪些认识?

1/4是怎么得来的?

举例说明。

1、画一画。

在下面的图形中表示出它的1/4。

 

2、比一比,想一想:

上面的4幅图表示的有什么不同呢?

3、做一做。

任选几枚磁扣,自己创造一个分数并把结果填入下表。

所用的颗数

平均分的份数

取的份数

用分数表示

观察,比较,思考:

可以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自由选择数量和平均分的方法,在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完成本组表格,为展示做准备。

议一议。

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

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展示自学内容,展示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时提问,及时引导并适时板书(一个整体都可以表示什么?

单位“1”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的部分。

课件出示

为什么分的总数量不一样,每份的数量也不一样,却可以用相同的表示呢?

分数与什么有关?

 

2、圈里共有几颗磁扣?

相同的数量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3、听口令,抢答。

作业与练

分母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分子与取的份数有关。

分数的概念通过交流逐渐完善。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分数与除法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渗透辩证思想,激情发学习兴趣。

3、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习难点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1、口算:

3.8+1.29=0.6×0.7=12-3.8=

2.14+0.6=1.5÷0.3=7.4-3.6=

2、填入适当的小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20ml=()L200ml=()L

569立方分米=()立方米

125平方分米=()平方米

3、

表示()个

7÷8表示: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我们刚才复习部分的内容,根据分数的意义,说一说你有哪些解法,下面分组讨论,看看哪一组同学能有新的发现。

解法一:

 

解法二:

 

揭开联系:

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请同学们拿出圆片和剪刀分组动手操作,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分组讨论,

方法一:

 

方法二:

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单

 

3、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4、小结提问: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被除数÷除数=

5、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作业与练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5÷8=

24÷25=

16÷49=

7÷13=

57÷97=

23÷78=

2、填空: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还可以表示()。

3、填入适当的分数:

9cm=

dm79dm=

m30cm=

m

56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133立方分米=

立方米

五、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组织交流并分组汇报。

六、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北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导学案第课时

学习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

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刘志红

审阅人及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其特征。

2、认识带分数,理解带分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3、掌握把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的方法。

学习重点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联系。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5÷7=9÷13=

=()÷()

=()÷()

2、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分类的知识。

1、自学教材第69、70、71页,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小于()。

⑵、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⑶、像3

、12

,……这样的分数叫做()。

2、检测。

⑴、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6

7

45

假分数真分数带分数

⑵、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①、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

②、假分数都大于1。

()

 

③、带分数都比假分数大。

()

④、分数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种。

()

⑤、分母是4的假分数有无数个,而真分数只有3个。

()

1、纠正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