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十项措施.docx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十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十项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十项措施
Coca-colastandardization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十项措施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十项措施
按照党组领导“严抓、常抓、实抓”工作要求,为建立中国石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对当前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优秀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提出建立中国石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十项措施。
一、完善部门及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全面梳理总部层面各单位的安全职责。
按照“大安全”的管理理念优化调整安全监管部门工作职责。
同时按照“谁的业务谁负责”原则,明确集团公司安委会各组成单位,特别是负有专业安全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职责。
2.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按照“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的原则,全面修订各级管理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合岗位实际,做到量化、具体化。
二、完善HSSE管理体系
1.制定完善HSSE体系文件。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开展安全标准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等工作要求,借鉴国际通用的责任关怀理念做法,对HSE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升级,形成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又能与国际石油石化行业接轨、体现各业务板块特点的HSSE管理体系。
2.在HSSE体系框架下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开展法律法规符合性审查,制定完善安全、职业健康、公共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对体系的有效支撑。
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对管理制度的细化和补充,是指导企业贯彻落实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
通过细化、量化管理和技术指标,提高规章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1.完善集团公司HSSE委员会工作章程,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定期研究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部署重点工作任务。
2.规范安全投入机制。
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费用和安全保证基金的提取、收缴和使用管理。
完善安全投入效果评价办法。
用好总经理安全奖励基金,加大安全先进单位、个人奖励力度,激励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
3.建立安全公示制度。
企业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绩效考核情况、领导干部安全行动计划执行情况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完善安全考核机制。
在坚持事故一票否决的基础上,完善过程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对HSSE体系运行、安全风险管理、事故事件、OSHA指标等都要进行量化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定量考核和分级管理。
督促各企业进一步完善对所属单位和全员的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
5.对安全管理系统各模块功能进行改造升级,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加强异常事件的状态监控,强化信息传递和业务执行,突出基层班组作业活动指导和学习培训,打造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平台。
6.加强安全队伍建设。
选聘优秀专业管理干部到安全管理岗位,建成一支风险意识强、作风硬、敢担当,既有专业知识背景、又精通安全管理的安全干部队伍。
进一步明确直属企业专业安全分委会、安全总监和安全督查大队工作职责。
7.组建集团公司HSSE管理体系内审员队伍,定期开展体系审核、安全审计和安全生产水平量化评估,推动HSSE管理体系良好运行。
8.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开展群众性安全竞赛、青年安全文明岗、岗位安全能手等活动,引导员工群众参与安全活动,形成文化自觉。
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9.完善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进一步规范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管理。
完善未遂事故(事件)管理办法,鼓励员工报告未遂事故(事件)。
如实开展OHSA统计,分析查找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事故发生。
四、完善风险识别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工作机制
1.强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和风险矩阵,推广适用的风险评估工具,生产经营全过程都要开展风险识别评估。
对评估出的风险要分类梳理,确定防控重点。
实现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监控的闭环管理。
2.建立重大风险管控动态管理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承包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落实风险防控责任,从工程技术措施、现场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3.加强重点业务、设施的安全风险防控。
加强液态烃罐区、大型油库、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三高”油气井勘探开发、LNG站场和“两重点一重大”装置(设施)的风险管控,实现全程动态监控管理。
4.严控井控风险。
坚持“大井控”安全管理理念,从地质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严格把关,落实井控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标准,确保井控安全。
5.强化直接作业环节风险管控。
严格执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安全许可制度,作业票申请人、签批人、接收人和作业监护人要经专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结合板块实际,对吹扫试压、引入危险介质等高风险作业实行许可管理。
规范非常规作业安全管理,认真开展JSA分析并落实相应安全措施。
6.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的全过程安全监管,对重点隐患治理项目开展后评估。
7.开展罐区、安全仪表和石化电气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照标准规范开展隐患再排查,及时消除罐区重大安全隐患。
8.加强公共安全风险防控。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对企业公共安全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落实企地警联防机制。
不断加强油气长输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炼化生产装置、库(罐)区等重大风险部位的安全防护,重点强化放射源、民爆物品、剧毒和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安全管控,最大程度预防暴恐袭击和涉油(气)违法等犯罪行为,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万无一失。
五、加强过程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强化源头控制。
实行设计人员对项目安全终身负责制。
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规定和安全评价的要求进行设计,认真开展设计过程HAZOP分析,严格设计变更管理,严防项目“先天不足”。
2.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从工艺路线、关键设备选型采购、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方面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3.严格装置(设施)运行安全管理。
结合板块生产实际,设定泄漏率、设备完好率、工艺指标报警率、操作准确率等量化考核指标,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确保装置(设施)平稳运行。
4.加强设备安全监督管理。
建立正常工作机制,实现关键设备定期检测和预防性维修。
督促专业部门加强设备安全管理,特别加强锅炉、压力容器(含移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动态监测,提高本质安全。
5.强化电气仪表安全管理。
完善电气仪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电气、仪表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加强报警联锁管理,清理无效报警,做到应报必报、报必响应。
6.加强泄漏管理。
牢固树立“泄漏就是事故”理念,从设计、设备选型、采购、建设、装置运行、检维修质量等环节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减少泄漏。
7.严格变更管理。
完善变更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等的安全管理,所有变更必须开展风险评估,严格履行变更审批程序和验收程序,严格控制变更带来的安全风险。
六、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1.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协调机制。
形成业务分管领导、事业部(专业公司)负责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的专业应急指挥、各部门分工配合的应急处置机制。
2.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完善高风险部位应急预案。
利用桌面演练和三维模拟仿真演练等方式,对预案进行检验、评估、改进,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综合应急抢修能力建设。
针对泄漏、火灾事故特点制定专项预案,配齐专用堵漏器具、灭火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抢修队伍建设。
推进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企业抢维修队伍和应急中心建设。
4.加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制定细化专职消防队伍管理标准,组织开展队伍评级,推动专职消防队伍职业化建设。
健全完善区域应急联防机制,打造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区域联防体系。
5.加强志愿应急消防队伍建设。
针对装置、库站和办公场所等存在的各类风险,加强基层员工防火、救火、逃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提高应对火灾等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6.加强国家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按照安全监管总局统一部署,充分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加快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加快大型装备、设施的配备,加强应急堵漏、人员救护等综合救援能力建设,提高重大火灾等重大突发事故、事件的应对能力。
7.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建立健全石化行业应急物资分类和配备标准,合理布局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立“常用物资企业储备”与“重点物资集中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构建应急物资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制度,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七、加强承包商、承运商和供应商的安全监督管理
1.落实建设单位安全责任。
加强工程项目统筹管理,科学安排项目工期,为承包商创造安全的施工作业环境。
加强战略承包商培养,督促承包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树立与中国石化相同的安全理念。
2.严格承包商准入控制。
在严格控制单位资质的基础上,加强承包商人员管控,严格人员身份、资格审查,严格入场培训考核,严防低资质、资质挂靠队伍和不合格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严格施工方案审查。
业主单位要组织有关专家,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重点高风险作业专项技术方案等进行审查,源头把关,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4.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控。
在重点建设、检维修项目和管理薄弱企业推行“第三方安全监督服务”,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受控。
5.加强考核问责。
全面推行承包商违章违纪累积计分考核机制,实现承包商安全业绩与承揽工程量挂钩,督促承包商建立自我完善和自我监督约束机制。
6.加强承运商安全管理。
借鉴国际企业通用做法,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平台,统一承运商及运载工具入网、选用、考核与检验标准,实现运输过程全程监控。
7.加强供应商安全管理。
完善供应商和物资采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物资质量检验把关,严防不合格设备设施等进入生产装置。
八、加强“三基”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1.以“三标”(内部管理标准化、作业环境标准化、岗位操作标准化)建设为核心,实现车间(队、站、库)等基层建设标准化,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探索安全有效巡检管理办法,提高基层员工巡检有效性。
2.规范安全基础资料。
规范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台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规范基层工艺技术、设备管理等基础台账,将装置运行、设备故障、检修改造、装置异常处理和非计划停工分析等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3.推行全员安全取证。
建立基层管理干部员工安全考核制度。
新任生产单元负责人试用期内必须接受安全考核,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履职能力。
推行安全培训考核与上岗晋级挂钩工作,实行考核不合格不发证、无证不准上岗、无证不能晋级。
4.提高员工安全培训效果。
炼化装置仿真系统更新完善并全面应用。
推动班组安全岛建设,分板块、装置定期向一线班组推送安全动态、事故警示、操作技能等安全知识。
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分区域、分板块、分专业建设集课堂培训、仿真演练、实操训练、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培训基地,改进培训效果。
九、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1.完善安全理念文化。
对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理念等进行总结提炼、固化推广,形成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安全理念文化,使安全核心理念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强化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的安全引领力。
进一步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联系承包、制定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参加安全观察和班组安全活动等工作,引领广大干部员工关注安全,积极投身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3.推行安全行为指数。
按照统一标准对各类现场作业行为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对作业行为的量化管理,固化良好安全行为,促使全员安全行为的养成。
4.规范安全物态文化。
对生产、办公场所各类安全标语、标线、标志等进行规范,提示、警醒员工重视安全、规范操作,以春雨润物、潜移默化方式加强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