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9573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docx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

《龙岩市煤炭工作发展史》

(市北山煤矿资料供参考)

第一章煤炭资源

第一节煤田地质

一、煤层与构造

(1)煤层

北山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迭系龙岩组一、三段地层,其含煤近80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2层,局部可采煤层8层。

一段地层在本井田是主要含煤地层,地层总厚(平均)250米,含煤16-17层,煤层总厚7.70米,含煤系数3.08%。

三段煤层总厚440米,含煤60多层,煤层总厚21.78米,含煤系数4.05%。

该段地层在本井田被断层切割甚剧。

煤层受破坏严重,虽见有不少可采点,但大多孤立分布,不连片,无法圈定储量。

本井田煤层呈东西走向,南北倾向分布,煤层倾角在25度至30度之间,为倾斜煤层,局部为急倾斜煤层,地层构造较为复杂,煤层无自燃发火,煤尘无爆炸倾向,属低瓦斯断煤层。

(2)构造

北山井田是一个向北倾的单斜构造,构造类型属于中等到复杂。

井田内落差超过百米的断层有16条,其中F2、F10、F303条断层的落差均在700米以上。

已查明落差30米以上的断层有36条。

另外,井田的落差在5至25米之间的小断层有一定的发育。

这些小断层,大部分为正断层和平推断层,具有少量逆断层。

2、煤田分布

北山井田位于龙永煤田的东南面。

其西北角与龙潭井田相望,西南面与长塔井田毗邻。

本区煤田主要分布在二迭系龙岩组一、三段地层。

其含煤近80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2层,局部可采煤层8层,出露面积3.76公里,地层总厚790米。

一段地层分布在本区的南部地层,厚250米,出露面积约1.4平方公里,含煤16-17层,煤层总厚7.7米,37号,39号2层煤层是主采煤层,35号、41号局部可采煤层。

三顿地层分布在本区中部和东南部,地层厚440米,分为三个亚段。

上亚段厚162.5米,含煤26层,除2号煤见可采点外,其余均为煤线。

中亚段厚104.5米,含煤18层,其中除16号、20号2层局部可采外,其余均为煤线。

下亚段厚173米,含煤17层,其中28号、29号2层煤局部可采外,其余均为煤线。

第二节煤炭储量

一、地质储量

北山井田地质储量,是根据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1984年8月提交的《龙永煤田北山井田详查最终地质报告》中计算得出的结果。

(详见储量计算结果表)。

1、储量计算范围:

本井田可采煤层4层,其中37号、39号为主采煤层,35号、41号为局部可采煤层。

储量计算的边界为:

37号煤层东边到F3和F34断层的下盘,西边到F3和F3-1断层的下盘,南边到煤层露头风氧化带的下界和老硐采空区的下界,北边到-100米。

39号煤层的东、西、南三面与37号煤层相同,北边到-200米。

35号、41号2层煤固是局部可采煤层,由内插法求出储量计算边界,主要分布在2-6线的中部。

2、储量计算水平的划分

井田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标高为418米,储量计算分为三个水平,第一水平+450米以上;第二水平+450至±0米;第三水平±0米至-200米。

3、储量计算的指标

根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规定,缺煤地区非炼焦用煤的最低可采厚度为:

煤层倾角小于25度时,真厚应在0.70米以上;倾角在25度至45度时,真厚应在0.60米以上;倾角大于45度时,真厚应在0.50米以上。

本井田煤层倾角,绝大部分在25度至45度之间,局部地段有大于45度或小于25度的。

因此,本井田取煤层真厚在0.60米及其以上计算储量。

二、煤炭品种

本矿井生产的煤炭品种为:

二、三号高变质无无烟煤。

第三节地质勘探

一、地质调查

1957年原华东地质局342地质队开展了1:

20万地质测量。

1960年9月至12月原福建省第四大队406分队在长塔、适中一带开展了1:

5万地质填图。

1970年7月至1971年6月原省地质一队四中队在北山进行普查找煤工作,投入部分槽探工程,编录剖面8674米。

到小煤窑做了一些调查和编录。

提交了《北山矿区普查小结》一份,估算三层可采煤层和二层局部可采煤层的储量,总计749万吨。

1976年,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三中队普查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几个月的普查工作,施工了1线、3线、K9线三条探槽,共编录1160米,同年10月份提交了《福建龙岩北山矿区普查勘探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普查钻孔10个,共5000米钻探工程量。

计算了三层可采煤层和二层局部可采煤层的储量共900万吨。

1979年1月至1984年3月,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三中队再次到该地区开展勘查工作,较系统地投入了勘察工程,并于1984年8月提交了《福建省龙永煤田北山井田详查最终地质报告》。

该报告计算了二层可采煤层(37、39号)和二层局部可采煤层(35、41号)的储量,共1892万吨。

其中矿界范围内(即+525至200米标高),(BC)级773.69万吨,D级99.10万吨。

二、钻探与物探

根据龙永煤田属半暴露煤田和煤系地层分布在山区的特点,充分利用自然露头,选择了山地工程和钻探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山地工程中,以勘探线剖面槽为主,辅以短槽和公路剖面,以达到有效地揭露地层和标志层,控制煤层露头和构造的目的。

勘探线剖面槽的间距是以填图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和龙永煤田中经过勘探找你证实绝大多数井田属三类构造而确定的。

勘探线剖面槽最后加密到250米间距。

为了控制线部煤层的厚度及其变化,充分利用井田的小煤窑资料,并施工了两个探硐,以减少线部的钻探工程。

钻探是根据先浅后深,先稀厚密的原则进行,以4线为主干剖面,由点到面进行施工。

就整个勘探区而言,构造比较复杂,断裂发育。

但北山井田的构造相对简单,介于二、三类之间。

两层主要煤层比较稳定的煤层。

附件:

北山井田储量计算结果表

第二章煤矿建设

第一节地方国有煤矿建设

一、龙岩市北山煤矿建设概述

龙岩市北山煤矿系省计委闽计交[1989]173号文批准立项,并列为龙岩市“八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

该项目由省煤炭工业设计院依据省储委批准的《龙岩市北山井田详查(最终)地质报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龙岩适中北山井田矿井建设问题协议书的通知》(闽政办[1989]152号)、省计委《关于下达龙岩市北山矿井设计任务书的通知》(闽计交字[1989]173号)和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关于下达龙岩市北山矿井任务书补充要点的通知》(闽煤计字[190]054号)进行设计和修改补充。

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在组织省煤炭学会专家评审的基础上,会同省、市有关部门对北山矿井初步设计进行会审,并以《关于龙岩市北山矿井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闽煤基字[1990]347号)批准了初步设计,为北山矿井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为加强地方国有煤矿的建设,1990年2月24日,龙岩地区行政公署黄小晶专员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龙岩地区煤炭公司提出的《关于龙岩地区煤炭工业十年发展规划》,研究讨论并同意了《关于龙岩地区煤炭工业十年发展规划》。

同时指出,为促进龙岩地区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着重加强地方国营煤矿的建设,会议决定尽快成立“龙岩地区北山煤矿建设指挥部”。

1990年3月16日,龙岩地区行政公署下发《关于成立龙岩地区北山煤矿建设指挥部的通知》(岩署[1990]综053号),由地区行署官清副专员任指挥部总指挥、龙岩地区煤炭公司经理廖明生任(常务)副总指挥、地区经委副主任张再坚任副总指挥。

3月30日成立“龙岩地区北山煤矿筹建处”(龙地煤司字[1990]016号)。

9月28日地质经济委员会任命黎瑞生、张国标两同志为北山煤矿筹建处副主任、魏慧槟同志为总工程师(岩地经任字[1990]第35号文),负责北山煤矿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从此拉开北山煤矿建设的帷幕。

(一)矿井建设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井田境界

北山煤矿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仁和村之北,保丰村之南,地跨新罗区、永定县交界处,占地面积压24800平方米。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70313411-1170613411

北纬:

2405011111-240521511

井田境界:

东以F33和F32断层为界;西以F3和F3-4断层为界;南以+525m的水平为界;北以-200m水平为界;东西走向下2.5公里;南北倾向宽1.25公里,井田面积约3.1平方公里。

2、基建投资方式

北山矿井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龙岩适中北山井田矿井建设协议书的通知》(闽政办[1989]152号)的要求,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将省政府投入产出总承包中的北山矿井转包给龙岩地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为适应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矿井建设实行投资总额控制,由承包单位包干建设。

为充分发挥北山井田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竭制周边小煤对北山井田资源的破坏,提高投资效益,省煤炭工业设计院又根据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关于对龙岩地区北山矿井初步设计进行优化补的具体要求,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优化补充,省煤炭工业总公司闽煤基字[1995]008号文予以批准,工程建设单位为龙岩市北山矿井筹建处。

矿井建设于1990年12月正式破土动工,按原设计三年建成投产,由于受基本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影响,前期工程投资拨款不能到位,工程进展。

1997年起省煤炭总公司加大对北山矿井建设投资拨款。

主体工程为省煤矿工业基本建设公司承担施工。

1997年8月开始,矿井建设的“三类”工程由福建省华厦工程监理中心负责监理。

北山矿井设计开采二迭系下统量子岩组一段和三段煤层,主要开采煤层37号、39号,局部可采煤层35号、41号,年生产能力15万吨。

矿井采用平硐、斜井混合式开拓。

主、副斜井布置在井田东部41号煤层底板。

主斜井担负提煤、辅助材料及设备的运送,并作为进风井。

副斜井担负人员上下,管线敷设,并作为回风井。

排水平硐布置在井田西部+405米标高。

矿井分二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为+405米水平,第二水平为+200米水平,进行上、下山开采。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28.2年,其中:

第一水平服务年限9.4年。

项目概算总投资2609.22万元(1990年版),其中:

井巷工程8308米,768.07万元;土建工程21630平方米,880.07万元;设备购置305.26万元;安装工程247.79万元;其它费用408.03万元。

在矿井建设中,北山煤矿筹建处在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和龙岩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克服资金紧张及受周边小煤非法侵入影响等困难,认真履行建设单位职责,按投资体制改革思路和要求,努力创造“边建边产”条件,为“自我造血,滚动发展”努力解决投资紧缺困难,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北山矿井经过八年的建设,截止1998年12月,累计完成基建白投资3910.41万元(其中1998年完成1015.21万元),其中:

井巷工程7181.15m,1501.85万元;土建工程7305平方米,1279.03万元;设备购置322.64万元;安装工程210.77万元;其它费用596.12万元。

矿井主体工程已按批准的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各生产系统及配套的生产环节、设施基本形成。

1998年12月,龙岩市北山煤矿筹建处向省煤炭工业总公司提交《龙岩市北山矿井预验收报告》和《关于龙岩市北山矿井移交生产的请示》。

省煤炭工业总公司根据北山煤矿《关于龙岩市北山矿井移交秤的请求》要求,结合消防、环保、安全卫生单项验收意见,组织了省、市有关部门、省煤炭工业设计院,省华厦工程建设监理中心等单位的15名同志,组成龙岩市北山煤矿竣工投产验收委员会,并下设井巷、土建、机电安装、“三同时”项目、综合等五个专业小组,遵照《地方煤矿小型基建、技改矿井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对龙岩市北山矿井进行竣工投产验收。

经过验收委员会认真检查、试运行、分析、鉴定、评级,已完成的三类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各生产系统已基本形成,安全设施基本具备,消防、环保、安全卫生已经过专项验收,并取得相关部门同意竣工投产的书面意见。

经过二年的试生产,各生产系统、环节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移交生产条件。

矿井生产所必备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通风系统图、矿井避灾线路图等有关图件齐全,满足生产要求。

根据验收校核,北山矿井建设至1998年止实际完成投资3910.41万元,其中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基本建设拨款2722万元,北山煤矿配套自筹资金1188.41万元(1999年后配套自筹资金405.59万元,累计投资4316万元)。

北山矿井建设竣工投产验收工作,经验收委员会严格检查,认真讨论,一致认为:

龙岩市北山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已经基本完成,消防、环保、安全卫生等“三同时”条件基本具备,投产准备工作就绪,工程质量验收全部合格,同意于1999年2月25日正式移交生产。

附件:

1、《北山煤矿历年来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北山煤矿资源消耗及开发利用情况一览表》

3、《北山煤矿历年来资源回采率一览表》

第三章煤炭生产

第一节开拓与掘进

一、开拓方式

北山矿井设计采用以斜井、平硐综合开拓方式,全矿井共划分为六个采区,主、副斜井位置于新罗区适中镇保丰与仁和两村交界处,为了减少矿井排水与排矸的提升费用,设计确定在+410m水平专设一条排水、排矸平巷,供矿井长期排水、排矸使用。

二、掘进

主要完成主斜井、副斜井、+410m底大巷、排矸斜井、排水平硐、采区石门、+455m回风石门、车场、中央变电所、沉淀池等。

完成工程量7181m,辅设轨道4193m,道岔26组。

工程质量经验收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品率达48%。

第二节煤炭开采

一、采煤方法

用正规长壁、正规斜坡、残采短壁、高位贯通;采煤工艺为煤电钻钻眼,爆破落煤;采面支护为木支柱支护;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工作运输溜槽和矿车运煤。

二、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单产原煤15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