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428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docx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简本)

 

建设单位:

安宁市人民政府金方街道办事处

二〇一〇年四月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基本概况1

2评价区环境现状3

2.1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3

2.2环境敏感目标5

3工程分析5

3.1工程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5

3.2主要环境问题识别6

4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7

4.1施工期环境影响7

4.2施工期主要防治措施8

4.3运营期环境影响12

4.4运营期主要防治措施13

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5

6环境监测计划15

7环保投资16

8评价结论18

9相关附图18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拟建道路为新建道路,位于金方工业园,作为金方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金方工业园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的建设随之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根据安宁市委第四届七次全会的精神,本项目的实施已迫在眉睫。

本项目作为昆明绕城高速西南段(即安晋高速)浸长村立交的联络线,起点交于西环干道,再向西下穿安晋高速,上跨昆玉铁路隧道后,顺山坡坡脚接安海公路旁大成加油站附近,止于浸长村下村加油站,接与安宁至晋宁老公路。

本项目修建对完善金方工业园片区路网结构,满足金方工业园区规划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项目既是昆明绕城高速公路网的配套工程,直接连接安宁市主城区,形成安宁城市南部的东出口,和太平新区的西大门,直接服务安宁城市、金方工业园和太平新区的交通需求,同时也是安宁市城市片区之间的次干道组成部分。

1.2项目基本概况

1.2.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

安宁市人民政府金方街道办事处

1.2.2地理位置

金方街道办事处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路工程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区,安宁市的东侧、昆明市的西侧,东北与西山区团结镇和碧鸡镇接壤,南部与西山区海口镇相邻,西部与连然镇毗连。

距安宁市12km,距昆明21km,项目地处东经102°29′7″~102°32′26″,北纬24°53′8″~24°55′25″。

1.2.3项目性质

建设性质:

新建

1.2.4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

本项目道路起点交于西环干道,终点交于安海公路,总长2.635公里,占地面积110670m2,项目总投资为23005.21万元,红线宽度为42m,道路全线为双向六车道机非混合型车道,行车速度为40km/h,属城市Ⅱ级次干道。

主要技术标准如表1-1:

表1-1道路设计技术标准

名称

单位

指标

道路等级

城市Ⅱ级次干道

路线长

km

2.635

设计速度

km/h

40

机动车道路侧带宽

m

0.25

行车道宽

m

大车专用车道3.75,小车专用车道3.5,大小型车混合车道3.75

停车视距

m

40

最大纵坡

7.949

最小纵坡

0.443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

m

430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2000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2000

设计荷载

路面结构计算荷载:

BZZ-100

桥涵设计荷载:

城-A级

抗震烈度

8度

1.2.5征地、拆迁及安置

拟建道路占地面积11.07hm2,占地类型为坡耕旱地、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交通道路用地、坑塘水面、建筑用地等。

道路建设前期需要进行征地,征地将引起拆迁,拆迁户数约为64户,192人,目前暂定的安置方式为:

对于受拆迁影响的居民,统一搬迁至拆迁安置房罗白居住区。

罗白居住区预计2011年竣工,在此安置房没竣工前,金方街道办事处对拆迁住户每户每月发放250元生活补助。

1.2.6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23005.21万元,本次道路改新建工程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采取BT操作方式融资。

1.2.7建设周期

道路计划于2010年1月开工,2010年12月竣工。

2评价区环境现状

2.1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2.1.1环境现状

地表水:

评价区内地表水最终汇入螳螂川,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项目区所在的螳螂川河段水环境功能为为一般景观要求,水质类别为Ⅴ类。

根据安宁市环境监测站2009年对螳螂川常规监测(石龙坝断面和安宁大桥断面)结果,由监测数据可看出氨氮、总氮、化学需氧量均出现超标现象,其水质目前仍劣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

声环境:

陆良县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1月13日—2010年1月14日对项目区的清水沟村、省铁二院、安宁大成公司加油站左手边几户住房、安宁市博才学校4个点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由监测结果可知4个监测点噪声均可以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环境标准》2类标准。

大气环境:

拟建项目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区,安宁市的东侧、昆明市的西侧,东北与西山区团结镇和碧鸡镇接壤,南部与西山区海口镇相邻,西部与连然镇毗连。

距安宁市12km,距昆明21km。

陆良县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1月11日至2010年1月15日对拟建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连续监测(由于该区域没有新增污染源,只监测了五天,且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该区域污染源变化幅度不大,监测五天能代表七天的监测结果),同时记录当时的风速、风向、气温、大气压力等,监测因子为:

TSP、PM10、NO2。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监测结果中TSP、PM10、NO2现状监测值均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生态环境:

(1)植物现状:

拟建公路评价区的植物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EastAsiatickingdom),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Sino-Himalayanforestsubkingdom),云南高原地区(Yunnanplateauregion)。

项目区域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等的影响,植物种类相对较为简单,多是滇中高原较为常见的物种,常见乔木树种,主要有干香柏Cupressusduclocuxiana、滇油杉Keteleeriaevelbniana、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桉树Eucalyptusglobulus、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等;灌木种类较多主要有火把果Pyracanthafortuneana、粉叶小檗Berberispruinosa、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schwerinae、牛筋条Dichotomanthestristaniaecarpaa等;草本种类有旱茅Eremopogondelavayi、白茅Imperatacylindica、毛蕨菜Pteridiumexcelsum等。

据调查,拟建公路评价区无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分布。

(2)植被现状:

拟建项目评价区隶属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A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

A

i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带

A

i-1滇中、滇东高原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

A

i-1a滇中高原盆谷滇青冈林、元江栲、云南松林亚区。

但由于评价区长期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地带性植被基本破坏殆尽,目前评价区的主要自然植被都多少受到人为干扰,群落不具有典型性,没有进行样地调查,只记录群落的物种,按照群落中优势物种来区分,自然植被主要可以分为暖温性针叶林和暖温性灌木草丛两类。

(3)陆生动物现状:

由于拟建公路所在区域长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带性植被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基本破坏殆尽,现有植被除农水田植被和旱地植被之外,林地和次生林地分布较分散且面积较少,且林地中人为活动频繁,因此,野生动物的适宜生境较少,动物资源受到限制,种类不多,且种群数量较小。

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人为干扰较小的林地和局部分布的灌丛及稀树灌木草丛中,部分动物在农田中觅食。

经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拟建公路沿线野生动物资源主要为啮齿目、雀形目、有鳞目、无尾目等较适应人类活动的种类。

拟建公路沿线未见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也未发现有狭域特有种分布。

(4)土地利用现状:

拟建公路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有:

有林地、灌木林地、旱地、水田、水面、交通用地和建筑用地。

其中:

旱地面积最大,占评价区总面积的29.98%,其它依次为有林地(22.62%)、水田(19.76%)、灌木林地(13.82%)、建筑用地(8.88%)、水面(1.24%)和交通用地(2.84%)。

总体来看,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有以下特点:

人为干扰较大,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和有林地为主,其次建筑用地、水田和灌木林地也占有一定的面积,交通用地和水面的面积都较小。

2.1.2周边污染源情况

拟建项目区周边有安宁市红成砖厂、安宁市显德空心砖厂。

安宁市红成砖厂在生产运营中主要污染物为SO2、TSP;安宁市显德空心砖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TSP。

2.2环境敏感目标

项目沿线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如表2-1所示。

表2-1项目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名称

桩号

位置

关系

距离道路红线最近距离/高差

基本情况

备注

浸长村零散住户

K1+800~

K2+260

道路两侧

18/+4(拆迁后)

现有68人,部分拆迁,拆迁户数10户,约30人,房屋为砖混结构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清水沟村零散住户

K1+120~K1+140

道路左侧

——

拆迁户数4户,约12人,房屋为砖混结构,全部拆除

省铁路建设公司二处生活区

K0+580~K0+800

道路右侧

10/-1(拆迁后)

现有420人,部分拆迁,拆迁户数50户,约150人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安宁市博才学校

K0+500~K0+580

道路右侧

15/+3

现有约400人,不拆迁,该校住宿生200人

3工程分析

3.1工程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空间发展结构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城市核心区(中心城区)三个部分。

市域(两街七镇)——三带齐飞:

北部以螳螂川、青龙峡以及温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带。

中部以昆楚高速公路和320国道串联的城市建设发展带。

南部以水源保护区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发展带。

城市规划区(城市重点建设控制区)——中心聚集、两翼伸展:

强化金方、连然两个街道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发展,使之成为安宁市的经济发展极核,进一步向东部的太平和西部的草铺发展,实现“差异化”和“协调式”相结合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近期保持“差异化”发展结构,远期逐渐过度到“协调式”发展结构,最终实现平衡和谐的城市组团式、网络状、生态化和开放型的空间结构。

城市核心区(中心城区)——核心优化、五星伴月:

进一步优化城市核心(大屯新区和旧城区),重点发展或优化核心辐射下的麒麟居住组团、职教基地组团、昆钢发展组团、武家庄发展组团以及温泉发展组团,逐步实现组团式的放射状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

本项目拟建道路地处昆明市西南部、安宁市城市东侧、太平新区西侧,本项目拟建区时昆明市功能外溢的承载低,也是安宁市融入大昆明都市圈的东部衔接点,本项目的建设将对安宁市及太平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扩展和加强,将有利推动安宁市及金方工业园区城的开发力度。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安宁市城市发展思路。

3.2主要环境问题识别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其结果见表3-1。

表3-1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结果

时期

影响因素

影响识别

施工期

社会环境

工程拆迁

本工程为新建,需要对沿线工厂和居民进行拆迁,对搬迁人员的生活产生影响

道路施工

本项目新建工程的施工,施工材料及弃土的运输将加大附近公路的车流量,将给周围居民的出行、工作、生活带来影响和不便

生态

各种施工

施工中施工机械的设置,基础开挖、等将造成原有生态的破坏,影响地区景观,会产生少量施工废水

土方工程

工程弃土、建筑垃圾的堆放会占用评价区,如措施不当,给当地生态噪声一定影响,并可能噪声局部水土流失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

环境空气

道路施工、车辆运输、拆迁

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以及沥青水泥、粘土、砂石等在装卸过程产生粉尘,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及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产生的粉尘

施工机械使用

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

噪声

拆迁、车辆运输、各种施工机械使用

各种施工作业如大型挖土机、钻孔机、打桩机、空压机及压路机等以及各种重型运输车辆、建筑物拆除以及已有道路破碎等作业产生的噪声

社会环境

车辆行驶

本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机动车的平均运行速度,方便周边企业和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的运输以及周边群众的出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机动车的出行,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生态

绿化工程

本工程设计道路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增加道路的绿化景观,将给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带来有利影响。

环境空气

车辆行驶

道路的改善将使车流量相对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CO、NOx等污染物质,可能增加沿线的大气污染负荷。

噪声

车辆行驶

项目完成后,交通噪声源距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变近,各类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线路两侧的敏感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4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4.1施工期环境影响

4.1.1社会环境影响

该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者,可吸收当地城中村富裕劳动力,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带动当地工业发展。

但是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布设、施工材料堆放等会对沿线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4.1.2声环境影响

拟建道路施工噪声将对施工现场人员及工程区附近居民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时段性,道路竣工即消失。

昼间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主要在距施工场地50m的范围内;夜间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280m的范围内。

4.1.3大气环境影响

拟建道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扬尘、铺设时的少量沥青烟,其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主要影响在道路附近,为短期影响,施工期一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

4.1.4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堆放、施工机械油污、生活污水、水土流失等都将对水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4.1.5固体废物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前期的拆迁建筑垃圾)产生及组成情况如表4-1。

表4-1项目施工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组成情况一览表

序号

固体废弃物名称

产生量

1

拆迁建筑垃圾

0.81m3

2

弃土

11.17万m3

3

施工垃圾

0.08t/d

4.1.6景观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房屋拆迁、路面的开挖扰动容易产生扬尘,会对评价区的人工植被及植物个体产生影响,但影响非常小,随着工程的结束,这些影响也会消失。

施工期材料堆放、机械器具等都将对区域原有景观组成造成破坏,但是这种破坏是短暂的,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

4.1.7水土流失影响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水保方案的预测结果,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2531.81t,原生水土流失量为179.20t,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2388.61t。

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行政管理措施等)加以缓解,把工程水土流失影响降低到最小。

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看,只要认真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工程本身的建设不会对当地水土资源造成大的不利影响。

4.2施工期主要防治措施

4.2.1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监理,严格按施工计划施工,不得随意延误工期。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的避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作息产生影响。

在进行施工时,尽可能考虑周围居民的出行需求。

4.2.2声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施工高噪音设备尽可能设置于远离以上区域的地方,声源强度大于85dB(A)的噪声设备尽量置于施工场址中部;土方工程应尽量安排多台设备同时作业,缩短影响时间。

(2)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严禁高噪音设备在中午或夜间休息时间作业,夜间不使用噪声源强大于90dB(A)的设备;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装置的设备,以保证施工厂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3)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场地安排在远离敏感点一侧;加强施工机械保养维护和提高操作人员环保意识。

(4)做好施工申请和公告工作,当由于施工工艺需要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向安宁市建设局和环境保护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同时公告附近居民和单位施工期限,以争取当地居民的理解。

(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6)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

施工期间精心组织施工,避免对居民休息产生不利影响。

(7)强烈的施工噪声长期作用于人体,会诱发多种疾病并引起噪声性耳聋。

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人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除采取保护耳塞或头盔等劳动保护装备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

(8)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安民告示,设置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噪声影响投诉后应及时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9)在安宁市博才学校、省铁二处、浸长村零散住户附近施工时,设置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措施进行噪声污染控制。

4.2.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工地应尽量实施围挡封闭施工。

围栏高度不低于1.8m,围栏要坚固、稳定、整洁、规范、美观;建筑工地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安全网封闭,封闭高度要高出作业面1.5m以上,并定期清洗保养。

(2)实行硬地坪施工。

工地的场内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必须硬化。

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排水设施。

(3)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应供应优质沥青混凝土,采用全封闭的现代化设备铺设沥青混凝土,减少无组织排放源。

(4)严禁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水和倾倒垃圾。

(5)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

混凝土及沥青成料运输应采取封闭运输方式,驶入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驶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土上路,限制车速,严禁超高、超载运输;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易撒漏物质全部实行密封运输,有效抑制粉尘和二次扬尘污染。

(6)将施工养护使用的水泥集中堆放在库房或临时工棚内,对破包和散落于地面的水泥及时清扫;路基施工及时分层压实,洒水降尘;加强施工便道及未铺装道路洒水抑尘;对土石方开挖、回填等产生的生产性粉尘应进行适当的加湿处理;施工期配备专用洒水车洒水降尘。

(7)工程区不宜使用油耗高、效率低、废气排放严重的施工机械,加强管理,运输车辆必须尾气达标。

(8)专人负责施工场地和车辆的清洁打扫,保证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清洁。

(9)工程区严禁燃煤和焚烧垃圾,生活燃料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防止烟尘、SO2等污染物的排放。

(10)粉尘、扬尘、燃油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对受影响的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配备防尘劳保用品,如口罩、风镜等。

(11)加强施工管理,提倡文明施工、集中施工、快速施工。

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施工废气的影响面与影响时间。

(12)路基施工及时分层压实,洒水降尘;加强施工便道及未铺装道路洒水抑尘;对土石方开挖、回填等产生的生产性粉尘应进行适当的加湿处理;施工期配备专用洒水车洒水降尘。

但在干燥炎热或大风天气的时段,应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13)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堆场,应合理安排堆垛位置,选在附近敏感目标下风向200m外;并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栏,减少起尘量,并采取加盖蓬布等降尘措施。

4.2.4水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应建设施工围堰及施工废水沉淀池,禁止将未进行沉淀处理的废水直接进入排水系统。

(2)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另外,雨天应对各类机械进行遮盖防雨。

(3)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沉淀池处理后业内关于洒水降尘,不外排。

(4)建设道路路段较短,其表土堆放点占地面积较小,存放表土量较少,表土采取覆盖措施,防止表土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

(5)项目施工过车产生的废水应尽可能在场地内回用。

(6)项目后续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与有关的排水单位进行协调,使项目污水管道的建设与区域的截污工程更好的衔接。

4.2.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弃土应及时清运,严禁随意堆放。

(2)根据项目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活动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等弃渣全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处置。

(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可委托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但应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禁止随意丢弃垃圾,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饮具。

(4)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活动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不应与弃土一道堆放,应分类集中收集,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清运、处置。

弃土运至弃土场堆放。

4.2.6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在拟建道路主体工程设计中及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主要防治措施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及管理措施。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的实施,把工程水土流失影响降低到最小是可行的,只要认真落实本工程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4.2.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征地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与临时占地的管理与保护,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严禁计划外占地,严禁不合理堆放。

(2)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避开暴雨季节进行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与回填,避免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和破坏。

(3)合理选择施工工序,在堆放临时渣料时,把易产生水土流失的表层土堆放在场地中间,开挖产生的块石堆放在其周围,起临时拦挡作用,严禁随意弃置。

(4)临时堆土场及弃土场的位置确定之后,应严格实施水保方案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护措施。

(5)项目绿化工程应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划》进行,加强运营期道路绿化植被的养护,使绿化植被起到美化、绿化的作用。

(6)施工结束后,各种临时用地必须尽快进行土地整治、覆土植被或复耕,避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

(7)严格执行《可研》和本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8)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相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施工中应自觉保护周围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不伤害野生动物,不肆意捕杀鸟类,不乱砍伐树木,取料和弃渣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9)加强宣传和管理,即通过教育和制度化,禁止施工人员砍伐树木,禁止到非施工区活动,施工区外严禁烟火,以强化对保护植物的保护意识,不得伤害野生动物、不肆意捕杀鸟类、不乱砍伐树木,以减轻工程施工对野生生物和植被的影响。

4.3运营期环境影响

4.3.1社会环境影响

新建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浸长村立交联络线道路工程在完善整个金方工业园乃至安宁市市政道路路网系统,合理、有序、通畅进行交通组织,分解和平衡交通流量有十分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