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7112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docx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

应用翻译专业建设规划

(2008-2010年)

一、专业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翻译专业的社会和行业背景

1、中国经济国际化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涉外商贸和涉外旅游越来越频繁,翻译的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这种需求将更加受人瞩目。

据国家外事局统计,2005年中国翻译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10亿元。

根据国际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和美国一家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年翻译产值超过13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60%),2006年将达到227亿美元,而中国翻译市场今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中国翻译市场需求正面临着急剧膨胀的趋势(2003年6月5日《南方周末》)。

据有关统计,中国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而此行业的保守需求值约50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快“可能就会达到100万”。

2、湖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随着我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翻译事业日益繁荣,目前长沙地区已经批准成立了20多家翻译公司,翻译行业的繁荣意味着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

湖南省内现有国家科研院所22个,省属61个,市州属175个。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40多家落户湖南。

同时,据长沙市科技局资料,长沙市现有国家科研院所89个,民营科研院所300余个,这些单位急需科技翻译人才却没有一位是科技翻译专业毕业生。

(二)翻译专业的办学现状

1、内地翻译专业办学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学科偏重外语能力培训,忽视了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殊需求,学科管理和决策部门对翻译学科没有进行正确的定位,将翻译学被列为语言学(一级学科)中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之下的三级学科,跟“语言教学”和“话语语言学”等并列,致使翻译学科处于尴尬的地位。

难以培养一批外语熟练、知识面广,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文化修养的高层次的翻译人才。

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翻译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对高质量的口笔译人才和研究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人们对翻译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译学界开始进行反思,建立独立翻译学科的意识日渐觉醒,目前大部分学者的对翻译学的讨论已经从“翻译学是否存在”深入到“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怎样发展”。

同时,在翻译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4年自主设立了“翻译学”二级学科,2006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主设置“翻译学”二级学科。

目前我国翻译专业的办学层次大致可以分为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三个层面。

研究生层面,我国翻译专业研究生培养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

1986年7月,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上海海运学院是首批以“翻译理论与实践”命名的硕士点。

此后,解放军外语学院和长沙铁道学院等6所大学相继成立了“翻译理论与实践”正式命名的硕士点。

至今,全国已有南京大学等20所高校设有翻译博士点,专门培养翻译方向博士生。

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全国第一个翻译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翻译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

本科层面,由于翻译学是否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因而本科翻译专业成立较晚。

1997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翻译系,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培养高层次的翻译专门人才。

以后在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相继成立翻译系,培养本科层次的翻译专门人才,但真正将翻译作为一个本科专业2006年才正式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当年全国只有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三所大学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

2007年,教育部同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设置翻译专业。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7所本科院校设置了翻译专业。

专科层面,除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专科学校在英语专业和应用英语专业设置了翻译方向,培养专科层次的应用翻译人才外,到目前为止,我校是专科层次学校当中,首次提出设立翻译专业的学校。

2、香港和台湾及国外翻译专业办学情况。

国外翻译专业发展较早,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逐渐承认“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适应大规模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翻译院系或翻译培训中心,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工作,如法国在翻译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特别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自1957年始建以来,为联合国、欧共体和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发展的欧盟以及法国各行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翻译人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在香港特区,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中文大学就把翻译独立成为系,作为一门专业来教。

并且从90年代开始,翻译专业越办越红火,几所大学都成立了翻译系或翻译研究所,培养从专科到博士层次的翻译人才。

台湾地区也有好几所大学培养翻译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

3、我校应用翻译专业现状分析。

我校于2003年升格为专科层次学校后,即成立了外语系。

近几年来,外语系发展迅速,由原来的英语教育专业一个专业发展到目前的英语教育专业、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旅游专业和应用翻译专业等四个专业。

目前共有20多个行政班级,学生1400多人。

其中应用翻译专业有2个行政班级,总共有学生85名。

本专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2005年9月到2007年9月一年时间里共引进教授1人,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6人。

目前应用翻译专业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名,中级职称的教师3名,外籍教师2名,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及职称结构均比较合理。

本专业现有4间数字语音室、5间多媒体教室,可以满足学生英语常规学习和英语视听说能力培养的需要。

近期还将成立翻译研究所及湖南应用翻译协会,在新实验大楼建两个新的计算机辅助语音室,以加强应用翻译专业的实践教学。

本专业的学生的素质较好,学生高考成绩基本都在500以上,远远超过专科录取分数线。

而且在2006年12月的全国应用英语能力三级考试当中,成绩突出,参考学生的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33%以上,学校前三名都是应用翻译班学生,成绩分别为98分、96分和95分。

本专业教师教学及科研成果比较丰厚。

特聘教授张梅岗,长期从事应用翻译研究和教学,他先后在全国外语类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12部;主编《英汉翻译教程》、《翻译》教材两部;出版《英汉功能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功能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多部专著。

学术带头人杨萍副教授,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制约翻译规范的价值观》《功能翻译和英汉句式对比研究》等多项省级或校级课题,发表多篇与翻译相关的论文。

当然,应用翻译专业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建设基础,但在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如“双师型”教师比例、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精品课程建设和优秀教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

(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建设目标

1、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翻译理论功底和较强翻译技巧,具有较强的英汉双语技能及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在国内企事业单位以及外事、经贸、旅游等领域从事笔译为主、口译为辅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2、本专业的特色:

与本科院校翻译专业相比,我校应用翻译专业有如下特色:

定位不同。

本科院校设置的翻译专业,主要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笔译、口译乃至同声传译人才,而我校应用翻译专业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笔译为主、口译为辅的中低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如企事业单位的产品介绍、说明书、一般资料、一般接待等的翻译人才。

课程体系不同。

本科翻译专业主要采用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是沿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科式课程体系,而我校应用翻译专业主要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的模式,建立以技能递进为顺序、以技能及相关文化和职业道德为横向结构的模块体系。

培养方式不同。

本科翻译专业主要根据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体系构建以学校为主的单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我校应用翻译专业主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实行产学研结合,通过与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吸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师资队伍不同。

本科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以学术型为主,而我校应用翻译专业主要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考核方式不同。

本科翻译专业往往是以最后的考试为唯一考核依据,我校应用翻译专业实行口试、笔试和机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同时推行“多证书”制度,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纳入到课程教学中,推行认证考核方式。

3、本专业的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在国内本层次领先、在企业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建成省级重点专业;为本校英语类专业提供强大的学科支撑;按照“以质取胜,稳步发展”的原则,招收优质生源,每年招收学生80余名,至2010年在校生数达到245人。

二、教学计划设想(见附件)

三、学科、课程及知识体系建设规划

应用翻译专业的学科体系是构建这个专业的所属学科系统,是构建其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

这个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结构是否完善。

本规划设置基础学科5门、基础必修课程7门,专业学科13门、专业必修课程20门(见表2.)。

按照培养目标准确设置课程并确定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时数、相互衔接,同时控制其开设的门数。

内容力求反映最基本、最适用和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保证每门课程都有教材以及配套的音像资料。

内容上尽量反映最基本、适用和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上从严把关,编排上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实际。

具体包括:

1、构建“层次化、模块化”课程组合模式。

采用“1(基础课程)+1.5(模块化集中训练)+0.5(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基础平台+模块化[包括语言基础(英语、汉语)+翻译技能+专业综合+工具运用等四大模块]”构建课程组合模式(见图1)。

加强课程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

尤其是在核心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中,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实际翻译工作环节展开,翻译实务占50%以上。

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一批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至2010年建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包括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见表1)。

图1.应用翻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

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阅读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写作

语言基础模块

翻译理论与实践、科技翻译、

中级笔译、中级口译、

外事翻译、翻译与文化等。

专业课程体系

翻译技能模块

国际贸易与实务、现代科技导论、世界经济与地理、东西方文化比较、经济学概论等。

翻译软件运用、计算机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常用办公设备等。

专业背景模块

工具运用模块

表1.应用翻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表

专业

课程名称

主持人

目标

工作目标

应用翻译专业核心课程

翻译理论与实践

杨萍

2010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完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达到省级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中级口译

刘宏伟

2009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完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达到学校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科技翻译

杨萍

2008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完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达到学校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中级笔译》

刘宏伟

2008建成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完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达到学校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综合英语

刘宏伟

2009年建成系级重点建设课程

完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达到学校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表2.专业学科及其课程设置、知识体系

学科目录

课程设置及其知识体系(黑体字为课程)

基础英语

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语音:

英语发音知识及技巧;英语听力知识及技巧;英语写作知识及技巧;英语语法知识;英语阅读知识及技巧。

英语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级笔译:

翻译的简史;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标准;翻译的过程;直译、意译法;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词类的转换;正反、反正译法;增减译法;被动语态的翻译;复合句的翻译;长句的译法;语段的翻译;实用文体的译法。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

顾客;公司;旅行;解决问题;公司历史;零售;产品;人;商务环境;财务;企业责任;竞争;公司结构;招聘;零售业;特许经营;国际商业风格;银行业;商业与环境;股票市场;进出口;公司业绩;设立企业;公司联合与收购;市场营销;产品与公司广告。

英语口译

中级口译:

口译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口译的特点、口译的标准、口译的类型、口译人员的必备素质、听力技巧、记录技巧、数字口译技巧、习语的口译技巧、导游口译、国际会议及参展、商务谈判口译。

旅游英语

旅游英语:

中国一览;中国人及其生活方式;中国的历史与地理;中国的文化与娱乐;中国的工艺美术;中国的烹饪以及进餐的场所与方式;中国的茶叶与丝绸;中国的交通与邮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保健与传统医学;中国的考古宝库与古建筑遗产;旅游业;何为旅游;旅行社业务;饭店服务;餐饮服务;交通;山水游;古迹游;城市游;购纪念品;展望旅游。

科技翻译

科技翻译:

科技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科技英语语法结构的基本特点;科技英语翻译定义;科技英语翻译标准;科技英语翻译应遵循的原则;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从事翻译应当具备的修养;学习翻译的基本方法;科技英语词汇构成法与翻译法;科技英语句式特点及其翻译技巧;科技翻译常见错误与分析。

外事翻译

外事翻译:

外事翻译的理论概述;外事翻译内容的正确理解;外事翻译译词技巧;外事翻译译句技巧;外事翻译汉译英中需注意的特殊问题。

现代科技导论

现代科技导论:

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基本运动规律,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注重物理思想、科学思维方法、先进科学观念的传授,力求将现代物理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以及与现代高新技术。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制度、教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语言发展等。

国际贸易与实务

国际贸易与实务: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条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谈判与履行;国际贸易与人文地理环境及谈判礼仪。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

世界经济与地理

世界经济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分布理论;西方的生产分布理论;生产分布的性质和特点;世界生产分布的基本特征;影响和制约生产分布的因素;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人口、地理位置;世界的地理结构;世界基本经济区;世界上的国家和居民;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概况。

公关与商务礼仪

公关与商务礼仪:

礼仪概述、个人基本礼仪、日常交际礼仪、文书交际礼仪、常用商务礼仪、涉外商务礼仪。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音的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声调、音节、轻声和儿化、语调、汉语拼音方案、词和词汇、词的构造、词义、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熟语、字典和词典、语法、词分类、最常见的词组、句子里的各种成分、复句、修辞、文字等。

2、建设一批优秀教材。

由于我校是第一家设置翻译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针对专科学校的翻译类专业教材缺乏的情况,组织教师编写一批与改革相适应,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翻译类专业教材,构建全新教材体系。

2010年以前,出版3-5本专业的翻译类教材(见表3.)。

3、推行多证书制度。

强化学生技能,推行多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要获得学历资格证书,而且要拿到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翻译资格证、毕业证等多个证书,以此来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见表4.)。

4、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职业道德先行,专业能力为重”的育人理念,依托学校翻译公司与湖南应用翻译协会,扩大企业参与应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探索“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

大力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因特网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

2009年前所有英语类课程都要有配套的课件和音像教学资源库。

2008年底前建立学校英语翻译网,通过翻译网使学生了解翻译动态、为社会提供优质翻译服务、进行学术讨论、推广翻译知识等。

同时运用讲授、启发、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考核模式实现多样化,实行笔试、口试、机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图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

培训

 

 

服务

表3.应用翻译专业教材建设计划

时间

教材名称

针对课程

主持者

参与建设者

2007-2008

应用翻译基础教程

翻译理论与实践

刘宏伟

杨萍、邓礼红

2008-2009

实用英语口译基础教程

中级口译

刘宏伟

邓礼红、彭坚

2009-2010

中级笔译

中级笔译

杨萍

刘宏伟

2009-2010

科技翻译教程

科技翻译

张梅岗

杨萍、刘宏伟

表4.应用翻译专业学生英语过级及考证计划

学期

证书

目标

第一学期

大学英语三级证书

三级过级率100%

第二学期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湖南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证书

四级过级率85%,计算机过级率80%

第三学期

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湖南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六级过级率50%,普通话过级率90%

第四学期

上海中级口译证书

湖南省高校计算机二级证书

口译过级率45%,计算机一级过级率35%

第五学期

大学英语八级证书

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八级过级率10%,普通话二甲过级率85%

第六学期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三级笔译证书

翻译资格证过级率10%

5、加大质量建设的力度。

以“课证融合+语言强化+顶岗训练”为核心,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出发点,加大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力度,加强过程管理,监控培养过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同时建立应用翻译专业的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实施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以及时调整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按学科和课程门类设置教师岗位,对现有教师按照岗位需要和业务特长进行学科定向和工作分工,促进专业发展(见表5.)。

表5.教师学科定向及分工计划

学科目录

课程设置

班级数

课时数

需教师数

任课教师

备注

基础英语

综合英语

6

4×4

2

丁少洪/刘宏伟

英语口语

6

2×4

1

Janson/Kelin

英语听力

6

2×4

1

邓礼红/杨萍

英语阅读

6

2×4

1

丁少洪

英语写作

6

2×4

1

汤丹

英语语法

6

2×4

1

潘谊清

英语语音

6

2×4

1

潘谊清

英语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

6

2×4

1

杨萍/刘宏伟

中级笔译

6

2×4

1

刘宏伟

兼职1人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

6

2×4

1

彭坚

英语口译

中级口译

6

2×4

1

邓礼红

旅游英语

旅游英语

6

2×4

1

梁琪瑛

(外室请)

科技翻译

科技翻译

6

2×4

1

张梅岗

(兼职)

外事翻译

外事翻译

6

2×4

1

冯亚玲

兼职1人

现代科技导论

现代科技导论

6

2×4

1

基础课部安排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

6

2×4

1

冯亚玲

国际贸易与实务

国际贸易与实务

6

2×4

1

蒋旭明

(外室请)

世界经济与地理

世界经济与地理

6

2×2

1

杨海丹

(外室请)

公关与商务礼仪

公关与商务礼仪

6

2×2

1

伍海琳

(外室请)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6

2×4

1

基础部安排

表6.2008年-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项目

具体建设内容

专业顾问聘请(1-2)

选聘1-2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培训师资、带领或参与课题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等。

1.重点高校教授或翻译领域知名专家;

2.每年来校4次以上,指导专业建设、举办讲座、开展教师培训2次以上;

3.主持或参与教改课题1项。

专业带头人培养(1-2)

通过培训和顶岗实践、承担科研教改课题等措施,使之具备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翻译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引领专业持续发展。

1.国内培训或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

2.考取翻译类二级以上资格证书;

3.外出交流学习3-4次;

4.英语国家研修1个月;

5.承担省级课题或教改项目1项;

6.配置必要教研科研设备资料。

骨干教师培养(3-4)

通过业务进修、翻译培训、企业顶岗实践以及学术交流等措施,着重加强翻译方面的知识扩充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专业教学水平高、翻译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1.中级职称,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

2.国内培训1次或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

3.外出交流学习3-4次;

4、考取翻译类三级以上资格证书。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6—7)

通过培训、企业顶岗实践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措施,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使之具备双师素质,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1.国内高校或翻译资培训中心培训3人次,取得双师素质相关证书;

2.3人次到校外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

3.3人次考取翻译类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培训证书。

兼职教师聘请(5)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聘请熟悉翻译业务、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5人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实训实习课程的教学工作。

1.外资企业和翻译公司业务骨干,能够胜任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承担翻译类、经贸类以及科技类实践教学,年人均授课50课时以上。

聘请外籍教师1人

引进1名外籍教师,发挥外籍教师对英语教学的作用,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1.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和1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或本科以上学历并通过英语政府授权机构组织的英语教师培训考试的专业人才。

2.承担应用翻译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

2、通过引进、进修及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等。

通过两三年努力,使每门学科都冒出几名在省内有影响的名师(见表6.)。

表7.主要教研科研活动规划

序号

内容

组织形式与参与范围

主持人

备注

1

专业学科定位

校外专家、校、系、专业负责人、教学管理干部、骨干教师

杨萍

2

专业课程设置

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3

重点课程建设

课程团队

杨萍

4

课程教学大纲与个别教材建设

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5

翻译基础课教学研究

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6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讨

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7

课程考核方法、命题与评分方法研究

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8

课程设置与教学的调查研究

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9

毕业生论文的设计与选题

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10

毕业顶岗位实习探讨

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

刘宏伟

3、积极鼓励参加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研科研水平,另一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