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6740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x

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2009年度博兴县

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博兴县

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

二○○九年二月

一、发生防治现状……………………………………1

二、指导思想…………………………………………1

三、治理目标…………………………………………1

1、防控任务……………………………………………1

2、防控目标……………………………………………2

四、防治对策……………………………………………3

五、防治内容和措施……………………………………3

1、加强监测、健全网络………………………………3

2、检疫封锁……………………………………………4

3、防治措施……………………………………………4

六、保障措施……………………………………………6

1、监测报告……………………………………………6

2、科学防治……………………………………………6

3、依法治虫……………………………………………6

4、物资保证……………………………………………7

5、资金保证……………………………………………7

七、组织领导……………………………………………7

1、县里成立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7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9

3、成立县美国白蛾防治技术小组……………………9

4、建立值班报告制度…………………………………9

5、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10

6、强化舆论宣传……………………………………10

7、加强督查落实……………………………………10

2009年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为切实搞好美国白蛾的监控和防治,保护我县的生态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县美国白蛾的发生和防治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生防治现状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对象,它具有食性杂、危害广、适应性强、传播蔓延快等特点。

我县自2005年9月首次发现至2008年12月底,全县12个镇(办)普遍发生,部分县直单位发生严重,面积达6.5万亩。

疫情发生后,全县各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了有效防治,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因美国白蛾具有繁殖量大,传播蔓延快等特点,加之2008年部分镇(办)认识不足,防治不够彻底,导致美国白蛾越冬基数偏高。

根据各镇办及县直单位对2009年的发生面积预测,预计2009年全县发生面积15万亩,其中轻度发生8万亩,中度发生4万亩,重度发生3万亩,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按照“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坚持预防和除治并重,切实加强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和科学防治,根除疫点,压缩疫区范围,全面降低虫口密度,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疫情严重发生和继续扩散蔓延的势头,确保我县的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三、治理目标任务

(一)防控任务

我县防治任务是15万亩,防治作业面积达到45万亩(次),其中,生物防治30万亩(次),人工物理防治15万亩(次);释放周氏啮小蜂1.5亿头。

(二)防控目标

为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特点,将美国白蛾防控划分5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对策。

1、重点防控区:

包括公路、铁路、河道、行政区域交界处(县、乡交界)、场圃、风景名胜区等。

防控对策:

加强普查监测,以无公害药剂防治为主,结合人工物理、生物等措施进行防治。

防控目标:

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80%以上;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5%以下,叶片保存率80%以上;一、二代防治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2%以内。

2、城乡驻地防控区:

包括村庄四旁、城镇等。

防控对策:

加强普查监测,以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捕捉成虫和蛹、释放周氏啮小蜂、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为主,必要时采用生物、植物源制剂防治。

防控目标:

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7%以下,叶片保存率60%以上;一、二代防治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2%以内。

3、特殊防控区:

包括桑、蚕、鱼、虾养殖区等。

防控对策:

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捕捉成虫和蛹、绑草把、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等防治,严禁喷药、喷烟防治。

防控目标:

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10%以下,叶片保存率60%以上;一、二代防治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5%以内。

4、综合防控区:

包括片林、林网等。

防控对策:

加强普查监测,采用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捕捉成虫和蛹、绑草把、涂毒环、喷洒无公害药剂、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综合措施防治。

防控目标:

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90%;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10%以下,叶片保存率60%以上;一、二代防治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5%以内。

四、防控对策

根据近几年的防治经验,重点是加强监测普查,实行“大力查治第一代,严密查防第二代,全面除治第三代”的对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着重做好美国白蛾第一代的除治。

5月中、下旬集中摘除网幕,6月上旬在摘除网幕的基础上,普遍喷药防治,确保6月10日(麦收)前全面完成第一代的防治任务,为第二、三代美国白蛾的除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防治内容和措施

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以及气候的变化。

本着综合防治,动态防治的原则,全年防治美国白蛾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监测、健全网络

在全县12个镇(办)设立监测点,各个测报点要配备相应的测报工具,有专人管理,对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虫情进行全年观测。

主要负责虫情调查、数据汇总、及时上报。

县林业局定期发布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趋势预报。

全县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

(二)检疫封锁

1、种苗产地检疫。

强化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检查,确保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2、复检。

强化对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产品木质包装物的复检,发现虫情及时扑灭。

3、调运检疫。

严格禁止不经检疫调运森林植物及其林产品现象的发生。

要严格检疫要求书制度,同时要强化现场检疫工作,提高调运检疫率。

(三)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

(1)除治虫蛹。

在各代美国白蛾蛹期即去年9月底至4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初、8月上中旬,发动人力清理地面杂草和落叶、刮除树干裂皮、拣拾虫蛹,然后集中烧毁。

尤其是3月底4月上中旬,正是清除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大好时期,也是全年防治美国白蛾的关键时期。

(2)捕捉成虫。

美国白蛾成虫为白色蛾子,容易发现,且飞翔能力差。

在每代成虫发生期间,各镇、办事处及各单位要重点查找美国白蛾成虫,特别是曾经发生美国白蛾的地块,发现后立即捕捉,集中杀死。

(3)摘除卵块。

在各代成虫羽化——幼虫孵化发生之前,即:

5月10日至5月25日、6月20日至7月5日、8月15日至8月26日,寻找叶片背面的绿色卵块,摘除烧毁。

(4)剪除网幕。

因该虫卵孵化后幼虫开始吐丝结网,形成白色的网袋,也叫网幕,幼虫在网幕内群居生活。

结成的网逐渐扩大,一般直径0.4米左右,大的可达1.5米,有的还可将一棵树全部缚住。

从枯叶簇、枯枝上即能分辨和发现。

因此,在美国白蛾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幼虫3龄之前,仔细查找美国白蛾网幕,发现后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集中销毁。

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一旦散落应立即杀死。

第一代美国白蛾的防治也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时期,各镇、办事处及县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组织专业队等多种形式逐地块排查,集中收集网幕,烧毁或深埋。

(5)围草诱蛹。

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各代老熟幼虫化蛹前,6月初至6月上旬;8月初;9月中、下旬。

在树干离地面1-1.5m处,用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老熟幼虫化蛹。

化蛹期间每隔6—9天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集中烧毁。

也可组织人员在老翘树皮下、墙缝等美国白蛾化蛹场所人工挖蛹,集中销毁。

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天敌有鸟类(麻雀类)、螳螂、草蛉等捕食性天敌,以及寄生性的赤眼蜂、姬蜂、茧蜂、啮小蜂、寄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30多种。

繁殖释放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周氏啮小蜂寄生美国白蛾的蛹,寄生率达64—92.6%,对4龄前幼虫喷施Bt(苏云金杆菌),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ml。

美国白蛾病毒适用于2—3龄美国白蛾幼虫。

3、物理防治

灯光诱集成虫,利用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成虫羽化期挂灯诱杀成虫。

诱虫灯应设在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距设灯中心点50-100m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杀灯诱成虫。

设灯时间分别在4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7月初;8月上旬。

4、化学药剂防治

在第一代幼虫破网期(6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破网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幼虫破网期(9月中下旬—9月底)是实施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选择下述药剂用高压喷雾器喷杀:

25%灭幼脲1500-2500倍液、杀蛉脲2000-3000倍液、森得保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1%苦参烟碱1000-1500倍等。

或选用1%苦参碱、1.2%苦参烟碱烟剂等用烟雾机进行防治。

注意尽量选择安全、高效、无公害无环境污染的药剂。

六、保障措施

1、监测报告

为及时、准确地监测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要求各镇(办)及有关单位搞好虫情监测,实行美国白蛾全程动态观测,每个测报点都有懂业务的人员兼任测报员,定时向县林业局报告监测情况。

2、科学防治

为全面做好对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全县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加大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技术试验与研究,引进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性信息素引诱剂等多种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

3、依法治虫

为了及时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美国白蛾的危害性,防治美国白蛾的必要性,调动群众防治美国白蛾的积极性,做到以防为主,群防群治。

二是要发放《林业有害生物限期除治通知书》,实施限期防治,如仍有防治不力,且造成一定损失的,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进行处罚。

对个别干扰执法、聚众闹事、破坏除治工作的,由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4、物资保证

各镇(办)及有关单位根据日常掌握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面积和发生特点以及组织专业队的人数,储备药剂、药械,如高枝剪、高压喷雾器等应急物资,建立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库。

通过信息网与药剂、药械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实行合同储备,保证药剂、药械的充足供应,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做好除害设施、运输车辆及其它相关的物资准备。

5、资金保证

县、镇(办)两级财政每年都要准备专项灭虫资金,年初,县里给各镇(办)拨付部分启动资金。

各有关单位也应向上级积极争取防治经费,确保防治美国白蛾工作资金到位。

七、组织领导

1、县里成立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

县美国白蛾指挥部由县长任指挥,县直有关部门组成,各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林业局负责全县林木美国白蛾虫情预测预报和林木虫害的普查、监控和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各镇(办)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林木美国白蛾虫情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农业局负责全县农作物美国白蛾虫情除治的具体组织、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交通局负责县、乡公路两侧林木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和监控工作。

公路局负责国道、省道两侧公路林木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黄河河务局负责本辖区内林木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引黄济青处负责本辖区林木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小清河管理局负责小清河两岸河堤林木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和监控工作。

财政局负责全县美国白蛾虫情防治资金的筹措调度。

公安局负责做好虫害发生区及周围地区的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及案件的审理工作。

县直各单位负责辖区及院内林木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市政处负责城区行道树、道路附属绿地及城区公共绿地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建设局负责督促县直各单位的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房管局负责督促各住宅小区绿化树木美国白蛾虫情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县府督查科负责督促各镇(办)和县直各单位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县委宣传部、广电局负责全县美国白蛾防治的宣传报道工作。

经贸局负责县直各厂矿企业林木美国白蛾的普查、上报、监控工作。

教育局负责全县各中小学校美国白蛾的普查、上报、监控和除治工作。

工会、妇联、团委负责动员组织全县广大职工、妇女和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到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中去。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是一项十分迫切而又十分重大的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包镇(办)制度,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

各镇(办)、县直各单位、企业也要成立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3、成立县美国白蛾防治技术小组

主要职责为:

①负责全县美国白蛾虫情的监测上报、预报;

②负责全县美国白蛾虫情的鉴定;

③负责全县美国白蛾虫情防治的技术指导;

④负责全县美国白蛾虫情防治工作提出除治意见;

⑤负责调度通报全县美国白蛾虫情除治进展情况。

4、建立值班报告制度

各镇(办)及有关单位要指定专人每天下午17点前上报美国白蛾虫情发生及防治情况。

县防治美国白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要做好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力。

************

5、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属地管理,逐级负责和“谁经营,谁管理,谁防治”的原则,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美国白蛾防治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将防治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划定责任区,把责任具体到镇(办)、村、地片、地块和人员,明确责任人的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哪一级出现问题,追究哪一级的责任。

6、强化舆论宣传

通过电视、报纸、宣传车、标语口号、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全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和搞好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7、加强督查落实

进一步强化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考核,将其列入全县目标管理千分制考核。

县组成督查组,按照本方案对各镇(办)及有关单位虫害除治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对除治不力造成虫害扩散的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其行政及法律责任;对除治工作得力,效果好的,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表彰奖励。

 

附件1

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成员名单

指挥:

李家良县长

副指挥:

王明柱县委副书记

张平县人大副主任

刘方太副县长

张光平县政协副主席

李新生县人武部部长

成员:

杨德福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赵春良县府办公室主任

张星明县纪委副书记

张英翠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国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崇凯县广电局局长

马肃之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王飞县法院副院长

胡云江县财政局局长

张永堂县公安局局长

王青县建设局局长

李学峰县房管局局长

裴树刚县交通局局长

高明耀县公路局局长

李树贤县农业局局长

王秀江县水利局局长

石卫山县林业局局长

王爱军县市政处主任

张振永县黄河河务局局长

滕希华引黄济青处主任

刘存业小清河管理局局长

耿雨河县经贸局局长

周奎齐县教育局局长

董宝聚县工会主任

李云县妇联主席

刘兆辉县团委书记

李东坤县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石卫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东坤、张光树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2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

包保镇(街道)名单

镇(街道)名称

包保镇(街道)领导

县级领导

县直单位

责任人

联络人

城东街道办事处

初建波

发改局

杨洪志

张城

博昌街道办事处

李家良

交通局

裴树刚

赵东洲

锦秋街道办事处

王明柱

劳动局

郝波

王兴福

湖滨镇

张光卫

财政局

胡云江

周长健

曹王镇

鲁宝国

物价局

郑杨林

王京

兴福镇

王晓东

环保局

牟希刚

任福翠

店子镇

满学先

民政局

王中玉

马景杰

陈户镇

谷玉玲

水利局

王秀江

刘金涛

吕艺镇

王如奎

农业局

李树贤

张义功

庞家镇

王天祥

土管局

张景文

李兆兴

纯化镇

梁昌

审计局

姚忠

耿延松

乔庄镇

李洪柱

水产局

邢金孝

刘建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