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6293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docx

江西宜丰二中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

江西宜丰二中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足量的铜片与含有0.4mol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NO2的分子数为0.2NA

B.O2和N2的混合气22.4L中一定含有2NA个原子

C.某醋酸钠溶液中含有1molCH3COO—离子,则Na+数目等于NA

D.14g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n≥2)中含有的C=C键数目一定为NA/n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纯水的pH=6,该温度下10L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NA

B.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L

C.在反应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中每溶解1molZn,转移的电子总数等于2NA

D.5.4gAl分别与含溶质0.2mol的NaOH溶液、盐酸反应,生成H2分子数均为0.3NA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1.1mol·L﹣1KCIO3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16gO2与16g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D.1molZn变为Zn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4、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mol·L﹣1Na2CO3(aq),其称量操作如下图所示,最终配制溶液的浓度(  )

A.偏高B.偏低

C.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D.准确

5、用胆矾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解在1L水当中

B.称取胆矾25g,溶解在1L水当中

C.将25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D.将16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6g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B.92g甲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目为3NA

C.1L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1gCl2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0.1NA

C.1mol·L﹣1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NA

D.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9、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

2:

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

1:

1B.3:

2:

1

C.9:

3:

1D.6:

3:

2

10、120℃、101.3kPa,甲烷(CH4)和过量的O2的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燃(CH4+2O2=CO2+2H2O)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测得反应后气体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5倍,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

A.2:

1B.1:

2C.1:

7D.7:

1

11、100g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g/mL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为9mol/L的硫酸溶液,则加入水的体积是(  )

A.大于100mLB.小于100mL

C.等于100mLD.等于100/ρmL

12、将Cmol/L的AlCl3溶液V1mL加水稀释至V2mL,稀释后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称量时,NaOH固体与砝码的位置颠倒.

(2)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壁有水珠.

(3)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4)定容时,俯视读数..

14、某化学实验小组需用480mL0.5mol/L的硫酸铜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胆矾(CuSO4·5H2O)来配制,至少需用胆矾的质量为g.

(2)下面是配制硫酸铜溶液过程中的5个操作步骤:

①向盛有胆矾的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使其溶解;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③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后移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硫酸铜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下同):

对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的是.

①在烧杯中搅拌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容量瓶使用前未进行干燥

④所使用的容量瓶刚用某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润洗过

⑤定容后,塞好瓶塞摇匀,装入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

⑥没有洗涤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和玻璃棒.

15、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质量分数】37.25%

【密度】1.2g·cm﹣3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37.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214.6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0mL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mL.

16、实验室要用98%(ρ=1.84g·cm﹣3)的硫酸配制3.68mol·L﹣1的硫酸溶液500mL

(1)计算所需98%的硫酸mL.

(2)要配制3.68mol·L﹣1的硫酸溶液500mL,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98%的硫酸后,还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填写序号):

①量筒②烧杯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天平⑥胶头滴管⑦锥形瓶⑧玻璃棒

(3)若配制3.68mol·L﹣1的硫酸溶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出现下列错误操作,将例所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浓硫酸溶解后未冷却,直接转移至容量瓶后定容

B.将烧杯内的稀硫酸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稀硫酸溅出瓶外.

C.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D.容量瓶使用前用含硫酸的溶液润洗了.

17、某次实验需用480mL、0.5mol/L的稀H2SO4溶液,某同学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进行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50mL量筒、最好应选用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的98%的浓硫酸的体积mL.

(2)将下列步骤中的空格内将所用仪器补充填写完整

①用2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仪器A中(仪器A的名称为)

③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适量仪蒸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④将溶液冷却,恢复室温

⑤向仪器A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⑥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⑦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仪器A中,轻轻摇动仪器A,使溶液混合均匀.

(3)实验中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写序号)

(4)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写字母)

A、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冷却浓硫酸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刻度线

E、取用浓硫酸后,将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容量瓶中

F、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没有再加蒸馏水.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解:

A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了稀硝酸,产物不再是NO2,故NO2的分子数不为0.2NA;B项,因未标明所处状态为标准状态,故B错误;C项,因醋酸钠溶液中存在CH3COO—离子水解,故当醋酸钠溶液中含有1molCH3COO—离子时,Na+数目应大于NA;D项,14g链烃对应的物质的量为1/nmol,故14g链烃中含有的C=C键数目一定为NA/n。

2.【答案】A

【解析】解:

A、pH=6的纯水中,离子积常为10-12,该温度下10LpH=11的NaOH溶液中OH-的浓度是0.1mol/L,物质的量是1mol,数目为NA,A正确;B、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即1mol,正极放出0.5molH2,因为温度压强未知,所以体积无法求得,B错误;C、在反应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中,锌的化合价由0变为+2价,氮元素由-3变为0价、由+5变为0价,即每摩尔反应转移5mol电子,则每溶解1molZn,转移的电子总数等于5NA,C错误;D、5.4gAl即0.2molAl,分别与含溶质0.2mol的NaOH溶液、盐酸反应,酸不足,,D错误。

答案选A。

3.【答案】C

【解析】解:

A.KClO3是氯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溶液中无氯离子,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不是NA,故B错误;

C.依据氧元素守恒计算分析判断,16gO2与16gO3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氧原子数目相等,故C正确;

D.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1molZn变为Zn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解:

天平称量规则为:

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若砝码与药品颠倒,则药品质量+游码质量=砝码质量,实际称得样品的质量为:

砝码质量﹣游码质量=5.0g﹣0.3g=4.7g,称量的碳酸钠质量偏小,最终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浓度偏低,

故选B.

5.【答案】C

【解析】解:

A.应用胆矾直接配制,故A错误;

B.溶解在1L水当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L,故B错误;

C.配制10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胆矾的质量为1L×0.1mol/L×250g/mol=25.0g,溶于水,将所得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洗涤并转移,定容,可得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故C正确;

D.应称取25g胆矾,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A.18g水物质的量为1molH2O,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2个质子,1个氧8个质子,水分子中共10个质子,则1molH2O中含有10mol质子,数目为10NA,故A正确;

B.12g金刚石是1mol碳.金刚石的结构是按四面体成键的,一个碳上连着四个共价键,但是一个共价键是两个碳共用的,所以说共价键数应该小于4NA,故B错误;

C.把四氧化二氮全部转换成二氧化氮,这样46g二氧化氮是1mol,原子总数为3NA,故C正确;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的钠都是+1价的,不一样的是氧的价态,因此1molNa失去NA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解:

A、NO2与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46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n=

=1mol,故含3NA个原子,故A正确;

B、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甲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B错误;

C、CO32﹣是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碳酸根的个数小于NA个,故C错误;

D、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则和水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1NA个,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解:

A、氯气由氯原子构成,故71g氯气中含有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

=2mol,个数为2NA个,故A错误;

B、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B错误;

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2.4g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镁变为Mg2+,故0.1mol镁失去0.2mol电子即0.2NA个,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解:

设AgNO3溶液的浓度都是c,体积分别为3V、2V、V,

NaCl、MgCl2、AlCl3溶液的浓度都是c1,设体积分别为x、y、z,

则完全沉淀时Cl﹣+Ag+═AgCl↓,

c1×x=c×3V,

c1×2×y=c×2V,

c1×3×z=c×V,

解得x:

y:

z=9:

3:

1,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解:

120℃时燃烧生成的水为气态,氧气过量发生反应:

CH4+2O2=CO2+2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后气体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5倍,故与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2=30,根据十字交叉法:

故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4=1:

7,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解: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x,稀释前的质量分数为w1,稀释后的质量分数为w2,

则:

100g×w1=(100g+x)×w2,

18molL﹣1的浓硫酸加到一定量的水中稀释成9molL﹣1的硫酸,

由c=

,可得:

c1=

=18mol/L=2c2=

×2,

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ρ1>ρ2,

=2×

<2,

所以:

=

<2,

解得:

x<100g,

又水的密度约为1g/mL,

则加水的体积小于100mL,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解:

令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量浓度为y,则:

V1mL×3Cmol/L=V2mL×y

解得y=

Cmol/L.

故选:

D.

13.【答案】

(1)偏小;

(2)无影响;

(3)偏小;

(4)偏大.

【解析】解:

(1)称量时,NaOH固体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依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

偏小;

(2)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壁有水珠,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

故答案为:

无影响;

(3)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

偏小;

(4)定容时,俯视读数,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

故答案为:

偏大.

14.【答案】

(1)62.5;

(2)①③④②⑤;

(3)①②⑤⑥;③.

【解析】解:

(1)由于没有480mL容量瓶,所以选择500mL容量瓶.需胆矾的质量为m=0.5L×0.500mol·L﹣1×250g/mol=62.5g,故答案为:

62.5;

(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⑤,故答案为:

①③④②⑤;

(3)①在烧杯中搅拌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则导致溶质的损失,故浓度偏低;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浓度偏低;

③容量瓶使用前未进行干燥,对浓度无影响;

④所使用的容量瓶刚用某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润洗过,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多,则浓度偏高;

⑤定容后,塞好瓶塞摇匀,装入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则溶液会被水稀释,浓度偏低;

⑥没有洗涤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的损失,浓度偏低.

故浓度偏低的为①②⑤⑥;无影响的为③.

故答案为:

①②⑤⑥;③.

15.【答案】

(1)6.0;

(2)0.06;

(3)C;

(4)①4.6;

②125.0.

【解析】解:

(1)37.25%密度为1.2g·cm﹣3的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

=6.0mol/L;

故答案为:

6.0;

(2)6.0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6.0mol/L,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钠离子浓度为6.0mol/L×10﹣2=0.06mol/L;

故答案为:

0.06;

(3)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的A、B、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A错误;

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故B错误;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可能导致结果偏低,故C正确;

D.应选取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

0.5L×6.0mol·L﹣1×74.5g·mol﹣1=223.5g,故D错误;

故选:

C;

(4)①c(H2SO4)=2.3mol·L﹣1,则c(H+)=4.6mol·L﹣1,

故答案为:

4.6;

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浓硫酸的浓度为c=

=18.4mol/L,假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1L×2.3mol/L,V=0.25L=125.OmL,

故答案为:

125.0.

16.【答案】

(1)100.0;

(2)②④⑥⑧;

(3)BC.

【解析】解:

(1)98%(ρ=1.84g·cm﹣3)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18.4mol/L,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3.68mol·L﹣1×500mL,解得V=100.0mL;

故答案为:

100.0;

(2)配制3.68mol·L﹣1的硫酸溶液的步骤为:

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

100ml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故答案为:

②④⑥⑧;

(3)A.浓硫酸溶解后未冷却,直接转移至容量瓶后定容,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A不选;

B.将烧杯内的稀硫酸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稀硫酸溅出瓶外,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选;

C.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浓硫酸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选;

D.容量瓶使用前用含硫酸的溶液润洗了,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不选;

故选:

BC.

17.【答案】

(1)15;13.6;

(2)②500mL容量瓶;

⑤胶头滴管;

(3)①③④②⑦⑤⑥;

(4)CE.

【解析】解:

(1)浓硫酸的浓度C=

=

=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

所以xmL×18.4mol/L=500mL×0.5mol/L,解得:

x≈13.6,所以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3.6mL,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所以选择15mL量筒,故答案为:

15;13.6;

(2)②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移液时,要将溶液注入500mL容量瓶中,故答案为:

500mL容量瓶;

⑤定容时,开始直接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故答案为:

胶头滴管;

(3)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①③④②⑦⑤⑥,故答案为:

①③④②⑦⑤⑥;

(4)A、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量取浓硫酸,则浓硫酸会被稀释,导致所量取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故A错误;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C正确;

E、取用浓硫酸后,量筒的洗涤液应注入废液缸,如果注入容量瓶中,则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多,浓度偏高,故E正确;

F、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没有再加蒸馏水是正确的,对浓度无影响,故F错误.

故答案为:

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