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6278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docx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

 

高速铁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

(试行)

为确保冬季冻害期间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安全,强化冬季线路冻害检查和检测,规范线路冻害整治作业方法和整治标准,特制定本办法。

一、冻害检查

1.动态检查

各段要充分利用综合检测列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便携式线路检查仪、人体感觉等数据,安排专人分析,尤其是轨道动态检测图幅要对比分析,正确指导现场作业并摸索冻害变化规律,达到“冻害地段控制Ⅱ级,消灭Ⅲ级及限速处所”的目标。

(1)冻害期间使用便携式添乘仪,固定车次、固定仪器(5、6、7、8标准),每天早(确认列车)、中(11时至14时)、晚(17时后)添乘。

添乘时人体感觉晃车要认真记录,供数据分析使用。

添乘时注意辨别异音处所并做好记录,并提醒后续添乘人员注意观察。

(2)确认列车由胜任人员添乘。

临时限速低于200km/h以下重点病害整治后当日,由副科级及以上干部负责添乘。

运行途中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确认列车添乘人员应立即向列车调度员报告,并提出限速意见,限速位置按晃车处所前后加200m确定,同时通知工务段调度,工务段调度报工务处调度和段领导。

(3)工务段安排胜任人员进行中午和晚间添乘,与综合检测列车数据结合分析确定当日夜间天窗需安排检测、作业处所。

中午和晚间添乘时要注意观察当日限速地点线路质量情况,并向工务段调度汇报。

工务段调度通知驻站联络员按添乘人员确定的限速条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

危及行车安全时,直接通知列车调度员限速或封锁。

(4)每天添乘数据,工务段要有专人汇总、分析;当天前一趟添乘明显感觉及晃车仪Ⅲ级处所要及时向下一趟添乘人员传达,添乘时重点复核;当日重复Ⅲ级、连续2日重复Ⅱ级、当日重复感觉明显晃车处所要结合轨道动态检测图幅,按轻重缓急原则安排测量、整修。

确定的异音处所,工务段要通知车间及时进行现场检查。

(5)工务段派胜任干部添乘综合检测列车。

动态几何尺寸限速标准按部、局规定执行,限速位置按缺陷地点前后100米确定,主管副段长及时组织处理。

检测发现的限速处所、短波Ⅱ级及以上超限处所、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要通知有关车间当日天窗进行静态检查和整修;综合检测列车Ⅰ级超限处所按轻重缓急安排整修,短波Ⅰ级大值(5mm及以上)整治时限不应超过3日。

(6)冻害期间工务段段长每周添乘检查1次,主管副段长、高铁科长、线路车间主任每周添乘检查2次。

晃车信息及时通知段数据分析人员,纳入晃车信息库。

2.静态检查

(1)检查周期。

在冻害上涨和回落期间:

无砟轨道:

①工班长或胜任人员对6mm以下冻害每月检查2遍,6mm≤冻高≤10mm冻害每周全面检查2遍,10mm以上冻害每天全面检查1遍。

②车间主任(副主任)对7mm及以上冻害每半月检查1遍。

③包保干部对7mm≤冻高≤10mm冻害每半月全面检查1次,冻高>10mm冻害每周全面检查1遍。

④段长、主管副段长、高铁科长(技术科长)累计对7mm以上冻害每月检查1遍。

有砟轨道:

①工班长或胜任人员对7mm≤冻高≤15mm冻害每周全面检查1遍;15mm以上冻害每天全面检查1遍。

②车间主任(副主任)对7mm≤冻高≤15mm冻害每半月检查1遍,15mm以上冻害每周全面检查1遍。

③包保干部对7mm≤冻高≤15mm冻害每半月检查1次;15mm以上冻害每周全面检查1遍。

④段长、主管副段长、高铁科长(技术科长)累计对7mm≤冻高≤15mm冻害每月检查1遍,15mm以上冻害每半月全面检查1遍。

各段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综合检测列车开行密度、波形图幅变化、气温急剧变化、近年来冻害的变化规律等情况,对过渡段、冻害重复处所、成段冻害处所、路基地段小桥涵两侧等重点位置加密检查,尤其要注意量取水平、三角坑。

(2)各级检查人员检查后在冻害处所钢轨轨底上要注明检查日期及代号(工班长划“×”,包保干部划“√”;副段长、技术科长(高铁科长)划“△”,段长划“○”)。

现场检查时携带强光灯、道尺、钢板尺、弦绳等检查工具。

每次检查都要填写检查记录,及时分析处理。

(3)限速标准

①无砟轨道限速标准。

线路静态限速标准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中200-250km/h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执行。

作业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列车放行条件,限速位置为冻害顺坡两端起止位置前后各50m。

②有砟轨道限速标准,按《沈阳铁路局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细则》中表6.2.1及表6.2.2-1规定执行。

③垫板作业收工时,顺坡率限速标准:

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2.0‰,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至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0‰,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0.8‰。

二、冻害整治方法

根据道床状态和扣件系统型式,冻害整治可采用落道及垫撤调高垫板等方法。

(一)冻害整治程序

冻害整治前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根据动态检查数据确定整治地点—轨道动态检测图幅分析—现场静态检查(数据采集)—动静态数据综合分析—制定作业方案—作业方案审批—作业方案实施—作业质量回检—信息反馈。

根据气温情况,测量优先选择轨道测量仪,其次为电子水准仪、激光弦线、特制的弦线。

(二)有砟轨道冻害整治

在正线上垫入或撤除冻害垫板,两端顺坡率不应大于1/(10Vmax)。

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2块(0.5mm可为3块),较厚的垫板应置于下层,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

⑴冻起高度h≤5mm,在冻害的冻起最高点撤下原来10mm厚的橡胶垫板,换上5mm厚的橡胶垫板及相应的调高垫板,保持原扣压力。

⑵冻起高度5mm<h≤7mm时,在冻害的最高点撤下原来10mm的橡胶垫板,换上3mm橡胶垫板及相应的调高垫板,保持原扣压力。

⑶当冻高7mm<h≤17mm时,在冻害的最高点撤下原来10mm的胶垫,换上3mm胶垫及相应的调高垫板,在冻害两端垫入各种规格调高垫板,冻害两端做好顺坡。

冻高超过15mm时,两端顺坡之间应有不短于40m的平台过渡段,平台坡度与既有坡度一致。

⑷冻起高度超过17mm时,对冻害顶点采用落道的办法进行整治,其余冻高按上述规定顺坡,根据冻起高度采取限速措施。

落道(连续两根轨枕及以上)处理后首列限速不高于160km/h。

落道方法:

①测量。

在计划落道范围内设置临时固定桩,可在两线间临时钉木桩代替,然后用L尺和道尺测量轨面相对高度及水平值并做好记录。

②扒开枕盒道床。

将落道范围内轨枕中间的枕盒及轨枕端部扒开至轨枕底部20mm以上。

③落下轨枕。

将轨枕上的扣件卸下,先用撬棍或道镐串松轨枕底部道碴,然后用方枕器或撬棍将轨枕向枕盒中间方动,使枕底道床全部露出。

清理、平整枕底道床,使其低于原道床11-15mm,然后方回轨枕,将轨下橡胶胶垫恢复标准厚度,上齐扣件。

④回填道碴、捣固。

全部轨枕落道完毕后,用冲击式捣固镐捣固轨枕全长范围(轨枕中部轻捣,轨底部重捣),使轨面恢复原相对高度,恢复原水平值,最后再根据高低情况进行垫撤板。

⑤每处落道后要捣固密实,整理好道床,2日内每日要进行找细、复拧螺栓。

(三)无砟轨道冻害整治

在正线上垫入或撤除冻害垫板,两端顺坡率不应大于1/(10Vmax)。

超过扣件系统最大调高量的,根据情况采取限速或封锁措施后进行处理。

1.WJ-8C型扣件。

轨下垫板分2、3、4、5和6mm五种厚度,正常安装时采用6mm厚轨下垫板。

螺旋道钉在钢轨调高量不大于15mm时用S2型,大于15mm时用S3型。

整治冻害时根据冻高的大小,先以撤板为主,根据冻高大小更换不同厚度的轨下垫板,剩余冻高以垫板顺坡。

当冻起高度h≤4mm,将6mm厚的轨下垫板更换为不同厚度垫板实现。

当冻起高度4mm<h≤12mm,将6mm厚的轨下垫板更换为2mm,其余部分利用调高垫板进行整治,冻害两端做好顺坡。

当冻起高度12mm<h≤26mm,使用调高垫板整治冻害,冻害两端做好顺坡。

两端顺坡之间应有不短于40m的平台过渡段,平台坡度与既有坡度一致。

2.WJ-7B型扣件。

正常情况下更换绝缘缓冲垫板可实现-4mm调整量。

垫板时,较薄的应置于下层,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2块(0.5mm可以3块)。

当冻起高度h≤4mm,将6mm厚的绝缘缓冲垫板更换为2mm厚度,配合1-3mm厚调高垫板可实现-1--4mm调整量。

当冻起高度4mm<h≤12mm,更换绝缘缓冲垫板落道4mm,其余部分使用调高垫板整治冻害,冻害两端做好顺坡。

当冻起高度12mm<h≤26mm,使用垫板整治冻害,冻害两端做好顺坡。

两端顺坡之间应有不短于40m的平台过渡段,平台坡度与既有坡度一致。

(三)道岔上冻害垫板作业应做到平顺,辙叉和转辙部分不得有变坡点。

道岔内冻害整治采取撤垫调高垫板相结合的办法。

先撤除预铺的4mm调高垫板,其余部分采用硫化垫板下垫调高垫板进行顺坡。

硫化垫板下调高垫板厚度≥15mm时,将锚固螺栓更换为B型螺栓。

三、冻害技术管理

1.现场标记。

对冻害进行现场标记(样式见附件1),在冻害起终点用箭头标注冻害头尾位置,在冻害最大高度处注明冻害最大高度及最大冻高日期,日常检查冻高及日期用石笔(记号笔)标记在钢轨轨腰上,并及时修改。

冻害回落后,用白油漆在轨腰中间喷刷,逐处登记。

2.统计分析。

自冻害上涨至冻害回落期间,工务段要设专人对冻害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日15时前将冻害统计表报工务处(见附件2)。

3.重点观测。

冻害处所轨道测量仪数据要妥善保管,逐处建立文件夹。

对重点地段应利用轨道测量仪进行观测,冻害期间每月观测一次,作为冻害分析的依据。

4.强化包保。

冻害处所实行领养制,各工务段要根据管内冻害的实际情况,要安排懂业务的干部包保。

四、冻害整治要求

1.在冻害上涨及回落期间,冻害整治要根据冻害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作业方法,坚决杜绝简化过程一次垫到位、一次撤到底的违章做法。

2.有砟轨道禁止采用撤除橡胶垫板的办法整治冻害。

无砟轨道WJ-8C型扣件禁止撤除轨下垫板或改变弹性垫板厚度,WJ-7B型扣件禁止采用非标弹性垫板。

道岔内禁止撤除轨下橡胶垫板,转辙部及辙叉部严禁在轨底与硫化垫板间垫板。

WJ-7型扣件地段作业方案应优选轨下调高垫板顺坡,减少锚固螺栓作业。

3.有砟轨道橡胶垫板厚度不得小于3mm,冻害回落后应及时恢复到设计标准。

4.冻害落道、垫撤板、螺栓紧固等作业要落实责任制,确保作业质量。

小阻力扣件地段作业应利用扭力矩扳手检查扭力矩,确保扭力矩合格并均匀。

作业后两日内要安排人员对螺栓进行复拧。

5.冻害回落后,应及时恢复原扣件系统结构,利用轨道测量仪对冻害及TQI偏大处所进行测量,数据分析时冻害地段应以调高为主,做好冻害预垫板。

五、附则

本办法适用于局管内运行速度200-250km/h线路冻害整治,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高速铁路其他相关线路冻害整治按《沈阳铁路局工务系统线路冻害检查及处理办法》执行,标记及统计报表按下表填记。

附件:

1.冻害标记样式

2.高铁冻害统计表

 

 

主题词:

-------------------------------------------------------

-------------------------------------------------------

沈阳铁路局工务处

2013年2月4日印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