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5521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docx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

篇一: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事务公文包括:

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

命令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

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

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1号)

《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

1

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郑斯林

二?

?

四年一月二十日公告

公告是一个词语,其意思是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3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现予公告(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主席团

二00五年三月十三日

2

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

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1、标题:

可为完全式标题:

即发文机关十事由十文种。

2、正文:

正文一般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要求三部分组成。

3、落款:

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标题中有了发文机关,此处可不写。

有的

通告的日期写在标题之下。

范文

X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的通告

X府发[2002]74号

为了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防止含磷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根据《X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自2003年1月1日起,禁止在本市行政区内销售含磷洗涤剂;本市企业和经营性单位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改

3

用无磷洗涤剂。

二、本通告所称无磷洗涤剂,是指织物洗涤剂、、、、、、

三、在本市销售的无磷洗涤剂,必须在其产品包装的显著的位置标注“无磷”字样;未按规定标注的,视为含磷洗涤剂。

四、禁止本市广告经营者在本市辖区内发布含磷洗涤剂的广告,新闻媒体不得承接发布含磷洗涤剂的广告。

五、各级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对洗涤剂市场事实监督管理。

六、对违反本通告规定的行为,由环境保护、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职责,依据《X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分别予以处罚。

X市人民政府(印)

二00五年X月X日

通知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

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受文对象)、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范文

青岛市粮食局

关于加强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区市粮食局、局直各单位:

4

据中央气象台和青岛市气象台联合预报,受南方热带低气压的影响,预计明、后两天青岛市将有一个强降雨过程,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并拌有8级大风,局部有冰雹。

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通知精神,为加强

系统防汛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

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

各处室负责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本次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本次防汛工作的领导,确保安全渡汛。

二是要制订好防汛工作预案。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加强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工作措施,做好防汛准备。

市粮食局的防汛工作预案由局办公全市粮食

室负责制定。

三是要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机制。

建立起由市粮食局局长为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以及各有关人员参加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在市粮食局办公室,由市粮食局办公室统一做好防汛期间的协调调度工作(联系人:

XXX联系电话:

XXXXXXXXXXX)。

二、要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要认真做好隐患排查。

各单位要认真将本单位防汛工作隐患排查一遍,各仓储企业要彻底排查各个粮仓安全情况,做好预防大风和降雨的有关准备工作,做到预防为住,防患于未然。

二是要落实防汛工作相关保障。

各单位都要成立防汛工作队伍,确保防汛期间的通讯畅通,落实好防汛车辆安排,做好充足的防汛物资储备。

5

是要做好应急抢险准备。

各单位要做好出现险情后的应急抢险准备工作,出现险情后立即组织抢险,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要落实责任。

一是要建立防汛工作责任网络。

各单位务必于6月23日12时以前上报本单位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好责任人员,建立防汛工作责任网络体系。

二是各单位要层层传达防汛工作通知精神。

要通过各种形式,将防汛工作通知精神传达给每个干部职工,统一大家对防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防汛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在本次防汛工作中因个人问题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对于出现事故隐瞒不报的个人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

青岛市粮食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二?

?

六年六月二十二日通报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

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

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范文

关于电子政务大赛情况的通报

6

局直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根据市局《关于举办电子政务大赛的通知》要求,6月22日在青岛粮食科学研究所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举行了由一、二、三库、军供站和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的电子政务大赛。

由于各单位领导重视,组织规范严密,圆满完成了大赛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大赛共有66人参加,其中局机关26人,一、二、三库各12人,军供站4人。

参赛人员围绕电子政务和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用微机操作的方式进行了考试,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

二、主要特点

1、妥善安排,积极参与。

各单位领导和机关各处室高度重视这次大赛活动,克服半年工作忙、任务中等困难,积极参加大赛活动,除因公离青外出的人员外,符合条件的人员都报名参加了这次大赛。

2、准备工作充分,措施有力,实现了通过比赛促进学习的预期效果。

大赛前,市局政工处组织各单位符合条件人员进行了脱产培训,系统学习了电子政务和公文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机关各处室主要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为主,形成了人人学技术、学业务的良好氛围。

对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大赛的人员,经主要领导批准后,组织统一补考。

7

3、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为了保证大赛质量,比出真本事、真水平,聘请了专家封闭出题,设立了专门考场,市局领导亲自到考场巡视检查,确保了大赛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别单位及处室对大赛认识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有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

附件:

参加电子政务大赛成绩单

篇二:

公文的种类与格式

公文的种类与格式

(省委办公厅培训材料)

一、公文的种类

党的机关公文的常用种类:

(一)决议:

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二)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三)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四)意见:

用于对重要课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五)通知:

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同知的事项。

(六)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8

(七)公报:

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策和或者重大事件。

(八)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十一)条例:

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十二)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十三)(十四)办法、细则:

用于对中共中央、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委制定、发布的党内法规提出贯彻实施意见。

(十五)函:

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提出请求等。

(十六)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文种比较:

1同一名称的文种在不同机关适用范围不尽相同。

2文种独立性不同。

法规类文种尽管单独成类,但很少单独使用,一般组合使用。

3功能相同或相似但使用文种不同。

4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1)共同点:

行文方向一致;报送要求一样;签署形式一样。

(2)区别:

行文目的不同;行文时限不同;结束语不同。

9

二、公文的格式(略)

参见《机关公文处理手册》第三章。

三、行文规则

(一)行文的总原则:

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

(二)党的机关行文关系、行文方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行文关系

(1)上下级之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2)上下级之间业务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3)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关系。

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还应从法理学、行政管理学和党的执政地位去认识。

2行文方式

(1)上行文:

下级机关、组织向上级机关、组织的行文。

?

逐级上行文:

下级机关向直接上级机关请示、报告工作。

?

多级同时上行文:

下级机关同时向上级机关和更高一级机关行文。

主要用于报告突发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

?

越级上行文:

下级机关越过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一级机关直至中央行文。

一般用于揭发、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特殊情况。

注意事项:

10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机关阅知,可以抄送;请示应一文一事;涉及多部门的事项应协商一致;请示件不能直送领导;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秘书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2)下行文:

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

?

逐级下行文:

上级机关对直接下级机关行文。

?

多级下行文:

上级机关直接行文到下属几级机关。

注意事项:

党委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权范围行文;部门之间对同一问题未取得一致意见,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3)平行文:

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一般用“函”行文。

(4)联合行文:

两个以上平行机关之间就同一事项联合发文。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行文: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要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篇三:

公文种类及格式

公文知识

常用的公文种类有:

11

一、决议。

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

二、决定。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三、公告。

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四、通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

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六、通报。

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

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

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

十一、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

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

十三、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

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

12

用“会议纪要”。

公文格式

1(公文格式的组成

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包括:

(1)发文机关标识(版头、红头)

(2)公文份数序号

(3)密级(4)发文字号

(5)签发人(主要用于请示)(6)标题

(7)主送机关(内发可省略)(8)正文

(9)附件(10)发文机关署名

(11)成文日期(12)印章

(13)附注(此件发至XX级)(14)主题词

(15)抄送单位(16)印刷机关和印刷时间

印刷用纸和技术要求:

用A4型纸(297X210),正文用3号仿宋体,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

2(发文字号

编写发文字号原则:

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注意:

年份不能省略,两边用六角括号;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

3(公文标题

标准式:

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

凡是有红色版头的文件,因已表明发文机关,故发文机关名称可省略。

特殊形式:

(1)发文机关+文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13

(2)发文机关+转发文件名+文种,也称转文式标题,用于转发文件。

4(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确定原则:

(1)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2)领导签发的,以签发日期为准。

(3)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4)法规性文件以文件批准日期为准。

(5)一般信函、电文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必须写年月日,且要用汉字。

5(主题词《条例》和《方法》都明确规定:

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主题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文主题词表》使用说明中规定:

(1)一份公文标引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五个。

标引主题词的顺序为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

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公文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公文形式的词。

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本市农村扶贫工作的通知》,先标类别词“农业”,再标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扶贫”,最后标反映公文形式的类属词“通知”。

(2)一份公文有两个以上主题内容时,先集中对第一个主题内容标注,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注,最后标文种。

14

(3)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4)在《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准确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时,可用类别词替代。

6(用印

一般的用印方法是:

骑年压月,上大下小。

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成文时间。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第一条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第二条公文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

一、发文机关(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如“发改委文件”第一行居中二、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如洛师党委办【2012】21号,第二行居中,若有签发人,则第二行顶格空一个字。

三、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文字号的同行右端。

联合行文的,主办单位签发人标注于发文字号后居中,其他单位下一行接起。

四、紧急文件分“急件”、“特急件”两种,标于眉首右上角第二行。

15

五、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绝密”、“机密”、“秘密”,标于眉首右上角第一行。

第三条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件、落款、附注等。

一、标题置于眉首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居中。

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二、“公告”“通告”“条例”“规定”“决议”“决定”等公文可不标明主送机关,其它公文应标明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置于正文内容之上、左端顶格。

“决议”“决定”若标明主送机关也可置于文稿尾抄送栏。

三、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

(一)””“1.“”

(1)”。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条、款、项标明层次。

四、附件名称标于内容之后,成文日期之前。

附件一般与主件合订发送,不能合订的应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注明文件发文字号,与主件同时发送。

五、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的发文机关名称、印章和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六、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

加盖印章的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日期、份数等项。

16

第四条主题词。

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

第五条抄送栏。

在主题词横线之下。

抄送单位可使用规范化的简称。

第六条印发机关及日期栏。

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

第七条文件份数。

标于印发机关及日期栏横线之下,居右。

第八条公文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公文用纸为A4型,并用统一印制的红头公文纸印刷,左侧装订。

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公文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内容用三号仿宋体。

(一)发文机关(亦称“版头”、“文头”)

相关热词搜索:

行文公文种类公文上行文格式上行文公文示例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