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5452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第47课时.docx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47课时

第四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1)

教学内容:

教材P58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2、4、9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

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再过几天老师的生日就要到了。

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有多大了?

学生发言,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师:

你们已经猜了老师的年龄,现在,让我来猜猜大家的年龄吧。

(11岁)老师告诉你一条重要的信息。

(出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你们说我几岁了?

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

学生的岁数:

11岁老师的岁数:

11+22)

二、探究新知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1、师: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1岁时,老师几岁?

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2岁时,老师几岁?

你是怎么想的?

2、师:

还可以说下去吗?

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用一个算式表示。

在纸上写写看。

(一生板演)

3、师:

感觉怎样?

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

能把你写的算式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算式与感想。

师:

看来,像这样的式子还能写很多。

咦,那你能用一个式子就把同学们的岁数、老师的岁数和两个岁数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

4、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汇报、交流、评价。

师:

这么多算式,你最欣赏哪一个?

说说理由是什么。

6、优化。

A:

A+22表示什么?

还表示什么?

7、预设:

B:

B+22C:

X+22

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A、B、X都是表示不确定的数,A+22、B+22、X+22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这个关系)

8、师:

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

让我们来试试。

9、想一想,当A=1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

当A=33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

10、师:

这些算式既表示出了老师和学生岁数之间的关系,又表示出了老师的岁数。

那么,当老师a岁时,同学们几岁?

11、师:

用a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数怎么表示?

试试看。

(解读一下自己写的式子)

(二)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出示教材第58页例4。

2、通过阅读例4可知:

一共有果汁1200g,倒了3小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g表示,还剩下多少克?

一小杯的容量是xg,那3小杯的容量是3xg,还剩下多少克呢?

列出式子:

1200-3x。

(学生齐答,教师板书)

3、当x等于200时,还剩下:

1200-3×200=600(克)。

4、x最大可以是多少?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派出代表做课堂汇报。

已知总量是1200g,倒完3小杯后,还有剩余,那意味着1200-3x会大于O,得出结论x小于400。

(板书)

5、想一想:

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6、提问:

解决上面的例题需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总量和已使用的量的关系,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正确列出算式。

7、你还能根据题目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小组交流一下,收集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合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结果,最后集体订正。

(1)120+lOa。

(2)把a=25代入120+lOa中,得120+10×25=370(kg)。

所以当a=25时,商店一共有370kg苹果。

2、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决,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1)96-12b。

(2)把b=5代入到96-12b中,得96-12×5=36(吨),所以当b等于5时,仓库里剩下的货物有36吨。

(3)这里的b可以表示1,2,3,4,5,6,7,8。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4、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区分“离开重庆有多远”和“到宜昌还有多远”。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

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2、4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学生的岁数:

11岁老师的岁数:

11+22

1200-3x大于O,得出结论x小于400。

当x等于200时,还剩下:

1200-3×200=600(克)

 

温馨提示:

同学们,回家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不在水边玩耍,不和陌生人一道回家!

 

第五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2)

教学内容:

教材P59例5及练习十三第5、6、7、8第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概括能力。

4、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应用题中的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抓小棒的游戏。

1、明确操作要求:

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是老师抓的3倍。

2、教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抓出相应的根数。

在此基础上提问:

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

3、教师抓一大把时,问:

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抓几根呢?

当a=60时,你们小组的同学一共抓几根?

当a等于200时呢?

二、探索新知

教材第59页例5。

1、摆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

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摆2个、3个、4个呢?

指名学生回答:

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6根,摆3个需要9根……

教师: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个数的3倍。

(2)教师:

假如摆x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

学生:

3x根。

教师:

x表示什么?

这儿的x可以是哪些数?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3)教师:

当x等于6时,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

需要几根小棒?

当x等于20时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摆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

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摆2个、3个、4个呢?

如果摆x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这儿的x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需要8根,摆3个需要12根……

提问: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正方形个数的4倍。

摆x个正方形需要4x根小棒,这里的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

(2)教师出示另一个正方形,用x表示边长,问:

这时的x表示什么?

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

指名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C=4x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x×x=x²

经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摆正方形和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

已知摆一个三角形所需的小棒是3根,摆一个正方形所需的是4根,那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学生齐答。

(2)教师:

那摆2个、3个、4个呢?

甚至x个呢?

引导:

摆x个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应是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所用根数的和。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口答。

教师板书:

3x+4x=(3+4)x=7x

引导学生发现:

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求x等于8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自主解题,汇报:

当x=8时,7x=7×8=56,一共用了56根小棒。

4、教师归纳总结:

同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并且表示的意义不同。

同一个字母表示相同的意义、相同的数量时,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9页的“做一做”。

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1)220x+120x=(220+120)x=340x,所以经过x小时,动车和普通列车一共行了340x千米。

(2)220x-120x=lOOx,所以经过x小时,动车比普通列车多行了lOOx千米。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练习,通过小组交流检验答案。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

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5、7、8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C=4x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x×x=x²

3x+4x=(3+4)x=7x(乘法分配律)

 

第六课时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

教材P60~61练习练习十三第3、10、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能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值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在练习活动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应用与反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我能填:

(1)7·a·6=□·(□·□)2x+6x=(□+□)·x

(2)a+a=()a×a=()当a=5时,2a=(),a²=()

(3)一个长方形,长a米,宽b米,面积S=(),周长C=()

2、我会选:

水果店购进一批水果,柑橘有x箱,每箱重10千克,香蕉共有6千克。

说出下列式子表示的意义:

(l)lOx

(2)10x+b(3)lOx-b

3、小结并板书课题。

二、综合训练

1、创设情境:

现在我们就一起坐车去游玩吧。

汽车每小时行60km,行了t小时,一共行了()千米。

提问并用字母表示出公式。

2、第一站:

A、购买门票。

(1)提问:

在付款前先要知道哪些条件?

(单价a、数量x)

付款的钱叫什么?

(总价c)

你能用文字说一说这三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再用字母表示出来。

(2)选一个公式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如果每张门票55元,220元可以买几张票?

B、过关明理:

(理解式子表示的意义)

(1)百万葵园一张儿童票是b元,成人票比儿童票贵15元。

b+15表示什么?

(成人票的价格)

(2)我班共有48名师生购票进园,教师有(48-c)名,这里的c表示什么?

(学生的人数)

(3)师生们排队进园,平均分成了x组,每组12人。

12x表示什么?

(进园的总人数)

C、葵花精灵考考你:

(同式异义)

我们栽种了20棵葵花,平均栽成了a行,每行栽()棵。

一袋葵花种子a元,20元可以买()袋。

学生填空,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上面式子表示的含义。

小结:

相同的字母或相同的含有字母的式子,在不同的题目中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即时练习:

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3题。

像这样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式子的含义。

20+a20-a20a

3、第二站:

甲导游:

我每天接待游客a人。

乙导游:

我每天接待游客b人。

(1)他们每天共接待游客()人,30天共接待游客()人。

(2)当a=580,b=620时,用第

(1)题中的式子计算他们30天的总接待人数。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4、第三站:

(l)一本亚运宣传册有a页,小华每天看8页,看了6天。

用式子表示还没看的页数。

(2)这本书如果有94页,小华看了7天。

用上面的式子求还没看的页数。

小结:

根据题意和字母所取的值,可以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5、第四站:

工作效率(盒/分)

工作时间(分)

工作总量(盒)

x

5

m

150

a

t

C=

请同学们一起观察此表:

说一说什么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1)请同学们完成此表。

(2)机器包装的速度更快,一台机器每分钟包装水果50盒,请你利用表中的公式计算一台机器1小时包装多少盒。

交流、汇报。

三、拓展提高

1、依次出现以下正方形。

(教材第61页第10题)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①生:

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师:

根据这一重要的发现,你能很快算出摆5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吗?

 

1+5×3 

师:

照这样,如果摆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谁能列出算式?

(3n+1)

2、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11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

x=6,x²=36,2x=12

x=0或者x=2时,x²和2x正好相等。

四、课堂小结

师:

你能说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第七课时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P62~63及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天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教师简单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

2、谁能简单地说一下曹冲是利用什么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让大象和石头的重量相等,再称石头的重量。

3、是的。

那么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帮我们测量出相同重量的物体。

今天就先来认识其中的一种:

天平。

二、互动新授

1、出示天平:

让学生说一说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

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的重量与砝码的重量相等。

教师做补充:

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

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得出:

在天平的左边放2个50g的砝码就可以保持平衡。

用算式表示:

50+50=100。

让学生观察式子,等号左边与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

(板书:

等式)

(2)把一个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现在天平平衡,说明空杯子重100g。

质疑:

如果我往杯子里倒些水,观察天平现在的情况。

(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思考:

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

(不知道)

如果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得出:

一杯水的重量一水的重量=杯子的重量。

追问:

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汇报:

lOO+x(师板书)

(3)再次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天平右边放10g砝码),发现了什么?

(天平两边不平衡)

哪边重一些呢?

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

lOO+x>100。

怎样让天平两边平衡呢?

(加砝码)

教师在右边依次加一个100g的砝码,加两个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天平的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

lOO+x>200lOO+x<300。

并引导学生说明这杯水的重量大于200g,小于300g。

让学生继续操作,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引导学生把右边的砝码换成250g,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这说明了什么?

(一杯水的重量等于250g)

(4)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

学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汇报:

lOO+x=250(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lOO+x>200lOO+x<300lOO+x=250

小结:

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师引导:

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板书:

等式)

(5)让学生比较50+50=100与lOO+x=250两个等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得出:

第一个等式没有未知数x,第二个等式含有未知数x。

教师小结:

像lOO+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板书:

方程)

(6)引导学生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不是。

那么,方程有哪些特点?

归纳小结:

方程的特点:

是一个等式,且含有未知数。

三、巩固拓展

1、让学生仿照课本情境图,自己试着写一些方程。

注意指导学生:

方程一定是等式,并含有未知数。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再自主判断,最后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图意,再写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如:

第一幅图天平的左边有两个重量是xg的球,右边是一个重50g的砝码,也就是两个xg的球的重量是50g,列方法表示为2x=50。

第二幅图是一条线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x,一部分是73,这两部分总数是166,即x+73=166。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像lOO+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两个重要条件:

一个是等式,一个是含有未知数。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五、作业: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平衡平衡

lOO+x>200lOO+x=250

lOO+x<300

像lOO+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