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203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docx

《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中考试.docx

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1-2题。

国家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增长率(%)

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4、下列农业生产布局受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影响明显的是:

()

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B上海郊区的乳牛场C、三江平原的商品粮基地建设D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5.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9题:

6.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

7.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

A.农区牧业基地B.商品棉生产基地C.商品粮生产基地D.出口创汇农业

8.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

()

A.水果罐头厂B.啤酒厂C.电子装配厂D.制鞋厂

图4为我国某城郊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图4

9.由此推断,影响该自然村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市场C.土壤D.地形

10.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长春B.沈阳C.广州D.北京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甲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泰国湄南河平原B.美国五大湖地区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D.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

12.甲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终年高温少雨B.人多地少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D.地形平坦

13.图中表示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农业的字母是()

A.甲B.乙C.丙D.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4~16题:

14.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17.4︰45.0B.31.6︰30.5︰37.9

C.15.5︰24.5︰60.0D.37.6︰24.5︰37.9

15.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6.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右图回答17—19题:

17.右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采掘工业B.钢铁工业

C.电视机装配工业D.制糖工业

18.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

A.①B.②C.③D.④

19.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右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

C.是城市的商业中心D.环境质量最差

21.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

22.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央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C.该地段地价太高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合作为商业区

读图4回答23—25题。

23.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24.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25.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A.德国鲁尔区  B.辽宁鞍钢C.中国攀枝花  D.美国“硅谷”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7、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D、完善排水系统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回答28—29题。

28、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D、工业区地势平坦、距离居住区较远

29、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D、医院、停车场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1.“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据此完成32~33题。

32.“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

33.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34—36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大气污染严重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

35.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36.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经济超常规增长②生态恶化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都不是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37——38题。

3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38.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法国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39.下列地区,目前公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的是(  )

A.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海和西藏地区

D.东北平原地区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40—42题。

40.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1.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这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

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B.政治因素C.科学技术因素D.经济因素

42.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②包装技术的进步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

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回答43~45题。

43.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44.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点二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观点二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45.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6——47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一展望2l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

“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

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材料三:

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450公里,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900公里,到2050年前,将建成约4500公里共300条的城市轻轨线路。

46.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①环境污染②社会治安差③交通拥挤④就业困难⑤绿地面积少⑥居住条件差[]

A、①②④B、①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③④⑤

47.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放出的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48—49题。

48、图中能正确反映Ⅱ阶段都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是

A、AB、BC、CD、D

49.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50.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A.城市住房紧张B.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水体污染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二、综合题

1.(18分)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62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1)若城市T1计划布局乳肉家禽饲养业、水果园艺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图中A、B、C三地如何安排比较合理?

为什么?

A地发展;B地发展;C地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

(2)在城市T1发展到T2的过程中,由于逐渐扩大和不断增多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的影响。

(3)假如该城市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将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

地形因素:

气候条件:

 

2.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0分,每空1分)

 

AB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型,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型。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地 ,B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地 。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每空1分)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农业按产品用途分属于农业。

该区域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2)乙图中A区域主要农作物是,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类型在我国地区最典型。

(3)乙图所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较甲图所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城市①与城市②郊区分布了城郊乳畜业,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

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迭1000万左右。

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6为某类型农业生产发展阶段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业类型生产的产品是(双选)()

A.蔬菜B.花卉C.粮食D.棉花

(2)试分析制约该农业类型在第Ⅰ阶段发展的主要因素。

 

(3)试比较该农业生产类型在第Ⅰ阶段和第Ⅲ阶段中生产方式上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