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898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docx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论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教训。

2.试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试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4.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历史性成就及其意义。

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革命新道路的?

6.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7.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8.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9.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0.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1.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4.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6.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7.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8.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20.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案要点与评分标准

试论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教训。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5分)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分)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

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

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5分)

2.试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3分)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分)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3分)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3分)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分)

 

3.试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4分)

(2)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分)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6分)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1分)

4.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历史性成就及其意义。

答:

新中国成立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从争取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分)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分)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分)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2分)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实现国防现代化。

(2分)

其价值意义是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分)

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革命新道路的?

第一,大革命失败以后,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5分)

第二,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分)

第三,批判教条主义,克服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分)

6.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第一,改革起步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

(2分)

第二,改革全面展开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

(1分)

第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阶段。

(1分)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阶段。

(1分)

第五,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

(2分)

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阶段。

(1分)

第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2分)

第八,基本经验:

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分)

7.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没有能力担当中国革命这副重担。

(5分)

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必须广泛地发动农民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5分)

第三,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作为领导革命的核心。

(5分)

8.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第一,《论十大关系》。

(4分)

第二,中国共产党八大路线。

(4分)

第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分)

第四,《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3分)

9.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3分)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分)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3分)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3分)

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3分)

10.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分)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3分)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分)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分)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分)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1分)

11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A、基本国情:

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分)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2分)

(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2分)

(4)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

提出:

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2分)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2分)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所以,薄一波同志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成于邓”。

胡绳同志也曾经指出: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强大压力,从而发动并且坚持进行这种探索。

所以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5分,ABCDE各1分)

A、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B、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C、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探索。

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D、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

E、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

1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0分)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

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原因:

(5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A、基本国情:

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分)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2分)

(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2分)

(4)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

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

为此,他提出:

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2分)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2分)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所以,薄一波同志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成于邓”。

胡绳同志也曾经指出: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强大压力,从而发动并且坚持进行这种探索。

所以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A.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1分)B.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分)C.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探索。

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1分)D.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

(1分)E.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

(1分)

14.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3分)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分)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3分)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分)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3分)

1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1分)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1分)。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1分)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分)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2分)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分)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

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1分)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1分)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1分)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