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2606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docx

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报告

—冯海发博士

冯海发:

1984年8月29日在原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研究生,于1990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

中央一号文件背景知识:

1.近三年来,三农发展的基本态势

2011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11421亿斤),农民收入历史最高(农民人均收入6977元,比2010年增加了11%);农业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吃饭问题,粮食安全有了很大的保证。

实现了人均产量最高、总产量最高、亩产最高。

2011年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三农形势最典型的一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农业发展的三个黄金周期:

1)1950~1957年,土改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79~1986年,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3)2004~至今,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黄金周期

A.粮食产量“八连增”平均每年增产350亿斤;

B.农民增收“八连快”每年都在6%以上,前年起10%,去年超过11%;

C.农村形势“八连好”

D.“新农保”就是2004年以来启用的,2012年要实现全覆盖,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要领退休金,每月55元,一个人一年660元,老两口一年可以领取1320元。

另外“新农医疗”、“义务教育免费”等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出台支持了农村大好发展。

2.今年(2012)三农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加大

今年增产的基数比较大,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增产的难度加大。

粮食的增产主要依靠①良种②肥料③水利④气候,今年开春比较晚,气候变化很大,气候对农业的风险导致增产的不确定性增多。

(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增收主要有四大有利因素:

A.增产增收

B.提价增收(CPI上升,食品价格的上升增加了农民的福利)

C.外出务工增收

D.政策性增收(农业补贴增收)

而今年前三个增收因素都面临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导致增产的不确定,国家调控物价使得这个增收已经不可能,而欧债危机导致经济增速下滑1.2%,GDP每减少1%,将减少800~1000万个就业岗位。

而就业冲击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农民工市场。

3.文件为什么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

1)是完善农业政策体系的需要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9个一号农业文件,农村大的形势跟这9个一号文件是息息相关的。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这些文件形成了政策的一体两翼:

基本政策为一体,水利和科技构成两翼。

农业发展政策是关键,命脉是水利,根本出路是科技。

2)是化解农业资源约束的需要

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几个资源:

土地、耕地、淡水、气候。

“人多地少”—最基本的国情矛盾,18亿亩的耕地红线—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导致耕地的减少,趋势将来还要继续下去。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粮食消费量也在增加,虽然粮食的直接消费在减少,但是间接消费在增加,总的人均粮食消费在增加。

3)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的需要

农民老龄化:

强壮劳动力进城打工了,趋势很严重,2010年统计40%以上的农业劳动力超过50岁,平均年龄54岁。

农村空心化:

湖南一个市长形象地总结说:

“三姿进城、五鬼闹农业”三姿:

有钱的、有知识的、有姿色的进城打工了。

五鬼:

老鬼、小鬼、懒鬼、穷鬼、丑女鬼从事农业生产。

农业副业化:

受农业比较效益的影响,当前农业逐步从家庭主业变成家庭副业。

照此发展下去,今后10年,20年谁来种地?

我们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

4)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现代农业,本质上讲是科技农业,传统农业主要是经验农业,我们的农业正在向科技农业过度,科技农业需要靠科技的支撑和武装。

4.文件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

A.农业科技创新:

研发出来

B.农业推广:

潜在的生产力转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C.人口培养:

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1)确立了农业科技的战略地位

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2)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

立足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收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世界农业出口三强依次为美国、法国、荷兰,但是从净出口来算,荷兰排名第二,荷兰基本上不从事粮食生产,主要依靠园艺、花卉和养殖来奠定了它世界农业强国的地位。

3)确立了农业科技的重点

A.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在这方面,美国基础研究很强。

B.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21世纪-生物科学技术的时代-和农业很相关,荷兰人造肉的发明将对农业带来什么?

C.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料、疫病防控、加工储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

D.着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加强西北、西南、海南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

4)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和条件的措施

A.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B.完善农业科技立项机制,实现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真正的大家把科研作为一种追求。

C.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状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D.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E.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和科研专项实施力度。

F.增强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G.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5)提出了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措施

A.强化基础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改善工作条件;

B.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

C.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组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

6)提出了加强教育和科技培训造就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措施

A.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

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提高涉农专业生源质量。

B.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C.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

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7)提出了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措施

在增加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方面,提出了“一个主导”、“一个保证”、“一个逐步提高”、“一个长效机制”。

一个主导:

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农业科技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特点。

一个保证:

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一个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一个长效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在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个支持,一个鼓励”“一个支持”:

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政策,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

“一个鼓励”:

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

8)提出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方面的措施:

“一个相衔接”和“两个全覆盖”。

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

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办法。

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

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总之,一号文件为农业科技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

我的一点浅薄的认识:

为什么科技变得这么重要?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GDP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又主要取决于该国的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自然资本和知识技术水平。

另外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的数量、管理体制、文化等也影响着GDP。

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知识科技的水平,知识科技主要是现实中所转化为实际的知识科技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决定了它的GDP。

尤其是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社会的发展更加强调专业和社会分工。

因此对科技和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可以说,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谁就掌握的胜利的命脉,因此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此世界各国、各个行业都在加大基础教育和高端科技的研发。

各个行业也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来开发专利,以获得短期内行业的超额利润。

为什么农业科技在“三农问题”里面变得这么重要?

同理,简单地讲,农业的投入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应用在农业中的科学技术水平这四个要素。

“人多地少”是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矛盾,18亿亩的耕地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珍贵,而我们的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在下降,但是总量仍然在上升,到2030年左右将要达到20亿左右。

而依照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即便是到了2020年也还有7、8亿左右的农民,因此说10年之内,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国情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过剩是农业发展的劣势,土地的稀缺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而农业中的资本随着国家一系列农村发展的政策也正在逐步地改善。

但是具有革命性力量的科技因素在农村的贡献还不高。

据一项调查,80%左右的农民不会正确地使用农药。

我们知道在其它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科技是唯一可以影响产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工业需求的增加,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粮食产量进一步地增加,农业收入的持续增加,都要求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来解决中国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问题。

或许有人要说进口,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到哪里进口呢?

我们必须要自己养活自己。

因为粮食安全很重要。

除了做好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呢?

我们的科技在厉害,也有它的极限,我们的杂交稻已经上了1000多斤了,我们在进行投入研发,或许可以让它达到2000斤,可是当我们要求达到3000斤的时候,我们需要多大成本呢?

科技是增加农业产出现阶段最需要的,可是我们同样还需要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

我们需要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平稳适度加快地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只有这样农村的根本问题才能解决。

可是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第二产业需要更多地高素质和专业化的人才,而我们的农民兄弟绝大多数又缺乏技能,又怎能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存呢?

教育和培训,所以国家需要进一步地加大适龄青年、有培养条件的农民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到城市生活和工作。

而农村要发展科技必然需要更多优秀的有文化的劳动力,而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优秀劳动力真正地在农村发展并留下来呢?

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能走多远?

我们的很多要素都在受政府的宏观配置,这种配置受政府的宏观政策影响很大,如果政府有一天政策改变了,村官还有人去吗?

这个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机制有问题,“万般职业皆下品、唯有国家单位是正道”,在这样一个价值倾向下,很多高校毕业生都争抢着去做国家公务员,进事业单位,为什么呢?

因为社会不公平,国家公务员地位高,工作轻松,收入高,在这样的一个比较下,傻子不考国家公务员。

而真正地基层是缺乏精英和技术人才的地方,而基层人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产出高低最重要的因素,领导再牛没用,因此农村要搞科技,科技要靠人才,怎样才能留住这些人才,需要给他们更大的权利和施展空间。

记得某个大使说过,中国的每一次经济进步的前提必然是政治的改革,基层的人才进了基层又被领导同化,他们不被同化或许就被失业,因此经济产出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制度,在中国变得更加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优秀的人才真正地留在基层,制度的改革格外重要。

唐轲写于2012/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