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2230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0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docx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1《小麻雀》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能理解运用“自作聪明、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惊慌失措、欢天喜地”等词语。

2.我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习检测】

1.我会自觉把课文读三到五遍,并勾画出生字新词。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麻雀(qièqè)脆嫩(lènnèn)纠正(jiūdiū)

绿莹莹(yíngyín)聪明(cōngchōng)嘴巴(bābɑ)

解释(jiǎnjiě)惊慌失措(còcuò)

3.积累文中的四字词,并选择一个造句。

4.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的窝()地问()地叫()的小麻雀

()的尾巴()地解释()的眼睛()的样子

【设问导读】

1.再次默读课文。

(1)阅读学习链接内容,我知道了

(2)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的事。

2.快速浏览课文,我知道了小麻雀成长过程,用文中的词句概括为

开始(),后来(),最后()

3.根据普季克的成长阶段,我给课文分出了意义段。

4.学习、探究第一段。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我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了了解:

妈妈:

普季克:

【达标检测】

1.选字填空。

脖勃渤

(1)普季克伸着()子,往窝外东张西望。

(2)春天来了,到处呈现出生机()()的景象。

(3)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去()海边玩。

蹈稻遥滔

(4)爸爸奶奶居住在()远的小山村里。

(5)我国水()种植面积很广。

(6)小明的姑姑是一位舞()演员。

(7)()()不绝的江水向东流入大海。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大雪飘落下来。

(改成拟人句)

(3)大花猫舔了舔爪子上麻雀妈妈的羽毛。

(缩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试着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温故互查】

浏览课文,我能跟同学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问导读】

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1.学习14——18自然段

(1)默读14——18自然段。

对这对母子我有了新的认识?

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妈妈:

(2)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我就是普季克。

当我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我想:

是力量,使我竟然飞了起来?

当我看到妈妈因保护我,失去了尾巴还因我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我的感受是,“总得一样一样学”,我都学会了,明白了。

(3)我能带着我的理解和感受朗读这一部分。

2.学习19自然段

(1)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我知道,这是因为

(2)我能试着用“既……又”练习说话。

【达标检测】

加标点,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1.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3.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拓展延伸】

看来小普季克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

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

这回,妈妈会吸取怎样的经验来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呢?

想象场景,写一写普季克与妈妈之间的对话。

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2《金奖章》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会认字“宫、渣、仆、彬”;会写“宫、渣、沾”等字。

理解“残渣碎屑、风尘仆仆、彬彬有礼、忠心耿耿、推荐、高雅”等词语。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检测】

1.我会自觉把课文读三到五遍,并勾画出生字新词。

2.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酩酊(dīngdǐng)推荐(jiàncún)蔓延(wānmàn)彬彬有礼(bīnshān)

碎屑(xiāoxiè)喜鹊(quèqiè)颁发(bānfēn)气喘吁吁(xūyū)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荣耀—()报信—()捕捉—()推荐—()

赞叹—()敬佩—()盼望—()授予—()不声不响—()

4.照样子,写词语。

风尘仆仆、彬彬有礼、

不声不响、异口同声、

【设问导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

(1)我能把生字、词语读给同桌听,不会的请同桌帮忙。

(2)我能展示读课文,并说说相应段落出现的新词的意思。

(3)快速浏览课文后,我知道课文讲了的事。

2.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主学习:

读课文第1—14自然段,读后思考: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部分内容有许多描写鸟儿们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理由。

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来颁发金奖章时,鸟王和群鸟怎么样?

乌鸦怎么样?

(2)汇报交流。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huòqǔ púrén tuījiàn fēngchénpúpúbīnbīnyǒulǐ zhōngxīngěnggěng   

( )( )( )(    )()()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 )自( )  衷心( )( )  气喘( )( )

 异( )同( )  ( )( )有礼  风尘( )( )

3.造句。

 风尘仆仆:

忠心耿耿:

4.选词填空。

俨然  竟然  当然  显然

(1)接过食物,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已经很久没吃过东西了。

(2)他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可是面对香喷喷的食物,他(    )无动于衷。

(3)那匹马来回奔跑,(  )像指挥若定的大将军。

(4)人类给鸟国颁发奖章,(    )只有鸟王才配戴。

【拓展延伸】阅读——“阅读链接”《灭害功臣——乌鸦》,谈谈自己的体会。

2《金奖章》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

1.我能朗读课文第15—25自然段。

2.我知道这部分主要写了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找出描写鸟儿们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

提示:

当使者来颁发金奖章时,鸟王和群鸟怎么样?

乌鸦怎么样?

群鸟后来又怎么样?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4.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拓展延伸】

我认为地球环保组织者还应该把金奖章颁发给,我的理由是。

【达标检测】

1.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黄莺一听马上嚷开了准是颁发给我的我唱的歌最动听

百灵不服气了唱得最动听的要数我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喜鹊平时总夸他俩歌声悦耳动听,这时却说:

“歌唱得好有啥用,我天天向人类报喜讯,奖章当然是我的。

老鹰说:

“我看还是抢吧!

谁抢到手就归谁。

(1)在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这几段话写了、、、四种鸟,他们在为而争吵。

(3)你认为金奖章该不该颁发给以上的四种鸟,为什么?

2《金奖章》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写颁奖词,完成小练笔。

【自主预习】

搜集有关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资料。

【实践操练】

1.我来汇报搜集的有关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资料,请同学老师帮忙补充。

2.学写颁奖词。

(1)回顾上节内容:

人类为什么会把金奖章颁发给乌鸦?

(2)知道什么是颁奖词。

我来展示读课文第2——4段。

我发现这段文字有以下特点:

(3)摹仿课文中颁奖词的写法,为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段颁奖词。

(4)展示自己的颁奖词,请同学、老师帮忙修改。

【达标检测】

1.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旅途非常的劳累。

                (      )

(2)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      )

(3)形容文雅的样子。

                  (      )

(4)把好的人或事物向别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

(      )

2.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能得到地球环境保护组织颁发的奖章,该是多么荣耀啊!

  

(2)金奖章就要挂在脖子上了,这多值得自豪啊!

 

3.选择一种对环境保护有益的动物,为它写一段颁奖词。

 

3*《“没头脑”和“不高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咒、暂”两个生字。

2.我能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预习检测】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múB.mó

(1)模()样模范()

A.shéB.zhé

(2)折扣()骨折()折本()

A.tiěB.tiè

(3)请帖()字帖()

2.在正确的字下面画“”。

(啤脾)气水(坑炕)(暂崭)时(健建)筑

(啤脾)酒火(坑炕)(暂崭)新(健建)康

3.在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1)比喻叙述时清楚而无遗漏。

()

(2)完全不放在心上。

()

(3)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

(4)信某些宗教的人以为可以除灾或降灾的语句。

()

【设问导读】

1.快速浏览课文,我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为段。

分法是。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就在课文中,它是。

3.“没头脑”为什么这么说?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我对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是。

(2)分段汇报学习成果。

第一段,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第二段,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

角色换位:

此时,我就是这个“没头脑”,看着自己设计的大楼、看着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兴”,你的想法是。

(3)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我喜欢(不喜欢)这个故事,理由是:

【拓展延伸】

1.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没头脑”与“不高兴”?

他们遇到过什么麻烦吗?

2.想象一下,如果“没头脑”当了演员,“不高兴”当上了建筑师,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跟同学交流一下。

【达标检测】

1.多音字组词。

mú()mēn()

模mó()mèn()

2.读句子,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1)“说吧,你有什么(希望愿望),我一定帮你办到。

(2)门卫(安慰慰问)他说:

“不要紧,我给你开一张条子,一路上会有人照顾你食宿的。

(3)武松累得都快不能动了,躺在地上(央求请求)老虎。

3.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孩子们身上背着行军袋,脚下穿着运动鞋,有的还抬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没头脑”心想:

“去少年宫玩儿怎么跟露营一样呢?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用“”在文中画出来。

(3)你想对“没头脑”说些什么?

请写下来。

 

4《大拇指汤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姆、褴、褛、婚、剖、宠、款”7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16个生字;理解“大拇指、结婚、妖精、倒出、剖开、鞠躬、款待、善良”等词语。

2.我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习检测】

1.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大拇指汤姆趁机妖精倒出厨房剖开鞠躬受宠哭肿一趟款待逗乐善良

2.默读课文2-3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设问导读】

1.自主合作学习,试着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想一想课文围绕汤姆先介绍了什么?

再介绍了什么?

最后介绍了什么?

(2)默读课文,想想大拇指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

(3)研读课文:

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他的什么心愿?

阅读提示:

抓住文中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心愿。

(4)回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恰当及想象力的丰富?

与同学交流。

2.展示与反馈。

【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mǔzhǐyāojingdàochūpōukāijūgōngshòuchǒngkuǎndàishànliáng

()()()()()()()()2.比一比,再组词。

姆()褴()踹()宠()剖()

拇()监()喘()庞()陪()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衣衫()()愁()苦()自()自()喜()望()

痛()流()()山()岭素()相()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调着倒

——()——()——()

【拓展延伸】

小练笔:

想一想,汤姆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惊险的事?

请你发挥想象,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5*《坚定的锡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缎、涡、狭”5个生字。

2.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

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预习检测】

1.朗读课文3到5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

突出写他,坚定是什么意思。

“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根据这个中心词,我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是:

3.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入句子中。

dàodǎo

(1)锡兵一个倒()栽葱从三楼摔了下去。

(2)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里。

(3)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

(4)锡兵担心她被小男孩儿碰倒()了。

(5)她赶紧把面糊从窗口倒()了出去。

jīnjìn

(6)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别的玩具撞倒了。

(7)听着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哼了起来。

(8)这里禁()止吸烟。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雨极大()

(2)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

(3)加以衬托,使原来的事物更美好。

()

(4)和原来一样,依旧。

()

【设问导读】

1.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划出能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2.汇报交流(读句子,谈感受。

3.讨论:

从“锡兵的坚定”中,我们看到一种的品质。

【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童话,我的感想是

(先和同学说一说,再写在本子上)

 

《语文百花园一》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学习本单元阅读方面的收获。

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自主学习】

1.自主朗读几个句子,发现规律。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

3.完成书上的巩固练习。

【合作探究】

1.我们在阅读童话时,不但需要在树林外观察和猜想,还要学会找到走进树林的小路。

这样真正欣赏到林中的美景,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你在学习本单元童话时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呢?

与同学交流。

【达标检测】

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最后他把帽子手套围巾书包都检查了一遍看一样也不少才哼着歌上学去了

(2)怎么啦默林问为什么愁眉苦脸呢

(3)我会回去的我一定会回去的因为那里有我要保护的人他暗暗地想着

2.语言表达

“乱倒垃圾,全家死光光”这是垃圾箱上的一则标语,请你重新设计这则标语,使它变得更人性,更温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短文,交流感受。

2.初步感知歇后语,语言。

【合作学习】

1.自主阅读短文,思考:

小蚂蚁“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

2.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交流。

3.同桌互读歇后语,并背下来。

【达标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不是他的衣服吗?

(改成陈述句)

(2)花儿开了。

(改成拟人句)

(3)小学生是打好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修改病句,不改变句意)

2.用12生肖名称填空。

(1)()出洞——东张西望

(2)()屁股——摸不得

(3)()吃草——吞吞吐吐

(4)亡()补牢——为时不晚

(5)盲人骑瞎()——乱闯

(6)()拉车——连蹦带跳

(7)()王爷搬家——厉害

(8)()拿耗子——多管闲事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掌握转述故事内容的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熟悉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

①讲故事,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②尽量合理地运用动作和表情把故事的精彩部分讲得生动些,不能超过五分钟。

③倾听的同学要注意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听后可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质疑,也可以对讲故事者进行评价。

【发言准备】

1.自己再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

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

做一些调整和完善。

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第四、五课时

【学习目标】

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自主学习】

1.阅读“习作讨论平台”,明确要求。

2.自主选择主要“人物”,构思故事情节。

【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领悟写法。

【自主习作】

1.自拟题纲。

2.自己写作。

【合作修改】

把拟好的草稿读一读,同桌互批互改

【达标练习】

把改好的作文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6《古诗三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等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朗读、背诵、默写《望天门山》《山行》。

【知识链接】

李白,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最具个性的和浪漫精神的诗人,有“诗仙”之称,流传下来的诗近千首。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其诗长于写景抒情,与当时的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诗通俗易懂,相传老妪能解。

【设问导读】

1.自主学习《望天门山》,思考。

(1)初读诗文,小组内交流作者生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通过注释理解天门山。

(2)朗读诗文,天门山、楚江、碧水、孤帆有什么特点?

这四句诗连起来讲了什么意思?

(阅读提示:

抓住诗中“断、开、回、出”等字,结合注释,发挥想象,大体理解诗句的意思。

(3)研读诗文,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你有什么感想?

(4)诵读诗文,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白对天门山的什么感情?

(阅读提示:

带着对诗文的感受,个人或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诗的节奏、重音及音韵。

2.全班交流,练习感情朗读、背诵。

3.总结学习这首诗的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山行》

(1)初读诗文,交流作者生平,作者来到山脚下看到或想到哪些景物?

写在下面横线上。

(2)朗读诗文,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3)品读诗文,边读边想诗中描绘的画面,说说画面中的景物哪个最美?

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4)回读诗文,同桌两人轮流诵读,直到背熟。

(5)小组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巩固练习】

练习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望天门山》《山行》。

2.会认、会写吟、瑟两个字。

3.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等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暮江吟》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温故互查】

1.同桌互相检查背诵、默写《望天门山》《山行》。

2.回忆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

【合作探究】

1.自学《暮江吟》,然后小组、全班交流,练习朗读、背诵。

2.发现这三首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露似

——()——()

2.想一想,填一填。

①《望天门山》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人以丰富的(  ),只寥寥几笔,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的(  )。

②《山行》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   )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的喜爱之情。

③《暮江吟》的作者是()代诗人(  ),前两句写(),后两句写夜晚。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 )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 )之情。

3.书写本课生字,默写《暮江吟》

7《海上日出》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纵、刹、痛、辨、镶”等五个生字。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的。

【预习检测】

1.出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标出全文的自然段。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并标出课中生词。

3.预习生字

(1)从生字中标出易混易错的音节加强记忆。

(2)找出易错字再抄写一遍。

(3)扩词,每字扩两个词。

(4)辨字组词

痛()镶()辨()

疼()嚷()辩()

病()壤()辫()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根据提示,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

(1):

第二段(2—5):

第三段(6):

【合作探究】

1.了解巴金先生及作品。

2.听老师范读课文。

3.展示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