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1721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docx

井冈山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倪修改

井冈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研究之六

 

井冈山市协调土地利用与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征求意见稿)

 

井冈山市国土资源局

江西和黄科技有限公司

二○○六年五月

 

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和促进集约化利用土地的基本手段,也是国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重要文件,其中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其实施管理,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启动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必须积极稳妥地做好规划修编的前期研究,这是确保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的基础和前提。

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5年32号]文转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2005年5月30日),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规划修编前必须做好研究的六个重大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为其中之一。

根据《意见》,该专题要按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研究提出统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政策建议。

受井冈山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江西和黄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的研究任务,在调查井冈山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结构、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井冈山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井冈山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并结合井冈山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功能分区,提出了有利于井冈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空间管制措施。

本报告是该专题研究工作的总结。

由于水平有限,本研究报告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专家指正。

 

目录

1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总论1

1.1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1

1.2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1

1.3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2

1.3.1井冈山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2

1.3.2井冈山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2

1.4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技术路线与程序3

1.4.1技术路线3

1.4.2程序5

2井冈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6

2.1井冈山市土地利用概况6

2.1.1土地利用现状6

2.1.2土地利用特征6

2.2井冈山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分析7

2.2.1水资源环境7

2.2.2大气环境9

2.2.3声环境10

2.2.4土壤环境11

2.3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7

2.3.1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7

2.3.2森林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9

2.3.3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

2.3.4基础设施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

2.3.5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2

2.3.6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3

2.4井冈山市环境承载力分析25

2.4.1环境承载力的定义25

2.4.2环境承载力的综合量化方法25

2.4.3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

2.4.4井冈山市环境承载力评价32

3构建井冈山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35

3.1“猪—沼—果”模式36

3.2庭院生态农业模式36

3.3生态市建设模式37

3.4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模式37

3.5生态旅游模式38

3.6循环经济,绿色消费模式39

4井冈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分区40

4.1生态功能分区的意义、基本原则40

4.1.1分区的意义40

4.1.2分区的基本原则40

4.2井冈山市生态功能分区42

4.2.1以系统聚类法进行初步分区42

4.2.2通过叠图法加以整合45

4.2.3井冈山市生态功能各区特征分析45

5井冈山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46

5.1提高全市人民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意识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加强土地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工作46

5.3土地整理要重视文化、自然景观建设和公众参与48

5.4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实施综合治理错误!

未定义书签。

5.5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48

1总论

1.1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功能,通过对土地的使用、保护和改造以获得效益。

人类进行土地的利用过程也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干预过程,这种干预有时是正向的,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健康及自身的发展,而大多数则是负向的,会恶化环境,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及可持续利用土地为原则和目标,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要保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土地需求,还要保证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土地可持续供给、有效保护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1.2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保护和进一步提升井冈山的生态环境,是井冈山市的立市之本、兴市之基。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的诸如用地布局不合理、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用地被蚕食、人居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土地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分析井冈山市土地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为井冈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对策措施,以确保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文明、资源节约、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目标,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3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3.1井冈山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和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资源、繁荣生态文化为目标,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生态技术与生态工程为手段,全面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把井冈山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具有生态活力的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1.3.2井冈山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

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引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物耗、能耗及废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通过生态市的建设,促进全市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积极促进经济建设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城乡建设要求布局合理,基础、服务设施齐全,生活环境舒适,生产环境适宜;依靠体制、科技、管理创新,明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3)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与制度保障的原则

坚持全局观念,通盘考虑,全面规划。

实施规划要分步进行,突出近期,兼顾中远期,循序渐进地推进生态市建设。

生态市建设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规划相衔接,突出重点。

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培育生态伦理道德,做好制度保障。

4)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与开拓创新的原则

根据井冈山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问题,因地制宜,挖掘亮点,形成特色。

同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创新步伐,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和体制机制活力,推进制度创新。

5)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统一的原则

力求使规划目标有可达性,方案设计有科学性,对策措施有可行性。

既要考虑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1.4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内容与研究步骤

1.4.2研究步骤

1)全面收集井冈山市有关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背景及现状资料,以及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形势与动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重要行业部门规划等详细资料。

2)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区及其他需要重点保护地区和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专门的调查和监测,深刻认识井冈山土地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区。

3)分析井冈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以及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等土地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根据井冈山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环境的相关程度,评估井冈山市土地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

5)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等条件和特点,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进行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制定分区管制规则。

6)为实现井冈山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协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出适宜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1.4.2程序

图1-1井冈山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步骤框图

 

2井冈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1井冈山市土地利用概况

2.1.1土地利用现状

至2004年,井冈山市拥有土地总面积129753.07hm2,其中农用地123828.5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5.43%;建设用地4107.4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7%;未利用地面积1817.0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0%,具体结构情况见表2-1所示。

表2-12004年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结构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面积

所占百分比

合计面积

农用地

耕地

9826.77

7.57

123828.55

园地

587.66

0.45

林地

110142.87

84.89

其它农用地

3271.25

2.52

建设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3467.56

2.67

4107.44

交通用地

413.41

0.32

特殊用地

68.30

0.05

水利设施用地

158.17

0.12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

643.39

0.50

1817.08

其它用地

1173.69

0.90

单位:

hm2、%

(数据来源:

井冈山国土资源局)

2.1.2土地利用特征

1)土地利用类型多、分布广,但土地类型结构不均衡。

主导地类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4.89%的林地面积,对井冈山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但耕地资源相对较少,仅占土地总面积的7.57%,加之井冈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质灾害较多,使井冈山人地矛盾日渐突出。

2)土壤自然肥力较高,养分含量较丰富。

全市总的土壤养分状况是高有机质、高氮、中钾、低磷。

但越来越多的工矿业“三废”以及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化肥农药的施用正一步步威胁着井冈山土地的质量。

3)土地利用朝着多样化和综合化趋势发展。

以旅游业为主,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使井冈山形成以生态旅游用地为主,农、林、副、渔、工等土地综合利用的格局,充分表现出了井冈山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4)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难度大、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艰巨。

随着未利用土地的不断开发,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后备土地资源也将越来越少。

2.2井冈山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分析

2.2.1水资源与水环境

1)丰富的水资源。

井冈山市水资源与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经济的三大资源优势。

全市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主要有拿山河(也称六八河)、蜀水左江、蜀水右江、遂川右溪江、龙江河和郑溪河六大河流。

除遂川江右溪外,其余各条河流均发源井冈山市境内的黄洋界、八面山、穿峰坳一带,河流总长度252.2公里,全市地表水年径流量为9.33亿立米,地下水总贮藏量2.25亿立米。

各主要河流情况如下表。

表2-2井冈山市主要河流情况表

河流名称

河长(公里)

集雨面积(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拿山河

35.9

268.5

2.3

蜀水左江

31.4

251.8

2.57

蜀水右江

14.1

42.8

0.39

遂川右溪江

16.5

561.5(其中境内117.9平方公里)

7.19

龙江河

40.2

405.8

3.7

郑溪河

32.7

203.2

1.86

(数据来源:

《井冈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其中流经厦坪地区的拿山河(也称六八河)是井冈山市最重要的河流,全长35.9公里,集雨面积为268.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3%,多年平均径流量2.3亿立方米,占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6.7%,是井冈山市境内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丰富的河。

2)水资源分布分区。

井冈山市水资源分布可划分三个区域:

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区。

北部区范围包括罗浮、厦坪至拿山;中部区包括茨坪;南部区包括黄坳、下七和长坪。

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属北部区,因为该市最大的河流——六八河即拿山河源于黄洋界东北测,流经罗浮、厦坪和拿山后进入泰和境内,加之北部水利设施完善,全市的主要蓄水工程和引水工程除井冈山水库外全部集中在北部。

3)水利工程设施。

井冈山市域内已建成小

(二)型以上水库共十八座,其中中型水库有三座,分别是罗浮水库、井冈冲水库和灵坑水库,小

(一)型水库有两座,分别是石市口水库和乔林水库。

三座中型水库罗浮水库、井冈冲水库、灵坑水库总库容分别为1336万立方米、1870万立方米和1108万立方米。

4)水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的逐渐加大,使水资源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002年,井冈山市工业污水排放总量109.95万吨,比1997年增加了0.9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2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91.97吨。

全市工业污水排放主要行业是一些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最多的行业是造纸及纸制品业。

2002年,井冈山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9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87.7吨,氨氮排放量100.2吨,都较上一年有所增加。

(数据来源:

1997、2002年环保局环境统计年报汇总表)

但是随着保护环境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井冈山一手抓经济建设发展,一手抓环境治理,使井冈山的饮用水源水质及地面水水质总体情况保持良好状态,从2000年至现在水质常年达到国家Ⅰ类标准。

2.2.2大气环境

井冈山清新的空气,主要源于其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且工业规模较小。

根据井冈山市环保局《2001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汇总表》,2001年度,井冈山大气悬浮微粒年日均平均值0.08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平均值0.005毫克/立方米,烟尘控制区覆盖率80%,汽车尾气达标率90%,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但是,近几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却在逐年增加,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还将不断上升,这对保持井冈山的大气质量构成一定的威胁。

具体工业废气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2-3工业废气排放统计表

指标

年份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标立方米)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吨)

工业烟尘排放量

(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

(万吨)

1997

38024.00

493.79

478.78

7618.00

1998

8800.00

353.00

314.00

3378.00

1999

39992.00

369.00

824.33

3861.40

2000

32840.00

336.17

647.63

1849.99

2001

34194.00

157.27

1450.76

1450.24

2002

38343.00

203.95

634.99

1784.50

2003

40512.80

411.22

703.59

1631.84

(数据来源:

1997-2003年井冈山统计年鉴及《各地区工业“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由上表可知,1997年—2004年期间,井冈山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虽然在1998、2000年有所减少,但仍然呈增加的趋势,排放总量较1997年增加了2488.8万标立方米。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1年以前基本呈下降趋势,截止2001年共减少336.52吨,但之后却有抬头趋势,2002、2003年两年共增加了253.95吨;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变化虽然不稳定,但也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8.10吨;而工业粉尘排放量则一直呈减少趋势,八年内共减少了5986.16万吨。

结合井冈山工业发展目标,若要保持井冈山的空气质量,则必须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引进新技术,减少废气排放量,提高废气处理率。

2.2.3声环境

井冈山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主要受机动车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影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1年,井冈山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从1998年的45分贝、54.1分贝增加到50.3分贝、64.1分贝,各增加了11.78%、18.48%(详见下图)。

图2-1井冈山城市噪声情况表

(数据来源:

市环保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汇总表)

2.2.4土壤环境

1)土壤类型

根据《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规程》土壤的分类原则及命名规则,井冈山市土壤共分为6个土类,11个亚类,47个土属,94个土种。

2)土壤分布

井冈山的地势起伏较大,但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南、西北逐渐升高。

由于海拔高低差异悬殊,温、湿条件也随之有显著的变化。

水热的变化引起植被发生变异,表现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特点,因此土壤的发生发育也受影响,使土壤类型呈垂直分布。

井冈山由西到东依次分布着:

黄壤、黄红壤、红壤、麻沙泥田、黄红壤、山地黄棕壤、黄壤、黄红壤、红壤。

其中,红壤为井冈山主要土壤类型,处于海拔5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面积占山地土壤总面积的46.78%。

3)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

自然肥力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各种自然因素(生物、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综合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肥力;人为肥力是在自然肥力基础上土壤经过人为的生产活动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肥力。

自然肥力的演变与自然植被有密切的关系。

井冈山市多林木,植被覆盖率高,大量的枯枝落叶为地表构成了一个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的条件,故自然肥力较高。

植被类型的不同对自然肥力有明显的影响,如大陇、东上等地的山地黄壤、黄棕壤,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林,生长量大,凋落物多且质量高,则肥力较高;而在古城、葛田等地的丘陵红壤,植被主要是稀疏的针叶林,因其归还土壤的是粗有机质,且含富敏酸为主,使土壤酸化,养分易淋失,故自然肥力较低。

自然肥力不仅受自然植被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拿山、厦坪两个乡80年代初对自然植被保护管理不善,丘陵、岗地森林遭受较大破坏,土壤蒸发量大,土层干燥,植被较难恢复,在雨季易形成水土流失。

自然肥力的分布现况是以居民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中心向外从低肥力到高肥力分布。

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其直接影响到作物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根据江西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相关技术规程统一的六级法指标进行划分。

各级标准和丰缺程度见表2-4。

 

表2-4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级别

有机质

全氮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酸碱度

%

丰缺程度

%

丰缺程度

PPM

丰缺程度

PPM

丰缺程度

PPM

丰缺程度

PH值

酸碱程度

1

>4

>0.2

>150

>40

>200

>8.5

碱性

2

3~4

丰富

0.15~0.2

丰富

120~150

丰富

20~40

150~200

7.5~8.5

弱碱性

3

2~3

中量

0.1~0.15

中量

90~120

中量

10~20

丰富

100~150

丰富

6.5~7.5

中性

4

1~2

中量

0.075~0.1

中量

60~90

中量

5~10

中量

50~100

中量

5.5~6.5

弱酸性

5

0.5~1

0.05~0.075

30~60

3~5

30~50

4.5~5.5

酸性

6

<0.5

极缺

<0.05

极缺

<30

极缺

<3

极缺

<30

极缺

<4.5

强酸性

 

井冈山市土壤富含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中等。

其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三项在丰富级(>120PPM)以上的乡镇有葛田乡、大陇镇、鹅岭乡、龙市镇、荷花乡、新城镇、柏露乡、茅坪乡、睦村乡、厦坪镇、长坪乡;速效磷五级以下(<5PPM)低量级的乡镇有葛田乡、古城镇、鹅岭乡、龙市镇、荷花乡、柏露乡、茅坪乡、睦村乡、东上乡、拿山乡、厦坪乡、垦殖场;速效钾低量级以下(<50PPM)的乡镇有拿山乡、茨坪乡、黄坳乡、垦殖场,其他乡镇速效钾含量基本都在50PPM以上;土壤PH值基本在5左右,属于酸性土壤。

(资料来源:

1985年10月,《井冈山土壤》;1986年9月,《宁冈县土壤》)

4)土壤问题:

(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已成为整个江西省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方面,由于山地径流把表层的肥沃土壤带走,不仅造成了山地肥力减少,土壤贫瘠,现有的树木生长慢,而且增加了对山地开发利用的难度。

另一方面,山地泥沙被山地径流挟带进了农田,使农田沙化或埋没,造成耕地减少,粮食产量降低,加大了农民的人工和肥料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泥沙阻塞渠道,抬高河床,会使洪涝灾害和旱灾增多,若淤积水库、鱼塘,则会造成有效水面的减少。

同时,水土流失使山地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当地燃料、饲料、林料资源减少,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2000年,井冈山市水土流失面积为8433hm2,占土地面积的27.0%,流失程度见表2-5。

表2-52000年井冈山市水土流失程度表

单位:

hm2、%

流失程度

流失面积

占总流失面积比例

轻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