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1147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课题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课时分配

本课(章节)需1课时

本节课为第1课时

为本学期总第20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的重要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通过阅读矿产资源等图,了解他们的分布

重点

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点

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方法

读图、分组讨论

课型

教具

投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

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温故知新

1、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

2、流经地形区

3、上中下游分界点

课堂导入

人类生存于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等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资源。

明确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的重要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通过阅读矿产资源等图,了解他们的分布

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将同学分成五组,确定下列五个议题,每组一个,讨论5分钟后,每组推选一个发言人发言。

议题一:

土地的重要意义

议题二:

阳光及其利用

议题三:

水和水的利用

议题四:

森林的作用

议题五:

煤和铁矿石的利用

【提问】刚才我们讨论的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都叫自然资源,请同学们注意分析自然资源概念的两层含义:

①它们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还是由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

(自然存在。

②它们对于人类有没有应用价值?

(有应用价值。

【教师总结】凡含有上述两个属性的,即可称为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板书)

这些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叫做自然资源。

【练习】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资源?

土壤(是)鱼虾(是)

春小麦(否)汽车(否)

草原(是)袋鼠(是)

过渡明确了自然资源概念的定义,也就是明确了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

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还要明确自然资源都包括哪些种类。

现在,我们来看它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板书)

按照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能否再生或是否可以循环利用,我们分成两类,即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

【练习】判断下列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并说明理由。

①太阳能:

可更新资源,因为太阳不停地发光发热,人类可以永远利用,取之不尽。

②森林:

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

③石油:

不可更新资源,开采完了,不能短时间内再生。

④水:

可更新资源,因为水在地球表面是循环运动的,可以不断地重复利用。

⑤铁矿:

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⑥鱼:

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

⑦土壤:

可更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

⑧煤:

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教师总结】把大家上述的判断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的概念。

①可更新资源:

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板书)

②不可更新资源:

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

(板书)。

【提问】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可更新资源,就会破坏可更新资源的事实,请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资源?

(要保护自然,使自然资源不被破坏,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一起学

那么工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

(矿产资源)

【板书】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体现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国矿产资源的情况如何呢?

【板书】一、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指导读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三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看出:

煤矿、油气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分布具有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煤、石油、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目前在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中,北方占近90%,南方只占10%,全国l/2以上的铁矿集中在辽、冀、川三省……

【学生概括】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既广泛而又相对集中。

【板书】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

【提问】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

集中分布,有利于矿产资源大规模集中开采,形成全国性矿产基地;但同时,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负担。

【过渡】矿产资源按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刚才说到的煤、石油都属于能源矿产,大家说一说还有什么能源?

【板书】二、我国的能源矿产

1.主要大型煤矿的分布

2.主要油田的分布

我国能源矿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我国煤储产量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指导学习】请结合生活实际,说明煤、石油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煤矿、油田的分布图。

【指导作业】把我国主要煤矿、油田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我国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少,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煤、石油、电力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使学生形成紧迫感、责任感)

【提问】如何解决能源不足问题。

学生讨论。

【归纳小结】加强能源勘探开发;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寻找新能源。

我国金属矿产情况如何?

【板书】三、金属矿产

金属分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有时也包括铬和锰)和铁基合金。

有色金属是除黑色金属外的其它金属。

铁矿是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因此,铁矿资源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家说说我们生活中的钢铁工业产品有什么?

【板书】1.铁矿的分布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储量占我国的一半。

【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铁矿分布图,掌握主要铁矿的分布。

【学生作业】把主要铁矿分布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板书】2.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

不仅储量丰,而且品种全。

有色金属为我国发展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如炼钢时,若加入少量熔点高的钨、熔点低的锂、比重轻的钛,有磁性的钴等有色金属就能分别制成各种各样的特殊钢。

用于宇航、国防及尖端科学技术等领域。

【提问】我国哪些有色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

【回答】稀土、钛、锂、钨、锡、锑。

【指导读图】读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图,适当介绍著名矿产地的特点。

【学生作业]把主要有色金属矿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出示投影]看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图,要求同学们掌握的矿产名称、符号、位置。

展示学生填图作业并给予表扬。

【教师启发】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如何利用?

请大家讨论。

【结论】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随堂练习

《探究》《巩固练习》

 

学生复习并回答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分组谈论

发言

学生理解表述

做练习

学生判断

学生讨论

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

学生读图

学生概括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读图完成练习

学生回答

读图完成练习

学生分组回答

完成练习

作业

《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三、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我国的能源矿产

3、金属矿产

教学后记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