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1045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docx

部编版《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版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教学反思)-习作:

生活万花筒人教(部编版)

习作

课题

生活万花筒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

重点

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

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

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不已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难忘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

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你记忆中的事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生活万花筒”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审题指导

1.读到这个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

生活万花筒)

审题:

 

共同点:

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发生的时间:

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地点:

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

不同点:

一件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必须自己做到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请你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板书:

……的事)

三、组织材料。

1.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

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

 

(2)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2.想想你想写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是激动,是伤心,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事情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

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4.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

(1)学习“参考片段”——《难忘的一件事》默读思考:

文章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

(2)交流:

写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

语言、动作

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写了我的心理活动(重点)

还有同学的反映

(3)归纳方法 

 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事情的过程。

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

写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细节;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结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

(板书:

经过、结果)

五、动笔成文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写难忘的一件事,关键是什么事,要写出为什么让人难忘,重点是要写出难忘,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抓住细节重点写出这件事的经过,要写出你的感受,是激动,是害怕,还是高兴,要表达真实的感受,结构要完整,合理。

七、完成草稿,指导修改。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2.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教师点拨:

好多人喜欢边读边修改,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因为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习作是自己写的,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容易把错的地方看成对的。

而朗读却不一样,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要读出字音就必须看清字形,因此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从而全面地加工、润色。

最后我们还应该把改后的习作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看看改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

教师点拨:

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4.教师选择典型的习作,集体点评、修改。

5.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6.课堂交流,指名学生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设计意图:

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设计意图:

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

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范文指导,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写作,从而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七、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生活万花筒”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的时候,要抓住重点来写,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的事)起因

生活万花筒事情发生的过程(详写)

事情的结果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课题:

生活万花筒

教学目标:

学会描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教学重点: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描写事情时懂得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人物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PPT课件、奖分

教学课时:

2小时课程

课前准备:

提前15分钟进教室

1.与家长进行简单沟通,增进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2.与学生进行简单互动,了解学生近期学习情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写作指导(60分钟)

第一环节:

课题分析(30分钟)

一、入课戏——我来比你来猜。

——播放PPT3—PPT6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我来比划你来猜的游戏,全班分成两组进行PK,看看谁能快速猜出图片中的成语。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师:

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

谁能告诉我刚刚游戏中哪个环节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学生分享)

师:

我们今天恰巧也是要来描写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次的写作要求吧!

二、芝麻开门

第一步:

阅读习作要求——播放PPT7—PPT8

第二步:

根据提示回答问题——播放PPT7—PPT8

1.这次习作的写作对象是什么呢?

——一件你印象深的事

2.习作要求中有告诉我们要怎么写吗?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二、魔法小棒(25分钟)

第一步:

确定写作对象。

师:

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事情,其中有一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什么算是深刻印象的事情呢?

比如参加各种比赛,像踢足球,跑步,演讲比赛等。

或者第一次做的事情,比如做蛋糕,独自睡觉等,参加实践活动,比如夏令营,秋游等,也可以是收到特别的礼物。

板书:

一、确定写作对象——播放PPT8

第二步:

引入素材一(第一次独自睡觉)

师:

今天,我们以第一次为例,记录第一次做某件事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们素材一要讲的第一次相信同学们都经历过,那就是第一次独自睡觉。

那这件事我们可以用什么顺序去描写它呢?

(按事情发展顺序:

起因——经过——结果)

1.事情的起因——播放PPT10

出示图片,引发思考:

回想过去,你第一次独自睡觉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

觉得自己长大了,该独立睡觉;被妈妈“赶鸭子上架”;周围的同学都是独立睡觉的,我也该独自一人睡觉

2.事情的发展过程——播放PPT11—PPT13

(1)心理描写

出示图片,引发思考:

第一次独自睡觉的心情是怎样的?

参考:

紧张到极点;心里直打鼓;一听到动静就害怕

(2)动作描写

出示PPT12,运用动词:

第一次独自睡觉害怕时会做什么样的动作?

参考:

紧紧地抓住被子,环顾四周;把头埋在被子里;原本伸展的腿缩了回来;身体蜷缩成一团

(3)神态描写

出示PPT13,运用神态描写:

当你害怕到极点时,你的表情是怎样的?

参考:

紧闭着双眼不敢睁开;额头、手心都冒出了冷汗

3.事情的结果——播放PPT14

出示PPT14,运用好词:

第一次独自睡觉后的收获是什么?

它让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参考:

学会了勇敢;;能够克服心中的恐惧;能够独自解决自己的难题

第三步:

思路点拨——播放PPT15

开头:

直接引出印象深刻的事情

中间:

交代事情起因(略)

交代事情经过(详):

心情前后变化(心理描写);怎么做?

(动作、神态描写)

结尾:

你的感受如何?

有什么收获?

第二环节:

范文赏析(30分钟)——播放PPT15

一、高分达人(10分钟)——播放PPT15—PPT18

学生阅读例文,老师总结行文思路。

二、魔法小棒(20分钟)

看图,引入素材二:

象棋比赛

1.确定比赛类的写作顺序

出示PPT20,联系生活实际:

大家觉得描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比赛可以运用什么写作顺序?

参考:

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2.比赛前后的心情

出示PPT20,运用好词:

参加比赛前后你的心情有何不同?

参考:

比赛前:

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寝食难安

比赛中:

如坐针毡;胜券在握;胸有成竹

比赛后:

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垂头丧气;重在参与

3.比赛过程

出示PPT21-PPT22,运用好词:

比赛过程中人物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参考:

动词描写:

攥紧、摆弄、挥手、捏紧、抓耳挠腮、眼疾手快、手忙脚乱

神态描写:

紧皱眉头、屏气凝神、全神贯注

心理描写:

我一定要沉住气,找出对方的漏洞,使她措手不及。

我一定可以打败对手获得胜利的,加油!

我能行!

4.比赛后的收获

出示PPT23,运用好词:

这场比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什么?

你的收获是什么?

参考:

这虽然是我成长中的一件小事,但我一直记忆犹新,它让我长大,催我奋进。

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

在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这使我的成长又迈出了一大步。

5.思路点拨

开头:

直接引出印象深刻的事情

中间:

交代事情起因(略)

交代事情经过(详):

心情前后变化(心理描写);怎么做?

(动作、神态描写)

结尾:

你的感受如何?

有什么收获?

课间休息(10分钟)

第二课时:

激情创作(50分钟)

第三环节:

构思图(10分钟)

第一步:

总结写作框架,抄写在笔记中——播放PPT24

第二步:

提醒学生先确定写作内容后按顺序进行描述。

第三步:

引导学生使用武器装备中的好词佳句及开头结尾的方式。

——播放PPT28——PPT29

第四环节:

现场写作(40分钟)

师:

请大家拿出文具,翻开初稿纸,我们将进行写作,时间是40分钟。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的同学,会得到20分的奖分,加油!

第一步:

检查文具:

笔、纸、橡皮、字典、笔记等。

第二步:

写作要求:

坐姿、字体、时间、纪律等。

第三步:

巡视要求:

关注写作程度差的学生,及时对其进行讲解、引导;关注写作拖拉的学生,及时提醒其注意时间;关注写作过程中写错题、跑题的学生,及时为其擦去写作部分,梳理思路。

第四步:

课堂要求:

提前完成作文的学生,可安排其自查,或同桌间互查错别字;可要求其完成课后作业;可要求其预习下节课的知识点;可要求其画出例文中的好词句。

能按要求做到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分。

课后工作

师:

同学们,生活中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事,有好也有坏,其中一定有很多令你印象深刻。

你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人生道理、也可以从中收获某种技能等,不管是哪一件事,我们在写作中都要用事情发展顺序来进行描写。

课程结束

下水文:

第一次独自睡觉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的事,它们就像海边的贝壳,五彩缤纷。

其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那是我七岁生日的时候,我还是不敢自己睡觉,妈妈忍无可忍地对我说:

“你已经七岁了,应该自己睡觉……”我垂着头,哆哆嗦嗦地说:

“我怕鬼。

”“世上没有鬼,那些都是迷信,你还是自己睡吧!

”妈妈的脸板得像一块冰,两眼狠狠地瞪着我,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看样子妈妈的忍耐到了极限,假如我要是不同意,肯定要挨“木棍炒肉”。

进了房间,我迟迟不敢关灯,总想起鬼片里让人恐惧的一幕,最终我冲破心理障碍,关了灯。

我睁大眼睛环顾四周,看着那暗灰色的窗帘缓缓地飘动,心想:

窗帘里面会不会有人呢?

这时我已经紧张到极点,手心里冒出了冷汗,原来伸展的腿缩了回来,我又采取了应急措施,盖上大被子,把头紧紧缩进里面。

这时,门发出了“吱吱”的声音,我吓得冒出冷汗,忍着不把头伸出来。

刹那间,我感觉到这个夜晚的漫长,心里想着要不偷偷钻回妈妈的被窝里,不行!

难道要一辈子做胆小鬼?

这我可不乐意。

于是我咬咬牙,心里反复提醒自己:

世上没有鬼……想些开心的事……就这样又过了半个钟头,上眼皮开始和下眼皮打架了,我很快便进入梦乡了。

这次独自睡觉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让我学会了独立,也使我更勇敢,让我的成长又迈出了一大步。

 

参加象棋比赛

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令我们难忘的事情,它们像沙滩上的沙子数也数不完,它们像五彩缤纷的气球,丰富多彩,它们像夜晚的星星,闪着亮眼的光芒。

回望过去,我不禁想起那件难忘的事!

那天是我参加象棋比赛的日子,我在妈妈的陪同下早早地就来到比赛的地方。

我的心里很没底,于是一直反复地问妈妈:

“我能不能赢得比赛?

”在妈妈的再三鼓励下,我还是紧张地走进比赛教室。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我心想:

是用心理战术让对手乱了阵脚呢,还是用直接攻击的方式比较干脆呢?

最后我决定用直接攻击的方式比较干净利落。

于是,我就不顾一切地向对方进攻。

我先用“炮”吃了他的两只“卒”,然后“挺兵过河”,最后用“马”吃了他的“炮”。

谁知,对方早有准备,他先用“象”吃了我“过了河”的“兵”,再用“马”吃了我的一个“炮”,最后用“车”吃了我的“马”。

我看这形势对我不利,内心便开始慌张,手心不断冒汗,我握紧手中的“车”,举棋不定。

由于自乱阵脚,我这一步下错了位置,导致“炮”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消灭了。

很快对手把我杀了个落花流水,只剩下“光杆司令”在“奋战”。

比赛结束后,我伤心地扑到妈妈的怀里大哭。

妈妈拍了拍我的背,对我说:

“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一次是因为你心态没有调整好,导致比赛失误,下次我们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我点了点头,铭记着妈妈的嘱咐。

这场象棋比赛一直令我记忆犹新,因为它让我明白了:

不论面对什么难题,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镇定自若地去面对并克服。

《习作:

生活万花筒》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不已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难忘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

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你记忆中的事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生活万花筒”来写的。

二、学习审题,写作指导

1.读到这个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

生活万花筒)

审题:

 

共同点:

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发生的时间:

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地点:

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

不同点:

一件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必须自己做到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请你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三、组织材料,引导习作

1.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

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

(2)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2.想想你想写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激动、伤心,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

要求:

说一说是什么事,说一说事情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4.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

(1)学习例文——《家庭风波》,默读思考:

文章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

(2)归纳方法: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四、突破难点,各个击破

1.写好文章重点是事情的过程,形成一篇文章。

2.根据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3.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

写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细节;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结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

五、动笔成文,指导修改

1.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出示参考题目。

  2.写难忘的一件事,关键是什么事,要写出为什么让人难忘,重点是要写出难忘,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抓住细节重点写出这件事的经过,要写出你的感受,是激动,是害怕,还是高兴,要表达真实的感受,结构要完整,合理。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4.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教师点拨:

好多人喜欢边读边修改,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因为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习作是自己写的,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容易把错的地方看成对的。

而朗读却不一样,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要读出字音就必须看清字形,因此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从而全面地加工、润色。

最后我们还应该把改后的习作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看看改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5.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

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6.教师选择典型的习作,集体点评、修改。

7.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8.课堂交流,指名学生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总序:

主备人:

复备人:

习作:

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2.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习

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

,为文章增添色彩,吸引读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

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难点:

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搜集哪些事情让生活更美好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明天会更好》音频、微课《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明天会更好》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学生自由回答)是啊,生活中,听听音乐会让心情放松,愉快;种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待发芽、长大,会有成就感;旅旅游看看美景,会增长见识。

如何用笔镌刻它,化为笔下灵动的文字,记录这美好生活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半命题作文:

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二、小组合作,审题指导。

1.回忆你生活中的美好画面,想一想,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学生组内自由交流:

(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引导学生总结

出:

美食、旅行、

梦想、创意、集邮、阅读、种花、诚信……

2.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

可以通过写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

组内自由交流:

师引导

点拨:

本次习作,其实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感悟,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活泼的形式写下来,能表现生活的内涵,同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写法引领,明确思路。

师引导点拨:

1.立意选材,新颖、典型。

半命题作文立意选材范围广,要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新颖、典型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吸引读者。

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

如:

从家庭考虑,可选择美食、亲情、母爱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友谊、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谦让、诚信、爱心、宽容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阅读、集邮、梦想、创意等。

2.开篇点题,结尾扣题。

开篇点出文章主题,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你要写什么。

结尾要扣到主题上,首尾呼应,使中心更明确。

3.行文过程,切入点要小。

习作时切入点越小越好,这样能小中见大。

最好从自我生活实际中选择拟题,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4.描写事例,生动具体。

习作时围绕中心,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为文章增添色彩,吸引读者。

达到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回顾课文,学以致用。

1.回顾课文《竹节人》第一部分“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

人。

”点出主题“斗竹节人”让生活更美好。

接着写出“我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斗竹节人”的乐趣,表现了“我们”对“斗竹节人”游戏的入迷。

2.仿照《竹节人》的写法,小组合作交流你选择的事例。

五、明确要求,例文导航。

1.欣赏微课《美好生活》开阔学生的习作思路,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

2习作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美食、旅行、梦想、创意、集邮、阅读、种花、诚信……写作视角要与众不同,突出一个“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