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806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2.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用塑料瓶吹气球,并了解其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实记录和描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难点:

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水槽、透明胶带、剪刀、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学生活动学习单,毛巾等。

教师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塑料瓶一个、气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引出课题

1.出示一张纸巾擦汗,然后揉成纸团,提问:

如果把它扔到水里,会怎样?

(预设:

会湿)

2.出示塑料杯,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PPT出示图片),里面的纸团会湿吗?

(预设:

会或不会)

3.追问理由:

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点。

4.引出疑问:

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呢?

我们怎么来证明?

(预设:

通过实验)

二、探索问题,解决矛盾

(一)压杯入水

1.实验操作指导: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PPT图文出示实验提示)。

(1)揉成纸团,粘在杯底

(2)竖直倒扣,没过杯底

(3)杯中水面,画线记录

(4)拿起杯子,擦干观察

(5)每人一遍,思考记录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第组

(一)压杯入水

 

▲我会观察:

①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里的水面有变化吗?

请你在图1和图2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

②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

▲我会思考:

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

(1)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了底部时,杯子内的水面有没有发生变化?

(预设:

没变)

(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

(预设:

没湿)

(3)纸团没有湿,杯中水面没有变,说明水槽里的水有没有进到杯子里面?

(没有)

(4)水为什么进不去呢?

(预设:

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5)小结:

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

(6)分析纸团湿了的原因:

有没有小组杯底的纸团是湿的?

为什么你们的纸团会湿呢?

(预设:

杯子压下去倾斜了,空气泄露了,水进到杯子里,纸团就湿了)

(二)扎孔观察

1.引出扎孔:

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有办法让水进到杯子里吗?

(预设:

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

2.为了大家的安全,杯底的小孔已经扎好了,你们只要撕开杯底的胶带纸就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按住小孔,压杯入水

(3)松开手指,观察变化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二)扎孔观察

 

▲观察与思考:

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你在图3和图4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

②还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3.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

4.简单交流:

(1)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预设:

杯子中水面变高了)

(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

(预设:

水跑到杯子里面了)

(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

(预设:

松开手指以后)

(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

(预设:

空气被水挤出了小孔)

(5)空气被水挤出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据了?

(水)

(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

(预设:

湿了)

(7)湿了的纸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放在盘子里。

(三)打气观察

1.提问:

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

(预设:

向杯子里吹气)

2.出示气筒:

怎么吹?

(预设:

嘴巴)老师这里有更先进的工具,我们就用它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

3.PPT出示打气观察提醒:

(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

(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三)打气观察

 

▲观察与思考:

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

4.小组反馈:

(1)当慢慢向杯子打气时,杯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

杯子里的水慢慢变少,水位下降。

(3)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

说明杯子里的水被空气挤出去了,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三、研讨交流,小结课堂

1.提问思考(投影展示学习单):

在刚才的三次实验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现象?

(预设:

第一次水没有进杯子,纸团没有湿;第二次水进入了杯子把空气挤出去了,纸团湿了,第三次往杯子里打气时空气把水挤出杯子,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2.课堂小结: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

空气能占据空间)

3.提问引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预设:

能)划去“吗”字

四、拓展延伸,应用挑战

1.谈话激趣:

刚才李老师让小朋友们玩了气球,还想不想玩?

但是老师要你们自己把气球吹大。

谁会吹气球?

2.出示瓶子和气球:

今天这个吹气球有点不一样,老师要你们吹瓶子里面的气球,谁来吹?

(1)吹不大。

这是怎么回事?

谁能利用今天学过的科学知识来给大家说说原因。

(预设:

子里面充满了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2)能吹大。

怎样能吹大?

(预设:

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去)你要不要再试试?

(3)看瓶解惑:

老师在这个瓶子上施了魔法,瓶子底部有个小孔,第一次吹的时候,老师把小孔堵住了,瓶中的空气没法跑出去,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气球就没法吹大;第二吹的时候,我把手松开了,吹气球的时候就把瓶中的空气挤出外面,气球就吹大了。

(4)生活中的空气占据空间现象:

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原理(PPT出示气垫等图片),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去生活中研究一下这些物品。

【板书设计】

空气能占据空间

会湿水进入杯子

不湿杯内有空气

【作业设计】

1.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纸团()。

A.会湿B.不会湿C.会掉下来

2.小明按下图做了一个压杯入水实验,观察发现杯子内的纸团没有湿,是因为()。

A.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B.杯子中有水

C.水没进入杯子

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内容主要由“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和“热空气和冷空气”三部分组成。

三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块状结构,而是存在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从“空气会占据空间”到“空气有质量”再到“热空气和冷空气”,通过这些具体概念知识点的层层深入,使学生认识空气,了解空气,在最终完善《“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核心概念。

课中,因为空气是看不见,会流动的物质,因此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借助水将不可视的空气“可视化”,让容易流动的空气存在于封闭在密闭的空间中,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空气,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特性,本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降低学习难度,从而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正确的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一年级下科学三单元《空气》的学习,学生对空气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认识到空气的存在。

2.能够理解空气像水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

3.通过实验操作明白空气可以被压缩,并且有弹性。

科学探究:

1.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掌握对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

科学态度:

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

2.能认识到空气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空气的利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和被压缩有弹性。

【教学难点】

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

小漏斗、橡皮泥、塑料杯、纸巾、气球、注射器、针筒胶帽。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2.生:

空气

3.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空气

4.板书课题(空气)

[设计意图:

通过对空气进行猜谜语,使学生激发学习空气的兴趣。

二、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们可以从谜面里知道空气有那些特点吗?

2.生:

空气没有气味、没有颜色、没有形状、能流动......

3.师:

我们的同学知道的真多。

4.师: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观看视频)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5.生:

乌鸦把石头一颗一颗放入瓶子里,乌鸦就喝到水了。

6.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确实存在,那么他能不能像水、石头等物体那样占据空间呢?

(由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物质,判断它能否占据空间,我们最好通过实验来观察。

[设计意图:

通过一年级空气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的存在,并了解了空气基本特点,再通过观看乌鸦喝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能很顺利的把学生带入这一新课中。

三、探究新知

空气占据空间

(一)探究活动一

1.师:

平时我们是怎么吹气球的?

生:

用气球的口对准自己的嘴,不断地向里面吹气,气球就会不断地胀大。

2.师:

今天老师将气球放入空的塑料瓶里(一个塑料瓶打孔装进气球,一个不打孔装进气球作对比),气球能吹大吗?

(出示塑料瓶装气球的装置)(出示气球装置)

3.学生讨论

4.小组合作实验

操作步骤:

将气球装在瓶子里,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

5.小组汇报:

气球吹不大,打孔的吹的大。

6.这是为什么呢?

——空气占据空瓶子的空间,气球无法在瓶子里吹大。

(二)探究活动二

1.师:

通常我们将一张纸扔进水里,结果会怎样?

(演示一下)生:

纸很快湿了。

但老师今天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你们相信吗?

2.师:

出示透明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

3.生:

(空气)

教师演示

实验步骤:

(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

老师先不公布实验结果,学生猜测:

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

4.分组实验。

5.小组汇报:

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

同时老师公布刚才试验结果让大家共同见证。

6.不成功的小组反思:

为什么纸湿了?

(倾斜,有气泡)

7.小结: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流不进去,所以餐巾纸不会湿。

那么在生活中还有这样奇妙的情况,把漏斗插入瓶中,向漏斗里加水,水不会向下流。

老师来演示给你们看看。

空气和固体一样也能占据空间。

(板书:

空气占据空间)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动手实验,学生能够清楚知道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这一基本特点。

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