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457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docx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综合指南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指南

修订

日期

修订

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次

修订

审核

批准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

4

A/0

/

/

/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批准:

审核:

编制: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指南

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而随身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按照防护部位,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分为防护头盔、防护服、呼吸器官防护用具、防护眼镜、面部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皮肤防护用品七大类。

1.防护头盔:

在生产现场,为防止意外重物坠落击伤、生产中不慎撞伤头部,或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工人应佩戴安全防护头盔。

防护头盔多用合成树脂类橡胶等制成。

我国国家标准GB2811-81对安全头盔的形式、颜色、耐冲击、耐燃烧、耐低温、绝缘性等技术性能有专门规定。

根据用途,防护头盔可分为单纯式和组合式两类。

单纯式有一般建筑工人、煤矿工人佩带的帽盔,用于防重物坠落砸伤头部。

机械、化工等工厂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带舌帽亦为单纯式。

组合式的主要有电焊工安全防护帽、矿用安全防尘帽、防尘防噪声安全帽。

2.防护服:

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和化学污染机体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四种:

1.防热服:

防热服应具有隔热、阻燃、牢固的性能,但又应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脱;又分为非调节和空气调节式两种。

2.防化学污染物的服装:

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用涂有对所防化学物不渗透或渗透率小的聚合物化纤和天然织物做成,并经某种助剂浸轧或防水涂层处理,以提高其抗透过能力,如喷洒农药人员防护服;另一类是以丙纶、涤纶等织物制作,用以防酸碱。

对这些防护服,国家有一定的透气、透湿、防油拒水、防酸碱及防特定毒物透过的标准。

3.微波屏蔽服:

有两类:

①金属丝布微波屏蔽服;②镀金属布微波屏蔽服。

这种屏蔽服具有镀层不易脱落、比较柔软舒适、重量轻等特点,是目前较新,效果较好的一种防微波屏蔽服。

4.防尘服:

一般用较致密的棉布、麻布或帆布制作。

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尘性,式样有连身式和分身式两种,袖口、裤口均须扎紧,用双层扣,即扣外再缝上盖布加扣,以防粉尘进入。

三、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3.防护眼镜:

防护眼镜一般用于各种焊接、切割、炉前工、微波、激光工作人员防御有害辐射线的危害。

可根据作用原理将防护镜片分为两类:

4.反射性防护镜片:

根据反射的方式,还可分为干涉型和衍射型。

5.吸收性防护镜片:

根据选择吸收光线的原理,用带有色泽的玻璃制成,例如接触红外辐射应佩戴绿色镜片,接触紫外辐射佩戴深绿色镜片,还有一种加入氧化亚铁的镜片能较全面地吸收辐射线。

6.复合性防护镜片:

将一种或多种染料加到基体中,再在其上蒸镀多层介质反射膜层。

由于这种防护镜将吸收性防护镜和反射性防护镜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防护效果。

7.防护面罩:

1.防固体屑末和化学溶液面罩:

用轻质透明塑料或聚碳酸酯塑料制制作,面罩两侧和下端分别向两耳和下颌下端及颈部延伸,使面罩能全面地覆盖面部,增强保护效果。

2.防热面罩:

除与铝箔防热服相配套的铝箔面罩外,还有用镀铬或镍的双层金属网制成,反射热和隔热作用良好,并能防微波辐射。

3.电焊工用面罩:

用制作电焊工防护眼镜的深绿色玻璃,周边配以后硬纸纤维制成的面罩,防热效果好,并具有一定电绝缘性。

四、呼吸器官防护用具(RPE):

包括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根据结构和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呼吸防护器两大类。

4.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是以佩戴者自身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

适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且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8%的场所,有机械过滤式和化学过滤式两种。

5.隔离(供气)式呼吸防护器:

经此类呼吸防护器吸入的空气并非经净化的现场空气,而是另行供给。

按其供气方式又可分为自带式与外界输入式两类。

各种防毒口罩及呼吸防护器见下图:

8.防噪声用具:

1.耳塞:

为插入外耳道内或置于外耳道口的一种栓,常用材料为塑料和橡胶。

按结构外形和材料分为圆锥形塑料耳塞、蘑菇形塑料耳塞、伞形提篮形塑料耳塞、圆柱形泡沫塑料耳塞、可塑性变形塑料耳塞和硅橡胶成型耳塞、外包多孔塑料纸的超细纤维玻璃棉耳塞、棉纱耳塞。

对于耳塞的要求为:

应有不同规格的适合于各人外耳道的构型,隔声性能好、佩戴舒适、易佩戴和取出,又不易滑脱,易清洗、消毒、不变形等。

2.耳罩:

常以塑料制成呈矩形杯碗状,内具泡沫或海绵垫层,覆盖于双耳,两杯碗间连以富有弹性的头架适度紧夹于头部,可调节,无明显压痛,舒适。

要求其隔音性能好,耳罩壳体的低限共振率越低,防声效果越好。

3.防噪声帽盔:

能覆盖大部分头部,以防强烈噪声经骨传导而达内耳,有软式和硬式两种。

软式质轻,导热系数小.声衰减量为24dB,缺点是不通风。

硬式为塑料硬壳,声衰减量可达30至50dB。

对防噪声工具的选用,应考虑作业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性质,以及各种防噪声用具衰减噪声的性能。

各种防噪声用具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选用时应认真按照说明书使用,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六、皮肤防护用品:

主要指防护手和前臂皮肤污染的手套和膏膜。

(一)手套:

防护手套必须足够结实,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破损或开裂。

皮革或缝制的工作手套不适合处理化学品时使用。

在戴、脱手套时,确保工人裸手不接触污染手套的外面。

(二)防护油膏:

在戴手套感到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常用膏膜防护皮肤污染。

干酪素防护膏可对有机溶剂、油漆和染料等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对酸碱等水溶液可用由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制成的胶状膜液,涂布后即形成防护膜,唯洗脱时可用乙酸乙酯等溶剂。

防护膏膜不适于有较强摩擦力的操作。

七、复合防护用品:

对于有些全身都暴露于有害因素,尤其是放射性物质的职业,例如介入手术医生,应佩带能防护全身的由铅胶板制作的复合防护用品。

考虑到医生工作的特殊性,防护用品不仅要有可靠的防护效果,还要轻便、舒适、方便使用。

 

粉尘的吸水性:

粉尘的吸水性决定于粉尘的成分、大小、荷电状态、温度和气压等条件。

吸水性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随尘粒的变小而减少。

粉尘易被水湿润的称亲水性粉尘,相反则称憎水性粉尘。

对于憎水性粉尘不宜采用湿式除尘净化。

某些粉尘吸水后形成不溶于水的硬垢,称为水硬性粉尘,硬垢会造成堵塞而导致除尘系统失灵。

  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全身作用: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

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局部作用:

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

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

  致癌作用:

接触如镍、铬、铬酸盐的粉尘,可以引起肺癌;接触放射性矿物粉尘、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尘可引起皮癌。

  感染作用:

有些有机粉尘如破烂布屑、兽皮、谷物等粉尘常附有病原菌,如丝菌、放射菌属等,随粉尘兹人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等。

  粉尘对肺部的作用: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产生的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职业病。

由于粉尘的性质不同,对肺组织引起病理改变也有差异,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分为三大类。

  1、尘肺。

2004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按其病因分为矽肺、电焊肺、铸工肺、等13种尘肺病。

尘肺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因而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把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四项分级之一)和职业健康监护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之一。

  2、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锑等粉尘吸入后可沉积于肺部组织中,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影响,经治疗或脱离粉尘后病变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3、有机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有机性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尘肺等病变在机械制造企业极为少见,由于对有机粉尘致病的原因研究较少,致病机理的看法不一致,目前也未定为职业病。

  机械制造企业常见的粉尘作业

  生产准备的阶段中:

锅炉、制煤气司炉、出灰、修炉作业,固体燃料粉碎、输送,木料加工、木型制作过程中打磨和可能产生木尘的作业;磨料制造作业(如砂轮、油石、砂布)的炼制、粉碎、精筛,包装、砂布置砂作业;焊材生产工艺的涂装作业;电瓷(绝缘体)工艺的陶工作业等。

  制坯成型阶段中:

金属原材料气、电切割作业;铸造过程中的型砂处理(包括输送、回收、碾砂、混砂、筛砂等)、造型、熔炼、浇铸、落砂、及铸件清砂浇口打磨、吹扫作业;有色压铸作业,溶模作业,粉末冶金压制作业等。

  零部件加工阶段中:

铸件的高速精车、粗车及其它干式机械切削作业、金属构件及工具砂轮磨削、砂轮打磨、砂轮切割、焊缝打磨作业。

  金属表面处理中:

金属喷砂、模具喷砂、镀件喷砂、石英打磨、抛光、抛丸、除油除锈、喷砂粗糙作业。

  焊接切割中心:

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碳弧焊、气焊、碳弧气刨等作业以及汽车装配阶段的焊装作业等。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

  粉尘的防护对策应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及方式、职业健康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治理。

  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

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

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

  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

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备加工,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

降低物料落差,减少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取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减少在运输、碾碎、筛分、混合和清理过程中粉尘扩散。

  通风排尘:

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

通风换气是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断地送人工作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

在通风排气过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增设吸尘净化设备:

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

  个人防护:

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

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

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

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

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

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

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1.化学毒物的个人防护

技术控制措施在预防化学毒物中毒常起到关健作用,如工艺改革、工业通风,当技术控制也难以实现或效果不理想或紧急检修、抢救情况下,就考虑采用工人个体的各种防护用具。

  2.3.1工艺改革

  采用革新技术、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化学毒物。

  2.3.2工业通风

  工业通风的任务旨在利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合理地组织气流,控制或完全消除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向车间内送入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

按照通风系统的功能工作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按照通风作用范围,工业通风分为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和混合通风。

  2.3.3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是在车间内全面地进行通风换气,用新鲜空气稀释车间内的污染物。

全面通风使用与有害物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内某一定的范围,或污染源不固定的场合。

送风口应接近工人操作点,设在有害气体或蒸气的浓度较高的区域。

这样布置有利于充分发挥全面通风的作用,降低工作操作地有害气体或蒸气的浓度。

  2.3.4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是在车间工作带某局部范围建立良好空气环境,或在有害物扩散前将其从产生源抽出、排除,局部通风可以是局部送风或局部排风。

局部通风所需的投资比全面通风小。

为防止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在车间内散布,主要采用局部排风系统将有毒物质从发生源处直接排出室外,局部排风系统由局部排风罩(排风柜)、通风管道、通风机、过滤或吸附有害物质的净化设备等组成。

局部排风罩是局部排风系统中的关健装置,为了获得良好的排出有害气体或蒸气的效果,应考虑以下要求:

  

(1)应将有害物质发生源尽可能密闭,排风罩应尽可能靠近

  有害物质发生源;

  

(2)排风罩的吸气方向应尽可能与有害物质逸出的方向一致;

  (3)排风罩的布置应使污染空气不致流经工人的呼吸带;

  (4)排风装置应设在不受室外进入气流的干扰处;

  (5)排风罩罩口要有一定的控制风速,在距离罩口最远的有害物质散发点(即控制点)上造成适当的空气流动,从而把有害物质吸入罩内。

控制点的空气流动速度称为控制风速(也称为吸入速度),该速度应大于有害物质向外逸散的速度和防止横向气流干扰的速度,才能有效地将有害物质抽吸至排风罩内。

控制风速的大小应与化学物毒性大小和逸散速度大小等有关,一般气体或蒸汽控制风速不小于0.7~1.0m/s,粉尘状化学物控制风速为1.0~1.5m/s。

  (6)对有腐蚀性的酸碱性气体,排风罩应耐腐蚀;

  (7)排风罩的设置不应妨碍工人的操作并保证有足够的照度。

  2.3.5混合通风

  混合通风即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结合使用。

  2.3.6个人防护

  一、劳动者在工作中应做到“五注意”

  1、注意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2、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程。

  3、注意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4、坚持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5、工间就餐时脱去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与化学毒物有关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

  包括防护服、呼吸防护器和皮肤防护用品等。

  1、防护服

  防护服是防止化学物经皮肤进入机体,常用各种对所防化学物不渗透或渗透率小的聚合物,涂布于化纤或天然纤维织物而制成。

  2、呼吸防护用品

  根据结构和防护原理,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自吸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

自吸过渡式的化学过滤主要用于防止有害气体、蒸汽、烟雾等的吸入,通常称为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有滤毒盒或滤毒罐,又有全面罩与半面罩之分,全面罩有头罩式和头戴式两种,应能遮住眼、鼻和口,半面罩应能遮住鼻和口。

防毒口罩(面具)主要卫生要求为:

  

(1)滤毒性能要可靠。

根据毒性的性质、浓度和防护时间,采取不同的净化滤料。

  

(2)面罩和呼吸阀的气密性要好。

  (3)呼吸阻力应小。

  (4)实际有害空间应小,尽量不妨碍视野,质量要轻。

  滤料和面罩材料不应对人体有害,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过敏影响。

  (5)佩戴方便,无异常压迫感和不舒适感,死控大小合适,与脸面吻合适宜。

  3、皮肤防护用品

皮肤防护品有防护手套和防护膏膜。

 

工作场所有害物理因素包括高温、高气压、振动、噪声、照度、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电磁辐射(高频、超高频、微波)、工频等。

有害物理因素的防治主要是加强个人防护和采用合理的工艺及其设备。

  1噪声的防护

  如长期在超过86dB(A)作业环境下作业时加强对作业工人听觉器官的防护,正确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噪声帽等听力保护器,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的工艺或加工方法,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经常性维护;降低设备运行负荷,使用消声器、隔振降噪等工艺措施。

  2高温的防护

  控制污染,合理设计工艺流程,远离热源,利用热压差自然通风,切断污染途径;隔热,通风降温、使用空调等个体防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机体热适应训练,使用清凉饮料和高温防护服和防护帽。

  3振动的防护

  振动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但振动本身对机体也有损害作用。

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可使皮肤感觉机能紊乱,血管张力改变,出现毛细血管痉挛,重者有“手套样”感觉障碍,手指苍白(振动性白指)是振动病典型的表现。

在厂房设计与机械安装时要采用减振、防振措施。

对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频率、振幅等应进行必要的限制,工作中应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实行轮换作业,间歇使用振动工具。

使用振动工具时应采用防振动手套,或者在振动工具外加防振垫。

  4紫外线的防护

  任何材料加热到温度超过22270C即开始发射紫外线。

所以晚上在有强烈灯光环境下,如舞厅等场所皮肤和眼睛也会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电光性眼炎是眼部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角膜炎、结膜炎,常见于电焊操作及产生紫外线辐射的场所。

电焊作业人员作业时应佩戴好防护面罩,若一时找不到防护面罩,可在产生弧光之前将脸部转向后方,避免光直接照射眼球。

如室内同时有几部焊机工作时,最好中间设立隔离屏障,以免相互影响。

车间墙壁上可以涂刷锌白、铬黄等颜色以吸收紫外线。

尽量不要在室外进行电焊作业以免影响他人。

  6电磁辐射的防护

  在作业场所强ELF场源周围设置栅栏或屏障,用铜丝网隔离,但一定要接地,这有助于阻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场强超过国家暴露限值的区域。

其次是远距离操作,在屏蔽辐射源有困难时,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远距离操作,在场源周围设立明显标志,禁止人员靠近。

工作地点应置于辐射强度小的部位,避免在辐射流的正前方工作。

工作中要加强对作业场所电磁场环境的监测,明确电场、磁场的实际水平。

  7不良气象条件的防护

  高温中暑、低温冻伤、高气压作业所致高源病等以加强管理、改善作业环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合理安排劳动作息时间,让作业工人轮流休息。

个人以加强职业防护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