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366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6-2015)

 

 

 

 

 

 

 

 

 

 

 

 

 

 

 

 

 

 

 

 

 

 

 

 

 

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

2007年12月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6-2015)

 

编制单位:

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

协作单位:

马鞍山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领导小组:

组长:

龙李海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徐业志市政府秘书长

王海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

梁成市发改委主任

刘继忠市规划局局长

孙烨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邓国宝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马少华市经贸委副主任

徐宏斌市农委副主任

伍先平市水利局总工

讧圣国市环保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孙烨

编制人员:

方文革周燕萍车学进李文魁等

 

 

目录

第一章总则4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4

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4

三规划的适用范围、期限5

第二章区域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5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5

(一)概况5

(二)社会经济状况6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6

(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基本情况6

(二)矿产资源情况7

1、概况7

2、各类矿产基本情况8

3、矿产资源特点9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9

1、矿山企业概况9

2、主要矿产采、选及综合利用情况10

3、开发利用特点11

(四)矿山地质环境现状11

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11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11

(五)矿产资源管理状况12

1、管理机构建设和职能12

2、管理工作12

(六)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2

1、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的问题12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3

3、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13

(4)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3

三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14

(一)主要矿产品市场需求现状14

(二)主要矿产品需求预测14

(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与可供性分析15

(四)综合分析16

第三章规划目标17

一、2001-2005年回顾17

二、2010年(规划期)目标17

三2015年(规划期)目标19

四、2020年(展望期)目标20

第四章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21

一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21

(一)规划总体要求21

(二)矿产勘查规划分区21

二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24

(一)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要求24

(二)开采规划分区25

(三)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矿业经济发展的思路27

三矿产资源利用率29

1、“三率”指标29

2、综合利用29

第五章矿业结构调整和矿业市场建设30

一矿业结构调整30

二矿业布局31

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32

一总体要求32

二新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32

三开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32

四关闭矿山的整治33

五矿山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工程33

第七章规划的实施35

一组织管理35

二技术措施35

三经济机制36

四制度建设36

第八章附则37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1999〕356号)、《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国土资发[2007]38号)、《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的目的是通过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在全面评估我市第一轮规划的基础上,促进我市矿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

遵循自然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综合效益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

加强铁矿尤其是危机矿山的地质勘查,合理开发利用我市的铁矿资源,为我市的钢铁工业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提高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全市矿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本市矿业权市场建设,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建设生态型新兴钢铁工业城市。

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规划的适用范围、期限

《规划》适用于本市行政管辖范围。

《规划》修编的基准年为2006年,规划期为2006-2015年,展望期2016-2020年。

第二章区域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概况

本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南岸。

东、北部分别与江苏省高淳、溧水、江宁等地接壤,南部与芜湖、宣城两市相邻,西临长江,与和县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为东经31°17′至31°47′,北纬118°19′至118°54′,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54平方公里。

内辖三区一县,即金家庄区、雨山区、花山区和当涂县。

截止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12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49万人,非农业人口60.08万人。

本市地处长江下游,自然环境良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条件优良。

宁芜铁路、宁马芜高速公路、205国道等交通要道由北至南纵贯全市,并在本市北部与沪宁高速公路相连。

境内还有多条省道和高等级公路,另有高速公路直达南京禄口机场。

马鞍山港是长江沿岸优良港,常年可停靠万吨级船舶。

(二)社会经济状况

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28.9亿元,居全省第4位,人均GDP为34012元(折合4361美元),居全省各市之首。

一、二、三产业比值为4.4:

64.2:

3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05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消费性支出8806元,比上年增长7.1%。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91元,比上年增长15.1%。

本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矿业和钢铁工业城市,钢铁工业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国七大铁矿产区之一。

马鞍山钢铁公司是全国十大钢铁生产企业之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生产生铁975.58万吨、粗钢1112.21万吨、钢材1059.68万吨,实现工业产值4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67%。

2006年,全市共开采铁矿石828.35万吨,生产铁精矿436万吨,占马钢所需铁矿石总量的27%。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基本情况

马鞍山地区地质工作起步较早,地质工作程度较高。

自清朝末年开始,就有很多中外地质学家和地质工作者先后在该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累计投入地质矿产勘查资金34000万元,在此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测量和铁、硫、铜、金等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查明了一批铁矿、硫铁矿床及其它矿产。

截止2006年底,已完成全市范围的1:

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部分图幅的1:

5万区域地质调查,1:

5万航空物探(电磁重)综合测量,1:

5万区域重力磁法测量,以及物化探综合找矿、矿产资源成矿预测,并完成了《马鞍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多项公益性地质工作。

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36种,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271处,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9种,矿产地212处。

查明资源储量较大的有铁矿、伴生钒矿和硫铁矿,其中铁矿、硫铁矿勘探14处,详查10处。

(二)矿产资源情况

1、概况

到2006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36种(含亚矿种,下同)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9种。

其中发现各类矿产地212处。

其中,大型5处、中型30处、小型29处,小矿和零星资源148处。

主要矿产为铁矿、硫铁矿。

金属矿产类5种:

铁、钒、铜、金、钴。

非金属矿产类13种:

其中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明矾石、伴生磷矿;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石膏、绿松石、高岭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砂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凝灰岩等。

水气矿产类1种:

即矿泉水。

2、各类矿产基本情况

黑色金属矿产:

以铁矿为主,伴生有钒、钛、硫、磷。

分布较集中,矿床数量多,勘查程度高。

铁矿:

发现矿产地61处,查明矿产地48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8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13处。

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市东部向山镇和当涂县南部太白镇一带。

截至2006年,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57550.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9651.6万吨,占全省铁矿保有资源储量的34%。

钒矿:

均为铁矿中的伴生组份,无独立矿床。

查明矿产地11处(中型3处、小型8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8.29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92.12万吨。

钴矿:

亦为铁矿中的伴生组份,无独立矿床。

查明矿产地1处,查明资源储量7383吨,保有资源储量7383吨。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

有铜矿、铜金矿和金矿及伴生银。

规模小且分散,勘查程度低。

其中:

铜矿,发现矿产地2处,查明1处,查明资源储量2000吨,保有资源储量800吨。

金矿,发现矿产地5处,查明1处,查明资源储量729.46千克,保有资源储量676.36千克。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

矿产地13处,独立矿床3个,共生矿8个,伴生矿2个。

其中大型1个、中型6个、小型4个。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8006.9万吨,伴生硫413.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5973.3万吨,伴生硫35.6万吨。

明矾石矿:

独立矿床1处,共生矿1处,保有资源储量310.1万吨,未利用。

冶金非金属矿产:

目前已发现的有耐火粘土矿,产地1处,未查明资源储量。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石膏、绿松石、高岭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石料矿等。

其中:

石膏矿,矿产地2处,查明资源储量808.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808.7万吨;绿松石矿,矿产地4处,查明资源储量1435吨,保有资源储量777吨;高岭土矿,矿产地4处,查明资源储量1435吨,保有资源储量393.3万吨。

水气矿产:

仅饮用矿泉水一种,已勘查开发矿产地1处。

属于偏硅酸型饮用矿泉水,资源储量为30m3/日。

3、矿产资源特点

本市矿产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1、以铁矿为主,分布较集中,资源储量较丰富。

2、矿床成因大多与火山活动及岩浆岩侵入交代作用密切相关,矿床(点)沿成矿带集中分布;

3、铁矿中常共生有硫铁矿,但品位变化大,贫矿多,富矿少;部分铁矿还伴生有钒矿、硫铁矿、磷矿等组分。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矿山企业概况

截至2006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矿山企业96家,其中:

大型矿山4家(铁矿),中型矿山6家(铁矿),小型矿山86家。

正在生产的78家,在建的9家,停产的9家。

按企业归属分,马钢集团7家,其它89家。

2006年全市采矿业从业总人数12479人,共开采铁矿石828.35万吨,生产铁精矿436万吨,硫精矿4.8万吨,绿松石8.5吨,高岭土0.25万吨,砖瓦用粘土矿40.56万吨,建筑用石料矿324.36万吨,固体矿石1206.4万吨,矿泉水14.6万吨。

矿业总产值163655.67万元,其中铁矿产值为152985.9万元,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93%。

2、主要矿产采、选及综合利用情况

铁矿:

铁矿是我市的优势矿产,在我市的矿业经济中一直居主导地位。

全市现有大小铁矿山26家,年设计开采能力1160.9万吨,实际开采能力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0-900万吨之间,年选矿能力超过1000万吨,年产精矿400-500万吨。

采矿回收率70-97.32%,采矿贫化率1.49-15%,选矿回收率55-78.94%。

部分国有矿山企业2006年“三率”指标为:

采矿回收率91-97.32%,采矿贫化率1.49-4.27%,选矿回收率61-78.94%。

硫铁矿:

硫铁矿是我市的第二优势矿产,在我市的矿业经济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自2001年以来,我市已无登记在册的单一硫铁矿山,目前主要由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凹山铁矿、东山铁矿等矿山在开采铁矿的同时回采矿床中共生的硫铁矿,其次是在选矿过程中回收铁矿石中的伴生硫铁矿。

近年来含硫35%的标准硫产量一直保持在5万吨上下的水平。

绿松石:

绿松石是我市的特色矿种,现有独立矿山3家,规模均为小型,另有部分铁矿在开采铁矿的同时回收产于铁矿裂隙内的零星绿松石。

2006年总产量约为8.5吨(矿物量,未计铁矿中回收的绿松石),产值356.9万元,采矿回收率85-95%。

3、开发利用特点

我市的矿产开发一直以铁矿开发为重点,尤其是马钢集团属下的大中型铁矿在我市矿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突出。

2006年全市铁矿石产量828.35万吨,马钢集团所属铁矿石产量719.94万吨,占全市铁矿石产量的87%。

(四)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2006年底,全市96家矿山共占用土地23811亩,现有大小排土场36座,年排放量1500万吨,累计排放量为25729万吨。

尾矿库8座,年选矿废水排放量8600万吨,尾矿排放量877万吨,累计排放量为19785万吨。

固体废物累计排放量为45514万吨。

我市较频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露天采场边坡崩塌、滑坡、采空区地面塌陷等。

危害程度较低,且较容易治理。

上世纪曾造成极大危害的尾矿库溃坝和矿山型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近年来已不再发生。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复垦矿山废弃地面积3000亩,占矿山占用土地面积的11%,规划复垦面积的65%,累计投入复垦资金2607.3万元,达到了《规划》规定的预期目标。

2006年全市矿山固体废物总排放量2377万吨,当年再利用总量1997万吨,利用率84%。

(五)矿产资源管理状况

1、管理机构建设和职能

1987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设立了“马鞍山市地质矿产局”,归口市计划委员会,负责全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的监督管理。

当涂县也相应设立了“当涂县地质矿产局”。

2002年初机构改革,成立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履行矿产资源管理行政职能。

2、管理工作

开展全市矿业政策的调查研究,制定和下发一系列重要的矿业管理政策和文件,编制了《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马鞍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了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地质环境监测,规范和促进本市矿业经济的发展。

对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的问题

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期间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欠帐过多,我市主要铁矿区尤其是老矿山均面临后备资源不足,外围和深部地质勘查程度偏低等严重问题;其次是找矿勘查的矿种单调,大多集中在铁矿一项,有色金属矿、绿松石矿和非金属矿的勘查投资主要来自民间资本,总投入有限,找矿勘查进展不大。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伴生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程度不高,如部分铁矿中伴生的钒、钛、磷等组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找到经济合理的利用方法和手段,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小型矿山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管理粗放、采富弃贫等现象。

3、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投入不均衡,除马钢公司、长江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投入较大外,其它矿山投资者在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上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全市矿山生态环境整理工作。

部分小型矿山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忽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

(4)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矿业权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力度略显不足,影响了全市矿业权市场的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和服务社会化等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

(一)主要矿产品市场需求现状

1、铁矿石:

从1997-2006年10年中,全市的生铁产量和对铁精矿的需求量增长了2.8倍,年递增12%。

2006年铁精矿的需求量为1600万吨,自给率27.25%,绝大部分需要进口或外购。

2、硫铁矿:

全市现有制酸企业3家,2000-2006年硫精矿的需求量基本稳定在25万吨水平,矿山回收的硫精矿平均年产量5万吨,自给率20%,大部分依赖外购。

3、石灰岩:

石灰岩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炼铁的熔剂原料。

2006年冶金熔剂用灰岩需求量为270万吨,全部由外地供应。

4、白云岩:

白云岩的主要用途也是作为炼铁的熔剂和耐火材料。

2006年的需求量为210万吨,全部由外地供应。

(二)主要矿产品需求预测

到2010年,主要矿产品的需求形势是:

对铁矿石及辅料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化工原料硫铁矿的需求基本保持平稳;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和砖瓦用粘土矿的需求呈缓慢增长。

1、铁矿石:

到2010年以后,马钢(集团)控股公司和民营企业安徽省长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钢铁企业铁精矿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450万吨,本市无法满足,供需形势严峻。

2、硫铁矿:

2010年前后,我市制酸企业标准硫精矿的需求量仍将保持目前即25万吨/年的水平,本市无法满足要求。

3、石灰岩:

熔剂用灰岩的需求量将随生铁产量的增长而增长,预计2010年的需求量约为500万吨,本市无法满足要求。

4、白云岩:

预计到2010年熔剂用白云岩的需求量为325万吨。

耐火材料用白云岩的需求量为90万吨,合计418万吨本市无法满足要求。

(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与可供性分析

1、铁矿:

马鞍山市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贫矿多、富矿少、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

马鞍山市铁矿企业由两大部分组成,即马钢集团所属矿山和地方矿山。

马钢集团所属矿山2006年铁精矿产量为396万吨,地方矿山铁精矿年产量约为40万吨,两家合计为436万吨,而马钢2006年的需求量为1600万吨,自给率仅为27.25%,加上马钢在外地投资的铁矿,自给率仍达不到40%。

铁矿的自给程度很低。

马钢(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凹山铁矿、东山铁矿,姑山矿业有限公司姑山铁矿等老矿山,经过数十年的开采,资源已接近枯竭,开采难度逐步增大,即使深部找矿有所突破,也将很难保持目前的生产能力。

在建的高村、和尚桥、和睦山、白象山4座铁矿正处在基建期,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仍然需要一段时期。

到2010年,马钢自有铁矿的产量虽然有所增长,但由于需求的增加,自给率恐难保持目前的水平。

地方铁矿因矿床规模小,后备资源不足,露采矿和富矿越来越少,预期随着开采的延续,有相当一部分矿山即将闭坑,新建矿山增加的产量与减少的产量相抵,其产量也只能保持目前水平。

预期到2010年,本市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石仍将维持少部分自给,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局面。

2、硫铁矿:

目前我市的硫铁矿主要产于凹山铁矿、东山铁矿共生的硫铁矿以及选矿回收的硫铁矿,硫精矿年产量约5万吨,大部分依赖外地供应,这一格局到2010年前后不会有根本改变。

不过由于供应地均在国内,可供性高,可以满足本市制酸企业的需要。

3、冶金用石灰岩、白云岩:

我市无此类矿产,长期以来一直由外地供应,矿产地分布在本市周边地区,铁路、水运距离在100千米以内,资源丰富,可供性高,可以满足我市钢铁工业的需求。

(四)综合分析

作为高速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城市,马鞍山市的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极高,尤其是钢铁工业对铁矿和燃料及辅助原料等矿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由于本地矿产资源结构的不足,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市仍属于矿产资源缺乏型城市。

就我市优势矿产铁矿而言,2006年的自给率仅为27%,到2010年前后更下降到20%以下,远远不能满足为了钢铁工业对铁矿资源的需要,为了保证铁矿供应,有必要利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同时加快后备矿山基地的建设。

第三章规划目标

一、2001-2005年回顾

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基本完成《马鞍山市矿产资源规划(2001-2005年)》规定的目标。

全市登记在册的矿山企业数量由2001年的159家减少到目前的96家,矿产资源整合、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取得明显进展,基础性地质工作和矿产地质勘查得到加强,国家资金项目和商业性勘查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和外围找矿工作开始全面启动,资源储量保证程度有了一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管理系统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已基本完成。

全市调整矿业结构的目标基本完成,现有矿山的开采规模与矿山储量规模基本适应,矿业布局合理,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矿产资源保护措施和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地质生态环境的管理已步入正常轨道,闭坑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现有矿山企业“三废”治理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危害性较大的严重次生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治理。

二、2010年(规划期)目标

加强矿产地质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重点是铁矿和铜金多金属矿的地质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

规划投放铁矿探矿权8-10个,铜金多金属矿探矿权1-2个,绿松石和非金属矿探矿权2-3个,新发现铁矿大、中型矿产地1—2处,绿松石矿产地2—3处,有色金属矿产地1—2处,其它非金属矿产地2-3处。

逐步开展白象山、黄梅山、凹山、东山铁矿等大中型矿床和危机矿山的地质勘查工作,新增铁矿资源储量5000万吨,铜矿资源储量1万吨,金矿资源储量5吨,绿松石资源储量200吨。

提高矿产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力度。

鼓励勘查开发地热资源,减少我市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和矿物能源的消耗量。

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我市铁矿、绿松石矿、砖瓦用粘土矿和建筑石料矿布局,优化矿业经济结构,在确保适量增长的同时对我市优势矿产铁矿和特色矿产绿松石矿实施总量控制。

规划设置铁矿采矿权10-12个,年产量1000-1200万吨,矿山最低开采规模10万吨/年,最低服务年限3年,回采率达到85%以上,选矿回收率达到80%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部分难采矿山的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设计指标,硫、钒等共伴生资源大多得到综合利用。

设置绿松石矿采矿权3-5个,年产绿松石5-10吨,矿山最低开采规模0.5吨/年,回采率达到85%以上,选矿回收率达到80%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设置建筑用石料矿采矿权8-9个,年产量400-500万吨,矿山最低开采规模25万吨/年,最低服务年限3年,回采率达到90%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实行开采分区管理,引导我市矿业经济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鼓励开发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提高非金属矿深加工程度和工艺技术水平,培育我市矿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建设2个大型铁矿资源开发加工基地、2个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开采加工基地,提高矿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水平,矿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5%。

建立重点矿山环境监测网点和矿山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新建矿山必须进行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定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实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准入制度。

新建矿山做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与矿山生产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2010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60%,重点整治重度破坏型露天矿山。

矿山固体废物当年处理率达到80%,大型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