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6597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理解计算的算理。

3.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导入。

谈话: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大海边去看看。

(课件出示赶海的情境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瞧,赶海的小伙伴收获可真大呀!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

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梳理并随机呈现本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①一共捉了多少只蟹?

    ②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小结: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3.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蟹?

”的问题,自主探索算法。

(1)理解意义,揭示课题

提问:

要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蟹?

”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谁能来列一下算式?

还可以怎样列?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26+12=)

追问: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

你很善于发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谈话:

“26+12”怎样算呢?

借助你手中的小棒、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吧。

然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讲一讲。

咱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好了,开始吧!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海边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类搜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开门见山的让学生提“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直奔主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定向质疑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交流算法,提升优化

1.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方法1:

摆小棒——口算

(1)先让学生边摆边讲展示摆小棒的过程。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12根小棒的摆放位置,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2)电脑回放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谈话:

小电脑也想学着他的样子摆一摆,请大家来当小指挥。

结合电脑演示的过程质疑:

为什么要把一捆放在两捆的下面,两根放在六根的下面?

(3)结合操作过程,梳理口算方法。

谈话:

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你能说一说26+12怎样算吗?

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梳理学生的思维。

 

追问:

如果不用小棒,你还能说计算的过程吗?

师随机板书:

20+10=30

6+2=8

30+8=38

(4)同桌互相说一遍。

【设计意图】教师从摆小棒切入,开启笔算算理直观化教学的开始。

交流时紧扣“整捆对齐整捆,合在一起;单根对齐单根,合在一起”这一重点进行质疑思考,同时借助电脑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口算过程,生成抽象的口算方法,同时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方法2:

拨计数器

(1)学生展示拨计数器的过程。

学生口述教师通过电脑操作。

(师故意把一个珠子拨到个位上)引导质疑:

为什么不对?

为什么这两个珠子和个位的六个珠子要拨到一起?

(2)想象再现拨珠过程。

不看计数器在心里想一想,刚才我们在计数器上是怎样拨珠的?

(3)结合拨珠过程,梳理口算方法。

谈话:

你能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生再把计算过程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26+10=36

36+2=38

(4)异中求同,渗透转化思想。

谈话:

(课件呈现两种不同的口算方法)同学们真不简单,根据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还学会了不同的口算方法。

仔细观察,虽然算法不同,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啊?

预设:

①都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加一位数。

②都把12拆成10和2。

③都把不会做的转化会做的。

教师适时引导,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让学生经历拨计数器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数位表象进一步清晰。

在此基础上,通过质疑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为什么有的珠子要拨在十位,有的珠子要拨在个位?

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构竖式算理的模型,实现了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为抽象竖式搭建了良好的桥梁。

口算方法的多样化,适时的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方法3:

竖式——计数器

(1)展示竖式。

谈话:

除了刚才交流的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展示竖式)仔细观察,这种方法在写法上与黑板上的——“26+12=”有什么不同?

你能根据刚才拔计数器的过程试着写一写竖式吗?

(将展示的竖式取走)

(2)学生独立尝试。

(3)全班交流。

生展示并讲解怎样写竖式。

师随机质疑:

12怎样写?

结合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谈为什么要对齐?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

相同数位对齐。

26

+12

追问:

竖式写好了,该怎样算呢?

预设:

①从个位算起;

②从十位算起。

以上方法教师都要给与肯定。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为什么要“十位与十位相加,个位与个位相加”;“38”在竖式中的书写位置及原因。

【设计意图】尝试与感知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根据计数器拨珠的过程尝试竖式的书写,由“理”入“法”,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尝试后的展示与交流中,重点放在“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理解上,较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实现“理”和“法”的有效融合。

对于如何计算,在本节课中暂不强调从个位加起,给学生留出了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思考空间。

三、应用算法,解决问题体

独立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的问题。

谈话:

刚才在解决蟹的问题中,我们探究出了多种口算方法,还学会了竖式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

关于虾的问题,想不想自己解决呢?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在练习题纸上完成。

全班订正。

分别选择口算、竖式不同的算法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的灵活性,体会算法多样化。

同时利用这一仿例练习,及时的巩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看图列式计算

□○□=□

学生口答。

交流时,小棒图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怎样算的;计数器图重点引导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写竖式的相通之处,深化算理理解。

2.先判断再计算(自主练习2变式)。

 

先引导学生判断每一个竖式写的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写竖式要注意的问题。

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时重点交流怎样算的,进一步熟练算法。

3.解决生活问题(自主练习5)

课件呈现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独立解决。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应用环节由直观到抽象,由数学到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巩固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回顾梳理,反思评价。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预设:

(1)我学会提问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2)我会思考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想到几种计算的方法?

(课件“会想”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

重点引导学生从“会问、会想、会听、敢说、敢做(动手)、合作”六个方面组织交流,教师点击课件利用丰收园做好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会问、会想、会听、敢说、敢做(动手)、合作”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回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养成自我反思、全面回顾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共捉了多少只蟹?

   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20+10=30     26+12=38(只)

2+6=826      

30+8=38+12

 38

《两位数加两位数》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些都是以直观形式向学生讲解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

本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是在口算的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较小,我就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投入到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去。

《两位数加两位数》效果分析

教师充分让学生想办法进行计算,并在体验中借用学生对小棒的拼摆,进一步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确进位加应怎样进位的问题。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充分自由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理解、掌握了进位加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质疑的习惯。

通过课件出示计算过程,清清楚楚地让学生明确“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交流时,教师重点突出计算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使教学知识达到了升华,师生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上体验明显,符合了现代教学的新思想。

让学生自己探讨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培养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材通过参观大海的情境图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本节课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中的对位和计算顺序问题。

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合作学习,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地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测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36+4237+5254+2845+1911+6576+2334+23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订正。

2.用竖式计算。

12+3445+1334+1450+1543+2663+25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班内交流订正列竖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 

一共运回多少个草莓?

□○□=□(个)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重点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深化练习

第二道竖式学生可能认为是对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一位数2应当与62个位上的2对齐

2.《海绵宝宝》一共有多少集?

□○□=□(个)

学生认真读题了解数学信息,结合问题独立列式解答,班内交流。

教师点拨知:

已经播了的集数+再播的集数就是一共的集数.

三、拓展练习

杨树

苹果树

原来有

15棵

25棵

33棵

又种了

22棵

14棵

26棵

现在有

()棵

()棵

()棵

 

《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充分自由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理解、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质疑的习惯。

通过课件出示计算过程,清清楚楚地让学生明确“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交流时,重点突出计算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先是口算方法,再引出竖式计算,让学生自己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老师在进行点拨,强调书写规范,使教学知识达到了升华,师生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上体验明显,符合了现代教学的新思想。

不足:

学生交流的时间少一点,有的同学书写格式不太准确。

《两位数加两位数》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他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2.能运用所学100以内的加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