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5877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docx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

地铁工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供电系统主要工序及监理质量控制点

本工程包括通信系统、信号系统、AFC系统、ISCS系统、供电系统(含疏散平台)等的设备安装、单体调试。

各子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点设置如下:

(1)通信系统

本工程通信系统主要工序包括线缆敷设、传输、无线、闭路电视、广播、电源等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

主要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见下表。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通信、安防线缆敷设的检测

①光、电、漏缆的进场检验及单盘测试

②支架、桥架接地线安装与测试

③光、电、漏缆敷设后的电气特性测试

传输网络安装后调试

①传输网络的安装后调试

②工业以太网安装后的调试

集中告警安装后调试

①各通信各子系统的接口调试

②系统软件的调试

③控制中心的总调试

④软件安装

无线通信、公安无线通信、公务/专用电话、电视监视、广播、时钟设备安装后调试

1设备安装的工艺价检查及接地测试

2设备的站级单调

3通信内部接口调试

4控制中心的总调试

电源及接地

①UPS的光放电试验

②综合接地排的测试

通信系统与其他机电系统的接口调试

接口硬连接及接口协议的调整

各机电设备的大联调

连续144小时试运行的调试与监测

(2)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的主要工序包括室内设备、室外设备、车载ATO子系统及无线系统设备安装;信号系统设备调试试验等。

主要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见下表。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室内设备

1、联锁试验

2、机柜安装

3、车辆段、停车场、试车线、应急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及正线车站设备接地

4、机柜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备件及型号正确,随机技术文件、产品合格证齐全。

5、机柜内的电缆配线及配线焊接(压接)

6、室内信号设备加装防雷设备及地线装置

7、电源屏、UPS安装

8、计轴室内机柜设备安装

室外设备

1、信号机位置、交叉施工的项目等进行定测及安装。

2、电动转辙机安装

3、检查道岔安装装置

4、发车指示器安装

5、信标安装

6、紧急关闭按钮安装及发车指示器安装

7、波导管安装

8、电缆工程

8.1检查电缆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一致

8.2检查电缆槽道和墙面挂缆

8.3检查电缆敷设工序,检查电缆AB端,A端应朝向设备,

8.4电缆敷设完要确认电缆特性。

8.5检查电缆接续材料及变压器箱,电缆盒的合格证、外观及安装。

8.6光电缆要按规定的工艺接续

9、WNRA设备安装

10、分路器的设备安装

11、LOS天线安装

12、自动折返按钮安装

13、室外信号设备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14、各种标识牌安装

车载ATO子系统及无线

系统设备

1、车载设备安装

1.1车载设备的配线安装

1.2测速传感器及分线盒安装

1.3司机显示单元、控制开关、表示灯及报警器安装

1.4ATP车载天线安装

1.5测速雷达、信标读数器安装

1.6司机显示单元屏幕安装

2、ATO子系统设备安装

3、无线系统的安装:

3.1无线系统设备进场应进行验收,轨旁设备RAP箱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2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与区间无线设备的弱电线路应是冗余的。

系统室外所有的不同规格端头的RF同轴电缆,应进行电气测试,并按设计分类型连接到不同处所,连接完成后端头处应进行防水处理。

系统的无线覆盖范围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4、计算机联锁设备安装

4.1计算机联锁设备进场应进行验收,其规格型号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设备安装牢固、平正、设备间绝缘良好。

4.2计算机联锁的设备的安装位置、排列顺序应符合设计文件。

调试试验

1、单体设备安装试验

2、ATS传输通道及子系统调试

3、ATP子系统调试及功能验证

4、ATO子系统设备的调试及功能验证

5、计算机子系统调试及功能验证

6、ATC列车自动控制联调

7、综合试验

8、144小时试验

9、试运行

(3)AFC系统

AFC系统的主要工序包括电缆敷设、自动售检票设备安装、自动票机、网络设备、电源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

主要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见下表。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线缆敷设

1、检查非屏蔽双绞线、光缆、电力电缆规格、型号

2、线缆敷设、接续

3、线缆技术指标测试

4、管槽预埋、桥架安装

自动检票机安装

1、检查自动检票机底座固定是否牢固、可靠、水平

2、检查自动检票机底座防腐措施是否良好,无明显刮痕,无油漆脱落

3、检查自动检票机底座眼位偏差、水平偏差、安装是否端正,工艺美观

4、检查整群闸机安装否牢固、可靠、水平

5、检查整群闸机间距偏差、垂直偏差

6、插接件紧固良好

7、闸机配线应顺直布放、排列整齐

8、闸机配线应在底部固定牢固、并留有适当余量

自动售票机安装

1、设备安装前检查规格、型号

2、设备固定牢固、平直度

3、接地线连接

4、配线、连接正确、插件接触良好

5、外观、标志

6、各机器之间连线应顺直美观并留有余量

7、各种尾线帮扎牢固,易受损的地方应有保护措施

8、器件完好性、操作性

9、调试

10、资料整理

网络设备安装

1、网络设备安装应合理、美观

2、位置、数量正确

3、外观、标志良好

4、各机器之间的连线应松紧适度、顺直美观

5、接地

6、各种尾线帮扎牢固,易受损的地方应有保护措施

7、调试

电源设备安装

1、电源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

2、电源设备配线的型号、规格

3、电源设备接地线、接地方式、接地电阻

4、电源设备固定牢固、垂直度

5、设备配线布放平直、尾线帮扎牢固,易受损的地方应有保护措施

6、电源配线标识齐全

7、调试

(4)ISCS系统

ISCS系统由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备用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等组成,集成的系统有:

FAS、BAS、PSCDA、TFDS、EFAS,互联的系统有SIG、AFC、PIS、CCTV、PA、ACS、ALM、CLK等。

ISCS系统主要工序包括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电源与接地安装、施工安装接口验收、系统调试、系统功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不间断运行测试、系统试运行等。

主要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见下表。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电缆桥架

与电缆导管安装

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的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当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有相互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

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3、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光电缆敷设

及接续

1、电线穿管应满足要求。

电缆不准有绞拧、铠装压扁等现象。

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安装应符合要求,绝缘带包扎严密,防潮涂料应均匀,铅封表面光滑无砂眼及裂纹。

2、电缆电线的屏蔽护套接地正确可靠。

线缆敷设位置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桩及标志牌位置准确,标志清晰

3、光缆的金属外护套和加强芯应紧固在接头盒内。

同一侧的金属外护套与金属加强芯在电气上应连通。

4、光纤接续时应按光纤排列顺序,一一对应接续;光纤接续部位应采用热缩加强管保护,加强管收缩应均匀、无气泡。

5、两侧的金属外护套、金属加强芯应绝缘。

光缆进入通信站引入室后应做绝缘接头,保护层及金属加强芯应断开,并彼此绝缘。

6、光缆接续后的光纤收容余长单端引入引出不应小于0.8m,两端引入引出不应小于1.2m,水底光缆不应小于1.5m。

光纤收容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40mm。

7、光缆接续后应余留2—3m;光缆接头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

8、光缆敷设全程衰耗及接续损耗测试应符合相关规定。

9、光电缆敷设应按照A、B端别顺序敷设,预留长度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安装

1、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

设备防雷器件安装及接地正确可靠。

2、柜、屏、台、箱、盘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mm,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2mm,成列盘面偏差不应大于5mm。

3、柜、屏、台、箱、盘上的标识器件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4、监控工作站、服务器、打印机、控制箱(柜)、交换机、中央计算机与车站计算机的机、柜安装允许偏差:

垂直度不大于1.5mm,水平倾斜度不大于1.0mm。

电源与接地安装

1、设备机房机柜、桥架接地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相连接,每一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单独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严禁将几个部件串联接地。

所有设备接地线其露出地面部分及埋入地下部分均应作防腐处理。

2、防雷器件与接地线连接良好,接地阻值符合设计要求。

3、控制系统工作接地电源与接地系统安装及检测防雷器件与被保护的线缆连接符合设计要求。

4、电源设备的电性能测试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施工安装接口验收

1.设备上电前应对电源电缆、监控电缆、通信电缆进行对线测试。

2.设备上电前应检查设备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洁度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3.设备上电前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作好记录,绝缘电阻测量时,应有防止弱电设备及电子元件被损坏的措施。

4.设备上电前应对设备的接地保护线连接进行可靠性检查。

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作好记录。

5.上电前应检查设备输入的交、直流电源的电压等级与设计相符。

6.设备上电前,设备内的所有开关均应置于断开位置,所有开关的通断电状态都应有显示或警示标识。

7.设备上电后应观察各设备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各开关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的动作是否正确。

8.设备加电工作应遵守严格核对、逐级加电的原则,

系统调试

1、接口进行PLC调试前,首先要熟悉PLC有关技术资料、文件、设计图纸、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性能。

然后准备好调试用的仪表设备,编写调试方案,调试负责人向参加调试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2、按图纸和设备配置资料,核对检查设备数量、插件位置、部件结构及有无缺损。

检查确认PLC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有关资料的技术要求,外部接线是否准确无误,接触是否良好,标志是否清楚。

3、首先核对电源设备的型号、规格、保护装置及保险容量等项技术指标。

检查电源装置电源端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否大于1兆欧;再检查保护装置、电源投入系统,进行电源设备的技术性能测试,包括稳频稳压及不停电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等。

系统功能测试

1、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2、中心综合监控系统测试

3、车站综合监控系统测试

4、车辆基地综合监控系统测试

系统性能测试

1、系统容量测试

2、系统响应性测试

3、系统设备负载测试

系统试运行

1、试运行开始前,综合监控系统应已完成全部调试和测试工作,并通过不间断运行测试。

2、试运行时间应3个月试运行。

(5)供电系统(含疏散平台)

供电系统的子系统工程包括电缆敷设、供变电工程、接触网、杂散电流防护、环网电缆和疏散平台。

各子系统均有众多的质量控制点,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电缆敷设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支架安装

1、支架规格及整体焊接防腐

2、安装位置(是否侵限)

3、固定

4、支架接地扁钢连接

电缆敷设

电缆型号规格、径路、根数、长度及位置

相别标志

电缆标志牌装设位置(终端、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两端等处)

电缆终端屏蔽层接地

不同电压等级电缆分层排列

弯曲半径

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等处的孔洞封堵。

2)供变电工程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基础预埋

1、预埋孔洞位置

2、材质、规格

3、焊接防腐

4、接地连接

设备开箱检查

1、型号、规格、数量

2、外观、器身

设备就位安装

1、安装位置

2、主回路接线

3、相别

4、器身固定

5、接地连接

综合接地系统

1、1组2个引出接线点(强电)数量、位置

2、所内设备接地母排引入、引出接地电缆数量

3、引出2回至车站设备母排

试验

1、主回路、断路器断口间绝缘电阻与工频耐压

2、辅助与控制回路、绝缘电阻与工频耐压试验

3、主回路电阻测量

4、CT检查

5、VT检查

6、CB检查

7、气密性试验

8、接线正确性核实

9、继电保护装置整定与测试

10、电位指示器回路检查

11、机械、电气操作与联锁试验

12、气室气体浓度及露点测量

13、表计试验

14、整组动作试验

系统调试

1、所内系统调试

2、所间系统调试

变电所启动试运行及

送电开通

1、变电所送电开通前,配合电力监控系统作好供电系统联调。

2、传动试验检查:

试验检查的项目应保证变电所能可靠地投入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3、变电所受电前变压器、断路器、整流器、馈线的绝缘电阻合格。

受电时各级电压的相位、相序符合设计要求。

整流器送电无异常。

送电后带负荷运行24小时,全所无异常。

4、变电所开关动作准确无误,闭锁功能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各种声光信号显示正确,测量仪表指示准确。

5、各种保护装置动作准确可靠,保护范围符合设计规定。

6、对于具有远动操作功能的变电所,其“四遥”及过程控制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3)接触网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材料进场检查

加强对材料进场的检查,确保各种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测量定位

由于隧道内接触网设备的安装时,除考虑到接触线的导高和拉出值等需要满足车辆取流的数据以外,还需满足电气绝缘安全的需要,也既是接触悬挂所有带电部分与接地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还应满足其它专业的实际需要,如机车信号的要求。

设备安装与调整

测量、定位、打孔、锚固、安装、紧固、调整等施工工艺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接触导线架设

1、检查接触导线嵌入汇流排前是否在两凹槽内均匀注入导电油脂,有无遗漏。

2、检查导线是否有损伤、扭曲,在锚段内是否有接头及硬弯。

3、检查架线小车是否调整好工作状态,导线与汇流排是否贴合。

4、检查膨胀元件、分段绝缘器和汇流排终端处导线端头是否按照设计和产品安装技术要求处理,端头是否平整光洁,是否碰弓及出现硬点,螺栓紧固力矩是否符合设计或产品安装技术要求。

冷滑热滑试验

1、牵引供电系统进行直流短路试验。

2、接地线挂接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定执行。

3、严格按短路试验操作程序和指令执行。

4)杂散电流防护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参比电极安装

1、检查电极埋在设前是否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下曝晒和雨淋。

2、搬运时要求小心轻放,严禁将其摔坏或震裂。

3、严禁提拉导线。

传感器、转接器安装

1、检查支架固定是否牢固、可靠、水平。

2、检查支架防腐措施是否良好,无明显刮痕,无油漆脱落。

3、检查传感器、转接器安放是否端正,工艺美观。

4、检查安装后传感器、转接器,是否进入站在车站有效站台内乘客的视野中。

5、检查安装后的传感器、信号转接器是否侵入限界,测距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是否在1.2m~1.5m之间(钢轨顶面标高为0)。

排流柜安装

1、位置、材质、规格

2、基础固定、平直度

3、焊接及防腐

4、接地线连接

5、设备运输

6、位置、平直度

7、牢固性

8、外观、标志

9、主回路接线、端子连接

10、电缆连接、保护

11、器件完好性、操作性

12、接地

13、调试

14、资料整理

监测系统安装

测量点连接

端子箱安装

 

传感器安装

 

数据转换器安装

 

综合测试装置安装

 

位置、数量

焊接牢固性及防腐

位置、数量

端子连接

接地

位置、数量

端子连接

接地

试验

位置、数量

端子连接

接地

试验

位置、数量

外观、标志

主回路接线、端子连接、

保护

器件完好性、操作性

接地

调试

资料整理

5)环网电缆

主要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电缆支(桥)架安装

1、规格、数量、外观

2、防腐处理

3、安装位置

4、限界要求

电缆敷设

1、规格、数量、位置

2、外观、清洁度、损伤情况

3、进出孔洞保护、孔洞封堵

4、敷设半径

5、终端头、中间头连接

6、接地

7、电缆试验

8、资料整理

电缆头与钢轨焊接

1、检查连线用连线卡固定是否卡紧,有无翘现象。

2、检查电缆在焊接前是否预先套上塑料套管,固定电缆时是否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

3、检查焊接时是否注意焊枪的焊接角度与接线端子垂直并保持稳定,掌握好焊接时间,焊接点是否牢固。

6)疏散平台

施工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安装

1、区间隧道复合材料疏散平台支架固定锚点测量。

2、隧道内打孔

3、埋入杆件

4、拉力测试

5、复合材料消防疏散平台材料检查

6、疏散平台安装

预制钢筋砼疏散平台安装

1、检查钢立柱规格,加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砼预制构件规格,强度符合要求,并提供强度试块。

2、钢梁、立柱、牛腿安装牢固可靠。

3、预制钢筋砼平台板安装。

检查平台边缘到轨道中心距离值,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板的预埋钢板与横梁焊接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板缝同水泥浆封实。

4、总体检查。

平台扶手安装

1、检查平台扶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扶手杆件,扶手锚固件,连接螺栓规格、材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平台扶手紧固锚栓线路纵向距离为1500mm,每组为孔中线平行,孔距允许偏差±2mm。

3、平台扶手杆中心距平台踏板高度允许误差±10mm,扶手杆件中心距隧道壁距离允许偏差±2mm。

平台步梯安装

 

1、平台步梯设置按疏散平台平面图里程设置。

2、平台步梯支架,踏板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材质、质量技术要求。

3、锚栓安装牢固,化学药剂在有效期内,填充密实,埋设深度-0/+10mm,埋设位置偏差±2mm。

4、复合材料平台步边缘距中心线距离符合设计要求,步梯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