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3881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卫浴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8月

目录

一、我国卫浴行业发展历程4

1、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空白阶段5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0年前后)——缓慢发展阶段5

3、第三阶段(2000年-2005年)——加速发展阶段6

4、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6

二、行业管理7

1、行业管理体制和主管部门7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8

三、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9

1、上游企业10

2、下游客户10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11

1、研发与设计壁垒11

2、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壁垒12

3、品牌知名度壁垒13

4、资金和规模壁垒13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4

1、有利因素14

(1)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推动了卫浴行业的快速发展14

(2)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为卫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15

(3)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为卫浴行业创造了良好的终端消费需求16

(4)中国卫浴市场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市场17

(5)发达国家卫浴企业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带动了我国卫浴行业发展17

2、不利因素18

(1)卫浴产品同质化严重成行业常态18

(2)中国卫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18

(3)国卫浴质量问题频发,面临诚信危机19

六、行业市场规模19

七、行业发展趋势22

八、行业风险特征23

1、贸易摩擦风险23

2、终端需求风险23

3、技术开发与行业革新风险24

4、国家环保政策变动风险24

九、行业竞争格局25

1、威迪亚厦门倍杰特科技股份公司26

2、美图26

卫浴,又称卫浴洁具或卫浴产品,是指卫生、洗浴空间内提供使用者便溺、洗浴、盥洗等日常卫生活动的各类产品。

卫浴洁具是近百年以来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性产品,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住宅、酒店宾馆、写字楼、商业中心等各类房屋建筑场所。

从产品的材质、用途等划分,卫浴洁具可分为卫浴设施和卫浴配件两大类:

卫浴设施主要包括卫生陶瓷(便器、面盆)、浴缸、卫浴柜、淋浴房等;卫浴配件主要包括马桶盖板、水箱、冲水组件(进水阀、排水阀)、花洒、水龙头等。

现代卫浴洁具发源于“现代抽水马桶之父”约翰・哈林顿爵士(SirJohnHarington(1561-1612))于1596年发明的具有水箱和冲水阀的木制马桶。

19世纪中期,德国、美国相继出现了小型的卫浴洁具作坊,成为现代卫浴行业的雏形。

经过二百多年的积累,卫浴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和良好的发展。

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以杜拉维特(Duravit)、唯宝(Villeroy&Boch)、高仪(Grohe)、乐家(Roca)、卡德维(Kaldewei)、汉斯格雅(Hansgrohe)为代表的欧洲品牌;以东陶(TOTO)、伊奈(Inax)为代表的日本品牌;以美标(AmericanStandard)、科勒(Kohler)为代表的美国品牌;以箭牌、惠达、九牧、法恩莎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等四大知名卫浴洁具品牌群。

一、我国卫浴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卫浴行业起步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才真正开始利用现代化工艺与设备进行生产,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卫浴行业已基本实现了从最初的引进与模仿国外技术、设计到创建本土品牌并实现自主研发的转变。

我国卫浴行业的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

1、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空白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住房分配制度下,家庭卫生间一般仅有蹲便器,很多住宅厕所中没有洗手池,该阶段我国卫浴洁具市场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主要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0年前后)——缓慢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的出台,我国卫浴洁具市场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本土卫浴企业相继设立。

美标(AmericanStandard)、科勒(Kohler)、东陶(TOTO)等国际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

3、第三阶段(2000年-2005年)——加速发展阶段

2000年至2005年,坐便器、浴室柜、浴缸等日常卫浴设施已开始普及,淋浴房等新型卫浴设施也开始陆续进入市场,卫浴市场整体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该阶段内,外资企业仍垄断着我国的中高端卫浴市场,众多本土卫浴企业则占据了国内低端市场。

箭牌、鹰牌、惠达、四维等本土卫浴品牌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4、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该阶段内,卫生间的专用性得到充分体现,大面积住宅的推出导致双卫及三卫设计理念的出现,卫浴洁具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外,随着人们对卫浴需求的提升和个性需要,蹲槽、小便器、净身器等新的卫浴应用陆续出现,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而经过多年发展,本土卫浴企业的实力逐渐壮大,出现了以箭牌、惠达、九牧、法恩莎等为代表的全国性本土卫浴品牌。

这些国内知名的卫浴企业已成功进入原由外资卫浴品牌所占据的中高端市场,并采取品牌运营、资本扩张、技术升级等多种策略,在中高端卫浴市场与外资品牌展开追赶与竞争。

国外卫浴企业和本土卫浴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我国的卫浴洁具产销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0%,卫浴配件约占世界总量的35%。

已成为全球卫浴洁具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家。

二、行业管理

1、行业管理体制和主管部门

行业实行的监管体制为: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宏观指导、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以及工商与质监监管相结合。

国家发改委是卫浴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并监督、检测其执行情况;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政策、重点领域和相关建设项目;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并承担宏观调控、宏观管理等职能。

国家质监局、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商务部等部门承担质量监督、环境保护和进出口贸易等管理职能。

国家有关行业协会协调指导本行业发展,主要包括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卫浴专委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和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等,主要负责行业内自律、协调、监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以及协助制定卫浴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环境标准等。

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卫浴行业的管理主要以宏观指导和监管的形式进行,无特殊的产品经营许可限制,行业的生产经营已完全市场化。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卫浴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息息相关。

为了促进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十多年来,国家各部委相继布了多项行业法规与产业政策,主要涉及如下:

三、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从卫浴行业的整体产业链看,卫浴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各类基础原材料的提供商,如塑料类材料、五金类材料、陶瓷类材料等;卫浴行业的终端消费市场主要是房地产建筑市场,包括商品房、保障房等住宅,以及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场馆、机场等其他房屋建筑。

本行业与上游行业、下游行业间的关系如下图:

1、上游企业

卫浴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基础原材料,包括塑料类材料、五金类材料、陶瓷类材料等等。

基础原材料供应商数量较多,同时,为保障卫浴配件产品品质及原材料供应,卫浴生产企业通常会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保障生产和产品供应,对上游厂商的议价能力较强。

2、下游客户

本行业的终端消费市场主要是房地产建筑市场。

卫浴生产企业资源整合程度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本行业的景气程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规模化卫浴厂商的集中度不断加强,这都对卫浴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牵引拉动作用。

虽然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大,房地产调整政策,去库存压力等等对本行业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我国城镇化进程空间依然巨大,终端消费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乐观,将推动本行业持续发展。

从卫浴行业自身的产品分工看,卫浴行业可分为卫浴配件与卫浴设施两大类。

卫浴设施制造商是卫浴行业的主要参与者,直接面向终端消费市场进行销售;卫浴配件是卫浴设施的必要材料之一,卫浴配件制造商主要是作为卫浴设施制造商的配套供应商,所生产的卫浴配件大部分直接供应给卫浴设施制造商,也有少部分配件产品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市场。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研发与设计壁垒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卫浴洁具既要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又要考虑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卫生洁具产品的普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产品的安全、节能、时尚、健康、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市场对产品造型、色彩的多样性需求,对防臭、抑菌的需求,对节水节能的需求等。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企业已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模仿与拼装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卫浴企业必需具备强大的研发与设计能力,包括强大的研发体系,先进的研发设备,丰富的设计、研发经验,敏锐的市场信息跟踪能力与消费趋势把握能力,以及完善的专业人才储备等。

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将是卫浴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卫浴企业立足市场、占领市场的根本,而行业新进企业在短时间难以具备这种能力。

2、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壁垒

以卫浴产业的主要参与者卫浴设施制造商为例,卫浴设施主要面向终端消费市场,产品销售模式以经销商模式为主,卫浴设施制造商必须建立起强大的营销渠道体系,但建立完善、高效的卫浴营销体系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

发展适合企业营销模式且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经销商是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且营销渠道分布于不同地区,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支持体系,涉及订单传送、产品配送、经销商管理、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对企业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对新进企业而言,难以在短期内建设形成符合自身产品定位的营销渠道。

又如卫浴配件制造商,卫浴配件的直接下游客户主要系各家卫浴设施企业。

由于卫浴配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卫浴设施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中高端卫浴品牌商对其配套的供应商通常有严格的资格认证与验厂程序,一些国际知名的卫浴企业甚至有自行制定的质量认证体系。

在既定的产品标准下,中高端卫浴品牌商倾向于与优质的配套供应商长期合作。

若配套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品质能持续达到其质量要求,卫浴品牌商将与配件配套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一旦形成,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形成了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新进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因此,新进卫浴企业在短期内难以逾越的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壁垒已成为制约新进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品牌知名度壁垒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小康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

在卫浴产品的选择上,由过去的注重价格、质量等,转变为注重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等。

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企业和产品在卫浴行业内已经成为高质量、高品位、优质服务的象征,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而要建立这样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需要企业长时间的规范经营和品牌沉淀,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目前,国内卫浴行业已经形成了国外品牌与本土品牌两大集群。

国内外一线卫浴企业占据了国内卫浴产品的中高端市场,培育了忠实的客户群,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面对卫浴市场已有的多家知名品牌,新进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经历更长时间的市场开发才可能突破现有格局,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并形成积极的市场影响力。

4、资金和规模壁垒

规模效应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

规模企业可以实现统一采购、大规模生产、统一配送,降低采购、运输成本,以及生产中的无效耗费。

同时,也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规模效应能够有效地降低单个产品成本中所含有的固定成本。

规模化的生产能力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厂房和设备购置、研究开发与营运周转,用于行业整合以实现快速扩张。

卫浴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并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行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规模和资金壁垒,卫浴企业只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达到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并具备快速、大批量、持续的供货保障能力,才能够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推动了卫浴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持续推进。

在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发展原则下,政府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促进卫浴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中国卫浴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促进卫浴行业摆脱增量拓能、以量搏利的发展模式,实现未来产品的创新升级、提质增效,同时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附加值,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加工制造业融合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将拓展卫浴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市场空间。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速推进,将极大促进我国与沿线亚欧非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帮助中国卫浴行业将在新丝绸之路上不断挖掘新的国际贸易增长点,扩大市场空间,优化贸易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为卫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

我国经济近十年以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GDP总量由2000年的98,562.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727.2亿元,十五年内GDP总量翻6.5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3年至2012年之间增长了19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增长了172%,如下图所示:

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为提升,人们对于卫浴产品的需求的理念、质和量都在日益进步。

人们对卫浴产品的需求由过去的单一化向整体卫浴解决方案转变,单一住宅配套的卫浴产品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价值都大为提升。

(3)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为卫浴行业创造了良好的终端消费需求

我国城市化建设近十年以来持续向前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32,520.70平方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49,772.6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由2005年的870.2人/平方公里上市至2014年的2,419人/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5年的42.99%提高到2014年的54.77%。

如下图所示: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以及城市人口比例的上升带动了住房、公共建筑(如写字楼、商住楼、商业中心等)、餐饮娱乐场所、公共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为卫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4)中国卫浴市场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市场

卫浴产品在二三级市场的占有率很低,存在大量的空白市场。

卫浴下乡已经和家电、汽车一样,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政策更是提供了一大助力。

中国卫浴市场在二三线城市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和潜能。

未来,卫浴市场的区域分化将日趋明显,一线城市的刚需相对减少;而二三线城市的住房刚性需求逐步提升,带动卫浴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此外,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卫浴企业进入二三线市场提供了物流等各方面的保障。

此外,二三线城市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对于卫浴品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带动了二三级市场的消费能力,市场潜力正在逐步得到释放。

(5)发达国家卫浴企业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带动了我国卫浴行业发展

发达国家卫浴企业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带动了我国卫浴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消费者的培育工作,为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做了有效的铺垫和支持。

全球化、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为中国卫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有利于中国卫浴企业在较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卫浴的发展与竞争。

我国卫浴企业已逐渐由传统的OEM模式,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ODM、OBM模式发展,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得到提升。

2、不利因素

(1)卫浴产品同质化严重成行业常态

在发展了近三十年的卫浴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质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卫浴企业举步维艰。

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多数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研发创新体系,技术研发及设计人员和资金投入欠缺,行业内轻设计、轻创新、重模仿情况严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成果推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不足。

同一化的卫浴产品降低了卫浴市场的活力。

仿制问题严峻的卫浴现状,既不利于原创卫浴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抄袭企业的壮大。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卫浴第一生产大国,但受同质化所累,并不是世界卫浴第一强国。

(2)中国卫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大多卫浴产品加工制造依然处在价值链低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

除少数企业品牌在一线城市有一定影响力外,大多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建设落后使得许多陶瓷企业沦为产业价值链最底端的加工厂。

同时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8中国精品卫浴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卫浴行业的行业集中度较低,在整个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比较少,卫浴行业中以中小型卫浴企业居多。

这些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单一、缺乏技术含量等明显缺陷和劣势,因此所生产的卫浴产品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不仅不利于中国卫浴企业与国际知名卫浴品牌的竞争,也不利于中国卫浴行业的发展壮大。

(3)国卫浴质量问题频发,面临诚信危机

卫浴行业近些年来频爆“质量门”事件,面临诚信危机。

“帝王马桶质量门事件”、“一线洁具抽检辐射超标”、“名牌卫浴企业代工贴牌”、“千元马桶未用先漏水”等,这一连串负面新闻让卫浴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更加慎重和理性。

六、行业市场规模

19世纪中期,德国、美国等相继出现了作坊式的现代卫浴制造工业雏形。

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欧美已成为全球卫浴行业发展最成熟、管理水平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地区。

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四大知名卫浴品牌群:

以杜拉维特(Duravit)、高仪(Grohe)、乐家(Roca)、卡德维(Kaldewei)、汉斯格雅(Hansgrohe)为代表的欧洲品牌;以东陶(TOTO)、伊奈(Inax)为代表的日本品牌;以美标(AmericanStandard)、科勒(Kohler)为代表的美国品牌;以和成(台湾)、箭牌、法恩莎、帝王、惠达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

我国卫浴行业起步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才真正开始利用现代化工艺与设备进行生产,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卫浴行业已基本实现了从最初的引进与模仿国外技术、设计到创建本土品牌并实现自主研发的转变。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卫浴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家。

“十二五”前期,在我国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拉动下,卫浴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产销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0%,卫浴配件约占世界总量的35%。

2014年我国卫浴洁具6大品类(卫生陶瓷、淋浴花洒、水龙头、浴室柜、淋浴房、浴缸)的产销量超过14亿8000万件,产销额超过2300亿元,占2014年家居市场规模比重的8%。

2014年,我国卫生洁具出口大幅增长,共向美国、韩国、伊朗等国家(地区)出口32.05亿美元,同比增长61.33%。

根据对全国上千家规模以上卫浴企业统计,2015年卫生陶瓷产量2.18亿件,比2010年增长26.4%。

卫浴行业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出口平均价格提升显著。

2015年卫浴类产品出口额114.5亿美元。

其中,卫生陶瓷出口约7975万件,出口额44.95亿美元,比2010年出口量及出口额分别增长47.4%、47.7%。

依托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卫浴行业技术、装备走出国门,整线装备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行业技术及设备的国际贸易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和工信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卫浴行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23.0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20.51亿元,增长了约133%,年复合增长率为9.87%。

2013年国内卫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年均增速仍将保持在15-20%左右,照此预测到2015年我国卫浴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

10年期间卫浴市场规模增长了约4.5倍,年复合增长率为16.5%。

七、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改变,中国卫浴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很多新的趋势:

一是节能环保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健康环保成了大众消费的主流,对于耗能大户卫浴行业来说,节能减排更是迫在眉睫。

当前,节水与环保已成为整个卫浴行业的共识。

为满足消费者的节能环保、绿色消费需求,卫浴厂商不仅要从室内装饰外观效果、卫浴产品自身的基本物理性能以及造价等方面去思考,也要把卫浴产品与生态环境挂上钩。

卫浴厂商不断设计、生产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节能环保型卫浴产品,是卫浴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是产品智能化趋势。

卫浴产品发展到今天,科技化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了消费风潮的风向标。

自吴晓波《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发表之后,智能马桶盖已经成为智能化的代表词,不仅媒体广泛关注,甚至中央领导亦多次提及。

随着现代卫浴产品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各种高科技手段以及艺术文化的大规模应用已成为卫浴产品的必然趋势。

智能卫浴是下一个朝阳产业已成为各界的普遍认知。

三是多元化经营趋势。

当前卫浴行业的品牌经营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单一化经营,品牌的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了业内的热点。

与专营模式相比,多元化经营丰富了卫浴产品种类和人们的可参照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让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卫浴产品时更为省心、省时、省力,也能够有效提升卫浴企业的利润空间。

四是品牌整合趋势。

随着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卫浴行业开始出现了以开拓中国市场为目标的各种形式的联合。

其中,强强联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与趋势:

日本老牌卫浴品牌INAX收购AmericanStandard亚太业务;西班牙ROCA将鹰牌卫浴、吉事多卫浴收归旗下;美国KOHLER先后收购珠海佳德厨卫、中山加枫卫浴;厦门路达与台湾HCG达成战略合作等

八、行业风险特征

1、贸易摩擦风险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卫生洁具产品产量世界第一的国家。

2014年我国卫浴洁具产品出口量增长27.75%,出口额增长71.63%,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但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的抬头,多国的本土企业相继对中国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以及设置贸易壁垒,商务部预计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数量未来将会继续保持高位。

2016年以来,我国卫浴企业已相继遭到欧盟、泰国、韩国、阿拉伯等多个地区企业的反倾销调查。

一旦贸易摩擦继续加剧,将对我国卫浴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2、终端需求风险

卫浴行业的终端消费市场主要为房地产企业。

虽然我国依然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但房地产行业增速下滑,受政策调控影响大已是不争的的事实。

如果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趋紧,终端市场对卫浴产品的需求也将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利润水平。

3、技术开发与行业革新风险

目前卫浴产品的概念,已经远远突破过去的传统观念。

作为现代化高品质生活的标志性用品,它早已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不仅具有卫生与清洁功能,甚至还包括保健功能、欣赏功能以及娱乐功能。

如果不能迎合行业革新的趋势,开发各类新型的卫浴产品,特别是在代表市场潮流的技术创新方面先发制人,卫浴企业的市场开拓必将受到一定影响,难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而任何一个新产品的诞生、新技术的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