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528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制度车间版.docx

管理制度车间版

生产管理制度

1.生产管理组织

1.1车间生产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由车间副主任具体分管负责,班组长分岗承包,按生产计划、调度指令及操作规程以班组为基本单位组织生产。

1.2班组成员在班长的组织下,按车间或包岗技术员的指令,具体负责本岗位的生产操作和工艺技术指标的控制。

1.3在生产管理上,班组成员对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装置包岗技术员负责,装置包岗技术员对车间副主任负责,车间副主任对主任负责,主任对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

2、职责任务

2.1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做到生产组织科学有序,人员结构合理,生产方案优化,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提高产品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2.2按公司月生产计划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随时掌握装置负荷、任务完成进度,按装置达标的要求,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2.3组织处理生产问题,随时掌握原料组成、性质的变化,生产方案、生产动态及操作变化、装置能耗、物耗及物料平衡情况、仪表设备运行情况及备用设备状态,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2.4合理优化、调整班组人员结构,保证班组人员的整体素质,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班组岗位十项制度,按车间绩效考核有关规定对班组人员进行考核。

2.5夜间、双休日、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并按《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细则》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

2.6每日8点及16点召开车间生产碰头会,解决当时生产问题。

每月底召开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会,总结全月生产及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下月计划及措施。

2.7及时汇报并组织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隐患和生产难题,对操作事故或异常要逐级及时汇报并积极处理,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尽快查明原因,写出分析报告,并组织岗位人员学习。

2.8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并通过日检、周检、月检对班组及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2.9及时处理生产中机、电、仪设备出现的故障。

没有公司调度允许,任何人不允许问题过夜。

2.10严格按开、停工方案组织装置开停工,对生产中重大问题处理必须做到:

先制定方案,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后再处理。

2.11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环保管理制度》。

3管理标准

3.1按时完成公司部下达的生产指令计划。

3.2各项工艺指标及各项经济指标达到达标指标。

3.3各种记录、报表定期整理存档。

3.4不断改进生产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5杜绝计划外停车,提高装置运行平稳率。

4工作程序

车间主任副主任包岗技术员班组

4.2生产管理工作程序

5、考核

5.1车间的生产管理工作由副主任负责考核。

5.2考核情况按《车间绩效考核细则》执行。

设备管理制度

l设备管理组织

车间设备主管负责全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车间设备员在设备主管的直接领导下,分岗位承包管理。

2职责任务

2.1车间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在用、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满足生产要求,以确保车间生产正常进行。

2.2编制车间装置大检修第一、二、三批计划、自检计划、月维修计划及临时计划并组织实施、验收。

2.3机动设备的润滑管理

2.3.1在机动设备润滑管理中,严格执行润滑油五定:

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和“三级过滤”制度。

2.3.2机泵润滑油及油具每白班定期清扫,机泵每月15日做润滑油活动,检查或更换润滑油脂。

2.4装置设备档案、管线档案的修定、填写管理工作,要达到台台设备有资料、条条管线有档案、个个阀门有台帐,对所有设备管线档案每检修完后及时填写,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5设备事故和设备隐患管理。

2.5.1对装置出现的重大设备隐患,要及时汇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并制订措施,择机消除,对隐患要建立设备隐患档案,定期跟踪观察其发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5.2设备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汇报公司主管部门,设备事故报告要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

2.6静设备日常维护

加强静密封点的管理,特别是水、油、汽、风等漏点要及时处理。

对处理不了的漏点,要挂漏点牌,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并记录在案,择机处理,并要求班组有关岗位人员加强检查。

2.7加强压力容器的管理,严格按“容规”要求管理。

2.8在整个设备管理中,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3管理标准

3.1全年设备管理达到以下标准:

3.1.1全装置静密封点泄漏率≯2%.

3.1.2设备完好率>97%。

3.1.3主要设备完好率>98%。

3.2设备工作区域及装置环境,要做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缺。

4工作程序

设备故障时:

操作工班长设备组长车间主任公司设备部生产管理部电、仪、检修

5考核

5.1副主任负责对设备人员进行考核。

5.2设备员负责对所属岗位或班组进行考核.。

5.3考核以《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1.工艺技术管理组织

工艺技术管理在车间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以副主任为总负责的技术管理体系,副主任领导工艺组人员(班长、主操作工、造粒包装组长、DCS组长、打料组长)负责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2职责任务

2.1组织修订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严格工艺纪律管理。

2.2编制临时生产计划的改变方案、优化操作调整方案、操作方案。

负责生产后的总结工作。

2.3严格生产岗位原始资料的管理,严格岗位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的管理。

2.4每月召开一次工艺技术例会,搞好技术分析,按月总结。

2.5有计划的组织装置技术测定和标定。

2.6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难题,组织技术攻关,找出装置工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技术改进和操作调整,不断优化操作,促进工艺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抓好工艺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工作。

2.7定期检查、总结、评比工艺技术管理工作,总结、学习工艺技术管理经验,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工艺技术管理水平。

2.8参加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事故总结。

2.9加强计量工作,确保计量仪表数据准确,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验。

2.10根据公司技术部门安排编制并二年修订一次岗位操作法,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

2.11根据批准的工艺规程制订工艺卡片,并两年修改一次,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

2.12管理好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要求记录真实,交接班内容齐全,并收集整理填写工艺技术台帐。

2.13每月编制好技术总结、能耗月报,经车间主任审后交公司生产管理部。

月报要求生产数据齐全、准确,生产技术分析论述要求原因清楚、过程详细、分析得当、结论明确、措施可靠。

2.14根据生产需要编制方案,提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后,安排组织好后续实施管理工作。

2.15按公司生产管理部要求及时交各种生产总结。

2.16对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以及备用库存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准确地填好台帐,存档备查。

3管理标准

3.1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PMI修订及时,内容符合实际,不出现遗漏和失误。

3.2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杜绝违章操作。

3.3操作平稳、合格率达到99.7%。

3.4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填写规范,归档及时。

3.5实现装置全面达标。

4考核

4.1车间副主任负责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4.2考核以《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组织

1.1车间质量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副主任具体分管负责,工艺组设兼职质量联络员一人,各班组设兼职质量员一人。

1.2车间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车间主任

副组长:

车间副主任

组员:

工艺组长、设备组长、各班班长及兼职质量员。

2职责任务

2.1车间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五大主要因素做到超前分析,超前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2及时写出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

2.3车间成立由班组人员参加的QC活动小组并在生产管理部注册登记,QC小组按要求定期组织活动,做好记录。

2.4对生产工序过程要做到超前分析、超前控制,使主要工艺参数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旦控制卡边要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调整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5使用控制图,对主要产品的质量控制,进行科学监控,提高质量控制能力。

2.6产品采样要做到定时、定点、定器具,按规定采样并及时索取结果,如实记录在质量台帐上。

2.7发生质量事故,要及时汇报并积极组织处理,质量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并按《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中事故管理规定考核。

3管理标准

3.1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7%。

3.2杜绝质量责任事故。

3.3质量资料及时归档。

3.4质量控制图按要求填写。

4工作程序

4.1正常生产不合格控制程序

4.1.1在正常操作时,产品无分析数据或分析不合格,应汇车间领导,采取措施。

4.1.2正常操作,出现不合格点,立即汇报车间,及时分析调整操作和联系化验加样,并按照指令及时进行下一步操作。

4.1.3产品质量大幅度波动或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汇报车间。

4.1.4产品走波动过程中,根据操作情况及时联系加样,产品合格后要及时总结汇报车间,杜绝此类事故发生。

4.2质量申诉程序

外界因素影响产品质量,车间要尽快向生产管理部提出申诉,保证全月合格率的完成。

5考核

5.1副主任对车间工艺组的质量管理进行考核。

5.2工艺组负责对班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

5.3班长及班组质量员负责对班内各岗位产品质量进行考核。

5.4质量考核以《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计量管理制度

1、计量管理组织

车间计量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设备主管分管负责,设备组长是日常计量技术工作的对口人员,车间兼职计量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职责任务

2.1根据公司设备管理部责任目标,编制本车间计量计划,掌握全车间的计量动态,贯彻执行公司各项计量制度。

2.2根据《测量设备确认间隔表》和周检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检验。

2.3根据车间生产计量器具运行情况,联系公司设备管理部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维修,并接受设备管理部的技术指导。

3合格标准

3.1计量器具合格率100%,投用率100%。

3.2计量资料台帐及时归档。

4工作程序

班组计量员→车间计量员→设备主管→公司设备管理部。

5考核

5.1车间设备主管对计量员进行计量考核。

5.2车间计量员对班组计量工作进行考核。

5.3计量管理考核以车间《第一联合装置车间考核细则》为依据。

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组织

1.1车间主任是车间安全第一负责人,车间装置主管抓安全工作,车间安全工程师及安全员在车间装置主管及上级安全部门的领导下,负责车间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岗技术员对岗位安全生产负责,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一人。

2职责任务

2.1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进公司要进行公司、车间、班组安全教育,按上级规定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学习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法规教育,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方针、政策,传达上级安全部门精神,进行事故讨论,培养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普及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科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2不断完善、修订车间安全管理细则和安全规程,使其更合理、适用。

监督、检查车间所有人员执行安全规定、规程。

2.3严格执行防火十大禁令,公司厂区内严禁吸烟,遇有动火作业、机动车辆进装置、临时用电,必须按规定办理手续并有专人看护。

2.4定期检查、更换、维护保养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防火道等,现场实行定置管理,各种灭火器、汽水带、防毒面具等定置摆放。

2.5停工、开工及大检修要严格执行安全部门的有关规定及安全操作规程,进容器或设备动火必须有容器分析合格单,进容器作业要有安全作业票,并设专人监护,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等。

2.6根据不同时期安全生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做好冬、夏季“四防”,春季防火,末期生产等工作。

2.7加强事故管理,发生事故要及时汇报,果断处理,严格执行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定期组织事故隐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8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建立“HSE”管理体制,逐步实施“HSE”管理。

3管理标准

3.1车间职工安全教育率≮99%,安全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3.2杜绝“三违”现象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安全设施齐全、完好,实行定点、定置摆放,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器材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方法。

3.4做到隐患天天查,整改措施抓落实,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

4工作程序

4.1生产车间火票管理程序

一级火票签发:

安全员一→装置主管一→安全环保部→公司主管副总经理

二级火票签发:

安全员一→装置主管

5考核

5.1装置主管对安全员及包岗技术员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5.2安全员负责对班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5.3班长及班组安全员考核班组成员。

5.4安全考核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安全检修制度

1检修工作管理组织

1.1由设备主管、设备组长、设备员负责安全检修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建立检修指挥网络。

1.2设备主管、安全员负责检修现场看火组的管理。

2职责任务

2.1严格按照设备管理部要求制定好大检修一、二、三批计划,确实达到全面、准确、及时、可行。

2.2严格执行中石化《安全检修制度》,根据有关安全规定组织实施检修计划。

2.3按照有关验收标准,进行严格验收,严把质量关。

2.4进容器前必须有化验单且分析数据合格,办理安全作业票,不许一人单独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才能施工。

对外管线加盲板,安全员必须逐一确认。

2.5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6严格动火制度,做到专人看火,没有落实措施不动火。

2.7设备鉴定人员,必须遵守各类安全检修制度,确实做到万无一失。

2.8设备封人孔必须有专人负责,签字确认后方可封孔。

2.9做好机动设备试机、开、停机工作。

3管理标准

3.1制定检修计划要全面、准确、及时、可行。

3.2外委检修项目,严格按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3.3自检项目,做到清扫项目干净,更换项目准确无误。

3.4设备鉴定按鉴定标准,做到检查全面,鉴定详细,不得漏项。

3.5机动设备检修后试机,严格按试机程序进行。

4工作程序

4.1外委检修项目:

制定计划→现场看活实施→车间验收→公司设备管理部审定。

4.2自检项目→制定计划→班组看活实施→车间验收。

4.3设备鉴定→现场检查→情况反应→鉴定大组核实→鉴定项目→外委检修→车间验收→大组验收。

4.4冷换清扫:

外委解体抽芯子→车间组织清扫→车间验收→水质组验收→回装。

4.5阀门打压:

阀门拆卸→维保单位打压→回装。

4.6冷换试压:

解体检查→清扫回装→单体水试压→系统水试压。

5考核

5.1自检项目分区域承包到班组。

5.2检修质量好、安全规章执行好的班组,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奖励。

环保管理制度

1环保管理组织

1.1车间环保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由装置主管分管负责,车间兼职环保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职责任务

2.1根据公司安全环保部责任目标,编写本车间的环保计划,掌握全车间的环保动态,贯彻执行公司各项环保管理制度,防止“三废”污染,为职工创造适宜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2.2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认真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增强每个职工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的查找整改,确保装置达到无泄漏。

2.3严格执行环保管理规定,在正常生产和大检修过程中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对环保不利的事故隐患。

2.4含硫污水严禁排放地面及含油污水沟,含硫污水送硫磺。

发生环保事故要及时汇报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对环保事故有关责任者,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2.5机泵、设备检修排至地面少许污油,当班人员必须彻底清理回收,污水排至供排水车间处理。

2.6天降大雨时,要及时改明沟,雨毕要立即改回。

2.7车间主任、装置主管、设备主管、工艺组长、设备组长、包岗技术员要经常深入现场,随时掌握车间环保情况,环保员要及时要回环保分析结果,填写环保台帐。

2.8含硫污水外送机泵要加强维护,防止泄漏,含硫污水不能带油,以防影响下游装置。

2.9车间建立健全各种环保资料台帐。

2.10定期召开环保分析会,确保环保项目的实施和方案落实,搞好车间的环保工作。

2.11加强环保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管理标准

3.1装置环保合格率≮90%,污水含油量≯500ppm。

3.2环保设施要完好,投用率100%。

3.3环保资料台帐要及时归档。

4工作程序

4.1外界因素影响环保合格率,车间要及时申诉,申诉程序如下:

车间环保技术员拟写申诉书装置主管签字车间主任签字公司安全环保部。

4.2含油污水监测结果由环保员负责收取。

5考核

5.1车间装置主管对环保员及各承包技术员环保工作进行考核。

5.2车间环保员对班组环保工作进行考核。

5.3环保管理考核以车间《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物资工具管理制度

1物资工具管理组织

1.1车间物资管理由车间设备主管负责,车间兼职保管员、材料员及核算员在车间设备主管领导下具体实施物资管理的各项工作。

2职责任务

2.1物资管理要做到计划准确,尽量避免材料使用的盲目性,重要物资要做好年计划的申报,经常性的物资要根据生产中使用情况申报月计划,尽量避免临时性领料计划。

2.2物资入库必须严格执行入库管理规定,所有入库物资由材料员、保管员按要求逐一核对,大宗物资、化工原料必须有质量合格单,确保无误并建立物资入库台帐。

2.3新领物资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不能随意存放,无故拖延入库,一般要求当天验收完毕入库。

2.4物资验收中若出现实物与凭证不符或损坏时,由材料员、保管员及车间设备主管一起查清责任,及时处理,同时要按物资材料的实际验收情况登记入库,未入库的物资不得领发。

2.5验收合格的物资必须按库房管理规定保管存放,做到帐、物、卡、资金相一致。

2.6库房应设置《保管员岗位责任制》、《物资管理制度》,保管员要严格执行个人工作标准。

2.7仓库保管要严格工具的管理,建立健全工具借用台帐,外借工具限期归还。

2.8保管员每月底对库存物资盘点一次,向主管物资的设备主管报送当月库存物资表一份。

2.9车间每半年由设备主管组织车间材料员、保管员、核算员对车间仓库进行彻底清查,对查出的问题汇报主任,拿出处理意见。

3管理标准

3.1车间物资管理必须保证生产需要,物资管理要做到准确、及时、不浪费、不外流、不假公济私。

3.2车间库存管理遵循公司库房管理标准。

4管理程序

4.1物品领取程序

生产用料由技术员提出计划,报装置主管审批;检修用料由设备员提出计划;低值易耗品由保管员根据库存情况提出计划,非生产急需物资由保管员根据库存情况提出计划,材料员报设备主管审查,根据需要按时领料,保管员、核算员对帐入库。

4.2物品的发放程序

4.2.1正常生产用料,由保管员发放,并做好记录,注册使用部位,领料人签字。

4.2.2管理人员及班组维修工具承包使用,由保管员登记台帐,领料人签字。

4.2.3非生产常用物品由设备主管审批发放,保管员登记台帐,领料人签字。

4.2.4常用文销,由办事员直接发放,签字登记,其它非常用物品及贵重、紧缺物品由主任审批后发放。

5考核

5.1车间主任或主管领导对有关人员进行考核。

5.2考核以车间《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经济核算制度

1经济核算管理组织

1.1经济核算工作在公司部和车间主任领导下,由车间兼职核算员负责会计核算工作,由车间兼职统计员负责日常统计核算工作。

1.2班组设兼职核算员,负责班组的经济核算和考核。

2职责任务

2.1生产指标核算,包括产品质量、产量、轻油收率等。

2.2生产消耗指标的核算,包括能耗、物耗、设备利用率、制造费用及生产成本等。

2.3资金指标的核算,包括固定资金占用和流动资金占用。

2.4内部销售额、内部利润的核算。

2.5每月初为车间技术经济分析会提供可靠的依据。

2.6每月按时编报各种会计报表和统计表。

2.7每旬出一次统计报表,交有关领导及工艺组。

3管理标准

3.1依据公司下达的指标进行分解。

3.2数据记录准确,利用各种核算资料,通过调查研究,进行经济分析.

3.3公司内互供劳务、原材料、辅助材料、水电气风等核算、分配与收集,严格遵守公司成本计划部规定的时间和程序。

3.4内部经济往来的结算,都必须遵守公司成本计划部的规定。

3.5班组每下班前把核算结果记录好,车间统计员每天统计一次。

3.6会计报表要准确无误,及时上报公司。

3.7核算周期:

车间核算为月核算。

4工作程序

3.1生产指标由公司部下达到车间,车间分解到班组。

3.2生产指标由班组每班统计一次,车间统计核对、整理。

4.3每月底将核算结果制成报表报公司。

5考核

5.1主管领导对统计核算员进行考核。

5.2车间工艺组负责对班组的考核。

5.3考核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劳动管理制度

1劳动管理组织

l.1劳动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由各装置主管分口负责。

2职责任务

2.1负责组织职工学习、贯彻执行《劳动法》及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制度等。

2.2组织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并向职工释疑、宣传上级的有关劳动合同制的指导精神。

2.3劳动纪律管理,严格执行车间《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有关规定。

2.4班组人员的调整由装置主管统一安排,确保班组人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有利于安全生产。

2.5车间管理人员的劳动管理由主任负责,班组人员由装置主管负责。

2.6车间内部人员外调必须提前写申请,车间每半年研究一次。

2.7车间职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劳动管理的文件,奖金按车间《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考核分配。

2.8每月十日左右,车间召开绩效考核办公会,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3管理标准

3.1劳动工资管理以公司规定为标准。

3.2奖金分配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3.3劳动纪律管理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4管理程序

4.1考勤:

班长考核装置主管审查办事员做工资表综合管理部。

4.2奖金:

各专业组综合考核车间绩效考核小组讨论决定办事员做奖金表班长分配班员。

4.3劳动纪律:

主任值班班长班员

管理人员

5考核

5.1车间主任领导负责车间各专业组的考核。

5.2班长负责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