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27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声现象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

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7.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

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

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物态变化:

(1)熔化:

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

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

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

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

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

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5.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6.液体沸腾的条件:

(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7.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雾、露――――液化 

(2)雪、霜――――凝华

8.使气体液化的途径: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5.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6.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另: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7.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8.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9.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0.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

(2)紫外线:

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平行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通过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

(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原理);

(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原理)

另: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来测焦距)

当u=f时无法成像。

4.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5.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眼患者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第五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记笔记的误区

误区1:

笔记就是抄板书

记笔记不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是知识点的浓缩和精华,不然直接看书更加简

误区2:

笔记从不回顾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笔记,但是大家却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

我们总是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

什么意思?

就是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回顾的呀,可是你们自己抿心自问,自己做的笔记自己翻过几遍没~都成过期杂志丢一边了······

误区3:

笔记不做更新

笔记应该是在不断的复习和巩固中,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的。

一方面需要你进行补充,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要你再拿出新的笔记本,进行专题的凝练。

记课堂笔记的小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采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问题,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

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知识点旁边。

6、利用活页:

活页既适合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于数学、理综这样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相似的题型、自己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纸张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