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288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docx

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基站勘察报告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永和县长索村铁塔基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单位: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

2015年10月17日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永和县长索村铁塔基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次性详细勘察)

报告提交单位: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

总经理:

师建国

总工程师:

经明

工程负责:

技术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审定:

1.序言4

1.1工程概述4

1.2拟建建筑物参数4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4

2.勘察目的及要求4

3.勘察报告编制依据5

4.勘察方法、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6

4.1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6

4.2勘察工作量完成情况7

4.3野外勘察方法7

4.4室内试验7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8

5.1自然地理8

5.2地形地貌8

5.3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9

5.4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10

5.5拟建场地地基土腐蚀性评价10

6.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用11

6.1岩土参数分析选用方法11

6.2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原则12

6.3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12

7.地震效应13

7.1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13

7.2建筑场地类别13

7.3地基土液化判别13

7.4建筑抗震地段划分13

7.5地基土的震陷14

8.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4

8.1地基土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14

8.2地基土的压缩性14

8.3黄土湿陷性评价14

8.4拟建场地天然地基均匀性评价15

8.5不良地质作用15

8.6拟建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15

9.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16

9.1天然地基分析评价16

9.2地基处理方案建议16

9.3基坑降水16

10.基坑支护方案17

10.1基坑安全等级17

10.2基坑支护建议17

11.结论及建议17

11.1结论17

11.2建议18

附图表:

1.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土工试验报告

 

永和县长索村基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序言

1.1工程概述

永和县长索村铁塔基站是中国铁塔山西省分公司2015年第一批基站建设工程之一。

拟建基站位于永和县桑壁镇长索村。

经纬度为:

(***,***)。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接了拟建场地一次性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勘察外业工作于2015年10月12日开始,至2015年10月13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工作于10月15日完成并提交成果资料;资料整理及报告书编写工作于2015年10月17日完成。

共历时6天。

1.2拟建建筑物参数

各拟建建筑物具体位置及平面分布情况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拟建建筑物参数见下表1:

各拟建建筑物基本情况表表1

建筑物

名称

层数

结构

类型

尺寸

(m×m)

建筑物荷载(kPa)

埋置深度(m)

预估基础

类型

室外整平标高(m)

备注

三管塔

20m

钢结构

5×5

100kPa

3.0

筏板

100.00

机房

1F

砖混

3×4.5

100kN/M

1.5

条基

100.00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2009版),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则建筑物勘察等级为乙级。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标准》(GB50223-2008),拟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勘察目的及要求

⏹勘察目的:

1)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不良地质(有无流沙、液化、洞穴等)作用,并对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作出评价,并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对场地稳定性、建筑适宜性作出评价。

2)查明拟建场地岩土层的地层结构和均匀性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包含以下部分但不局限于各层土的重度、孔隙比、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内摩擦角、粘聚力、压缩系数及地基承载力、单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等物理学指标。

3)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季节性变幅及规律。

4)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5)对场地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6)查明场地有无湿陷性土层,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

7)对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8)对场地工程地质的评价和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建议。

论证天然地基的可行性,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或其它可采用的桩基方案,并提供地基基础设计参数;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并提供基坑支护、降水等设计与施工的岩土技术参数。

9)勘察文本及施工场地平面图、钻孔平面布置图、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土工试验总表等附图。

10)其它规范规定的勘察目的。

⏹勘察要求:

1)照片格式及应包含信息

(1)、勘察准备:

周围环境及工作地面的照片。

(2)、勘察过程:

周围环境及全部钻孔、探井的照片

(3)、勘察结果:

现场取样排列照片(包含铁皮桶标签)。

2)探井应选在基础范围1米外进行施工,避免事故发生。

3)黄土湿陷性保证原状样,达到土工试验湿陷性检测要求。

4)要求自承接勘察任务起,至交付完整勘察报告,不得超过7天。

特殊情况可向

当地铁塔公司进行申请延期。

5)其它双方约定的工作要求。

3.勘察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标准、勘察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10)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9)《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2010年版)

⏹行业标准:

(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地方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

(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14)

4.勘察方法、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

根据本次勘察技术要求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本工程采用井探取样、钻探取样、原位测试试验、土工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手段进行勘察。

4.1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

(1)依据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和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及建筑物规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进行了本次勘察工作的勘探点布设。

(2)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确定本次勘探点按建筑物角点布设。

(3)本次勘察根据场地地基条件布设取土标土钻孔1个,原位测试钻孔1个,取土试样探井1个。

(4)标准贯入试验间距控制在1.5m,并可视地层复杂程度适当调整。

(5)探井采用人工开挖,原状土样采取垂向间隔不超过1.0m。

(6)勘探孔深度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物基底压力、基础宽度、预计的压缩层深度等综合确定。

4.2勘察工作量完成情况

根据上述勘探点布置原则,拟建场地共布置勘探点3个,孔深15.00m,勘探总延米为40.50m,完成工程量见下表2:

勘探工作量统计表表2

内容

孔号

类别

孔口高程(m)

孔深

(m)

取样(件)

标贯

动探

(m)

原状

扰样

外业

Z1

标贯孔

100.20

15.00

7

0.70

Z2

取土孔

100.10

15.00

5

4

0.80

T3

探井孔

100.00

10.50

7

合计

40.50

12

11

室内

试验项目

试验数量

实际应用

常规

12

提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湿陷

7

评价黄土的湿陷性

颗粒分析

--

评价土的颗粒含量

直剪试验

7

提供C、φ值

可溶盐分析

1

评价地基土的侵蚀性

固结试验

12

提供压缩系数等指标

4.3野外勘察方法

(1)外业钻探,采用SH30-2A工程钻机施工,钻孔中原状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采取。

(2)探井采用人工开挖,人工坑壁刻取I级不扰动土样。

(3)标贯试验采用63.5kg自动落锤,φ42mm钻杆,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5.3条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和试验。

(4)地下水位量测:

钻进中遇到地下水时停钻量测初见水位,量测稳定水位的间隔时间对粉土和黏性土不得少于8h,并在全部钻孔结束后同一天内量测各孔静止水位,水位允许误差±5.0cm。

4.4室内试验

1.严格土样接收手续,做好记录,试样自采取后到试验前储备不得超过5天。

2.开封时应认真检查土样质量,对严重开裂,严重扰动土样,做好记录,另放封存,并及时反馈信息给技术负责人。

3.试验时严格执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6123-1999);

1)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①对所有不扰动土样均进行了如下试验项目:

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环刀法)、土粒比重试验(比重瓶法)、界限含水量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等。

②对所取扰动土样进行了如下试验项目:

颗粒分析试验(砂土采用筛分法)、界限含水量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土粒比重试验(比重瓶法)等。

2)固结试验:

压力为50,100,150,200kPa。

稳定标准:

每小时下沉量不大于0.01mm。

3)直剪快剪试验:

垂直压力为100kPa,200kPa,300kPa,400kPa。

4)湿陷性试验:

所取探井土样进行了双线法测定湿陷起始压力及湿陷系数,并实测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

5)土质分析试验:

土壤腐蚀性评价采用土壤易溶盐试验,需测试项目PH值,Ca2+,Mg2+,SO42-,HCO3-,CO32-,Cl-等。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1自然地理

永和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东邻隰县,南连大宁县,北与石楼县接壤,西与陕西延川县一河之隔,县境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46公里,总面积1219平方公里。

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叠,3大山系9座大山成“川”字形排列,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呈千沟万壑之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1521米,最低海拔511.9米,年均气温9.5℃,年降雨量在500mm左右,十年九旱,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全年比较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标准冻土深度0.96m。

5.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黄土残梁地貌。

场地原始地形起平坦(见照片),各勘探点地面高程介于100.0m~100.2m之间,最大高差为0.20米。

 

 

照片1场地原始地貌照片2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

照片3施工现场取样

5.3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根据工程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主要由湿陷性粉土、卵石粘土构成,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①层,湿陷性粉土(Q

):

浅黄~褐黄色,稍密,稍湿。

土质均匀,粉质明显,孔隙发育,含云母碎片及钙质结核。

该层底部土体呈红褐色,略具粘性。

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8.20~9.20m。

第②层,卵石(Q

):

黄褐~褐黄色,中密,稍湿。

成份以砂岩、泥岩颗粒为主,粒径一般在30~80mm之间,最大约150mm,呈亚棱角状,中等~强风化,孔隙由砂岩、泥岩碎屑及粉土充填。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1.20~2.30m。

第③层,粉土(Q

):

浅黄~褐黄色,稍密~中密,稍湿。

土质均匀,粉质明显,含钙质结核,偶见蜗牛壳碎片。

该层顶部土体呈红褐色,略具粘性。

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层勘察时未揭穿。

最大揭露厚度4.80m。

以上各层具体接触组合关系及空间展布情况详见附图“工程地质剖面图”。

各层地基土厚度、层底埋深及层底标高统计见下表2。

场地地层层底埋深、层底标高统计表表2

层号

厚度最小值(米)

厚度

最大值(米)

厚度

平均值(米)

层底标高

最小值(米)

层底标高

最大值(米)

层底标高

平均值(米)

埋深

最小值(米)

埋深

最大值(米)

埋深

平均值(米)

数据

个数

8.20

9.20

8.80

90.90

91.80

91.30

8.20

9.20

8.80

3

1.20

1.20

1.20

89.70

90.00

89.85

10.20

10.40

10.30

2

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4.80米

5.4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拟建场地在15m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5.5拟建场地地基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有关标准,在T2中3.0m取土样进行腐蚀性评价,对其腐蚀性进行评价如下:

地基土按III类环境类型对砼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1.按环境类型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2

SO42-

226.36(mg/kg)

<750(mg/kg)

微腐蚀

2.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2

PH值

7.24

>5.0

微腐蚀

3.土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2

CL-

113.42(mg/kg)

<400(mg/kg)

微腐蚀

4.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2

PH值

7.24

>5.5

微腐蚀

以上评价结果中可看出,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对钢结构具微腐蚀。

6.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用

6.1岩土参数分析选用方法

岩土参数按照场地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根据数据分布情况按照三倍标准差法对数据进行取舍,分析统计后提供岩土参数平均值、变异系数、数据分布范围和数据的数量,对数据数量不足6个的参数,提供岩土参数的平均值、数据分布范围和数据的数量。

按下列公式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fm--平均值σf--标准差n--数据数量fi--岩土参数值

变异特征按变异系数确定: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009年版)14.2条,岩土参数当用标准值时,按下式计算:

γs=1±(

+

)δfk=γsfm

γs--统计修正系数fk--标准值

上述公式修正时,正负号选取按对岩土参数不利的组合进行修正计算。

当探井指标与钻孔指标共存时,应优先采用探井指标。

每层土统计指标不少于3组数据。

6.2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原则

(1)对沉积时代相同的层位具有相同工程特性的指标作为同一工程地质统计单元体。

探井和钻孔作为两个独立的统计单元体。

(2)单元体中透镜体指标不参与统计。

(3)对过于离散及有明显异常的指标统计时舍去。

(4)标贯指标以各层试验点击数为子样进行统计,标贯击数修正按《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进行。

(5)各项指标统计值一般提供范围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统计频数,若子样小于6个时,只提供范围值、算术平均值及统计频数。

(6)压缩模量采用平均值,并结合物理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综合提出建议值。

6.3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

6.3.1各土层室内试验结果详见附件(土工试验总表)。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表4。

6.3.2原位测试指标统计见表5。

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表见表6。

标贯试验试验指标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表表4

质量

密度

ρ

(g/cm3)

天然

含水

ω

(%)

Gs

ρd

(g/cm3)

天然

孔隙

e

n

(%)

液限

ωL

(%)

ωp

(%)

IL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α

0.1-0.2

(1/MPa)

Es

0.1-0.2

(MPa)

湿陷性粉土

统计个数

9

9

9

9

9

9

9

9

9

9

9

最大值

1.63

16.5

2.70

1.41

1.171

53.9

26.2

16.8

-0.03

0.830

8.68

最小值

1.41

8.3

2.70

1.24

0.910

47.6

25.6

16.6

-0.91

0.220

2.49

平均值

1.50

13.3

2.70

1.32

1.045

51.0

25.9

16.7

-0.37

0.452

5.24

标准差

0.084

2.942

0.00

0.060

0.092

2.248

0.200

0.071

0.318

0.191

2.055

变异系数

0.056

0.221

0.00

0.046

0.088

0.044

0.008

0.004

0.850

0.423

0.392

标准值

1.45

15.1

2.70

1.28

1.103

52.4

25.8

16.7

-0.57

0.572

3.96

粉土

统计个数

3

3

3

3

3

3

3

3

3

3

3

最大值

1.72

18.5

2.70

1.45

0.917

47.8

26.3

16.9

0.17

0.21

11.63

最小值

1.61

14.1

2.70

1.41

0.860

46.2

25.9

16.7

-0.28

0.16

9.13

平均值

1.65

15.6

2.70

1.42

0.897

47.2

26.2

16.8

-0.12

0.187

10.28

原位测试指标统计表表5

岩土编号

岩土名称

统计项目

标贯

(击/30cm)

标贯

(击/30cm)

动探击数

(击)

动探修正击数

N(击)

 

湿陷性粉土

 

卵石

统计个数

9

9

最大值

8.0

7.0

最小值

4.0

3.8

平均值

6.0

5.5

标准差

1.323

1.107

变异系数

0.220

0.198

标准值

5.1

4.8

统计个数

15

15

最大值

22.0

15.9

最小值

12.0

9.6

平均值

16.0

12.2

标准差

3.047

1.926

变异系数

0.190

0.157

标准值

14.6

11.3

粉土

统计个数

2

2

最大值

15.0

11.7

最小值

12.0

9.9

平均值

13.5

10.8

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统计表表6

层序

岩性

试验

方法

测试项目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频数

标准值

湿陷性粉土

直剪

C(kPa)

21.0

17.0

19.0

1.414

0.074

7

18.0

Φ(度)

25.0

21.0

23.1

1.345

0.058

7

22.1

7.地震效应

7.1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

拟建场区属临汾市永和县,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临汾市永和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7.2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别: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土的性状,场地土为中软土,等效剪切波速在150~250m/s之间,本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3、4.1.6,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7.3地基土液化判别

本次勘察在15m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无饱和粉土及砂土,且地基土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故判定为不液化土层。

7.4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根据场地地形、地貌以及地基土条件,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较平坦,场地土为中软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划分,拟建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7.5地基土的震陷

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本次勘察及原位测试结果,场地各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80kPa,等效剪切波速大于90m/s,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5.7.11判定,本场地可不考虑震陷影响。

8.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8.1地基土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结合地区经验综合考虑,场地各土层在自然状态下的承载力特征建议值见表7: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表7

层号

岩性

建议值(kPa)

湿陷性粉土

100

卵石

300

粉土

160

8.2地基土的压缩性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基土压缩性建议值见下表8:

地基土的压缩性建议值表8

层号

岩性

压缩模量建议值(kPa)

湿陷性粉土

3.9

卵石

15.0

粉土

10.2

8.3黄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